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转瓶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2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细胞转瓶培养箱。



背景技术:

现有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常集中于一个大房间的温室内来进行,这种结构大多采用单面风道,温度均匀性较差,并且,只适于大批量的生产作业,不能满足小批量生产,也不能满足科研机构进行研发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适于生产批量小、控制精度高、可视化效果佳、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细胞转瓶培养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控制箱和培养箱,所述控制箱设于培养箱的左侧,所述培养箱包括外箱体、内胆、左门板、右门板、铰链、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所述内胆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底出风孔,在所述内筒的右侧板上设有若干个右出风孔,并在所述内筒的左侧板上设有左进风孔,所述左门板及右门板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中空透明玻璃,所述内胆的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三面风道,所述三面风道包括左风道、底风道和右风道,所述内胆装于外箱体内,所述内胆与外箱体之间设有硅酸铝纤维棉,所述循环风机设于内胆的外筒的左侧板内侧的上部,所述电加热器设于内胆的外筒的左侧板内侧的下部,所述左门板通过铰链与外箱体的左侧板连接,所述右门板通过铰链与外箱体的右侧板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由控制箱和培养箱组成的结构,这样,就可很方便地通过控制箱控制电加热器来控制加热时间,并可通过控制箱控制循环风机运转,所采用的循环风机的吸气口通过左进风孔将内胆内筒内的空气吸入,再通过循环风机的出气口将电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气依次送入左风道、底风道和右风道,而内筒的底板上的底出风孔以及内筒的右侧板上的右出风孔,可将热气送入内胆的内筒内,从而形成一下循环加热回路,加热更为均匀;另外,在左门板及右门板的中间部位设有的中空透明玻璃,便于观察培养箱内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本发明可适于生产批量小,控制精度高,可视化效果佳,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控制箱1和培养箱2,所述控制箱1设于培养箱2的左侧,所述培养箱2包括外箱体21、内胆22、左门板23、右门板24、铰链25、循环风机26和电加热器28,所述内胆22包括外筒221和内筒222,所述内筒222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底出风孔2221,在所述内筒222的右侧板上设有若干个右出风孔2222,并在所述内筒222的左侧板上设有左进风孔2223,所述左门板23及右门板24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中空透明玻璃231,所述内胆22的外筒221与内筒222之间设有三面风道27,所述三面风道27包括左风道271、底风道272和右风道273,所述内胆22装于外箱体21内,所述内胆22与外箱体21之间设有硅酸铝纤维棉29,所述循环风机26设于内胆22的外筒221的左侧板内侧的上部,所述电加热器28设于内胆22的外筒221的左侧板内侧的下部,所述左门板23通过铰链25与外箱体21的左侧板连接,所述右门板24通过铰链25与外箱体21的右侧板连接。


技术特征:

1.细胞转瓶培养箱,包括控制箱(1)和培养箱(2),所述控制箱(1)设于培养箱(2)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2)包括外箱体(21)、内胆(22)、左门板(23)、右门板(24)、铰链(25)、循环风机(26)和电加热器(28),所述内胆(22)包括外筒(221)和内筒(222),所述内筒(222)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底出风孔(2221),在所述内筒(222)的右侧板上设有若干个右出风孔(2222),并在所述内筒(222)的左侧板上设有左进风孔(2223),所述左门板(23)及右门板(24)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中空透明玻璃(231),所述内胆(22)的外筒(221)与内筒(222)之间设有三面风道(27),所述三面风道(27)包括左风道(271)、底风道(272)和右风道(273),所述内胆(22)装于外箱体(21)内,所述内胆(22)与外箱体(21)之间设有硅酸铝纤维棉(29),所述循环风机(26)设于内胆(22)的外筒(221)的左侧板内侧的上部,所述电加热器(28)设于内胆(22)的外筒(221)的左侧板内侧的下部,所述左门板(23)通过铰链(25)与外箱体(21)的左侧板连接,所述右门板(24)通过铰链(25)与外箱体(21)的右侧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转瓶培养箱,包括控制箱和培养箱,所述控制箱设于培养箱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包括外箱体、内胆、左门板、右门板、铰链、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所述内胆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底出风孔,在所述内筒的右侧板上设有若干个右出风孔,并在所述内筒的左侧板上设有左进风孔,所述左门板及右门板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中空透明玻璃,所述内胆的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三面风道,所述三面风道包括左风道、底风道和右风道,所述内胆装于外箱体内,所述内胆与外箱体之间设有硅酸铝纤维棉。该发明可适于生产批量小,控制精度高,可视化效果佳,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刚;黄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恒丰医疗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94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