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细胞相关的实验中,经常需要把细胞从群体分选成单个细胞,从而研究单细胞的功能,或者进行单细胞测序,或者对细胞群体进行基因编辑后得到具有特定编辑状态的单细胞。

虽然目前有流式细胞分选仪可以把群体细胞分选为单细胞,但流式细胞分选仪极其昂贵,价值数百万元,其耗材也非常昂贵。大多数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财力购置这种大型设备,而且该仪器分选的原代细胞的存活率也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解决了单细胞分选依赖价格极其昂贵的流式细胞仪、且该设备所分选的原代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包括200ml移液器吸头,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的外侧套接有长橡胶软管,所述长橡胶软管的内侧设置有0.45um过滤筛,所述0.45um过滤筛包括有与长橡胶软管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部过滤管,所述中部过滤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侧套接有短橡胶软管,所述短橡胶软管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针管,所述玻璃针管包括有与短橡胶软管连接的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针管,所述第二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针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管、第二针管和第三针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口径为0.2mm,且所述第一针管的长度为25mm,所述第二针管的外口径为3.5mm,且所述第二针管的长度为20mm,所述第三针管的外口径为8mm,且所述第三针管的内口径为6.5mm,所述第三针管11的长度为10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中部过滤管和第二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径为7mm,且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径为4mm,所述第一连接头的长度为7mm,所述中部过滤管的直径为28mm,且所述中部过滤管的厚度为5mm,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径为4mm,且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径为2.5mm,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长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长橡胶软管的外径为6mm,且所述长橡胶软管的内径为3.5mm,所述长橡胶软管的长度为1200mm。

优选的,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的长度为50mm,且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的一端内、外径分别为0.6mm和1mm,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的另一端内、外径分别为6.3mm和7.3mm。

优选的,所述短橡胶软管的内、外口径分别为6.5mm和10mm,且所述短橡胶软管的长度为1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口吸管装置可方便有效地将群体细胞分选为单细胞,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小于10元),并可反复使用,而且用口吸管人工分选的单细胞的活性要比使用流式细胞分选仪的更高,特别是对于非常脆弱、很难连续培养的原代细胞,用口吸管的优势非常大,可大大提高分选后原代细胞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200ml移液器吸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0.45um过滤筛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针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橡胶软管;2、0.45um过滤筛;3、200ml移液器吸头;4、短橡胶软管;5、玻璃针管;6、第一连接头;7、中部过滤管;8、第二连接头;9、第一针管;10、第二针管;11第三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包括200ml移液器吸头3,200ml移液器吸头3的外侧套接有长橡胶软管1,长橡胶软管1的内侧设置有0.45um过滤筛2,0.45um过滤筛2包括有与长橡胶软管1连接的第二连接头8,第二连接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部过滤管7,中部过滤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6,第一连接头6的外侧套接有短橡胶软管4,短橡胶软管4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针管5,玻璃针管5包括有与短橡胶软管4连接的第三针管11,第三针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针管10,第二针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针管9。

请参阅图4,第一针管9、第二针管10和第三针管1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针管9的外口径为0.2mm,且第一针管9的长度为25mm,第二针管10的外口径为3.5mm,且第二针管10的长度为20mm,第三针管11的外口径为8mm,且第三针管11的内口径为6.5mm,第三针管11的长度为100mm。

请参阅图3,第一连接头6、中部过滤管7和第二连接头8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连接头6的外径为7mm,且第一连接头6内径为4mm,第一连接头6的长度为7mm,中部过滤管7的直径为28mm,且中部过滤管7的厚度为5mm,第二连接头8的外径为4mm,且第二连接头8的内径为2.5mm,第二连接头8的长度为12mm,成本低且可大大提高分选后原代细胞的存活率。

请参阅图1,长橡胶软管1的外径为6mm,且长橡胶软管1的内径为3.5mm,长橡胶软管1的长度为1200mm。

请参阅图2,200ml移液器吸头3的长度为50mm,且200ml移液器吸头3的一端内、外径分别为0.6mm和1mm,200ml移液器吸头3的另一端内、外径分别为6.3mm和7.3mm。

请参阅图1,短橡胶软管4的内、外口径分别为6.5mm和10mm,且短橡胶软管4的长度为120mm。

工作原理:组装时,首先将长橡胶软管1套设在200ml移液器吸头3的外侧,然后将长橡胶软管1套设在第二连接头8的外侧,使其与0.45um过滤筛2连接牢固,最后将短橡胶软管4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头6和玻璃针管5的外侧,使玻璃针管5和0.45um过滤筛2分别与短橡胶软管4连接牢固。

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包括200ml移液器吸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3)的外侧套接有长橡胶软管(1),所述长橡胶软管(1)的内侧设置有0.45um过滤筛(2),所述0.45um过滤筛(2)包括有与长橡胶软管(1)连接的第二连接头(8),所述第二连接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部过滤管(7),所述中部过滤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6),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外侧套接有短橡胶软管(4),所述短橡胶软管(4)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针管(5),所述玻璃针管(5)包括有与短橡胶软管(4)连接的第三针管(11),所述第三针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针管(10),所述第二针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针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9)、第二针管(10)和第三针管(1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针管(9)的外口径为0.2mm,且所述第一针管(9)的长度为25mm,所述第二针管(10)的外口径为3.5mm,且所述第二针管(10)的长度为20mm,所述第三针管(11)的外口径为8mm,且所述第三针管(11)的内口径为6.5mm,所述第三针管(11)的长度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6)、中部过滤管(7)和第二连接头(8)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外径为7mm,且所述第一连接头(6)内径为4mm,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长度为7mm,所述中部过滤管(7)的直径为28mm,且所述中部过滤管(7)的厚度为5mm,所述第二连接头(8)的外径为4mm,且所述第二连接头(8)的内径为2.5mm,所述第二连接头(8)的长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橡胶软管(1)的外径为6mm,且所述长橡胶软管(1)的内径为3.5mm,所述长橡胶软管(1)的长度为1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3)的长度为50mm,且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3)的一端内、外径分别为0.6mm和1mm,所述200ml移液器吸头(3)的另一端内、外径分别为6.3mm和7.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橡胶软管(4)的内、外口径分别为6.5mm和10mm,且所述短橡胶软管(4)的长度为1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细胞分选的口吸管装置,包括200ml移液器吸头,200ml移液器吸头的外侧套接有长橡胶软管,长橡胶软管的内侧设置有0.45um过滤筛,0.45um过滤筛包括有与长橡胶软管连接的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的外侧套接有短橡胶软管,短橡胶软管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针管,玻璃针管包括有与短橡胶软管连接的第三针管,第二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针管。本实用新型可方便有效地将群体细胞分选为单细胞,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可反复使用,而且用口吸管人工分选的单细胞的活性要比使用流式细胞分选仪的更高,特别是对于非常脆弱、很难连续培养的原代细胞,用口吸管的优势非常大,可大大提高分选后原代细胞的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牛冬;汪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启真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97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