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检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包括机头组件、具有柜体的机体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机体内设有位于灶台下方的电气盒和风箱。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电气盒安装于风箱的左侧或右侧狭小的空间内,从而在集成灶需要维修时,必须先将位于电气盒上方的机头组件和灶台拆除,然后将电气盒拆除并取出进行检修,整个过程需要拆装的零部件较多,拆装专业性高且难度大,特别地,由于机头组件和灶台体积偏大且重力偏重,拆装过程需要多位操作人员协作完成,同时拆装步骤复杂,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当需要检修电气盒时,可以通过安装腔的安装口直接向前抽出,从而无需拆卸灶台即可实现拆装,检修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包括机体、电气盒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灶台下方设有供电气盒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拆装的安装口,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检修板组件,检修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机体的横梁和用于封闭安装口的检修板,检修板和横梁通过纵向安装的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于机体的定位柱,定位柱的前端设有限位部,检修板上设有限制限位部与检修板分离的限位孔,限位部的最大径向宽度大于限位孔的径向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板设有供限位部穿过的连通孔,连通孔在径向上与限位孔连通,定位柱通过连通孔卡入限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定位螺钉孔,定位柱包括连接于定位螺钉孔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上的螺钉头形成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向后翻折且与机体的外表面平齐的第一折边,第一折边远离检修板的一端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折边,连通孔和限位孔均设于第二折边上,第二折边与检修板之间设有供限位部安装活动的安装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板的下端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折边,检修板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三折边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面向检修板的横梁板,横梁通过横梁板与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横梁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一翻折板,第一翻折板通过第三螺钉连接于机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用于支撑电气盒的支撑架,横梁板的后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二翻折板,第二翻折板与支撑架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设有位于电气盒后方的风箱,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于风箱外壳,支撑架上设有供电气盒安装的滑槽,滑槽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取放的滑槽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用于将电气盒从安装口拉出的拉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首先,当需要检修电气盒时,可以通过安装腔的安装口直接向前抽出,从而无需拆卸灶台和机头组件即可实现拆装,大大节省了拆装的时间和体力,也降低了检修拆装的专业性,用户自己就可以拆装电气盒进行送检;其次,检修板将安装口封闭,避免电气盒外露,保证集成灶的整体美观和使用安全性;最后,检修板通过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于横梁,一方面,保证集成灶在非维修状态下检修板可靠连接且不能轻易被打开,避免检修板被小孩无意打开而引发安全事故,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利于维修人员随时拆卸检修板,再将电气盒从安装口抽出进行检修;同时,检修板通过横梁连接于机体,将检修板的连接位置转移至检修板底部,利于第一螺钉纵向安装以将第一螺钉隐藏,避免第一螺钉的螺钉头外露,检修板与机体的整体性更强,美观度更高。
2、限位孔限制限位部与检修板分离,防止检修板的顶部相对第一螺钉连接处翻转,避免检修板顶部与机体有缝隙露出,同时,定位柱的设置为检修板提供安装定位作用,利于检修板与横梁对准实现第一螺钉的安装。
3、定位柱上的限位部先穿过连通孔,然后上推检修板使定位柱卡入限位孔中,此时位于定位柱前端的限位部无法穿过限位孔,实现了对检修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最后将第一螺钉拧紧到位即完成安装,同样,取出检修板时,拧开第一螺钉后将检修板下拉,此时定位柱滑入连通孔,检修人员只需要将向前移动检修板使限位部与连通孔分离即可。
4、选用螺钉这种标准件作为定位柱,保证定位柱的连接强度,拆装方便,也降低了集成灶的成产成本。
5、安装间隙为限位部在连通孔和限位孔前方活动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方便限位部后方的定位柱从连通孔卡入限位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方便检修的集成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修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检修板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横梁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定位柱的结构图;
图7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与支撑架连接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包括机体1、机头组件2、电气盒3和设于机体1顶部的灶台4,灶台4下方设有供电气盒3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3拆装的安装口10,所述机体1的前端设有检修板组件,检修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机体1的横梁6和用于封闭安装口10的检修板5,检修板5和横梁6通过纵向安装的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
首先,当需要检修电气盒3时,可以通过安装腔的安装口10直接向前抽出,从而无需拆卸灶台4和机头组件2即可实现拆装,大大节省了拆装的时间和体力,也降低了检修拆装的专业性,用户自己就可以拆装电气盒3进行送检;其次,检修板5将安装口10封闭,避免电气盒3外露,保证集成灶的整体美观和使用安全性;最后,检修板5通过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于横梁6,一方面,保证集成灶在非维修状态下检修板5可靠连接且不能轻易被打开,避免检修板5被小孩无意打开而引发安全事故,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利于维修人员随时拆卸检修板5,以便将电气盒3从安装口10抽出进行检修;同时,检修板5通过横梁6连接于机体1,将检修板5的连接位置转移至检修板5底部,利于第一螺钉纵向安装以将第一螺钉隐藏,避免第一螺钉的螺钉头外露,检修板5与机体1的整体性更强,美观度更高。
