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用于对汽车油箱加油的加油部件,设置有将油箱与车身板件(例如后翼子板)上设置的加油口连结的加油管。近年来,为了实现车体的轻量化,合成树脂制的加油管日益普及。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的加油管a及与该加油管a的一端连接的车身板件b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加油管a被构成为,其一端(位于车身板件b的加油口侧)与车身板件b连接;其另一端与未图示的油箱连接。另外,加油管a具有多个弯曲部c、d、e。
然而,对油箱加油时,在将加油枪插入加油口中时,若加油枪的插入力(即,加油操作者将加油枪插入加油口中的力,图2中的箭头p所指的方向的力)较大,则加油枪的前端会接触到加油管a的内壁,而将加油管a压向车体的里侧,有时可能导致加油管a从车身板件b上脱落(向车体的里侧脱落)。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加油管a从车身板件b上脱落的状态的立体图。若加油管a如图3所示那样脱落,则无法将未图示的油箱盖盖上,从而会影响汽车行驶。特别是,合成树脂制的加油管a由于刚性低于金属制的加油管,所以更容易因上述插入力而变形或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加油枪的插入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加油管从车身板件上脱落的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该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中,所述加油管的一端与设置在车身板件上的加油口连接,将插入所述加油口中的加油枪所注入的燃油导入到油箱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油管的与车体构件接近的位置,形成有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车体构件之间,配置有当所述弯曲部朝着所述车体构件移动时限制所述弯曲部移动的止动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的优点在于,即便是在加油枪的插入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加油管从车身板件上脱落。具体而言,若加油枪的插入力较大,则加油枪的前端会与加油管的内壁接触并将加油管压向车体的里侧,此时,由于加油管的弯曲部与车体构件之间存在止动构件,所以加油管的弯曲部的移动受到制限,进而加油管整体向车体里侧的移动受到限制,从而,能防止加油管因被压向车体的里侧而从车身板件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中,较佳为,所述止动构件安装在所述加油管的所述弯曲部上,且具有朝着所述车体构件延伸的延长部。基于该结构,在加油枪的插入力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限制加油管的移动。具体而言,由于止动构件安装在加油管的弯曲部上,且具有朝着车体构件延伸的延长部,所以未受到上述插入力作用时延长部与车体构件之间的间隔较小,当受到上述插入力作用而加油管开始移动时,止动构件的延长部能立即与车体构件相抵接,从而能迅速限制加油管的弯曲部的移动。因而,能更有效地限制加油管的移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止动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构件的与所述弯曲部接近的部位,且具有朝着所述弯曲部延伸的延长部。基于该结构,在加油枪的插入力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限制加油管的移动。具体而言,由于止动构件安装在车体构件的与弯曲部接近的部位,且具有朝着弯曲部延伸的延长部,所以未受到上述插入力作用时延长部与弯曲部之间的间隔较小,当受到上述插入力作用而加油管开始移动时,止动构件的延长部能立即与弯曲部相抵接,从而,能迅速地限制加油管的弯曲部的移动。由此,能更有效地限制加油管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加油管及与该加油管的一端连接的车身板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加油管及与该加油管的一端连接的车身板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加油管从车身板件上脱落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实用新型的脱落防止结构应用于合成树脂制的加油管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油管1及与该加油管1的一端连接的车身板件(例如后翼子板)2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中,箭头fr表示车体前方;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的外侧(例如左侧);箭头up表示上方。
如图1所示,加油管1被构成为,其一端(上端)与设置在车身板件2上的加油口连接;其另一端(下端)与未图示的油箱连接。另外,加油管1具有多个弯曲部12、13、15。
在加油管1的上端,装设有未图示的油箱盖。同时,在车身板件2上设置的加油口上还装设有可开闭的加油口盖(未图示)。通过操作设置在车辆驾驶席侧旁的手柄,能将上述加油口盖打开。
详细而言,加油管1的上端通过焊接等方法与加油口的缘部连接在一起。加油管1中,从与加油口的缘部连接处至与油箱连接处为止的部分包括第一管部11、第一弯曲部12、第二弯曲部13、第二管部14、第三弯曲部15、及第三管部16。
第一管部11被构成为,一边从加油口朝着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一边向下方倾斜。第一弯曲部12被构成为,从第一管部11的下游端向车体前方弯曲。第二弯曲部13被构成为,从第一弯曲部12的下游端向下方弯曲。第三弯曲部15被构成为,从第二管部14的下游端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弯曲。
另外,相对于加油管1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之处,配置有车体构件3。该车体构件3例如是轮罩内衬等车身板件。
本实施方式的加油管1的主要特征在于,在加油管1的与车体构件3接近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一弯曲部12,该第一弯曲部12与车体构件3之间设置有止动构件4。具体而言,该止动构件4是金属制构件,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等方法安装在加油管1的第一弯曲部12上。止动构件4具有沿着第一弯曲部12的外围弯曲的主体部41、及从该主体部41朝着车体构件3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延长部42。该延长部42的前端接近车体构件3。即,止动构件4的延长部42与车体构件3之间仅存在较小的间隔。
下面,说明对油箱加油时的操作。对油箱加油时,首先将加油口盖打开并将油箱盖卸下,使加油口敞开,然后将未图示的加油枪插入加油口中。此时,若加油枪的插入力(加油操作者将加油枪插入加油口中的力,图1中的箭头p所指的方向的力)较大,则加油枪的前端会接触到加油管1的内壁,且加油管1有可能被上述插入力压向车体的里侧。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当加油管1受到插入力p作用而被压向车体的里侧时,由于加油管1的第一弯曲部12与车体构件3之间存在止动构件4(加油管1的第一弯曲部12与车体构件3之间夹着止动构件4),因而,止动构件4的延长部42会与车体构件3相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弯曲部12的移动。因此,能防止加油管1被压向车体的里侧而从车身板件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通常,在加油管a如图3所示那样从车身板件b上脱落的情况下,无法将油箱盖盖上,因而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然而,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防止加油管1从车身板件2上脱落,因而不会出现因无法将油箱盖盖上而影响车辆行驶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加油管1的第一弯曲部12上安装止动构件4的例子。但作为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在车体构件3的与第一弯曲部12接近的部位安装止动构件,在此情况下,较佳为在该止动构件上设置朝着加油管1的第一弯曲部12延伸的延长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管的脱落防止结构应用于合成树脂制的加油管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管的脱落防止结构也同样适用于金属制的加油管。
1.一种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所述加油管的一端与设置在车身板件上的加油口连接,将插入所述加油口中的加油枪所注入的燃油导入到油箱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油管的与车体构件接近的位置,形成有弯曲部,
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车体构件之间,配置有当所述弯曲部朝着所述车体构件移动时限制所述弯曲部移动的止动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构件安装在所述加油管的所述弯曲部上,且具有朝着所述车体构件延伸的延长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构件的与所述弯曲部接近的部位,且具有朝着所述弯曲部延伸的延长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