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8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加工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割缝细、切割无噪声、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激光切割机作为一种激光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激光切割机主要由床身、导光系统、横梁、工作台、切割头、传动系统等构成,其中工作台主要起到承载工件并带动工作移动的作用,现有的工作台大部分采用手动式的定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20050783.x)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在使用气动夹紧装置对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夹紧定位前,先是手动调整工件在工作台上的位置,通过手动的粗略校正,不仅效率低,不能达到完全的自动化效果,并且对工件的定位精度也低。而且,现有的激光切割机在工作台到达加工工位后,一般采用机械式的前置顶出模式,其对工作台的自由度限制数量不足,进而导致对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旨在解决现有激光切割台存在的工件和工作台本身定位精度低、影响加工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包括:

机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中的多根支撑条,所述框架呈矩形状,具有相对的两个旁侧和相对的两个端侧;

校正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调整放置在支撑条上的工件相对所述框架的旁侧和/或端侧的位置;

夹紧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所述支撑条上;

框架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楔形定位块以及与楔形定位块相配合的楔形定位部,所述楔形定位部可伸入楔形定位块内,以限制所述框架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定位部包括楔形压块以及可驱动楔形压块伸入或退出楔形定位块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和支撑臂,所述安装板设于流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安装板、另一端连接楔形压块中部,所述楔形压块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并可在其驱动下以支撑臂为中心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顶端设有销轴,所述楔形压块一端部设有鱼眼接头,所述鱼眼接头两侧设有腰形孔槽,所述销轴两端活动设于腰形孔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向内部凹陷的第一斜面,所述楔形压块另一端部设有两个突出的第二斜面,当所述楔形压块伸入楔形定位块内时,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贴合部分逐渐增多。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两个旁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楔形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机构包括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之一的第一定位驱动器、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之另一的定位挡板,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可推动工件在框架的两个旁侧之间移动,直至抵顶定位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设于框架的至少一端侧的第二定位驱动器,所述第二定位驱动器可推动工件在框架的两个端侧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包括设于框架上的前置气缸、设于前置气缸上的顶杆以及设置在顶杆端部的推板,所述前置气缸可驱动顶杆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定位机构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压板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校正机构完成工件位置调整后,夹紧定位机构可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支撑条上,从而实现工件先校正后定位的目的、提高加工的效率,避免工件在运输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移位,框架定位机构可实现对框架的柔性定位。通过对工件和框架的双重定位,提高了工件定位精度和切割精度,而且激光切割机工作台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激光切割工作台的框架定位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激光切割工作台的校正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激光切割工作台的夹紧定位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激光切割机工作台;

1机架11框架12支撑条;

2校正机构21第一定位驱动器211前置气缸212顶杆213推板22定位挡板23第二定位驱动器;

3夹紧定位机构31第二驱动装置32压板;

4框架定位机构41楔形定位块411第一斜面42楔形定位部421楔形压块4211第二斜面422驱动组件安装板4221第一驱动装置42224223支撑臂4224销轴4225鱼眼接头4226腰形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10,其包括机架1、校正机构2、夹紧定位机构3和框架定位机构4,机架1包括框架11以及设置在框架11中的多根支撑条12,所述框架11呈矩形状,具有相对的两个旁侧和相对的两个端侧。具体地,支撑条12横向设置在框架11中,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条12也可以纵向设置在框架11中。校正机构2和夹紧定位机构3均设置在框架11上,校正机构2用于调整放置在支撑条12上的工件相对框架11的旁侧和/或端侧的位置,当完成工件位置调整后,夹紧定位机构3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支撑条12上,从而实现工件先校正后定位的目的、提高加工的效率,避免工件在运输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移位,影响加工精度。框架定位机构4包括设置在框架11上的楔形定位块41以及以及与楔形定位块41相配合的楔形定位部42,当楔形定位块41移动到达与楔形定位部42相对应的位置时,楔形定位部42伸入楔形定位块41内,进而限制框架11的移动,以实现对激光切割机工作台10本身的柔性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避免了定位偏差现象。通过对工件和框架11的双重定位,提高了工件定位精度和切割精度,而且激光切割机工作台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可替换性较强,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兼顾实用性和系统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11的两个旁侧均至少设有一个楔形定位块41,其与楔形定位部42配合,限制了框架11的移动自由度,以进一步提高框架定位机构4对框架11的定位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1的两个旁侧均设有两个楔形定位块41,楔形定位块41分布在框架11侧壁的端部。具体地,楔形定位部42包括楔形压块421以及可驱动楔形压块421伸入或退出楔形定位块41的驱动组件422,楔形定位块41上设有两个向内部凹陷并逐渐靠近的第一斜面411,楔形压块421端部设有两个突出并逐渐靠近的第二斜面4211,当楔形压块421不断伸入楔形定位块41内时,第一斜面411和第二斜面4211的贴合部分逐渐增多,直至楔形压块421不可再继续伸入,此时,楔形定位块41停止移动,框架11也随之停止移动。通过楔形压块421和楔形定位块41的配合,不仅可以达到柔性定位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楔形压块421伸入楔形定位块41的容差性。

