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胎压传感器作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中,tpms系统通过在轮胎上安装高灵敏度的胎压监测传感器,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实时监测轮胎的压力、温度等数据,以保障行车安全。传统的传感器组装都是人工手动进行组装的,组装时,先将密封圈放置在传感器主体部的内部导槽内,电路板放置在传感器主体部的安装槽内,然后对传感器主体部的内部进行灌胶作业,流胶对安装槽内除测压组件以外的其它区域进行填充,从而形成密封层包裹住由整个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两个传感器,最后再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装设在传感器主体部的两侧。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工作者手动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长时间工作会给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主体部限位:设置包括有第一传送带、密封圈安装机构、电路板放置机构、灌胶机构和盖板安装机构,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电路板放置机构、灌胶机构和盖板安装机构沿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沿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治具组件,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包括有震动上料盘、密封圈取出组件和密封圈放置组件,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设置在密封圈放置组件的下方,所述震动上料盘设置在密封圈取出组件的旁侧,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包括有取料部件、第一推送气缸、承托架和设置在承托架顶部的滑轨,所述取料部件设置在承托架与震动上料盘之间,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的输出端与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该滑动块上设有供密封圈存放的存放孔,所述存放孔底端中心处设有限位柱;
首先,将传感器主体部放入至限位箱内,限位箱上的存放槽用于供进气管道放置,定位板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上的固定部进行限位;
步骤二.密封圈自动上料:第一传送带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移动至密封圈放置组件旁侧,震动上料盘工作能够使密封圈移动至与第一夹持气缸配合的位置,第二滑台气缸工作能够驱动第一夹持气缸升降,使第一夹持气缸能够带动l型夹紧板移动至密封圈内,第一夹持气缸复位能够使密封圈紧固在弧形板上;
步骤三.密封圈自动装配在导槽内:回转气缸工作能带动第一夹持气缸旋转,使第一夹持气缸能够旋转至滑动块的存放孔正上方,第二滑台气缸工作能够使密封圈落入至存放孔内,第一推送气缸能够使两个存放孔均位于第一夹持气缸的正下方,限位柱能够对密封圈限位,第一滑台气缸工作能够带动推料气缸移动至存放孔的正上方,推料气缸工作能够使限位环能够与密封圈卡合,使密封圈能够被取出,第一滑台气缸再次工作能够使两个密封圈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的导槽上方,推料气缸能够使密封圈移动至导槽内,气流进入至通气管道内能够将密封圈吹落至导槽底部,完成对密封圈的放置;
步骤四.自动装配电路板:然后,第一传送带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移动至电路板放置机构旁侧,送料气缸工作能够驱动送料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送料板能够移动至存放框的上方,第二推送气缸工作能够使夹取气缸到达夹取存放框内最上层的电路板的高度,夹取气缸工作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夹紧,第二推送气缸再次工作能够使电路板脱离出存放框,送料气缸能够工作使送料板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的正上方,使夹取气缸能够将电路板放入至传感器主体上;
步骤五.灌胶密封:第一传送带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移动至灌胶机构旁侧,两个第一丝杆滑台能够带动第二丝杆滑台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也能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移动,第二丝杆滑台能够带动灌胶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进行注胶作业;
步骤六.第一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接着,第一传送带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移动至盖板安装机构的旁侧,第三滑台气缸能够带动夹紧气缸移动,夹紧气缸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进行夹紧,并且在第三滑台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放置架的顶部,第二旋转气缸工作能够使移料板移动至第二传送带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工作能够使真空吸盘将第一盖板吸住,第二旋转气缸再次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移动至放置架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
