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设置有端板和侧板结构,端板和侧板增加了电池模组的重量,也占据了电池包内的空间,不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以及能量密度的提升。并且,电池模组的上盖在装配过程中,装配步骤比较复杂,导致装配时间较长,并且,上盖的装配可靠性不好,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电池模块,以解决电池包的重量大以及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包括:多列电芯组件,多列所述电芯组件并排布置;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外侧护角,所述外侧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所述外侧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压紧固定件,所述压紧固定件压紧在所述外侧护角且与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连接;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多列所述电芯组件的上端且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所述外侧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中间下部连接板,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用于托住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中间上部连接板,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侧护角包括:外侧上部护角,所述外侧上部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上部,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模块外侧下部护角,所述模块外侧下部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下部,所述模块外侧下部护角用于托住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压紧固定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板压紧在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的上端,所述第三板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板设置有第二板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中间上部连接板包括:第一压紧板和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一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中部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包括:第二压紧板和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中部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和所述外侧上部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上盖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卡接的第二安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周壁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具有绑带安装槽;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板的限位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弹性垫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堆叠在一起,所述弹性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垫片和保护部,在多个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上,所述保护部设置于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的外侧;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保护部与最外侧的所述电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保护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孔和导向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通过设置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压紧固定件和上盖,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也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置,并且,还可以提升电池模块的装配效率,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与下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与下壳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安装支架与上层电池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层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层电池模块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下层电池模块与下壳体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下层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外侧上部护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中间上部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电芯组件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层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上层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层电池模块与另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装配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具夹取电芯组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具将电芯组件夹取至第二夹具内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芯组件并排布置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具将下层电池模块夹取至下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层电池模块的外侧下部护角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内电池模块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下壳体10;
本体1;第一侧边梁11;底板12;第二侧边梁13;
模组固定结构2;中压部21;侧压部22;模组夹设空间23;上层电池模块固定孔24;线束通道25;第一侧压部26;第二侧压部27;加强结构28;
下层电池模块3;
上层电池模块4;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中间端板46;第三安装部47;第四安装部48;第二压紧件49;上层电池模块绑带安装槽491;中间衬套492;
绑带固定板5;
电池模块20;
电芯组件201;弹性垫2011;电芯2012;垫片2013;保护部2014;定位孔2015;导向面2016;
外侧上部护角202;第一护角2021;第二护角2022;第一安装部2023;卡接结构2024;第一卡接结构2025;第二卡接结构2026;卡接槽2027;绑带安装槽2028;限位筋2029;
外侧下部护角203;第三护角2031;第四护角2032;安装板2033;加强筋2034;
上盖204;第二安装部2041;上盖本体2042;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压紧翻边2044;缺口2045;
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第一压紧板2051;第一间隔板2052;
中间下部连接板206;第二压紧板2061;第二间隔板2062;
安装支架30;
容纳槽301;支撑板3011;侧板3012;螺栓连接孔3013;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侧压部连接孔3015;
端部固定板302;绑带连接孔3021;第一避让槽3022;第二避让槽3023;
容纳腔303;
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
压紧固定件60;第一板601;第二板602;第三板603;第二板加强筋604;
第一压紧件701;容纳空间702;
第一夹具80;第二夹具80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20包括:多列电芯组件201、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和上盖204。多列电芯组件201并排布置,中间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连接板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这样设置能够将两列或者多列电芯组件201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一个电池模块20包括多列电芯组件201的工作目的。
外侧护角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外侧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而且外侧护角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其中,多列电芯组件201、中间连接板和外侧护角装配在一起后,将电池模块20夹设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内,然后将外侧护角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下壳体10上,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电池模块20的工作目的。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从而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通过省去端板和侧板3012的布置,能够减少现有的端板和侧板3012的焊接工艺,也能够减少结构胶的使用量。同时,可以使电芯2012的表面露出较大面积,从而可以有利于对电芯2012的加热或冷却。
上盖204设置于多列电芯组件201的上端且与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需要解释的是,也可以理解为,上盖204设置于多列电芯组件201的上方,上盖204可以只与中间连接板连接,也可以只与外侧护角连接,还可以同时与中间连接板和外侧护角连接。其中,电池模块20装配完成后,上盖204与中间连接板和/或外侧护角连接在一起,能够将上盖204可靠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防止上盖204脱离电池模块20,也可以避免上盖204松动,并且,上盖204能够对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损坏,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工作可靠性。
