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开孔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尤其是指一种石材开孔器。



背景技术:

石材开孔器是一种用于在石材上开孔的配件,大多由筒形罩体、连接轴、定位钻头组成,现有的石材开孔器均存在一个问题,切割石材时,石材废料不易排出,进而影响了其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材开孔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石材开孔器切割石材时,石材废料不易排出,影响切割效率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材开孔器,包括筒形罩体、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装设于所述筒形罩体的上端,所述筒形罩体的下端开口为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外侧涂覆有金刚石层,所述筒形罩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复数个斜槽,所述斜槽下端位于所述切割部下端外侧壁,所述斜槽上端斜向上朝所述筒形罩体上端延伸,并且该斜槽上端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筒形罩体的转动方向相背。

进一步的,所述斜槽的高度为所述筒形罩体高度的1/3~2/3。

进一步的,所述斜槽为弧形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斜槽与水平线呈30~60°。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部呈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部下端面具有复数个间隔布置的锯齿块。

进一步的,复数个所述锯齿块呈环形阵列布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筒形罩体的外侧壁开设斜槽,可以提供一个石屑排出的通道,避免出现石屑无法排出的情况,影响切割效率,设计斜槽上端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筒形罩体的转动方向相背,则是利用惯性原理,使得本石材开孔器切割石材时产生的石屑能够顺着斜槽由下往上排出,避免石屑四处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石材开孔器,包括筒形罩体1、连接轴2,连接轴2装设于筒形罩体1的上端11,筒形罩体的下端12开口为切割部4,切割部4外侧涂覆有金刚石层,筒形罩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复数个斜槽5,斜槽下端51位于切割部4下端外侧壁,斜槽上端52斜向上朝筒形罩体上端11延伸,并且该斜槽上端52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筒形罩体1的转动方向相背。通过在筒形罩体1的外侧壁开设斜槽5,可以提供一个石屑排出的通道,避免出现石屑无法排出的情况,影响切割效率,设计斜槽上端52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筒形罩体1的转动方向相背,则是利用惯性原理,使得本石材开孔器切割石材时产生的石屑能够顺着斜槽由下往上排出,避免石屑四处飞溅。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斜槽5的高度为筒形罩体1高度的1/3~2/3,并且设计斜槽与水平线呈30~60°。具体的,该斜槽5可以为弧形沟槽,设置弧形沟槽可以使得石屑的排出更加顺滑。切割部4呈环形;切割部4下端面具有复数个间隔布置的锯齿块6,该复数个锯齿块6呈环形阵列布置,设置锯齿块6的目的在于提高切割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材开孔器,包括筒形罩体、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装设于所述筒形罩体的上端,所述筒形罩体的下端开口为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外侧涂覆有金刚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罩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复数个斜槽,所述斜槽下端位于所述切割部下端外侧壁,所述斜槽上端斜向上朝所述筒形罩体上端延伸,并且该斜槽上端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筒形罩体的转动方向相背;所述斜槽为弧形沟槽;所述切割部呈环形;所述切割部下端面具有复数个间隔布置的锯齿块;复数个所述锯齿块呈环形阵列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的高度为所述筒形罩体高度的1/3~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与水平线呈30~60°。

技术总结
一种石材开孔器,包括筒形罩体、连接轴,连接轴装设于筒形罩体的上端,筒形罩体的下端开口为切割部,切割部外侧涂覆有金刚石层,筒形罩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复数个斜槽,斜槽下端位于切割部下端外侧壁,斜槽上端斜向上朝筒形罩体上端延伸,并且该斜槽上端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筒形罩体的转动方向相背。设置斜槽,可以提供一个石屑排出的通道,避免出现石屑无法排出的情况,影响切割效率,设计斜槽上端斜向上延伸的方向与筒形罩体的转动方向相背,则是利用惯性原理,使得本石材开孔器切割石材时产生的石屑能够顺着斜槽由下往上排出,避免石屑四处飞溅。

技术研发人员:邹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至真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95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