步骤七.第二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当要对第二盖板进行安装时,第四推送气缸工作能够使移料块在导轨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移料板能够到达第二盖板的正上方,使真空吸盘能够将第二盖板吸住,此时第二夹持气缸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进行夹持,第四滑台气缸能够带动第二夹持气缸向上移动,使传感器主体部能够在空中,第一旋转气缸工作能够带动旋转筒转动,使第二夹持气缸能够发生转动,从而使传感器主体部能够发生翻转,使第二盖板在移料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上,获得所需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放置组件包括有龙门架和设置在龙门架上的第一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环,每个限位环上均设有呈倾斜设置的通气管道,每个通气管道均设有与限位环内部连通的通气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取料部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架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架顶部的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滑台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夹紧板,两个l型夹紧板的侧壁上均设有弧形板。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放置机构包括有电路板存放组件、u型承托板、第二推送气缸和送料板,所述u型承托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送料板能够活动的设置在滑槽内,且送料板与u型承托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送气缸设置在送料板的底部,送料板与第二推送气缸之间设有第一l型安装板,所述第二推送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l型安装板,所述第二l型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电路板进行夹取的夹取气缸,所述u型承托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输出端与送料板侧壁固定连接的送料气缸。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存放组件包括有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顶部的存放框,所述存放框的顶部设有供夹取气缸的夹持部通过的通槽,所述存放槽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有贯穿安装架顶端的导向杆。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灌胶机构包括有呈竖直设置的u型安装板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丝杆滑台,所述u型安装板架设在两个第一丝杆滑台的滑台顶部,所述u型安装板的侧壁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滑台,第二丝杆滑台的滑台侧壁上设有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内部进行注胶的灌胶机。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安装机构包括有第二传送带、移料组件、翻转组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放置架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旁侧,所述第二连接架上设有第三滑台气缸,所述第三滑台气缸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竖直朝下的第三推送气缸,所述第三推送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l型安装板,所述第三l型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进行夹紧的夹紧气缸,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沿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部件,每个限位部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l型定位板,所述四个l型定位板之间设有一呈水平设置的分隔板。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有第三连接架和设置在第三连接架顶部的第四滑台气缸,所述第四滑台气缸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旋转气缸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旋转筒,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旋转筒一端固定连接,旋转筒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均为l型结构。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料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二传送带旁侧的导轨和设置在导轨上的移料块,所述移料块的顶部设有第五滑台气缸,所述第五滑台气缸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旋转气缸,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移料板,该移料板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真空吸盘,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第四推送气缸,所述第四推送气缸的输出端与移料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治具组件包括有敞口向上的限位箱,该限位箱上设有供传感器主体部的进气管放置的存放槽,所述限位箱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底均设有一个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的固定部进行限位的定位板。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设有密封圈安装机构,密封圈安装机构包括有震动上料盘、密封圈取出组件和密封圈放置组件,通过密封圈安装机构能够将两个密封圈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内,无需工作者手动进行安装。