由此,通过多列电芯组件201、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和上盖204配合,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也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置,并且,还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连接板可以包括: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和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中间下部连接板206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下部连接板206用于托住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确保中间下部连接板206与电芯组件201可靠连接,也可以对电芯组件201进行约束。
中间上部连接板205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其中,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确保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与电芯组件201可靠连接,也可以更好地对电芯组件201进行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侧护角可以包括: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外侧上部护角202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外侧下部护角203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外侧下部护角203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且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
如图1-图20所示,电池模块20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上层电池模块4,也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下层电池模块3,电池模块20的外侧护角包括: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多列电芯组件201并排布置,外侧上部护角202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外侧上部护角202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外侧上部护角202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201的肩部位置。外侧下部护角203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并且外侧下部护角203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外侧下部护角203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且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需要解释的是,外侧下部护角203和外侧上部护角202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外侧下部护角203和外侧上部护角202均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
其中,电芯组件201、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装配在一起后,将电池模块20夹设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内,然后将外侧下部护角203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下壳体10上,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电池模块20的工作目的。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从而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包括:第一护角2021和第二护角2022,第二护角2022可以设置于第一护角2021,而且第二护角2022位于第一护角2021的下方,第一护角2021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上表面止抵,第二护角2022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止抵。其中,第一护角2021与电芯组件201的上表面粘接在一起,第二护角2022与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粘接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将电芯组件201压紧,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一护角2021和第二护角2022能够对电芯组件20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电芯组件201受到外界零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外侧下部护角203可以包括:第三护角2031和第四护角2032,第四护角2032可以设置于第三护角2031,而且第四护角2032位于第三护角2031的上方,第三护角2031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下表面止抵,第四护角2032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止抵。其中,第三护角2031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的下表面粘接在一起,第四护角2032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粘接在一起,通过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配合,能够将电芯组件201压紧,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三护角2031和第四护角2032能够对电芯组件20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电芯组件201受到外界零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外侧下部护角203还可以包括:安装板2033,安装板2033可以设置于第四护角2032的外表面,安装板2033适于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其中,电池模块20放置在下壳体10内后,安装板2033上可以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0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将电池模块20稳固地装配在下壳体10上,进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位置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二护角2022、第四护角2032的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有加强筋2034,这样设置能够提升第二护角2022、第四护角2032的结构强度,可以避免第二护角2022、第四护角2032变形,从而可以使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更好地对电芯组件201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护角2021、第二护角2022、第三护角2031、第四护角2032均可以构造为平板,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一护角2021、第二护角2022、第三护角2031、第四护角2032的表面更加平整,可以使第一护角2021、第二护角2022、第三护角2031、第四护角2032更好地与电芯组件201进行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可以包括:第一压紧板2051和第一间隔板2052,第一间隔板2052可以设置于第一压紧板2051的下方,而且第一间隔板2052可以位于第一压紧板2051的中部位置。其中,第一间隔板2052位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第一间隔板2052能够保证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第一压紧板2051压在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的上端,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可以包括:第二压紧板2061和第二间隔板2062,第二间隔板2062可以设置于第二压紧板2061的上方,而且第二间隔板2062位于第二压紧板2061的中部位置。其中,第二间隔板2062位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第二间隔板2062能够保证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第二压紧板2061托在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紧板2051和第二压紧板2061配合,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二压紧板2061的底面为平面,第二压紧板2061的底面与下壳体10进行接触,可以防止下壳体10直接磨损电芯组件201的表面,从而可以延长电芯组件20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0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2023可以只设置在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上,也可以只设置在外侧上部护角202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上。
如图1-图7所示,上盖204可以设置有适于与第一安装部2023卡接的第二安装部204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的上盖204包括:上盖本体2042,上盖本体2042设置于电池模块20内电芯组件201的上端,也可以理解为,上盖本体2042设置于电芯组件201的上方,上盖本体2042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安装部2023连接的第二安装部2041,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卡接在一起。
