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灯检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五联排滴眼液的包装主要是采用小号的塑料瓶进行灌装,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瓶即为一次的用量,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大瓶灌装的方式,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去额外的量取使用量,方便了对于滴眼液的使用。
由此每瓶内的滴眼液的量需要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五联排滴眼液在灌装以后还需要通过灯检机对灌装完成的滴眼液进行检查,以此剔除掉灌装量不够或是过多的滴眼液,现有的灯检方法主要是通过人手抓着待检测的滴眼液对着检测灯光,然后通过人眼观察的方式实现对于滴眼液的检测,该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拿取进行检测,由于现有的五联排滴眼液的体积较小,因而拿取较为困难,因此现有的灯检方法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更高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有送料装置,通过送料装置将平躺的五联排滴眼液翻转成直立状态后输出;
步骤二,设置与送料装置输出端连接的分拨装置,通过分拨装置将五联排滴眼液平均的分拨成两路,并且在两路上分别设置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对滴眼液进行灯检;
步骤三,设置出料装置将两路灯检完成的滴眼液合并为一路,同时将直立的滴眼液翻转成平躺状态后输出;
其中,送料装置、分拨装置、第一灯检装置、第二灯检装置和出料装置相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且该传送带在分拨装置和出料装置之间分为两路分别给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的送料装置包括进料板、送料支架和调整机构,所述进料板倾斜的设置在传送带的端部上,所述送料支架安装在传送带的上方,连接传送带的端部和进料板,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送料支架上,以接收进料板输入的物料并调整翻转后输入到传送带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均可旋转的设置在送料支架上的前调整辊和后调整辊,所述前调整辊呈水平设置,所述后调整辊呈竖直设置,该前调整辊与后调整辊之间通过调整条连接,以接收进料板平躺的滴眼液调整翻转至竖直后输送出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拨装置包括分拨支架、分拨块和分拨气缸,所述分拨支架安装在分路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设置在传送带与分路传送带之间,并与分拨气缸联动,以受分拨气缸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该分拨通道连通传送带和分路传送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的分拨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二一,首先分拨气缸驱动分拨块以分拨块相对送料装置的一端为轴转动,使得分拨块的另一端与分路传送带上的其中一条传送带相对,并使得分拨通道与该传送带连通;
步骤二二,在上述分路传送带接收到滴眼液的数量到达阈值时,分拨气缸驱动分拨块再次转动,使得其端部与另一条传送带相对,并并使得分拨通道与该传送带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条分路传送带朝向送料装置的一端上均设有加速支架,且在该端上固定有光纤传感器,以检测滴眼液数量,所述加速支架上固定有加速电机,该加速电机的转轴向下穿过加速支架后延伸至检测段上,其上同轴套接有加速轮,所述加速轮轮边开设有加速齿,该加速齿伸入到传送带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灯检装置包括检测灯、检测镜和药瓶支撑机构,所述药瓶支撑机构设置在检测段上,以倾斜支撑灯检时的滴眼液药瓶,所述检测镜和检测灯分别设置在药瓶支撑机构的前后两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瓶支撑机构包括主动轮组、倾斜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倾斜轮组和从动轮组相互之间通过传送皮条连接,其中,倾斜轮组包括前轮组和后轮组,所述前轮组和后轮组均呈宝塔状,组成轮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组成轮之间相互独立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一和步骤二的设置,便可实现将滴眼液从平躺状态转变成直立状态,同时均匀的划分成两拨进行同时检测,如此大大的增加了滴眼液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灯检方法的设备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分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第一灯检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有送料装置2,通过送料装置2将平躺的五联排滴眼液翻转成直立状态后输出;
步骤二,设置与送料装置2输出端连接的分拨装置3,通过分拨装置3将五联排滴眼液平均的分拨成两路,并且在两路上分别设置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5对滴眼液进行灯检;
步骤三,设置出料装置6将两路灯检完成的滴眼液合并为一路,同时将直立的滴眼液翻转成平躺状态后输出;
