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医学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
背景技术:
呼吸科患者需将咳出的痰液送检做微生物检验,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以便医师更准确地使用抗生素,杀灭致病微生物。在临床取痰液标本时,一部分患者由于咳痰时机突然,痰液收集准备不及时和不充分,而将部分痰液和飞沫飞溅到空中,这样既污染了区域内空气,加大了协助取痰液标本的医务人员受感染的风险,又减少了所能收集到的痰液和飞沫等病理标本的量。有可能飞溅出的那部分病理标本就附着致病微生物,由于飞溅而无法收集到,影响后期送检致病微生物的检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包括用于盛装痰液标本的杯体,由耐高温高压透明塑料(例如pp聚丙烯)制成,呈圆柱桶状,杯体上设有刻度线,还贴有标签;还包括收集罩和杯盖,所述杯体的开口处设有螺纹,收集罩和杯盖均设有与杯体相配合的螺纹,收集罩和杯盖均能够与杯体通过螺纹连接,收集罩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开口面积。
具体的,所述收集罩的顶部倾斜设置。
具体的,所述收集罩的底部设有竖直凸台,收集罩的螺纹设置于竖直凸台上。
具体的,所述收集罩从底部开始向上开口逐渐扩大类似斜喇叭状,与嘴部相贴合,收集罩的一侧竖直设置,另一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收集痰液标本时,可将嘴部尽可能罩住,防止患者由咳痰时机突然、痰液收集准备工作不及时和不充分导致的痰液和飞沫的飞溅,保护了协助取痰液标本的医务人员;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完全收集患者所咳出痰液及飞沫,尽可能收集到了附着在痰液中的致病微生物,更增大了微生物检验人员检出致病微生物的几率,更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集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罩与杯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杯盖与杯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罩,2、杯体,3、杯盖,4、竖直凸台,5、刻度线,6、螺纹,7、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包括用于盛装痰液标本的杯体2,如图1所示,由耐高温高压透明塑料(例如pp聚丙烯)制成,呈圆柱桶状,外标刻度线(总刻度60ml,可以5ml一小格,10ml一大格)。杯体2的开口处设有螺纹6,收集罩1和杯盖3均设有与杯体2相配合的螺纹,收集罩1和杯盖3均能够与杯体2通过螺纹连接,杯体2连盖直径4.1cm,高6.8cm,下底3.7cm。杯体2还贴有标签7。
收集罩1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开口面积,收集罩1的顶部倾斜设置,收集罩1从底部开始向上开口逐渐扩大类似斜喇叭状,与嘴部相贴合,收集罩1的一侧竖直设置,另一侧倾斜设置。收集罩由耐高温高压透明塑料(例如pp聚丙烯)制成。如图2所示,收集罩1的底部设有竖直凸台4,收集罩1的螺纹设置于竖直凸台4上。
杯盖3为耐高温高压红色塑料(例如pp聚丙烯)制成,收集完痰液,把收集罩1旋下,用一与杯口通过螺纹紧密旋紧密封的杯盖3盖紧杯体2。
如图3、4所示,使用时,将收集罩1与杯体2旋紧,尽量将收集罩1与嘴部贴合,随着患者咳嗽将痰液咳进杯体2内部到检测所需刻度线,将收集罩1旋下扔入医疗废物垃圾箱或盛有杀菌剂的废物桶,用杯盖3旋紧杯体,贴好标签7,送检。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1.一种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包括用于盛装痰液标本的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罩和杯盖,所述杯体的开口处设有螺纹,收集罩和杯盖均设有与杯体相配合的螺纹,收集罩和杯盖均能够与杯体通过螺纹连接,收集罩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开口面积,杯体上设有刻度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顶部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贴有标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底部设有竖直凸台,收集罩的螺纹设置于竖直凸台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一次性无菌痰标本收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一侧竖直设置,另一侧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