其中,电池模块20装配完成后,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在一起,能够将上盖204可靠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防止上盖204脱离电池模块20,也可以避免上盖204松动,并且,上盖204能够对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损坏,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工作可靠性。同时,通过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能够将上盖204快速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节省上盖204的装配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中的一个设置为凸台,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中的另一个设置为安装孔,凸台可穿过安装孔。需要解释的是,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设置为凸台和安装孔中的一个,如果第一安装部2023设置为凸台,第二安装部2041就设置为安装孔,如果第二安装部2041设置为凸台,第一安装部2023就设置为安装孔,如此设置可以实现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的工作目的,也可以简化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的结构,从而可以便于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的生产和制造。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也可以设置为与凸台和安装孔起到相同作用的结构,只要把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在一起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设置为多个,其中,第一安装部2023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安装部2041与多个第一安装部2023一一对应,通过多个第二安装部2041与多个第一安装部2023连接,能够把上盖204更加稳固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防止上盖204从电池模块20上脱落,从而可以提升上盖204的位置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分成多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可以形成一行,多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彼此平行设置,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相邻两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中的第二安装部2041相互产生干扰,可以保证第二安装部2041与第一安装部2023装配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间隔开设置,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相邻两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中的第二安装部2041相互产生干扰,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二安装部2041与第一安装部2023装配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均沿电池模块20的电芯组件201的长度方向布置,也就是说,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的布置方向可以为电芯组件201的长度方向,即图7中的左右方向,其中,由于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设置在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的延伸方向为电芯组件201的长度方向,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二安装部组件2043与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的布置方向相同,可以保证第二安装部2041与第一安装部2023能够装配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设置为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盖本体2042的周向方向上,上盖本体2042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压紧翻边2044,电池模块20装配完成后,压紧翻边2044可以压紧电池模块20的外侧上部护角202,从而可以防止外侧上部护角202与电芯组件201分离,进而可以保证电芯组件201与外侧上部护角202装配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压紧翻边2044压紧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使电池模块2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压紧翻边2044上可以设置有缺口2045,其中,电芯组件201装配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上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之间通过导电排连接,通过设置缺口2045,缺口2045可以避让开导电排,从而可以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之间电连接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安装部2023的周壁上可以设置有卡接结构2024,卡接结构2024可以包括: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相对设置且间隔开,这样设置可以在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之间形成卡接槽2027,当第一安装部2023设置为凸台,第二安装部2041设置为安装孔时,安装孔的边缘卡接在卡接槽2027内,可以使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稳固地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上盖204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安装部2023的上表面具有绑带安装槽2028。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块20为下层电池模块3时,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后,使用绑带将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在下壳体10内,其中,绑带可以安装在绑带安装槽2028内,绑带安装槽2028能够对绑带起到限位作用,可以提升绑带的位置稳定性,从而可以防止绑带的位置发生移动,进而可以使绑带更好地压紧电池模块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每列电芯组件201可以包括:弹性垫2011和多个电芯2012,多个电芯2012依次堆叠在一起,弹性垫2011可以设置于相邻的电芯2012之间,弹性垫2011可以通过胶与电芯2012粘接在一起,弹性垫2011优选为气凝胶毡,这样设置能够保持相邻的两个电芯2012具有间距,弹性垫2011具有吸收电芯2012鼓胀的作用,并且,弹性垫201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用于阻隔单个电芯2012产生的热量,可以避免电芯2012上的热量传递到相邻电芯20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芯组件201还可以包括:垫片2013和保护部2014,在多个电芯2012的堆叠方向上,保护部2014可以设置于最外侧的电芯2012的外侧,保护部2014优选为注塑材料,保护部2014用于抵抗装配过程中电芯组件201的端部摩擦,可以对电芯组件201的端部进行防护。垫片2013可以设置于保护部2014与最外侧的电芯2012之间,垫片2013优选为橡胶结构,其厚度在2-8mm,垫片2013的两侧通过胶与电芯2012和保护部2014连接。
保护部2014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定位孔2015和导向面2016,其中,在安装电池模块20时,可以使用夹具夹着电池模块20将电池模块20放入下壳体10上,夹具可以通过导向面2016后与定位孔2015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便于夹具与保护部2014的定位,进而可以方便夹具夹取电池模块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模块20的上下方向上,第三护角2031与第二压紧板2061的高度相同,当电池模块20装配到下壳体10上后,这样设置能够使电池模块20平稳地安装在下壳体10上,可以避免电池模块20倾斜。
具体地,多列电芯组件201与中间连接板和外侧护角装配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电池模块20,电池模块20组成后集中进行汇流排及采样线束连接,然后盖上上盖204,完成电池模块20的装配工作。并且,本申请的设计方案也可用于单列电芯组件201形成电池模块20,通过多个电芯2012堆叠后直接采用外侧护角进行装配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上盖204,上盖204设置安装在电池模块20上,该上盖204能够将上盖204快速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节省上盖204的装配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并且,也能够将上盖204稳固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避免上盖204松动。
如图1-图2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20包括:多列电芯组件201、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压紧固定件60和上盖204。多列电芯组件201并排布置,中间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连接板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这样设置能够将两列或者多列电芯组件201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一个电池模块20包括多列电芯组件201的工作目的。
外侧护角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外侧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其中,多列电芯组件201、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和压紧固定件60装配在一起后,将电池模块20夹设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内,然后将压紧固定件60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下壳体10上,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电池模块20的工作目的。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从而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通过省去端板和侧板3012的布置,能够减少现有的端板和侧板3012的焊接工艺,也能够减少结构胶的使用量。同时,可以使电芯2012的表面露出较大面积,从而可以有利于对电芯2012的加热或冷却。
上盖204设置于多列电芯组件201的上端且与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需要解释的是,也可以理解为,上盖204设置于多列电芯组件201的上方,上盖204可以只与中间连接板连接,也可以只与外侧护角连接,还可以同时与中间连接板和外侧护角连接。其中,电池模块20装配完成后,上盖204与中间连接板和/或外侧护角连接在一起,能够将上盖204可靠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防止上盖204脱离电池模块20,也可以避免上盖204松动,并且,上盖204能够对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损坏,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工作可靠性。
