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制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暖风芯体主要由上水室、主板、暖风芯体翅带、暖风芯体扁管、芯体护板、进水管、出水管等组成。在暖风芯体的水管管路上,进水管、出水管与暖风芯体主体之间的连接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连接处发生漏水,将直接影响暖风系统的供暖工作。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将用于连接进水管、出水管的管头压入暖风芯体内,然后再通过管头分别连接进水管、出水管,这种方式效率较低,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采用自动化设计将管头压入暖风芯体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包括定位托板、导向壳、送料壳、气缸支撑板,定位托板、导向壳、送料壳均固定在机架上;
气缸支撑板上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压紧伸缩轴与压紧轴装配固定,所述压紧轴底部装入导向壳的导向内腔中,所述导向内腔内设置有锥孔部分、出料孔部分、限位锁槽,所述锥孔部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导向内腔位于锥孔部分上方的部分还与送料壳内部的送料通道一端连通;
所述压紧轴上设置有长槽,长槽与开关板一端卡合装配,所述开关板另一端固定在管门上,所述管门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送料壳与导向壳之间,所述管门上还设置有能使管头通过的管门通槽;所述管门底部通过管门连板与限位锥杆底部装配固定,限位锥杆顶部装入输送通道下方;所述管门连板底部通过管门拉簧与拉簧固定板装配固定,拉簧固定板固定在导向壳或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暖风芯体输送至机架的定位托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安装地面上且包括底板、侧板,所述侧板至少有两块且固定在底板上,两块侧板之间还安装有隔板、升降板,所述隔板固定在两块上,所述升降板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两块侧板之间,所述底板还与升降气缸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伸缩轴穿过隔板后与升降板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板还与导向轴顶部装配固定,导向轴底部穿过隔板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升降板上还固定有对中电机、对中托板,所述对中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对中托板后分别与两套对中机构的对中驱动块装配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中托板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对中杆,所述定位托板固定在对中托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驱动块、至少两根对中杆,所述两根对中杆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对中驱动块铰接、另一端穿出定位托板下方后与对中板装配固定,对中板与暖风芯体的侧面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与对中杆卡合、可滑动装配的对中滑槽,两套对中机构分别呈90°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锥孔部分的最大直径与导向内腔顶部内径相同、最小直径与出料孔部分内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通道另一端顶部开口且此开口与补料管内部连通,补料管固定在机架或送料壳上,所述补料管用于将外部管头输入送料壳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通道远离导向壳一端安装有推板,推板固定在推杆一端上,推杆另一端穿出送料壳后装入电磁铁内;所述推杆位于推板与送料通道内壁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推料压簧;所述推杆穿出送料壳的一端上安装有限位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阻挡锁块,所述阻挡锁块一端装入出料孔部分内以阻挡管头通过、另一端与装入限位锁槽内且与滑块装配固定,滑块与限位锁槽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限位锁槽远离滑块一端通过封堵塞封闭,所述限位锁槽位于封堵塞、滑块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锁块压簧,所述阻挡锁块位于出料孔部分内的一端上设置有解锁斜面,所述解锁斜面由下至上、面向压紧轴倾斜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两套对中机构夹紧暖风机芯,能够有效地保证暖风机芯与导向壳的定位,从而保证管头与连接孔的定位。