结合图3至图7,所述机体1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于机体1的定位柱11,定位柱11的前端设有限位部110,检修板5上设有限制限位部110与检修板5分离的限位孔501,限位部110的最大径向宽度大于限位孔501的径向宽度。限位孔501限制限位部110与检修板5分离,防止检修板5的顶部相对第一螺钉连接处翻转,避免检修板5顶部与机体1有缝隙露出,同时,定位柱11的设置为检修板5提供安装定位作用,利于检修板5与横梁6对准实现第一螺钉的安装。
所述检修板5设有供限位部110穿过的连通孔502,连通孔502在径向上与限位孔501连通,定位柱11通过连通孔502卡入限位孔501中。本实施例中,连通孔502位于限位孔501的上方,从而定位柱11上的限位部110先穿过连通孔502,然后向上推检修板5使定位柱11卡入限位孔501中,此时位于定位柱11前端的限位部110无法向后移动穿过限位孔501,实现了对检修板5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最后将第一螺钉拧紧到位即完成安装,同样,取出检修板5时,拧开第一螺钉后将检修板5下拉,此时定位柱11滑入连通孔502,检修人员只需要将向前移动检修板5使限位部110与连通孔502分离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机体1结构和尺寸空间不同,将连通孔502设于限位孔501的下方、左侧或右侧。
具体地,所述机体1上设有定位螺钉孔,定位柱11包括连接于定位螺钉孔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上的螺钉头形成限位部110。选用螺钉这种标准件作为定位柱11,保证定位柱11的连接强度,拆装方便,也降低了集成灶的成产成本。
所述检修板5的左右两端设有向后翻折且与机体1的外表面平齐的第一折边51,第一折边51远离检修板5的一端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折边52,连通孔502和限位孔501均设于第二折边52上,第二折边52与检修板5之间设有供限位部110安装活动的安装空隙。第一折边51和第二折边52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安装间隙为限位部110在连通孔502和限位孔501前方活动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方便限位部110后方的定位柱11从连通孔502卡入限位孔501内。
所述检修板5的下端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折边53,检修板5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三折边53与横梁6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梁6包括面向检修板5的横梁板60,横梁6通过横梁板60与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横梁板60的左右两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一翻折板61,第一翻折板61通过第三螺钉连接于机体1的内侧面。推动检修板5使第三折边53从下至上紧贴横梁板60,实现检修板5的安装定位,第一螺钉从下至上穿过第三折边53上的安装孔与横梁板60上的螺纹孔连接,实现检修板5和横梁6的可拆卸连接。横梁6通过第一翻折板61连接于机体1内侧面,从而整个横梁6被检修板5和柜体12遮挡,保证了整个集成灶的美观。
结合图1和图8,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用于支撑电气盒3的支撑架7,横梁板60的后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二翻折板62,第二翻折板62与支撑架7的前端连接。具体地,第二翻折板62抵触于支撑架7的前端并通过螺钉连接,从而支撑架7通过横梁6与机体1连接为一体,为电气盒3安装提供稳定的支撑。
所述机体1内设有位于电气盒3后方的风箱,支撑架7的后端连接于风箱外壳,从而支撑架7架设在风箱和横梁6之间,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支撑架7上设有供电气盒3安装的滑槽71,滑槽71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3取放的滑槽开口。滑槽71限制电气盒3左右移动,也为电气盒3前后抽取提供导向,在保证电气盒3在支撑架7上安装可靠的条件下,进一步减少了拆装步骤和拆装零部件数量。
所述电气盒3的前端设有用于将电气盒3从安装口10拉出的拉手31。当检修人员取下检修板5后,拉手31方便检修人员的手部握持,避免再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将电气盒3抽出。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螺钉从上至下安装,将检修板5和横梁6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左”、“右”是指用户面向集成灶并使用集成灶时,靠近用户的一端为前、远离用户的一端为后,用户左手边的一侧为左、右手边的一侧为右。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1.一种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包括机体、电气盒和设于机体顶部的灶台,灶台下方设有供电气盒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拆装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检修板组件,检修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机体的横梁和用于封闭安装口的检修板,检修板和横梁通过纵向安装的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于机体的定位柱,定位柱的前端设有限位部,检修板上设有限制限位部与检修板分离的限位孔,限位部的最大径向宽度大于限位孔的径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设有供限位部穿过的连通孔,连通孔在径向上与限位孔连通,定位柱通过连通孔卡入限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定位螺钉孔,定位柱包括连接于定位螺钉孔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上的螺钉头形成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向后翻折且与机体的外表面平齐的第一折边,第一折边远离检修板的一端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折边,连通孔和限位孔均设于第二折边上,第二折边与检修板之间设有供限位部安装活动的安装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的下端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折边,检修板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三折边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面向检修板的横梁板,横梁通过横梁板与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横梁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一翻折板,第一翻折板通过第三螺钉连接于机体的内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用于支撑电气盒的支撑架,横梁板的后端设有向上或向下翻折的第二翻折板,第二翻折板与支撑架的前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至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位于电气盒后方的风箱,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于风箱外壳,支撑架上设有供电气盒安装的滑槽,滑槽的前端设有供电气盒取放的滑槽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便检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的前端设有用于将电气盒从安装口拉出的拉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