由此,通过设置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压紧固定件60和上盖204,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也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置,并且,还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连接板可以包括: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和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中间下部连接板206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下部连接板206用于托住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确保中间下部连接板206与电芯组件201可靠连接,也可以对电芯组件201进行约束。
中间上部连接板205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其中,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确保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与电芯组件201可靠连接,也可以更好地对电芯组件201进行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外侧护角可以包括:外侧上部护角202和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外侧上部护角202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
电池模块20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上层电池模块4,也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下层电池模块3,电池模块20的外侧护角包括:外侧上部护角202和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多列电芯组件201并排布置,外侧上部护角202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外侧上部护角202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外侧上部护角202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201的肩部位置。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并且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需要解释的是,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和外侧上部护角202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和外侧上部护角202均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
其中,多列电芯组件201、外侧上部护角202、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和压紧固定件60装配在一起后,将电池模块20夹设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内,然后将压紧固定件60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下壳体10上,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电池模块20的工作目的。并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从而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包括:第一护角2021和第二护角2022,第二护角2022可以设置于第一护角2021,而且第二护角2022位于第一护角2021的下方,第一护角2021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上表面止抵,第二护角2022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止抵。其中,第一护角2021与电芯组件201的上表面粘接在一起,第二护角2022与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粘接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将电芯组件201压紧,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一护角2021和第二护角2022能够对电芯组件20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电芯组件201受到外界零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模块外侧下部护角501可以包括:第三护角2031和第四护角2032,第四护角2032可以设置于第三护角2031,而且第四护角2032位于第三护角2031的上方,第三护角2031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下表面止抵,第四护角2032适于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止抵。其中,第三护角2031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的下表面粘接在一起,第四护角2032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的侧表面粘接在一起,通过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配合,能够将电芯组件201压紧,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三护角2031和第四护角2032能够对电芯组件20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电芯组件201受到外界零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压紧固定件60可以包括:第一板601、第二板602和第三板603,第二板602连接在第一板601和第三板603之间,第一板601压紧在外侧上部护角202的上端,第三板603与下壳体10连接。其中,压紧固定件60可以设置为钣金材料,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压紧固定件60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压紧固定件60的压紧强度,从而可以使压紧固定件60将电池模块20稳固地压紧在下壳体1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压紧固定件6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将电池模块20压紧在下壳体10内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板602可以设置有第二板加强筋604,第二板加强筋604具有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如此设置能够提升压紧固定件60的结构强度,可以进一步保证压紧固定件60的压紧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使压紧固定件60将电池模块20稳固地压紧在下壳体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可以包括:第一压紧板2051和第一间隔板2052,第一间隔板2052可以设置于第一压紧板2051的下方,而且第一间隔板2052可以位于第一压紧板2051的中部位置。其中,第一间隔板2052位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第一间隔板2052能够保证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第一压紧板2051压在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的上端,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可以包括:第二压紧板2061和第二间隔板2062,第二间隔板2062可以设置于第二压紧板2061的上方,而且第二间隔板2062位于第二压紧板2061的中部位置。其中,第二间隔板2062位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第二间隔板2062能够保证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第二压紧板2061托在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紧板2051和第二压紧板2061配合,可以使电芯组件201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第二压紧板2061的底面为平面,第二压紧板2061的底面与下壳体10进行接触,可以防止下壳体10直接磨损电芯组件201的表面,从而可以延长电芯组件20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0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2023可以只设置在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上,也可以只设置在外侧上部护角202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和外侧上部护角202上。
如图7所示,上盖204可以设置有适于与第一安装部2023卡接的第二安装部204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的上盖204包括:上盖本体2042,上盖本体2042设置于电池模块20内电芯组件201的上端,也可以理解为,上盖本体2042设置于电芯组件201的上方,上盖本体2042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安装部2023连接的第二安装部2041,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可以卡接在一起。