具体地,驱动组件422包括安装板4221、第一驱动装置4222和支撑臂4223,安装板4221固定设于在流水线上;支撑臂4223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221上、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楔形压块421的中部,且楔形压块421可以支撑臂4223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驱动装置4222固定在安装板4221上、并与楔形压块一端连接,其可通过推动楔形压块421一端移动,进而推动楔形压块421绕支撑臂4223转动,以使得楔形压块421设有第二斜面4211的另一端可移动伸入或者退出楔形定位块41内。第一驱动装置4222的驱动轴顶端设有销轴4224,楔形压块421与驱动轴相对应的端部设有鱼眼接头4225,鱼眼接头4225为u型结构,在鱼眼接头4225的两侧设有腰形孔槽4226,销轴4224两端位于腰形孔槽4226内,销轴4224的两端用螺帽或者插销固定,防止销轴4224从鱼眼接头4225上脱落。当驱动轴驱动销轴4224上下移动时,销轴4224在腰形孔槽4226内移动的同时压迫鱼眼接头4225绕支撑臂4223转动,与此同时,楔形压块421设有第二斜面4211的另一端也相应地转动。

如图1和图3所示,校正机构2包括设于框架11的两个旁侧之一的第一定位驱动器21、设于框架11的两个旁侧之另一的定位挡板22以及设于框架11至少一端侧的第二定位驱动器23,在工件放置在支撑条12上时,第一定位驱动器21推动工件在框架11的两个旁侧之间移动,直至抵顶定位挡板22,第二定位驱动器23通过推动工件在框架11的两个端侧之间移动,以实现对工件前后位置的调整。第一定位驱动器21和第二定位驱动器23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设于框架11上的前置气缸211、设于前置气缸211上的顶杆212以及固定在顶杆212端部的推板213,前置气缸211可驱动顶杆212伸缩,以带动推板213移动。具体地,第一定位驱动器21设置在框架11左侧,定位挡板22设置在框架11右侧,且框架11左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驱动器21,框架11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挡板22,不同的定位挡板22处于与框架边缘平行的同一平行线上,即使没有控制第一定位驱动器21动作同步,也可以通过定位挡板22的抵顶使得工件处于与框架11边缘平行的位置;框架11前侧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定位驱动器2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框架11的左侧和右侧可以同时设置至少一个定位驱动器、不设置定位挡板22,仅通过同步驱动第一定位驱动器21实现工件的左右位置定位。

如图4所示,框架11的两个旁侧均设有夹紧定位机构3,较佳地,框架11的两个端侧或其中之一也设有夹紧定位机构3。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1的两个旁侧设有至少两个夹紧定位机构3,框架11的前侧设有至少一个夹紧定位机构3。具体地,夹紧定位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和压板32,第二驱动装置31固定在框架11下表面,可驱动压板32上下移动。当校正机构2完成工件位置调整后,第二驱动装置31可驱动压板32上下移动,压板32下移可压紧在工件的上表面,从而将工件固定在支撑条12上。作为一个优选,定位挡板22设置在右侧夹紧定位机构3的压板32的下方。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10,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当激光切割机工作台10在流水线上移动到上料位时,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条12上;

(2)第一定位驱动器21驱动工件至抵顶定位挡板22,实现工件的左右方向定位;第二定位驱动器23驱动工件向后移动,实现工件的前后方向定位;

(3)第二驱动装置31驱动压板32下移,压紧工件;

(4)当工件移动到加工工位时,第一驱动装置4222驱动楔形压块421的第二斜面4211下移至伸入楔形定位块41,实现工件在流水线上的定位,至此,可以开始对工件进行加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中的多根支撑条,所述框架呈矩形状,具有相对的两个旁侧和相对的两个端侧;

校正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调整放置在支撑条上的工件相对所述框架的旁侧和/或端侧的位置;

夹紧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所述支撑条上;

框架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楔形定位块以及与楔形定位块相配合的楔形定位部,所述楔形定位部可伸入楔形定位块内,以限制所述框架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部包括楔形压块以及可驱动楔形压块伸入或退出楔形定位块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和支撑臂,所述安装板设于流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安装板、另一端连接楔形压块中部,所述楔形压块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并可在其驱动下以支撑臂为中心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顶端设有销轴,所述楔形压块一端部设有鱼眼接头,所述鱼眼接头两侧设有腰形孔槽,所述销轴两端活动设于腰形孔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向内部凹陷的第一斜面,所述楔形压块另一端部设有两个突出的第二斜面,当所述楔形压块伸入楔形定位块内时,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贴合部分逐渐增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两个旁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楔形定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包括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之一的第一定位驱动器、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之另一的定位挡板,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可推动工件在框架的两个旁侧之间移动,直至抵顶定位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设于框架的至少一端侧的第二定位驱动器,所述第二定位驱动器可推动工件在框架的两个端侧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包括设于框架上的前置气缸、设于前置气缸上的顶杆以及设置在顶杆端部的推板,所述前置气缸可驱动顶杆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定位机构设于框架的两个旁侧,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压板上下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其包括机架、校正机构、夹紧定位机构和框架定位机构,机架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中的多根支撑条;校正机构设置在框架上,用于调整放置在支撑条上的工件的位置;夹紧定位机构,设置在框架上,用于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支撑条上;框架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楔形定位块以及与楔形定位块相配合的楔形定位部,楔形定位部可伸入楔形定位块内,以限制框架的移动。当校正机构完成工件位置调整后,夹紧定位机构可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支撑条上,从而实现工件先校正后定位的目的,框架定位机构可实现对框架的柔性定位。通过对工件和框架的双重定位,提高了工件定位精度和切割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伟;黎友;赵剑;陈焱;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96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