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包括具有柜体的机体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机体内设有位于灶台下方的电气盒和风箱,市场上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电气盒设于风箱的左侧或右侧,由于风箱的自身体积宽大,所以风箱左侧和右侧能剩余的空间有限,电气盒安装操作容易受到柜体或机体外壳的干涉或卡阻,增加了电气盒安装的难度,也降低了电气盒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电气盒后端有大量线束伸出,狭小的安装空间也不利于走线,散乱的线束在电气盒安装时容易被压到电气盒下方,锋利的电气盒边缘容易损伤线束外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电气盒通过支撑架安装于风箱和前端机体之间,不仅连接可靠性高,而且操作空间大,电气盒拆装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机体内设有位于灶台下方的风箱和电气盒,所述电气盒位于所述风箱的前方,所述机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电气盒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风箱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电气盒安装的滑槽,所述电气盒在所述滑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滑槽的前端设有供所述电气盒拆装的滑槽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所述电气盒的支撑板和位于所述电气盒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滑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后端设有走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均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后端设有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与所述支撑板形成限位槽,所述电气盒的后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前端设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机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后支架和放置所述电气盒的支架本体,所述后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风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还包括位于灶台下方的柜体,所述后支架呈台阶型,所述后支架的一端设有前连接板,另一端设有后连接板,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与所述柜体的前侧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连接板相连,所述后连接板与所述风箱相连,所述支撑架在高度方向上腾空设于所述灶台和所述柜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盒包括盒体和盖合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盖的前端设有凸出于所述盒盖下表面的卡扣,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插槽,所述盒盖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下表面设有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插板从前至后插入所述插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拉手,所述电气盒的后端设有出线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方面,电气盒设于风箱前方,充分利用风箱前方较大的闲置空间进行安装,其安装操作方便且安装可靠性更好,整个电气盒后方也具有足够大的走线空间,方便安装人员在电气盒安装过程中整理线束,避免线束被压于电气盒下方而割伤外皮,同时,风箱前方的电气盒整体位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机体前部,保证电气盒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支撑架支撑电气盒,实现电气盒在高度方向上可靠定位,电气盒连接固定更加方便,同时,支撑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于机体和风箱前端,从而支撑架将风箱和机体连接为一体,避免集成灶搬运时风箱由于过高发生晃动,提高了风箱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滑槽和滑槽开口的设置使检修人员可以不拆卸灶台直接将电气盒从机体前部抽出,减少了检修电气盒时需要拆卸集成灶上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电气盒的检修效率;同时,滑槽限制电气盒左右移动,在保证电气盒在支撑架上安装可靠的条件下,进一步减少了拆装步骤和拆装零部件数量。
3、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后端设置走线口,避免伸出电气盒的线束受到外力拉扯时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边缘挤压或剐蹭,消除线束因外皮损伤而出现漏电的风险。
4、固定部与第一翻边连接限制电气盒沿滑槽前后滑动,电气盒与支撑架连接为一体。从而电气盒需要拆卸检修时,将固定部上的螺钉拧开后抽出电气盒,而检修后的电气盒安装时,只需要将电气盒沿滑槽推入并拧紧螺钉,拆装简单方便。
5、支架本体与后支架连接后形成支撑架,即将支撑架拆分为两部分,降低了支撑架整体加工难度,同时,支撑架后端从风箱上拆装会受到前方柜体的视线遮挡,后支架和支架本体连接形成支撑架,维修人员只需要将支架本体与电气盒作为一个整体拆卸下来,避免频繁拆卸安装难度大的后支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电气盒与支撑架连接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支架本体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3中后支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气盒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包括机体1、机头组件6和设于机体1顶部的灶台,机体1内设有位于灶台下方的风箱3和电气盒4,所述电气盒4位于所述风箱3的前方,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电气盒4的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机体1,所述支撑架5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风箱3前端。
一方面,电气盒4设于风箱3前方,充分利用风箱3前方较大的闲置空间进行安装,其安装操作方便且安装可靠性更好,整个电气盒4后方也具有足够大的走线空间,方便安装人员在电气盒4安装过程中整理线束,避免线束被压于电气盒4下方而割伤外皮,同时,风箱3前方的电气盒4整体位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机体1的前部,保证电气盒4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支撑架5支撑电气盒4,实现电气盒4在高度方向上可靠定位,电气盒4连接固定更加方便,同时,支撑架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于机体1和风箱3前端,从而支撑架5将风箱3和机体1连接为一体,避免集成灶搬运时风箱3由于过高发生晃动,提高了风箱3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3,所述支撑架5包括后支架51和放置所述电气盒4的支架本体52,所述后支架51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52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风箱3上。支架本体52与后支架51连接后形成支撑架5,即将支撑架5拆分为两部分,降低了支撑架5整体加工难度,同时,支撑架5后端从风箱3上拆装会受到前方柜体10的视线遮挡,后支架51和支架本体52连接形成支撑架5,维修人员只需要将支架本体52与电气盒4作为一个整体拆卸下来,避免频繁拆卸安装难度大的后支架51。