其中,电池模块20装配完成后,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在一起,能够将上盖204可靠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防止上盖204脱离电池模块20,也可以避免上盖204松动,并且,上盖204能够对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与上盖204之间的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损坏,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工作可靠性。同时,通过第一安装部2023与第二安装部2041卡接,能够将上盖204快速地装配在电池模块20上,可以节省上盖204的装配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安装部2023的周壁上可以设置有卡接结构2024,卡接结构2024可以包括: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相对设置且间隔开,这样设置可以在第一卡接结构2025和第二卡接结构2026之间形成卡接槽2027,当第一安装部2023设置为凸台,第二安装部2041设置为安装孔时,安装孔的边缘卡接在卡接槽2027内,可以使第一安装部2023和第二安装部2041稳固地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上盖204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的第一安装部2023的上表面具有绑带安装槽2028。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块20为下层电池模块3时,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后,使用绑带将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在下壳体10内,其中,绑带可以安装在绑带安装槽2028内,绑带安装槽2028能够对绑带起到限位作用,可以提升绑带的位置稳定性,从而可以防止绑带的位置发生移动,进而可以使绑带更好地压紧电池模块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外侧上部护角202的第一安装部2023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止挡第一板601的限位筋2029,其中,当第一板601装配到位后,限位筋2029能够对第一板601起到限位作用,可以使操作人员了解压紧固定件60装配到位,从而可以保证压紧固定件60安装到位,也可以便于安装压紧固定件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每列电芯组件201均可以包括:弹性垫2011和多个电芯2012,多个电芯2012依次堆叠在一起,弹性垫2011可以设置于相邻的电芯2012之间,弹性垫2011可以通过胶与电芯2012粘接在一起,弹性垫2011优选为气凝胶毡,这样设置能够保持相邻的两个电芯2012具有间距,弹性垫2011具有吸收电芯2012鼓胀的作用,并且,弹性垫201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用于阻隔单个电芯2012产生的热量,可以避免电芯2012上的热量传递到相邻电芯20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芯组件201还可以包括:垫片2013和保护部2014,在多个电芯2012的堆叠方向上,保护部2014可以设置于最外侧的电芯2012的外侧,保护部2014优选为注塑材料,保护部2014用于抵抗装配过程中电芯组件201的端部摩擦,可以对电芯组件201的端部进行防护。垫片2013可以设置于保护部2014与最外侧的电芯2012之间,垫片2013优选为橡胶结构,其厚度在2-8mm,垫片2013的两侧通过胶与电芯2012和保护部201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保护部2014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定位孔2015和导向面2016,其中,在安装电池模块20时,可以使用夹具夹着电池模块20将电池模块20放入下壳体10上,夹具可以通过导向面2016后与定位孔2015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便于夹具与保护部2014的定位,进而可以方便夹具夹取电池模块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部2014、中间连接板、外侧护角、压紧固定件60均可以具有绝缘防护的作用,可以防止电芯2012模块漏电,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电芯2012堆叠后可直接装配到下壳体10内,然后通过压紧固定件60将电池模块20压紧在下壳体10内。
其中,电池模块20装配过程为:首先将保护部2014、弹性垫2011、垫片2013、电芯2012在工装中堆叠成电芯组件201,然后将中间连接板和外侧护角粘贴在电芯组件201上形成电池模块20,然后将电池模块20放入下壳体10内,并焊接汇流排,然后安装上盖204,最后将压紧固定件60和绑带压在电池模块20上,完成电池模块20的固定。
如图1-图2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下壳体10、上层电池模块4、下层电池模块3、模组固定结构2、第一压紧件701和上壳体。下层电池模块3和下层电池模块3均设置于电池包内,而且上层电池模块4设置于下层电池模块3的上方,从而可以实现电池包内双层电池模块20的设计。
模组固定结构2设置于下壳体10,模组固定结构2用于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于下壳体10内且将上层电池模块4固定在电池包内,也就是说,模组固定结构2可以同时将上层电池模块4和下层电池模块3装配在下壳体10内。其中,在装配电池包的过程中,模组固定结构2先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然后再将上层电池模块4装配在模组固定结构2上,下层电池模块3不需要装配成电池模组就可以装配在下壳体10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设置能够省去制造电池模组的工序,可以避免下层电池模块3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并且,通过省去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电池包内设置更多的电池模块20,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同时,通过模组固定结构2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下层电池模组与安装梁的装配工序,也能够简化电池包的结构,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制造成本,也可以简化电池包的装配步骤,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
第一压紧件701用于将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固定在下壳体10内,其中,第一压紧件701可以设置为绑带,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后,使用第一压紧件701将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在下壳体10内,绑带可以对下层电池模块3进行高度上的限位,从而可以防止下层电池模块3在上下方向移动,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工作噪音。并且,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10上且与下壳体10连接,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10配合,能够将电池模块20密封在电池包内部,可以避免电池包外部的物体进入电池包,从而可以保证电池包的工作可靠性。
由此,通过下壳体10、上层电池模块4、下层电池模块3、模组固定结构2、第一压紧件701和上壳体配合,能够简化电池包的装配工序和结构,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也可以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并且,也能够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下壳体10包括:本体1和模组固定结构2。本体1可以限定出容纳空间702,容纳空间702可以用于安装电池模块20,模组固定结构2设置于本体1上,模组固定结构2用于将电池包的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而且模组固定结构2将电池包的上层电池模块4固定在下壳体10内,也就是说,模组固定结构2用于将电池包的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容纳空间702内,并且,模组固定结构2将电池包的上层电池模块4固定在电池包内。
其中,在装配电池包的过程中,先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然后再将上层电池模块4装配在模组固定结构2上,下层电池模块3不需要装配成电池模组就可以装配在下壳体10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设置能够省去制造电池模组的工序,可以避免下层电池模块3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并且,通过省去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能够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电池包内设置更多的电池模块20,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同时,通过模组固定结构2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下层电池模组与安装梁的装配工序,可以简化电池包的装配步骤,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模组固定结构2可以包括: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均可以设置于本体1上,而且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共同限定出模组夹设空间23。其中,电池包装配完成后,下层电池模块3被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夹设在模组夹设空间23内,如此设置能够将下层电池模块3稳固地装配在下壳体10上,可以实现固定下层电池模块3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压部21与侧压部22相对设置,而且中压部21与侧压部22间隔开,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即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中压部21与侧压部22相对设置且间隔开,这样设置能够实现模组夹设空间23的布置,可以保证能够将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下壳体10内,从而可以使中压部21与侧压部22的布置形式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还可以包括:绑带固定板5,绑带固定板5可以设置于中压部21,例如:绑带固定板5可以设置在中压部21的上端。其中,第一压紧件701的一端与绑带固定板5连接,第一压紧件701的另一端与本体1连接,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模组夹设空间23内后,使用绑带将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在模组夹设空间23内,并且,绑带的一端可以与本体1连接,绑带的另一端可以与绑带固定板5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绑带的工作目的,绑带可以对下层电池模块3进行高度上的限位,从而可以防止下层电池模块3在上下方向移动,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工作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压部22具有上层电池模块固定孔24,需要解释的是,在装配电池包的过程中,上层电池模块4可以通过螺栓与上层电池模块固定孔24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上层电池模块固定孔24,能够将上层电池模块4稳固地装配在模组固定结构2上,可以实现在电池包内装配上层电池模块4的工作目的,并且,上层电池模块固定孔24的结构简单,这样设置能够便于侧压部22的生产和制造,可以提升侧压部22的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侧压部22的生产成本。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上层电池模块4与侧压部22的装配形式也可以为其他装配形式,只要将上层电池模块4与侧压部22装配在一起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压部21内限定出线束通道25,需要解释的是,线束通道25与中压部21外部连通,线束通道25用于走线,当上层电池模块4和下层电池模块3装配在下壳体10上后,电池包内的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可以设置在线束通道25内,如此设置能够便于电池包内线束的走线,可以避免电池包内的线束与其他零部件产生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线束被其他零部件损坏,进而可以防止电池包发生短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体1可以具有第一侧边梁11、底板12和第二侧边梁13,第一侧边梁11、第二侧边梁13分别设置于底板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第一侧边梁11可以设置于底板12的左侧,第二侧边梁13可以设置于底板12的右侧。