本发明通过气缸实现管头逐一输入压入通道内、将管头压入暖风机芯中,从而简化结构且可以防止两个管头同时进入压入通道内,造成压入通道堵塞、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向壳、送料壳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f1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暖风芯体通过两套对中机构夹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管头、管门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5,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10、机架、定位托板,所述输送装置110用于将暖风芯体900输送至机架的定位托板150上,所述机架安装地面上且包括底板141、侧板130,所述侧板130至少有两块且固定在底板141上,两块侧板130之间还安装有隔板142、升降板143,所述隔板142固定在两块侧板130上,所述升降板143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两块侧板130之间,所述底板141还与升降气缸220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气缸220的升降伸缩轴221穿过隔板142后与升降板143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板143还与导向轴320顶部装配固定,导向轴320底部穿过隔板142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升降气缸可驱动升降伸缩轴轴向移动。
所述升降板143上还固定有对中电机230、对中托板144,所述对中电机230的输出轴231穿过对中托板144后分别与两套对中机构的对中驱动块510装配固定,所述对中托板144上固定有支撑块145,所述支撑块145用于支撑对中杆520;所述对中电机通电后能够驱动输出轴圆周转动,从而驱动两套对中机构将暖风芯体从两个方向上(四侧面)对中、夹紧;
所述定位托板150固定在对中托板144上,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驱动块510、至少两根对中杆520,所述两根对中杆520一端通过第一销轴610与对中驱动块510铰接、另一端穿出定位托板150下方后与对中板521装配固定,对中板521与暖风芯体900的侧面对应,从而通过挤压暖风芯体900的四个侧面以实现暖风芯体900的定位、对中、夹紧。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145上可以设置与对中杆520卡合、可滑动装配的对中滑槽,从而使得对中杆520只能在轴向(长度方向)上移动以增加对中效果。两套对中机构分别呈90°安装,从而在水平面方向上夹紧暖风芯体。
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气缸支撑板120、导向壳410、送料壳420,气缸支撑板120上安装有压紧气缸210,压紧气缸210的压紧伸缩轴与压紧轴310同轴装配固定,所述压紧轴310底部装入导向壳410的导向内腔411中,所述导向内腔411内设置有锥孔部分412、出料孔部分413、限位锁槽414,所述锥孔部分412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且锥孔部分412的最大直径与导向内腔411顶部内径相同、最小直径与出料孔部分413内径相同;
所述导向内腔411位于锥孔部分412上方的部分还与送料壳420内部的送料通道421一端连通,所述送料通道412另一端顶部开口且此开口与补料管430内部连通,补料管430固定在机架或送料壳420上,所述送料通道412用于输送等待安装的管头910,所述补料管430用于将外部管头910输入送料壳420内。
所述送料通道421远离导向壳410一端安装有推板710,推板710固定在推杆241一端上,推杆241另一端穿出送料壳420后装入电磁铁240内,电磁铁240可驱动推杆241轴向移动;
所述推杆241位于推板710与送料通道内壁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推料压簧720,推料压簧720用于对推杆241产生向导向壳410推动的弹力;所述推杆241穿出送料壳420的一端上安装有限位环242,限位环242用于限制推杆241向推板移动的最大位移。
所述压紧轴310上设置有长槽311,长槽311与开关板441一端卡合装配,所述开关板441另一端固定在管门440上,所述管门440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送料壳与导向壳之间,所述管门440上还设置有能使管头910通过的管门通槽442;
所述管门440底部通过管门连板450与限位锥杆460底部装配固定,限位锥杆460顶部装入输送通道下方,且限位锥杆460至少有两根,两根限位锥杆460的最小间距在管头外径(直径)的1/2-2/3之间,从而能够阻挡管头通过。
所述管门连板450底部通过管门拉簧480与拉簧固定板470装配固定,所述管门拉簧480用于对管门产生下拉的弹力,从而使得管门在屋外力作用下保持最底部,此时管门通槽至少部分进入送料壳下方,管头无法穿过管门通槽,也就是此时管门起到阻挡管头进入导向内腔411的作用。
在暖风芯体定位夹紧完成后,压紧轴310上移,直到长槽311底端面与开关板441贴紧,压紧轴310继续上移,从而带动管门克服管门拉簧的弹力上移,直到管门通槽与管头正对,此时位于管门与限位锥杆460之间的管头通过后方管头传递来的推板的弹力推动,使得此管头穿过管门通槽442后进入导向内腔411中,而限位锥杆上移,从而防止后续的管头穿过限位锥杆。
管头进入导向内腔411后通过锥孔部分的导向,使得管头910进入出料孔部分413内且与暖风芯体的管头插孔901正对;升降气缸启动定位托板上移,直到暖风芯体与导向壳410底面贴合或接近;然后压紧气缸210驱动压紧轴310下移,直到压紧轴将管头910向下推出,管头910进入管头插孔901内且与之卡紧装配。然后升降气缸复位、压紧轴上移复位进入下一循环。在压紧轴下移的过程中,管门拉簧通过弹力将管门下拉,从而使得管门和限位锥杆复位,此时下一管头910进入限位锥杆与管门之间,从而实现逐一输出,而此时,电磁铁得电,驱动推板克服推板压簧的弹力向电磁铁移动,使得补料管430内的管头掉落至送料通道421内部以完成补料,然后电磁铁失电。
