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30  48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土压实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适用于工业或民用建筑的地基回填土压实。



背景技术:

在工业或民用建筑中,规范规定回填土必须按每300mm分层碾压,且压实系数必须大于0.94,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压路机机械碾压、蛙式打夯机振动碾压、人工压实等,但处理效果不尽人意,一般压实系数顶多达到0.90,所以经常遇到由于地基未压实而产生地面开裂的现象。而采用高能级强夯,存在占地面积大、容易伤人、容易毁坏基础等弊端。如果采用一种低能级的夯实土装置,直接装在挖掘机上,不仅能可靠压实地基土,还可突破分层碾压每层不超过300mm的限制,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可按照不同的能级要求,提供不同重量的组合夯锤,减少夯锤底面的真空吸附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包括吊钩底板和设置在吊钩底板上的吊钩,还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上部夯锤叠放在下部夯锤上,吊钩底板设置在上部夯锤中部,吊钩底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共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上均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多个排气孔,上部夯锤上的排气孔和下部夯锤上的排气孔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一一对应,外周螺栓依次贯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中部螺栓依次贯穿吊钩底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

如上所述的外周螺栓伸出上部夯锤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外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所述的中部螺栓伸出吊钩底板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中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

如上所述的中部螺栓为四根,外周螺栓为八根,四根中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外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上部夯锤上的排气孔为四个,上部夯锤上的四个排气孔绕上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的下部夯锤上的排气孔为四个,下部夯锤上的四个排气孔绕下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利用已有的挖掘机;

2、解决了回填土不易压实的问题,避免地面产生裂缝;

3、不必严格要求回填土的分层厚度;

4、取材方便,工程造价较低;

5、采用机械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6、减少夯锤底面的真空吸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夯锤和吊钩底板的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夯锤和吊钩底板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夯锤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部夯锤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及脱钩装置示意图;

图中:1-组合夯锤;2-上部夯锤;3-下部夯锤;4-排气孔(孔径可选φ180);5-锚栓孔(孔径可选φ32);6-吊钩;7-吊钩底板;8-脱钩装置;9-双螺母;10-挖掘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包括吊钩底板7和设置在吊钩底板7上的吊钩6,还包括圆柱状的上部夯锤2,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共线,上部夯锤2上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多个排气孔4,排气孔4用于减少夯锤底面的真空吸附力。

本实施例中,排气孔4的孔径为φ180。

本实施例应用于某回填地基,回填深度平均1.5m,回填土土质较均匀,颗粒较小,根据经验,采用1.4m直径,厚度0.5m的铁质夯锤即可,此时只需要上部夯锤2,吊钩6焊接在吊钩底板7上,吊钩底板7焊接在上部夯锤2上。

施工前,先将回填土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回填并平整,回填高度高出设计标高约0.4m,在地面画出方格网。将脱钩装置12与挖掘机13安装在一起,挖掘机13通过脱钩装置12吊住上部夯锤2,对准方格网,起吊至约3m高,脱钩装置12释放上部夯锤2,上部夯锤2自由落体,将方格内的土夯实。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夯实度满足要求。

当遇到雨后土质较软时,可适量掺入碎石,可改善回填土压实效果。

实施例2:

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包括吊钩底板7和设置在吊钩底板7上的吊钩6,还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部夯锤2叠放在下部夯锤3上,吊钩底板7设置在上部夯锤2中部,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的中心轴线共线,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均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多个排气孔4,上部夯锤2上的排气孔4和下部夯锤3上的排气孔4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一一对应,外周螺栓依次贯穿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中部螺栓依次贯穿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

外周螺栓伸出上部夯锤2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外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3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所述的中部螺栓伸出吊钩底板7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中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3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

外周螺栓依次贯穿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的锚栓孔5,中部螺栓依次贯穿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的锚栓孔5。

在本实施例中,中部螺栓为四根,外周螺栓为八根,四根中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外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上部夯锤2上的排气孔4为四个,上部夯锤2上的四个排气孔4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的下部夯锤3上的排气孔4为四个,下部夯锤3上的四个排气孔4绕下部夯锤3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排气孔4的孔径为φ180,锚栓孔的孔径可选φ32。排气孔4用于减少夯锤底面的真空吸附力。

本实施例应用于某回填地基,回填深度平均3m,回填土土质较均匀,根据经验,采用组合夯锤,1.4m直径,厚度0.5m的铁质夯锤2个,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通过四根φ30的中部螺栓和八根φ30的外周螺栓进行连接,中部螺栓和外周螺栓的两端均采用双螺母固定,主要是为了螺母不产生滑动,连接更可靠。

施工前,先将回填土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回填并平整,回填高度高出设计标高约0.6m,在地面画出方格网。将脱钩装置12与挖掘机13安装在一起,挖掘机13通过脱钩装置12吊住本实施例的夯实土装置,对准方格网,起吊至约3m高,脱钩装置12释放本实施例的夯实土装置,夯实土装置自由落体,将方格内的土夯实。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夯实度满足要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包括吊钩底板(7)和设置在吊钩底板(7)上的吊钩(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部夯锤(2)叠放在下部夯锤(3)上,吊钩底板(7)设置在上部夯锤(2)中部,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的中心轴线共线,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上均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多个排气孔(4),上部夯锤(2)上的排气孔(4)和下部夯锤(3)上的排气孔(4)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一一对应,外周螺栓依次贯穿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中部螺栓依次贯穿吊钩底板(7)、上部夯锤(2)和下部夯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螺栓伸出上部夯锤(2)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外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3)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所述的中部螺栓伸出吊钩底板(7)顶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中部螺栓伸出下部夯锤(3)底面的一端套设有双螺母(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螺栓为四根,外周螺栓为八根,四根中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外周螺栓均平行于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且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夯锤(2)上的排气孔(4)为四个,上部夯锤(2)上的四个排气孔(4)绕上部夯锤(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的下部夯锤(3)上的排气孔(4)为四个,下部夯锤(3)上的四个排气孔(4)绕下部夯锤(3)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能级夯实土装置,包括吊钩底板和设置在吊钩底板上的吊钩,还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上部夯锤叠放在下部夯锤上,吊钩底板设置在上部夯锤中部,吊钩底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的中心轴线共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上均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多个排气孔,上部夯锤上的排气孔和下部夯锤上的排气孔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一一对应,外周螺栓依次贯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中部螺栓依次贯穿吊钩底板、上部夯锤和下部夯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利用已有的挖掘机;取材方便,工程造价较低;减少夯锤底面的真空吸附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勇;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973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