如图3所示,侧压部22可以包括:第一侧压部26和第二侧压部27,第一侧压部26固定设置于第一侧边梁11,第二侧压部27固定设置于第二侧边梁13,中压部21可以设置于底板12。其中,第一侧压部26可以焊接在第一侧边梁11上,第二侧压部27可以焊接在第二侧边梁13上,电池包装配完成后,当电池包工作时,由于下层电池模块3夹设在侧压部22与中压部21之间,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一侧压部26和第二侧压部27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下层电池模块3的膨胀力,可以防止第一侧压部26和第二侧压部27与本体1分离,从而可以保证下层电池模块3的安装可靠性。并且,中压部21也可以焊接在底板12上,如此设置能够将中压部21稳固地装配在底板12上,可以防止中压部21与底板12的连接处断裂,从而可以使中压部21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两侧的下层电池模块3的膨胀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下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即图3中的左右方向,中压部21位于底板12的中间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中压部21位于第一侧压部26和第二侧压部27之间,且中压部21与第一侧压部26、第二侧压部27间隔开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中压部21与第一侧压部26、中压部21与第二侧压部27之间均形成模组夹设空间23,可以保证下层电池模块3能够夹设在下壳体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内均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28,需要解释的是,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内部可以设置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28设置在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内部,其中,加强结构28具有增强结构的作用,如此设置能够提升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的结构强度,可以提升中压部21和侧压部22承受电池模块20膨胀力的能力,从而可以防止下壳体10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下壳体10,下壳体10设置安装在车辆上,该下壳体10能够简化电池包的装配工序,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并且,也能够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15所示,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30,上层电池模块4设置于安装支架30内,安装支架30与模组固定结构2连接,其中,通过设置安装支架30,能够将上层电池模块4稳固地安装在电池包内,可以防止上层电池模块4抖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设置于电池包内,电池模块20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上层电池模块4,也可以为电池包内的下层电池模块3。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安装电池模块20的安装支架30包括: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在装配电池包的过程中,容纳槽301与电池包的侧压部22连接在一起,端部固定板302设置于容纳槽301,而且端部固定板302与容纳槽301限定出容纳腔303,电池模块20设置于容纳腔303内。
其中,在装配电池包的上层电池模块4时,安装支架30与电池包的侧压部22连接在一起,电池模块20安装在容纳腔303内,电池模块20与容纳槽301和/或端部固定板302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上层电池模块4的装配工作。这样设置能够将电池模块20快速且可靠地安装在电池包内,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安装效率,并且,本申请的安装支架30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安装支架3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降低安装支架30的生产成本,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
同时,安装在容纳腔303内的电池模块20不需要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块20未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从而可以实现电池模块20的轻量化设计。并且,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301的截面可以构造为“u”型,容纳槽301的两端敞开设置,端部固定板302可以设置于容纳槽301的敞开端,如此设置能够使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303,可以使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的布置形式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容纳槽301可以包括:支撑板3011和两个侧板3012,两个侧板3012分别设置于支撑板3011的两侧,两个侧板3012均可以具有螺栓连接孔3013,螺栓连接孔3013用于与电池模块20连接,例如:电池模块20安装在容纳腔303内后,通过螺栓与螺栓连接孔3013配合,可以将电池模块20与两个侧板3012稳固地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避免容纳槽301内的电池模块20松动,进而可以降低容纳槽301内的电池模块20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侧板30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只有一个侧板3012设置有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也可以使两个侧板3012同时设置有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电池模块20安装在容纳腔303内后,电池模块20的线束可以通过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伸出安装支架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设置于侧板3012的上端,这样设置能够方便电池模块20的线束从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伸出,可以减小安装支架30内线束的长度,从而可以节省安装支架30内的空间,并且,也可以便于加热膜的布置。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加热膜出线缺口3014也可以设置在侧板3012的其他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板3011可以设置有侧压部连接孔3015,侧压部连接孔3015用于与侧压部22连接,其中,在安装安装支架30时,通过螺栓与侧压部连接孔3015配合,能够将支撑板3011安装到侧压部22上,可以实现在电池包内固定安装安装支架30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端部固定板302可以设置于支撑板3011的上表面,端部固定板302可以具有绑带连接孔3021,其中,电池模块20安装到容纳腔303内后,使用绑带将电池模块20压在容纳腔303内,可以防止电池模块20在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避免电池模块20运动出容纳腔303。并且,安装支架30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端部固定板302,两个端部固定板302分别位于容纳槽301的两个敞开端,绑带的一端与一个端部固定板302上的绑带连接孔3021连接,绑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端部固定板302上的绑带连接孔3021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将绑带可靠地装配在安装支架30上,可以保证绑带能够压紧电池模块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端部固定板302的外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一避让槽3022,第一避让槽3022可以沿端部固定板302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避让槽3022与侧压部连接孔3015对应设置,需要解释的是,在第一避让槽3022的延伸方向,侧压部连接孔3015与第一避让槽3022对应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侧压部连接孔3015与第一避让槽3022避让开,可以保证螺栓可以穿过侧压部连接孔3015,从而可以保证顺利完成安装支架30与侧压部2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端部固定板302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二避让槽3023,第二避让槽3023沿端部固定板30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在端部固定板302的长度方向上,即图4中的前后方向,第一避让槽3022与第二避让槽3023交替布置,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避让槽3022与第二避让槽3023相对,可以保证端部固定板302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端部固定板302变形。并且,在将电池模块20放入容纳腔303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夹具夹着电池模块20将电池模块20放入容纳腔303内,电池模块20放入容纳腔303内后,第二避让槽3023可以与夹具产生避让,从而可以使夹具顺利地从容纳腔303内移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均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其中,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均可以采用型材挤压一体成型,这样设置能够提升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的结构强度,可以避免容纳槽301和端部固定板302断裂,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块20安装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均可以设置为多个,也就是说,电池包内设置有多个下层电池模块3和多个上层电池模块4,如此设置能够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可以保证电池包的续航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下层电池模块3可以设置有外侧下部护角203,外侧下部护角203与下壳体1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外侧下部护角203设置于下层电池模块3的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并且外侧下部护角203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外侧下部护角203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且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外侧下部护角203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下层电池模块3固定在下壳体10上。