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混机是塑料加工行业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等各种树脂与其它辅料均匀混合且短时达到工艺温度目的,并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粒料着色,混合及温性树脂制品前干燥。混合过程不仅是物理过程同时也是复杂的化学过程,热混机中桨叶的高速冲击、剪切、抛撒、物料自摩擦等作用,使其按设定的温度梯度要求达到规定的终点温度,并在此期间同时完成均匀化、大分子化、预塑化等要求。

热混机体积较大,对其进行上料时,一般通过在热混机的上面一层楼进行安装热混机的加料装置,由于物料为粉末状,从而物料储存在加料装置中时处于密封状态,且在需要对热混机进行加料时,通过将加料装置内的储料罐下方的阀门开启,从而实现将储料罐内的物料加至位于加料装置楼下的热混机内。

在进行开启储料罐的阀门时,一般是通过气缸将阀板拉出,从而将加料口开启,阀板滑动过程中处于滑槽内,滑槽对筏板的滑动进行限位,当阀板滑动至加料口开启后,物料下落的时候会落入滑槽内,从而滑槽容易被物料堵塞,以此阻碍阀板的滑动,且阀板复位遮挡加料口时,由于滑槽物料被堵塞的原因,阀板可能不能完全遮盖加料口,从而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不易堵塞阀板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下侧连通有轴线竖直的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物料下落的开合组件;

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板、转动辊和驱动板,所述转动辊水平且转动安装在所述下料管周侧,所述转动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辊的周侧,所述驱动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辊的周侧且位于所述下料管外侧,所述下料管内侧固定有两块水平的遮挡板,两块所述遮挡板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板的相对两侧,当所述转动板水平时,所述转动板的下侧和两块所述遮挡板的下侧处于同一平面且用于封堵所述下料管;

所述驱动板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混机添加物料时,先将物料储存在储料罐内,储料罐下侧的下料管连通至热混机进料口,当热混机不需要上料时,转动板转动至水平,与遮挡板一起封堵住下料管,从而物料被限制在遮挡板和转动板上方;当需要对热混机进行上料时,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转动板上方的物料顺着转动板滑落至热混机内,从而完成对热混机的上料,且在转动至封堵下料管时,物料不易限制转动板封堵下料管上,与现有的阀板在滑槽内滑动而封堵下料管相比,转动板封堵下料管时,转动板与下料管之间不易产生缝隙,以此转动板对下料管的封堵更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滑动块,所述驱动板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由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块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带动滑动块上下滑动,滑动块上下滑动时同时在滑动槽内滑动,以此驱动气缸通过滑动块带动驱动板转动,从而使转动板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的截面呈“t”形设置,且所述滑动块的形状契合于所述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带动滑动块上下运动而使驱动板转动至水平,同时转动板转动至封堵下料管,转动板转动至封堵下料管时,需要克服物料的重力而转动,此时滑动块受到来自驱动气缸较大的拉力,滑动块卡嵌在“t”形设置的滑动槽内,减小了滑动块脱离滑动槽的可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管内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封堵下料管时,当转动板转动至上侧与限位板抵接时,转动板与遮挡板组合起来封堵下料管,从而转动板不易转动过多,转动板不易与遮挡板之间产生缝隙。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转动辊的端部为倾斜面,当所述转动板水平时,转动板远离所述转动辊的端部与所述下料管的内侧之间形成向上的缺口,所述限位板下侧与所述缺口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转动至倾斜时,物料顺着转动板的上侧滑落,上侧端部倾斜设置的转动板,更易于物料滑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板上侧呈倾斜面,当所述转动板水平时,所述遮挡板贴靠所述下料管内侧的一侧高于所述遮挡板贴靠所述转动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位于遮挡板上侧时,当转动板转动后,物料能顺着遮挡板的倾斜面而滑落,以此物料不易堆积在料管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板下侧均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遮挡板下侧和所述转动板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板向下转动后,物料从转动板上侧下滑,物料持续对转动板进行冲击,拉绳限制了转动板向下转动的最大较大,且拉绳对转动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以此转动板不易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热混机进行上料时,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转动板上的物料随着转动板滑落至热混机内,热混机上料完成后,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转动至水平,以此与遮挡板一并封堵物料,转动板转动至水平时,物料不易阻碍转动板回复封堵下料管,且转动板和下料管的内侧不易产生缝隙,从而不易自行下滑;

(2)转动板转动至水平时,与限位板抵接,限位板限制了转动板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从而转动板转动停止后,不易与遮挡板或下料管内侧产生缝隙;

(3)物料顺着转动板上侧滑落时,拉绳对转动板起到支撑作用,以此转动板不易在物料的重力作用下而继续下滑,从而转动板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管、开合组件、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储料罐;3、下料管;4、转动板;5、转动辊;6、驱动板;7、驱动气缸;8、滑动块;9、滑动槽;10、限位板;11、缺口;12、拉绳;13、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呈漏斗状的储料罐2,储料罐2下侧连通有轴线竖直的下料管3,下料管3上设有控制储料罐2内的物料从下料管3下落的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包括转动板4、转动辊5和驱动板6,转动辊5轴线水平且转动安装在下料管3的周侧;转动板4位于下料管3内且一端固定在转动辊5的周侧;驱动板6与转动板4处于同一平面,驱动板6一端固定在转动辊5的周侧且位于下料管3的外侧。当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时,转动板4远离转动辊5的一端与下料管3的内壁抵接。下料管3内侧固定有两块水平的遮挡板13,两块遮挡板13处于同一平面且以下料管3的轴线对称分布,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时,转动板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块遮挡板13的侧壁抵接,且转动板4的下侧与两块遮挡板13的下侧处于同一平面。物料被遮挡板13和转动板4封堵在下料管3内,且当热混机(图中未示出)需要加料时,通过使转动板4转动而使物料能经过下料管3落入热混机内。通过转动板4的转动进行对物料的封堵,物料不易对转动板4的转动进行阻碍,且转动板4与下料管3内壁不易产生缝隙。