其中,送料装置2、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第二灯检装置5和出料装置6相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且该传送带在分拨装置3和出料装置6之间分为两路分别给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5,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的过程中,只需要启动设备,使得设备依次执行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即可,如此便可有效的实现将滴眼液逐个的从平躺转换到直立,然后同时平均的划分成两部分进行同步检测了,如此大大的增加了滴眼液的灯检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的送料装置2包括进料板21、送料支架22和调整机构23,所述进料板21倾斜的设置在传送带的端部上,所述送料支架22安装在传输带的上方,连接传送带的端部和进料板21,所述调整机构23设置在送料支架22上,以接收进料板21输入的物料并调整翻转后输入到传送带内,通过进料板21的设置,可实现引导外部灌装设备的滴眼液进入到调整机构23内的效果,由于现有的五联排滴眼液是五个为一版的结构,因此整体呈板状结构,如此在进入到进料板21内的时候,滴眼液是呈平放状态的,因此需要对滴眼液进行调整,使得滴眼液能够呈竖直状态,如此在一版滴眼液进入到进料板21内以后,便通过进料板21的引导作用进入到调整机构23内,通过调整机构23的调整作用,便可实现将平躺的滴眼液转换成竖直状态,然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整体的传送带上设置一个具有夹槽的限位条的方式来实现保持滴眼液处于竖直状态,如此便可方便后续第一灯检装置4对于滴眼液的检测。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机构23包括均可旋转的设置在送料支架22上的前调整辊231和后调整辊232,所述前调整辊231呈水平设置,所述后调整辊232呈竖直设置,该前调整辊231与后调整辊232之间通过调整条连接,以接收进料板21平躺的滴眼液调整翻转至竖直后输送出去,本实施例中的前调整辊231和后调整辊232均设有两个,两个之间形成供滴眼液通过的间隙,同时在其辊面上开设有两个同轴设置的环形槽,相应的调整条套在环形槽上,通过两条调整带之间的相互夹持作用,分别夹住滴眼液上端和下端,如此在前调整辊231和后调整辊232旋转运行的过程中,滴眼液就会随着一起运动,并且由于调整条的过渡作用,如此从前调整辊231水平的缝隙过渡到后调整辊232上的竖直的缝隙,这样可简单有效的实现将水平的滴眼液调整为竖直的滴眼液的效果,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手调整的方式,调整过程更加顺滑,调整效率也就更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分拨装置3包括分拨支架31、分拨块32和分拨气缸33,所述分拨支架31安装在分路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32设置在传送带与分路传送带之间,并与分拨气缸33联动,以受分拨气缸33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321,该分拨通道321连通传送带和分路传送带,通过上述结构,便可实现利用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左右摆动的方式,以此将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分拨到两条传送带上,如此实现将滴眼液平分到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5进行同步检验的效果,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不采用分拨气缸33作为动力,可采用其他动力元件,并且现有的传送带也不局限于两条,可依据动力部件的行程来决定,因为动力部件一个行程便可对应分拨块32旋转的一个角度,因此便可实现具体分拨为多少波检测滴眼液了,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6为送料装置2和分拨装置3相同结构的反向安装,即产生的作用为先将两条检测段72的滴眼液收集,然后将竖直的滴眼液转换成平躺方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的分拨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二一,首先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以分拨块32相对送料装置2的一端为轴转动,使得分拨块32的另一端与分路传送带上的其中一条传送带相对,并使得分拨通道321与该传送带连通;
步骤二二,在上述分路传送带接收到滴眼液的数量到达阈值时,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再次转动,使得其端部与另一条传送带相对,并并使得分拨通道321与该传送带连通,通过上述步骤的设置,便可有效的保证均匀分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分拨的过程中出现分拨块32被卡住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条分路传送带朝向送料装置2的一端上均设有加速支架721,且在该端上固定有光纤传感器,以检测滴眼液数量,所述加速支架721上固定有加速电机722,该加速电机722的转轴向下穿过加速支架721后延伸至检测段72上,其上同轴套接有加速轮723,所述加速轮723轮边开设有加速齿,该加速齿伸入到传送带内,通过上述结构便可实现将分拨到检测段72上的滴眼液进行一个加速的效果,如此相比于上述中采用等待完全检测的方式,一方面只需要使用到一个光线传感器,即检测到的时候就被加速运走,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避免出现分拨块32卡住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包括检测灯、检测镜41和药瓶支撑机构42,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设置在检测段72上,以倾斜支撑灯检时的滴眼液药瓶,所述检测