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上层电池模块4可以包括:多列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可以与中间下部连接板206的结构相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的结构可以与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的结构相同。多列电芯组件201并排和/或并列布置。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用于托住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用于与安装支架3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可以设置有紧固件连接孔,紧固件可以同时穿过紧固件连接孔和安装支架30的螺栓连接孔3013,从而可以将上层电池模块4固定在安装支架30内。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设置于多列电芯组件201的上端且与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均可以与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确保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与电芯组件201可靠连接,也可以对电芯组件201进行约束。
并且,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上部,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201的肩部位置。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设置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外侧,并且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位于最外侧电芯组件201的下部,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需要解释的是,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均可以与电芯组件201粘接在一起。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可以对电芯组件201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中间端板46,中间端板46可以设置于并列设置的相邻的两列电芯组件201之间,通过设置中间端板46,可以方便布置电池模块20内的低压插接件,也可以方便夹取电芯组件2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三安装部47,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安装部47可以只设置在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上,也可以只设置在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上。
如图5所示,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可以设置有适于与第三安装部47卡接的第四安装部48。其中,上层电池模块4装配完成后,第三安装部47与第四安装部48卡接在一起,能够将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可靠地装配在上层电池模块4上,可以防止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脱离上层电池模块4,也可以避免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松动,并且,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能够对电芯组件201与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之间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电芯组件201与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之间的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损坏,从而可以保证上层电池模块4的工作可靠性。同时,通过第三安装部47与第四安装部48卡接,能够将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快速地装配在上层电池模块4上,可以节省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的装配时间,从而可以提升上层电池模块4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池包还可以包括:第二压紧件49,第二压紧件49可以设置为绑带,第三安装部47的上表面具有上层电池模块绑带安装槽491,第二压紧件49位于上层电池模块绑带安装槽491内,第二压紧件49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支架30连接,其中,上层电池模块4放入安装支架30内且与安装支架30装配完成后,第二压紧件49装配在上层电池模块绑带安装槽491内且与安装支架30连接,第二压紧件49可以将上层电池模块4压紧在安装支架30内,从而可以避免上层电池模块4从安装支架30内移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中间衬套492,上层电池模块4装配完成后,中间衬套492的一端与安装支架30的支撑板3011连接,中间衬套492的另一端与第二压紧件49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将第二压紧件49稳固地装配在安装支架30上,可以防止第二压紧件49松动。
其中,电池包内的上层电池模块4和下层电池模块3装配过程为:首先,将下层电池模块3的电芯组件201通过夹具夹入下壳体10内,然后打紧连接固定外侧下部护角203与下壳体10的螺栓,此时侧压部22和中压部21可压紧电芯组件201并对电芯组件201进行固定,然后焊接电芯组件201内电芯2012间的汇流排,然后用绑带固定下层电池模块3。
然后将上层电池模块4通过夹具放入安装支架30内,并打紧连接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和安装支架30的紧固件,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此时安装支架30夹紧下层电池模块3,然后焊接电芯2012间的汇流排,然后用绑带固定上层电池模块4,然后通过螺栓将安装支架30与侧压部22装配在一起,完成上层电池模块4的安装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该电池包能够简化电池包的装配工序和结构,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也可以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并且,也能够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如图2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内电池模块20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池包内电池模块20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多个电芯2012堆叠成电芯组件201,然后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可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然后夹取下层电池模块3并将下层电池模块3放置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的模组夹设空间23内,下层电池模块3在夹设空间内被夹紧,使下层电池模固定在夹设空间内。然后夹取上层电池模块4至电池包的安装支架30内,而且把上层电池模块4与安装支架30连接在一起,例如:可以通过螺栓将上层电池模块4与安装支架30连接在一起。然后夹取安装连接在一起的上层电池模块4和安装支架30,并将安装支架30放置在下层电池模块3的上方,并且把安装支架30与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例如: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支架30与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
其中,通过使用本申请的安装方法安装电池模块20,多个电芯2012堆叠后即可安装到电池包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省去电池模组的设计,可以省去安装端板和侧板3012的工序,从而可以简化电池包的安装工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并且,通过省去安装端板和侧板3012的设置,能够降低电池模块20的重量,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步骤“将多个电芯2012堆叠成电芯组件201”可以包括:将弹性垫2011粘接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012之间,而且在多个电芯2012的堆叠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电芯2012的外侧粘接保护部2014。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垫20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012之间,弹性垫2011可以通过胶与电芯2012粘接在一起,弹性垫2011优选为气凝胶毡,这样设置能够保持相邻的两个电芯2012具有间距,弹性垫2011具有吸收电芯2012鼓胀的作用,并且,弹性垫201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用于阻隔单个电芯2012产生的热量,可以避免电芯2012上的热量传递到相邻电芯2012上。并且,保护部2014优选为注塑材料,保护部2014用于抵抗装配过程中电芯组件201的端部摩擦,可以对电芯组件201的端部进行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步骤“将多个电芯2012堆叠成电芯组件201”还可以包括:将垫片2013粘接在保护部2014与电芯2012之间,其中,垫片2013可以设置于保护部2014与最外侧的电芯2012之间,垫片2013优选为橡胶结构,其厚度在2-8mm,垫片2013的两侧通过胶与电芯2012和保护部201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所示,步骤“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可以包括:使用第一夹具80将多个电芯组件201放入多个第二夹具801内,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芯组件201与多个第二夹具801一一对应,然后使多个电芯组件201并排布置,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的其中一个电芯组件201上粘接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和中间上部连接板205,然后控制相邻的两个第二夹具80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可以使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夹紧并粘接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和中间上部连接板205,从而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装配在一起。