参照图4和图5,驱动板6上设有驱动转动板4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滑动块8和驱动气缸7。驱动板6下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9,滑动槽9的截面呈“t”形设置,滑动块8截面呈“t”形设置,滑动块8滑动卡嵌设置在滑动槽9内;驱动气缸7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且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与滑动块8铰接。驱动气缸7带动滑动块8向上滑动时,同时滑动块8在上升过程中在滑动槽9内滑动,从而滑动块8带动驱动板6向上转动,从而转动板4向下转动,物料因此从转动板4和下料管3内壁的间隙落入至热混机内,从而方便工人对热混机的加料操作。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4转动的过程中,为减小转动板4转动至翘起,从而下料管3内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板10,当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时,转动板4远离转动辊5的端部与限位板10的下侧抵接。转动板4远离转动辊5的端部为倾斜面,且当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时,转动板4的远离转动辊5的端部与下料管3的内侧之间形成向上的缺口11,限位板10的下侧与缺口11契合。转动板4的上侧呈倾斜设置方便物料进行滑落,限位板10限制了转动板4的转动角度从而在转动板4在进行封堵物料时,转动板4与下料管3的内壁不易产生缝隙,从而减小物料从转动板4和下料管3之间滑落的可能。

遮挡板13上侧为倾斜面,当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时,遮挡板13的贴靠下料管3的内侧的一侧高于遮挡板13贴靠转动板4的一侧,从而物料下落时,遮挡板13上的物料由于重力作用而顺着遮挡板13的上侧滑落至热混机内,以此下料管3内物料的堆积,提高了加料效率。

物料从转动板4滑落至热混机时,通过在两遮挡板13的下侧均设置拉绳12,拉绳12两端分别固定在遮挡板13下侧和转动板4下侧,当物料从转动板4上滑落时,拉绳12对转动板4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转动板4不易受到物料的重力而损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物料存储在储料罐2内时,转动板4处于水平状态,此时通过转动板4和遮挡板13一并将物料封堵在下料管3内;热混机需要上料时,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4转动,从而物料落入热混机内;热混机上料完成后,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板4转动至水平,从而使转动板4的端部与下料管3内壁抵接,同时转动板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遮挡板13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封堵,转动板4转动过程中,物料不易阻碍转动板4抵接下料管3,下料管3与转动板4之间不易产生缝隙,从而物料被稳定封堵在下料管3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储料罐(2),所述储料罐(2)下侧连通有轴线竖直的下料管(3),下料管(3)上设有用于控制物料下落的开合组件;

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板(4)、转动辊(5)和驱动板(6),所述转动辊(5)水平且转动安装在所述下料管(3)周侧,所述转动板(4)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辊(5)的周侧,所述驱动板(6)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辊(5)的周侧且位于所述下料管(3)外侧,所述下料管(3)内侧固定有两块水平的遮挡板(13),两块所述遮挡板(13)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板(4)的相对两侧,当所述转动板(4)水平时,所述转动板(4)的下侧和两块所述遮挡板(13)的下侧处于同一平面且用于封堵所述下料管(3);

所述驱动板(6)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板(4)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7)和滑动块(8),所述驱动板(6)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9),所述滑动块(8)滑动设置在滑动槽(9)内,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块(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9)的截面呈“t”形设置,且所述滑动块(8)的形状契合于所述滑动槽(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3)内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4)的转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4)远离所述转动辊(5)的端部为倾斜面,当所述转动板(4)水平时,转动板(4)远离所述转动辊(5)的端部与所述下料管(3)的内侧之间形成向上的缺口(11),所述限位板(10)下侧与所述缺口(11)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3)上侧呈倾斜面,当所述转动板(4)水平时,所述遮挡板(13)贴靠所述下料管(3)内侧的一侧高于所述遮挡板(13)贴靠所述转动板(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3)下侧均设有拉绳(12),所述拉绳(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遮挡板(13)下侧和所述转动板(4)下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涉及一种热混机的加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储料罐,储料罐下侧连通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物料下落的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包括转动板、转动辊和驱动板,转动辊水平且转动安装在下料管周侧,转动板一端固定在转动辊的周侧,驱动板一端固定在转动辊的周侧且位于下料管外侧,下料管内侧固定有两块水平的遮挡板,两块遮挡板分别位于转动板的相对两侧,当转动板水平时,转动板的下侧和两块遮挡板的下侧处于同一平面且用于封堵下料管;驱动板上设有驱动转动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板的转动而实现对物料的封堵,物料不易影响转动板的转动,从而物料稳定被封堵在下料管内。

技术研发人员:谢太平;孟凡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