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
背景技术:
在广播电视实况转播中,各种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电缆来实现信号的发射与传输工作。在野外时,电缆一般放置在地面上,人员往来会造成电缆与地面的摩擦,造成电缆磨损,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如果使用竖杆直接将竖杆支撑起来,相邻两个竖杆之间的距离越大,相邻两个竖杆之间的电缆重量越大,电缆受到的延展拉力越大,当重量超过一定值时,电缆会发生形变损坏,受限于电缆自身限制,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受限,支起电缆需要较多的竖杆对齐进行支撑,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不再受电缆自身的限制,减少支撑起电缆所需的竖杆,降低支撑起电缆的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安装有支撑绳定位件,所述支撑绳定位件包括螺杆、u形架和下压板,u形架的下侧和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u形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螺纹孔,螺纹孔和螺杆适配,u形架内设有下压板,下压板位于螺杆的下方,下压板和u形架内部底侧之间穿过有支撑绳,支撑绳上安装有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绳定位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螺杆的下表面和下压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板下表面和u形架内部底侧上均开设有与支撑绳适配的限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安装有若干个辅助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包括套环、支杆、底板、插杆和压板,套环套设在竖杆的上部,套环的外侧和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杆的下端和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穿孔,插杆穿过底板上的穿孔并插入到地面中,插杆的上端和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接触,套环上安装有定位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支撑件还包括固定绳,固定绳的两端均与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环形框,环形框开口位于竖直方向,环形框开口的上端和转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转动方向平行于遮挡环形框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框内部上方向上延伸有延伸卡槽,延伸卡槽和支撑绳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框内部的下方安装有旋转的转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中空气囊,所述中空气囊固定在支撑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不再受电缆自身的限制,减少支撑起电缆所需的竖杆,降低支撑起电缆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采用支撑绳对电缆进行支撑,支撑绳的结构强度大,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使用支撑绳与直接固定电缆相比距离更远,支撑绳的结构强度大,使用支撑绳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比直接固定电缆相邻两个竖杆的距离更远。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插杆穿过底板上的穿孔并插入到地面中,压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旋转定位螺钉使得套环和竖杆固定在一起,支杆对竖杆进行辅助支撑,提高竖杆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需要拉动电缆移动时,转辊将电缆和环形框内部底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转辊和电缆的滚动接触,降低电缆移动时的阻力,降低电缆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中空气囊、2连接件、21延伸卡槽、22转动连接件、23转动板、24环形框、25转辊、3压板、4支撑绳、5套环、6竖杆、7支杆、8底板、9支撑绳定位件、91把手、92螺杆、93u形架、94轴承、95下压板、10定位螺钉、11插杆、12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包括竖杆6,竖杆6的上端安装有支撑绳定位件9,支撑绳定位件9包括螺杆92、u形架93和下压板95,u形架93的下侧和竖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u形架93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螺纹孔,螺纹孔和螺杆92适配,u形架93内设有下压板95,下压板95位于螺杆92的下方,下压板95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之间穿过有支撑绳4,支撑绳4上安装有连接件2。
进一步地,螺杆92的上端固定有把手91,通过把手91正反旋转螺杆92,螺杆92会上下移动,压紧下压板95或松开下压板95。
本实施例支撑绳定位件9还包括轴承94,螺杆92的下表面和下压板95的上表面通过轴承94转动连接,避免螺杆92上移时,下压板95从u形架93内脱离。
进一步地,下压板95下表面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上均开设有与支撑绳4适配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防止支撑绳4从下压板95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之间滑落。
优选的,支撑绳4优选为钢丝绳或尼龙绳。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若干个本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沿电缆需要使用的方向依次排开,且竖杆6的下端插入到地面中,并尽量保证竖杆6竖直设置;支撑绳4穿过下压板95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之间,通过把手91旋转螺杆92,螺杆92向下压下压板95使得支撑绳4固定,支撑绳4绷直并被支撑绳定位件固定。
电缆通过连接件2和支撑绳4连接。
若将电缆替代支撑绳4,螺杆92向下压下压板95使得电缆固定,电缆会被下压板95挤压损坏,支撑绳定位件9不能固定电缆。
支撑绳4的结构强度大,使用支撑绳4相邻两个竖杆6的距离比直接固定电缆相邻两个竖杆6的距离更远。