(2)设有电路板放置机构,电路板放置机构包括有电路板存放组件、u型承托板、第二推送气缸和送料板,通过电路板放置机构能够实现对电路板自动上料,减少了工厂所需的劳动力。
(3)设有灌胶机构,灌胶机构包括有u型安装板、第一丝杆滑台和第二丝杆滑台,通过灌胶机构能够将对传感器主体部内部进行注胶作业,使传感器主体部的内部能够形成密封层包裹住由整个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两个传感器。
(4)设有盖板安装机构,盖板安装机构包括有放置架、第二传送带、移料组件、翻转组件和第二连接架,通过盖板安装机构能够自动对传感器主体部的两侧进行安装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降低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5)本发明的工艺设计巧妙,工序间衔接顺畅,自动化程度高,与人工相比,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良率达到了99.99%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密封圈安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密封圈安装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电路板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路板放置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灌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盖板安装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盖板安装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翻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移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传送带1,密封圈安装机构2,震动上料盘2a,密封圈取出组件2b,取料部件2c,第一连接架2c1,回转气缸2c2,旋转板2c3,第二滑台气缸2c4,固定板2c5,第一夹持气缸2c6,l型夹紧板2c7,弧形板2c8,第一推送气缸2c9,承托架2d,滑轨2d1,滑动块2d2,存放孔2d3,密封圈放置组件2e,龙门架2e1,第一滑台气缸2e2,推料气缸2e3,连接板2e4,通气管道2e5,限位环2e6,电路板放置机构3,电路板存放组件3a,安装架3a1,存放框3a2,升降板3a3,电动推杆3a4,导向杆3a5,u型承托板3a6,滑槽3a7,第二推送气缸3a8,第一l型安装板3a9,送料板3b,第二l型安装板3c,夹取气缸3d,第一支撑架3e,送料气缸3f,灌胶机构4,u型安装板4a,第一丝杆滑台4b,第二丝杆滑台4c,l型固定板4d,灌胶机4e,盖板安装机构5,第二传送带5a,第二连接架5b,第三滑台气缸5c,第三推送气缸5d,第三l型安装板5e,夹紧气缸5f,放置架5g,治具组件6,限位箱6a,凹槽6b,定位板6c,翻转组件7,第三连接架7a,第四滑台气缸7b,第二支撑架7c,第一旋转气缸7d,轴承座7e,旋转筒8,第二夹持气缸8a,夹持板8b,移料组件8c,导轨8d,移料块8e,第五滑台气缸8f,第三支撑架8g,第二旋转气缸8h,移料板8i,真空吸盘8j,第四推送气缸8k,限位部件9,l型定位板9a,分隔板9b,传感器主体部10,密封圈10a,电路板10b,第一盖板10c,第二盖板10d,导槽10f,进气管10g,固定部10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如图1-图1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主体部限位: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密封圈安装机构2、电路板放置机构3、灌胶机构4和盖板安装机构5,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2、电路板放置机构3、灌胶机构4和盖板安装机构5沿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沿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治具组件6,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2包括有震动上料盘2a、密封圈取出组件2b和密封圈放置组件2e,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2b设置在密封圈放置组件2e的下方,所述震动上料盘2a设置在密封圈取出组件2b的旁侧,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2b包括有取料部件2c、第一推送气缸2c9、承托架2d和设置在承托架2d顶部的滑轨2d1,所述取料部件2c设置在承托架2d与震动上料盘2a之间,所述第一推送气缸2c9的输出端与滑动块2d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d1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2d2,该滑动块2d2上设有供密封圈10a存放的存放孔2d3,所述存放孔2d3底端中心处设有限位柱;通过密封圈安装机构2能够将两个密封圈10a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10内,无需工作者手动进行安装,通过电路板放置机构3能够实现对电路板10b自动上料,减少了工厂所需的劳动力,通过灌胶机构4能够将对传感器主体部10内部进行注胶,使传感器主体部10的内部能够形成密封层包裹住由整个电路板10b以及电路板10b上的两个传感器,通过盖板安装机构5能够自动对传感器主体部10的两侧进行安装第一盖板10c和第二盖板10d,降低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首先,将传感器主体部10放入至限位箱6a内,限位箱6a上的存放槽用于供进气管10g道放置,定位板6c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上的固定部10h进行限位;