需要解释的是,中间下部连接板206和中间上部连接板205均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粘接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将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分别粘接在位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和下部。其中,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外侧下部护角203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且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通过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能够使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使用第一夹具80将一个电芯组件201放入第二夹具801内,此时电池模块20包括一个电芯组件201,然后将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和下部。其中,外侧上部护角202可以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外侧下部护角203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且与电池包的下壳体10连接,通过外侧上部护角202和外侧下部护角203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能够使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第一夹具80将多个电芯组件201放入多个第二夹具801内后,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芯组件201与多个第二夹具801一一对应,然后使多个电芯组件201并排和/或并列布置,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的其中一个电芯组件201上粘接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然后控制相邻的两个第二夹具80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可以使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夹紧并粘接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从而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装配在一起。需要解释的是,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下部连接板41和上层电池模块中间上部连接板42均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件201粘接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将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分别粘接在位于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可以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通过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能够使电池模块20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减少组成电池模块2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池模块20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可以便于电池模块20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电池模块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将电芯组件201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下层电池模块3和上层电池模块4”还可以包括:使用第一夹具80将一个电芯组件201放入第二夹具801内,此时上层电池模块4包括一个电芯组件201,然后将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外侧,而且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分别粘接在电芯组件201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可以用于压紧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用于托住最外侧的电芯组件201,通过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上部护角43和上层电池模块外侧下部护角44共同压紧电芯组件201,能够使上层电池模块4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3012,可以减少组成上层电池模块4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可以降低上层电池模块4的制造成本以及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省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也能够简化上层电池模块4的结构,可以便于上层电池模块4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可以提升上层电池模块4的装配效率,进而可以提升上层电池模块4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取下层电池模块3并放置在电池包的下壳体10的模组夹设空间23”还可以包括:将电器元件焊接在电芯组件201上,然后将上盖204安装在电芯组件201的上端,而且将第一压紧件701布置在下层电池模块3的上方,第一压紧件701可以将下层电池模块3固定在下壳体10内。需要说明的是,下层电池模块3被第一夹具80放到下壳体10内后,将电器元件焊接在电芯组件201上,然后把上盖204装配到电芯组件201的上端,安装完上盖204后,使用第一压紧件701把下层电池模块3压紧在下壳体10内,从而可以完成下层电池模块3的安装固定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取上层电池模块4至电池包的安装支架30内且与安装支架30连接”还可以包括:将上层电池模块4电器元件焊接在电芯组件201上,然后将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安装在电芯组件201的上端,而且将第二压紧件49布置在上层电池模块4的上方以将上层电池模块4固定在安装支架30内。需要解释的是,上层电池模块4被放入安装支架30内后,将上层电池模块4电器元件焊接在电芯组件201上,然后把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装配到电芯组件201的上端,安装完上层电池模块上盖45后,使用第二压紧件49把上层电池模块4压紧在安装支架30内,从而可以完成上层电池模块4与安装支架30的装配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列电芯组件,多列所述电芯组件并排布置;
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
外侧护角,所述外侧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所述外侧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
压紧固定件,所述压紧固定件压紧在所述外侧护角且与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连接;
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多列所述电芯组件的上端且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所述外侧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
中间下部连接板,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用于托住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
中间上部连接板,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用于压紧且间隔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护角包括:
外侧上部护角,所述外侧上部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上部,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用于压紧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
模块外侧下部护角,所述模块外侧下部护角设置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且位于最外侧所述电芯组件的下部,所述模块外侧下部护角用于托住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固定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板压紧在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的上端,所述第三板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板设置有第二板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中间上部连接板包括:第一压紧板和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一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中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包括:第二压紧板和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压紧板的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上部连接板和所述外侧上部护角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上盖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卡接的第二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周壁上设置有卡接结构;
所述中间下部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具有绑带安装槽;
所述外侧上部护角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板的限位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
弹性垫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堆叠在一起,所述弹性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
垫片和保护部,在多个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上,所述保护部设置于最外侧的所述电芯的外侧;
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保护部与最外侧的所述电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孔和导向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