所述支架本体52上设有供所述电气盒4安装的滑槽520,所述电气盒4在所述滑槽520内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滑槽520的前端设有供所述电气盒4拆装的滑槽开口,从而检修人员可以不拆卸灶台和机头组件6直接将电气盒4从机体1前部抽出,减少了检修电气盒4时需要拆卸集成灶上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电气盒4的检修效率;同时,滑槽520限制电气盒4左右移动,在保证电气盒4在支撑架5上安装可靠的条件下,进一步减少了拆装步骤和拆装零部件数量。
结合图4,所述支架本体52包括支撑所述电气盒4的支撑板523和位于所述电气盒4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521与第二挡板522,所述第一挡板521、所述第二挡板522与所述支撑板523形成所述滑槽520,所述第一挡板521和所述第二挡板522的后端设有走线口526。避免伸出电气盒4的线束受到外力拉扯时与第一挡板521和第二挡板522上的边缘挤压或剐蹭,消除线束因外皮损伤而出现漏电的风险,也避免线束外拉时卡在两个挡板上而影响电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521和所述第二挡板522的前端均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524,所述电气盒4的前端设有固定部411,所述固定部411与所述第一翻边524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固定部411与第一翻边524连接限制电气盒4沿滑槽520前后滑动,电气盒4与支撑架5连接为一体。从而电气盒4需要拆卸检修时,将固定部411上的螺钉拧开后向前抽出电气盒4,而检修后的电气盒4安装时,只需要将电气盒4沿滑槽520推入并拧紧螺钉。
结合图5和图7,所述支撑板523的后端设有翻折边525,所述翻折边525与所述支撑板523形成限位槽527,所述电气盒4的后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27配合的限位凸筋412。限位凸筋412插入限位槽527限制电气盒4上下移动,保证电气盒4与支撑架5连接为一体,防止集成灶移动过程中,电气盒4相对支撑板523上下晃动而发出声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述支撑板523前端设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翻边528,所述第二翻边528与所述机体1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二翻边528紧贴机体1并通过螺钉连接,第二翻边528的设置限制了支撑架5向前移动,方便螺钉拧紧将支撑架5与机体1连接为一体,同时,第二翻边528也具有足够大安装面积以供多个螺钉安装,提高支撑架5安装的可靠性。
结合图6,所述机体1还包括位于灶台下方的柜体10,所述后支架51呈台阶型,利于将支撑架5与风箱3的连接位置下移,避免后支架51与风箱3的盖板前缘发生干涉;具体地,所述台阶型后支架51的一端设有前连接板511,另一端设有后连接板512,所述支架本体52的前端与所述柜体10的前侧连接,所述支架本体52的后端与所述前连接板511相连,所述后连接板512与所述风箱3相连,所述支撑架5腾空架设在所述灶台和所述柜体10之间,电气盒4与上方的灶台和下方柜体10之间均有空气阻隔,减少灶台和柜体10与电气盒4之间的热量传递,利于彼此散热,保证电气盒4的使用安全。
结合图3和图8,所述电气盒4包括盒体41和盖合于所述盒体41上的盒盖42,所述盒盖42的前端设有凸出于所述盒盖42下表面的卡扣421,所述盒体41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卡扣421配合的卡槽413,所述盒体41的后端设有插槽414,所述盒盖42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插槽414配合的插板422,所述插板422从前至后插入所述插槽414中。插板422与插槽414从前至后插接配合,利于卡扣421和卡槽413对准,实现盒盖42与盒体41安装的预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板422的下表面设有从前至后上倾斜的斜面423,从而插板422远离卡扣421的一端的厚度小,利于插入插槽414内,同时,斜面423的设置使盒盖42相对盒体41具有更大的盖合角度,避免在卡扣421和与卡槽413的拆装过程中插板422折断,保证电气盒4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气盒4的前端设有拉手415,从而固定部411与第一翻边524之间的螺钉拧开后,维修人员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将电气盒4从滑槽520内抽出,方便电气盒4的检修拆装。所述电气盒4的后端设有出线口416,保证线束顺利伸出,出线口416设于电气盒4的后端,也避免电气盒4沿滑槽520抽拉时线束受到第一挡板521和第二挡板522挤压。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左”、“右”是指用户面向集成灶并使用集成灶时,靠近用户的一端为前、远离用户的一端为后,用户左手边的一侧为左、右手边的一侧为右。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1.一种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机体内设有位于灶台下方的风箱和电气盒,所述电气盒位于所述风箱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电气盒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风箱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电气盒安装的滑槽,所述电气盒在所述滑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滑槽的前端设有供所述电气盒拆装的滑槽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所述电气盒的支撑板和位于所述电气盒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滑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后端设有走线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均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后端设有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与所述支撑板形成限位槽,所述电气盒的后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前端设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机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后支架和放置所述电气盒的支架本体,所述后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风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位于灶台下方的柜体,所述后支架呈台阶型,所述后支架的一端设有前连接板,另一端设有后连接板,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与所述柜体的前侧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连接板相连,所述后连接板与所述风箱相连,所述支撑架在高度方向上腾空设于所述灶台和所述柜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包括盒体和盖合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盖的前端设有凸出于所述盒盖下表面的卡扣,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插槽,所述盒盖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下表面设有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插板从前至后插入所述插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盒拆装方便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拉手,所述电气盒的后端设有出线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