优选地,为了防止管头直接穿过出料孔部分413,导致管头歪斜、错位,影响后续压紧,申请人还增加了阻挡锁块810,所述阻挡锁块810一端装入出料孔部分413内以阻挡管头910通过、另一端与装入限位锁槽414内且与滑块820装配固定,滑块820与限位锁槽414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限位锁槽414远离滑块820一端通过封堵塞415封闭,所述限位锁槽414位于封堵塞415、滑块820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锁块压簧830,所述锁块压簧830用于对滑块820产生向出料孔部分413推动的弹力。更优选地,所述阻挡锁块810位于出料孔部分413内的一端上设置有解锁斜面811,所述解锁斜面811由下至上、面向压紧轴310倾斜设置,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得管头910被下压时,能够通过管头910底面与解锁斜面811接触以挤压阻挡锁块810,使得阻挡锁块810推出出料孔部分413,从而使得管头910通过。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包括定位托板、导向壳、送料壳、气缸支撑板,定位托板、导向壳、送料壳均固定在机架上;其特征是:
气缸支撑板上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压紧伸缩轴与压紧轴装配固定,所述压紧轴底部装入导向壳的导向内腔中,所述导向内腔内设置有锥孔部分、出料孔部分、限位锁槽,所述锥孔部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导向内腔位于锥孔部分上方的部分还与送料壳内部的送料通道一端连通;
所述压紧轴上设置有长槽,长槽与开关板一端卡合装配,所述开关板另一端固定在管门上,所述管门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送料壳与导向壳之间,所述管门上还设置有能使管头通过的管门通槽;所述管门底部通过管门连板与限位锥杆底部装配固定,限位锥杆顶部装入输送通道下方;所述管门连板底部通过管门拉簧与拉簧固定板装配固定,拉簧固定板固定在导向壳或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暖风芯体输送至机架的定位托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安装地面上且包括底板、侧板,所述侧板至少有两块且固定在底板上,两块侧板之间还安装有隔板、升降板,所述隔板固定在两块上,所述升降板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两块侧板之间,所述底板还与升降气缸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伸缩轴穿过隔板后与升降板装配固定,所述升降板还与导向轴顶部装配固定,导向轴底部穿过隔板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升降板上还固定有对中电机、对中托板,所述对中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对中托板后分别与两套对中机构的对中驱动块装配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中托板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对中杆,所述定位托板固定在对中托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驱动块、至少两根对中杆,所述两根对中杆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对中驱动块铰接、另一端穿出定位托板下方后与对中板装配固定,对中板与暖风芯体的侧面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与对中杆卡合、可滑动装配的对中滑槽,两套对中机构分别呈90°安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锥孔部分的最大直径与导向内腔顶部内径相同、最小直径与出料孔部分内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送料通道另一端顶部开口且此开口与补料管内部连通,补料管固定在机架或送料壳上,所述补料管用于将外部管头输入送料壳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送料通道远离导向壳一端安装有推板,推板固定在推杆一端上,推杆另一端穿出送料壳后装入电磁铁内;所述推杆位于推板与送料通道内壁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推料压簧;所述推杆穿出送料壳的一端上安装有限位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安装塑料进出管定位压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阻挡锁块,所述阻挡锁块一端装入出料孔部分内以阻挡管头通过、另一端与装入限位锁槽内且与滑块装配固定,滑块与限位锁槽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限位锁槽远离滑块一端通过封堵塞封闭,所述限位锁槽位于封堵塞、滑块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锁块压簧,所述阻挡锁块位于出料孔部分内的一端上设置有解锁斜面,所述解锁斜面由下至上、面向压紧轴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