步骤二.密封圈自动上料:第一传送带1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密封圈放置组件2e旁侧,震动上料盘2a工作能够使密封圈10a移动至与第一夹持气缸2c6配合的位置,第二滑台气缸2c4工作能够驱动第一夹持气缸2c6升降,使第一夹持气缸2c6能够带动l型夹紧板2c7移动至密封圈10a内,第一夹持气缸2c6复位能够使密封圈10a紧固在弧形板2c8上;
步骤三.密封圈自动装配在导槽内:回转气缸2c2工作能带动第一夹持气缸2c6旋转,使第一夹持气缸2c6能够旋转至滑动块2d2的存放孔2d3正上方,第二滑台气缸2c4工作能够使密封圈10a落入至存放孔2d3内,第一推送气缸2c9能够使两个存放孔2d3均位于第一夹持气缸2c6的正下方,限位柱能够对密封圈10a限位,第一滑台气缸2e2工作能够带动推料气缸2e3移动至存放孔2d3的正上方,推料气缸2e3工作能够使限位环2e6能够与密封圈10a卡合,使密封圈10a能够被取出,第一滑台气缸2e2再次工作能够使两个密封圈10a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导槽10f上方,推料气缸2e3能够使密封圈10a移动至导槽10f内,气流进入至通气管道2e5内能够将密封圈10a吹落至导槽10f底部,完成对密封圈10a的放置;
步骤四.自动装配电路板:然后,第一传送带1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电路板放置机构3旁侧,送料气缸3f工作能够驱动送料板3b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送料板3b能够移动至存放框3a2的上方,第二推送气缸3a8工作能够使夹取气缸3d到达夹取存放框3a2内最上层的电路板10b的高度,夹取气缸3d工作能够对电路板10b进行夹紧,第二推送气缸3a8再次工作能够使电路板10b脱离出存放框3a2,送料气缸3f能够工作使送料板3b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正上方,使夹取气缸3d能够将电路板10b放入至传感器主体上;
步骤五.灌胶密封:第一传送带1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灌胶机构4旁侧,两个第一丝杆滑台4b能够带动第二丝杆滑台4c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也能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第二丝杆滑台4c能够带动灌胶机4e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注胶作业;
步骤六.第一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接着,第一传送带1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盖板安装机构5的旁侧,第三滑台气缸5c能够带动夹紧气缸5f移动,夹紧气缸5f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紧,并且在第三滑台气缸5c的作用下移动至放置架5g的顶部,第二旋转气缸8h工作能够使移料板8i移动至第二传送带5a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真空吸盘8j将第一盖板10c吸住,第二旋转气缸8h再次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移动至放置架5g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
步骤七.第二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当要对第二盖板10d进行安装时,第四推送气缸8k工作能够使移料块8e在导轨8d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移料板8i能够到达第二盖板10d的正上方,使真空吸盘8j能够将第二盖板10d吸住,此时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持,第四滑台气缸7b能够带动第二夹持气缸8a向上移动,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在空中,第一旋转气缸7d工作能够带动旋转筒8转动,使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发生转动,从而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发生翻转,使第二盖板10d在移料组件8c的作用下能够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10上。
所述密封圈放置组件2e包括有龙门架2e1和设置在龙门架2e1上的第一滑台气缸2e2,所述第一滑台气缸2e2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推料气缸2e3,所述推料气缸2e3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板2e4,该连接板2e4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环2e6,每个限位环2e6上均设有呈倾斜设置的通气管道2e5,每个通气管道2e5均设有与限位环2e6内部连通的通气孔;第一推送气缸2c9能够使两个存放孔2d3均位于第一夹持气缸2c6的正下方,限位柱能够对密封圈10a限位,第一滑台气缸2e2工作能够带动推料气缸2e3移动至存放孔2d3的正上方,推料气缸2e3工作能够使限位环2e6能够与密封圈10a卡合,使密封圈10a能够被取出,第一滑台气缸2e2再次工作能够使两个密封圈10a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导槽10f上方,推料气缸2e3能够使密封圈10a移动至导槽10f内,气流进入至通气管道2e5内能够将密封圈10a吹落至导槽10f底部,完成对密封圈10a的放置。