本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采用支撑绳4对电缆进行支撑,支撑绳4的结构强度大,相邻两个竖杆6的距离使用支撑绳4与直接固定电缆相比距离更远,支撑绳4的结构强度大,使用支撑绳4相邻两个竖杆6的距离比直接固定电缆相邻两个竖杆6的距离更远。
实施例二: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竖杆6安装有若干个辅助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包括套环5、支杆7、底板8、插杆11和压板3,套环5套设在竖杆6的上部,套环5的外侧和支杆7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杆7的下端和底板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底板8上表面开设有穿孔,插杆11穿过底板8上的穿孔并插入到地面中,插杆11的上端和压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板3的下表面和底板8的上表面接触,套环5上安装有定位螺钉10。
具体地,如图5所示,辅助支撑件还包括固定绳12,固定绳12的两端均与压板3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转动连接为铰接座转动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或合页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向下移动套环5,套环5下移使得支杆7下端张开,底板8和地面接触,插杆11穿过底板8上的穿孔并插入到地面中,压板3的下表面和底板8的上表面接触,旋转定位螺钉10使得套环5和竖杆6固定在一起,支杆7对竖杆6进行辅助支撑,提高竖杆6的稳定性。
优选的,竖杆6的展开方向和竖杆6预估倾倒方向重合。
需要移出插杆11,向上拉动固定绳12,固定绳12通过压板3带动插杆11移动,插杆11和地面脱离,旋转定位螺钉10使得套环5和竖杆6可以相对移动,套环5向上移动,竖杆6向竖杆6靠拢。
实施例三: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连接件2包括环形框24,环形框24开口位于竖直方向,环形框24开口的上端和转动板23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23转动方向平行于遮挡环形框24的开口。
具体地,如图3所示,环形框24内部上方向上延伸有延伸卡槽21,延伸卡槽21和支撑绳4适配。
进一步地,环形框24内部的下方安装有旋转的转辊25。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旋转转动板23使转动板23打开环形框24的开口,支撑绳4进入到环形框24内且支撑绳4和延伸卡槽21卡接;电缆穿过环形框24的开口进入到环形框24内,旋转转动板23使转动板23关闭环形框24的开口,转动板23将环形框24的开口遮挡。
需要拉动电缆移动时,转辊25将电缆和环形框24内部底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转辊25和电缆的滚动接触,降低电缆移动时的阻力,降低电缆的磨损。
优选的,如图2所示环形框24外侧对应延伸卡槽21的位置安装有旋紧螺栓,旋转旋紧螺栓,旋紧螺栓顶紧支撑绳4,从而将环形框24和支撑绳4固定在一起,避免连接件2相对于支撑绳4移动,连接件2为电缆提供可靠的支撑。
连接件2也可以替换为束缚绳,束缚绳将支撑绳4和电缆连接;但连接件2与束缚绳相比安装方便,且拉紧电缆方便省力。
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中空气囊1,中空气囊1固定在支撑绳4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当电缆需要穿过水系、沼泽或山谷上方,相邻两个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的距离超过最大距离,在支撑绳4上固定中空气囊1,中空气囊1内冲入氢气或者氦气,中空气囊1给支撑绳4一个向上的拉力,避免支撑绳4受力过大而崩断。
当电缆需要穿过水系或沼泽,相邻两个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的距离较远,也可以在支撑绳4上固定中空气囊1,中空气囊1冲入空气,中空气囊1带动支撑绳4漂浮于水面上,支撑绳4通过连接件2漂浮于水面上,避免电缆沉入水底与水底的石头或者树枝发生缠绕,使得电缆回收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包括竖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的上端安装有支撑绳定位件(9),所述支撑绳定位件(9)包括螺杆(92)、u形架(93)和下压板(95),u形架(93)的下侧和竖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u形架(93)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螺纹孔,螺纹孔和螺杆(92)适配,u形架(93)内设有下压板(95),下压板(95)位于螺杆(92)的下方,下压板(95)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之间穿过有支撑绳(4),支撑绳(4)上安装有连接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2)的上端固定有把手(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绳定位件(9)还包括轴承(94),所述螺杆(92)的下表面和下压板(95)的上表面通过轴承(9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95)下表面和u形架(93)内部底侧上均开设有与支撑绳(4)适配的限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安装有若干个辅助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包括套环(5)、支杆(7)、底板(8)、插杆(11)和压板(3),套环(5)套设在竖杆(6)的上部,套环(5)的外侧和支杆(7)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杆(7)的下端和底板(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底板(8)上表面开设有穿孔,插杆(11)穿过底板(8)上的穿孔并插入到地面中,插杆(11)的上端和压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板(3)的下表面和底板(8)的上表面接触,套环(5)上安装有定位螺钉(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件还包括固定绳(12),固定绳(12)的两端均与压板(3)的侧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环形框(24),环形框(24)开口位于竖直方向,环形框(24)开口的上端和转动板(23)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23)转动方向平行于遮挡环形框(24)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24)内部上方向上延伸有延伸卡槽(21),延伸卡槽(21)和支撑绳(4)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24)内部的下方安装有旋转的转辊(2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