镜41和检测灯分别设置在药瓶支撑机构42的前后两侧上,如此便可实现一个自动化输送滴眼液并且支撑滴眼液的效果,以此方便人肉眼观察检测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包括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所述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相互之间通过传送皮条连接,其中,倾斜轮组422包括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所述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均呈宝塔状,组成轮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组成轮之间相互独立转动,通过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的组合作用,便可有效的实现通过传送皮条来支撑滴眼液,且由于倾斜轮组422的设置,便可实现滴眼液倾斜支撑,如此方便人观察滴眼液了,增加滴眼液的灯检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灯检方法,通过步骤一至步骤三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待检测的滴眼液从平躺状态转换成直立状态,然后分成两拨进行灯检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有送料装置(2),通过送料装置(2)将平躺的五联排滴眼液翻转成直立状态后输出;
步骤二,设置与送料装置(2)输出端连接的分拨装置(3),通过分拨装置(3)将五联排滴眼液平均的分拨成两路,并且在两路上分别设置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5)对滴眼液进行灯检;
步骤三,设置出料装置(6)将两路灯检完成的滴眼液合并为一路,同时将直立的滴眼液翻转成平躺状态后输出;
其中,送料装置(2)、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第二灯检装置(5)和出料装置(6)相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且该传送带在分拨装置(3)和出料装置(6)之间分为两路分别给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送料装置(2)包括进料板(21)、送料支架(22)和调整机构(23),所述进料板(21)倾斜的设置在传送带的端部上,所述送料支架(22)安装在传输带的上方,连接传送带的端部和进料板(21),所述调整机构(23)设置在送料支架(22)上,以接收进料板(21)输入的物料并调整翻转后输入到传送带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23)包括均可旋转的设置在送料支架(22)上的前调整辊(231)和后调整辊(232),所述前调整辊(231)呈水平设置,所述后调整辊(232)呈竖直设置,该前调整辊(231)与后调整辊(232)之间通过调整条连接,以接收进料板(21)平躺的滴眼液调整翻转至竖直后输送出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拨装置(3)包括分拨支架(31)、分拨块(32)和分拨气缸(33),所述分拨支架(31)安装在分路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32)设置在传送带与分路传送带之间,并与分拨气缸(33)联动,以受分拨气缸(33)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321),该分拨通道(321)连通传送带和分路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分拨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二一,首先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以分拨块(32)相对送料装置(2)的一端为轴转动,使得分拨块(32)的另一端与分路传送带上的其中一条传送带相对,并使得分拨通道(321)与该传送带连通;
步骤二二,在上述分路传送带接收到滴眼液的数量到达阈值时,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再次转动,使得其端部与另一条传送带相对,并并使得分拨通道(321)与该传送带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条分路传送带朝向送料装置(2)的一端上均设有加速支架(721),且在该端上固定有光纤传感器,以检测滴眼液数量,所述加速支架(721)上固定有加速电机(722),该加速电机(722)的转轴向下穿过加速支架(721)后延伸至检测段(72)上,其上同轴套接有加速轮(723),所述加速轮(723)轮边开设有加速齿,该加速齿伸入到传送带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包括检测灯、检测镜(41)和药瓶支撑机构(42),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设置在检测段(72)上,以倾斜支撑灯检时的滴眼液药瓶,所述检测镜(41)和检测灯分别设置在药瓶支撑机构(42)的前后两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包括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所述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相互之间通过传送皮条连接,其中,倾斜轮组(422)包括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所述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均呈宝塔状,组成轮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组成轮之间相互独立转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