所述取料部件2c包括有第一连接架2c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架2c1顶部的回转气缸2c2,所述回转气缸2c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旋转板2c3,所述旋转板2c3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台气缸2c4,所述第二滑台气缸2c4的滑台上安装有固定板2c5,所述固定板2c5的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气缸2c6,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c6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夹紧板2c7,两个l型夹紧板2c7的侧壁上均设有弧形板2c8;回转气缸2c2工作能带动第一夹持气缸2c6旋转,使第一夹持气缸2c6能够旋转至滑动块2d2的存放孔2d3正上方,第二滑台气缸2c4工作能够使密封圈10a落入至存放孔2d3内。
所述电路板放置机构3包括有电路板存放组件3a、u型承托板3a6、第二推送气缸3a8和送料板3b,所述u型承托板3a6的顶部开设有滑槽3a7,所述送料板3b能够活动的设置在滑槽3a7内,且送料板3b与u型承托板3a6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送气缸3a8设置在送料板3b的底部,送料板3b与第二推送气缸3a8之间设有第一l型安装板3a9,所述第二推送气缸3a8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l型安装板3c,所述第二l型安装板3c上设有用于对电路板10b进行夹取的夹取气缸3d,所述u型承托板3a6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架3e,该第一支撑架3e的顶部设有输出端与送料板3b侧壁固定连接的送料气缸3f;送料气缸3f工作能够驱动送料板3b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送料板3b能够移动至存放框3a2的上方,第二推送气缸3a8工作能够使夹取气缸3d到达夹取存放框3a2内最上层的电路板10b的高度,夹取气缸3d工作能够对电路板10b进行夹紧,第二推送气缸3a8再次工作能够使电路板10b脱离出存放框3a2,送料气缸3f能够工作使送料板3b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正上方,使夹取气缸3d能够将电路板10b放入至传感器主体上。
所述电路板存放组件3a包括有安装架3a1和设置在安装架3a1顶部的存放框3a2,所述存放框3a2的顶部设有供夹取气缸3d的夹持部通过的通槽,所述存放框3a2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升降板3a3,所述升降板3a3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3a4,所述电动推杆3a4的输出轴与升降板3a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a3的底部设有贯穿安装架3a1顶端的导向杆3a5;存放框3a2内最上层的电路板10b被取出后,电动推杆3a4工作能够使剩余的电路板10b向上移动,使最上层的电路板10b能够被夹取气缸3d夹持住。
所述灌胶机构4包括有呈竖直设置的u型安装板4a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两侧的第一丝杆滑台4b,所述u型安装板4a架设在两个第一丝杆滑台4b的滑台顶部,所述u型安装板4a的侧壁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滑台4c,第二丝杆滑台4c的滑台侧壁上设有l型固定板4d,所述l型固定板4d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内部进行注胶的灌胶机4e;第一传送带1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灌胶机构4旁侧,两个第一丝杆滑台4b能够带动第二丝杆滑台4c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也能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第二丝杆滑台4c能够带动灌胶机4e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注胶作业。
所述盖板安装机构5包括有第二传送带5a、移料组件8c、翻转组件7和第二连接架5b,所述放置架5g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a的旁侧,所述第二连接架5b上设有第三滑台气缸5c,所述第三滑台气缸5c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竖直朝下的第三推送气缸5d,所述第三推送气缸5d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l型安装板5e,所述第三l型安装板5e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紧的夹紧气缸5f,所述第二传送带5a上设有若干个沿第二传送带5a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部件9,每个限位部件9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l型定位板9a,所述四个l型定位板9a之间设有一呈水平设置的分隔板9b;移料组件8c能够将第一盖板10c和第二盖板10d取出,使第一盖板10c和第二盖板10d能够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第一传送带1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盖板安装机构5的旁侧,第三滑台气缸5c能够带动夹紧气缸5f移动,夹紧气缸5f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紧,并且在第三滑台气缸5c的作用下移动至放置架5g的顶部。
所述翻转组件7包括有第三连接架7a和设置在第三连接架7a顶部的第四滑台气缸7b,所述第四滑台气缸7b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架7c,所述第二支撑架7c的顶部设有第一旋转气缸7d和轴承座7e,所述轴承座7e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旋转筒8,所述第一旋转气缸7d的输出端与旋转筒8一端固定连接,旋转筒8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气缸8a,所述第二夹持气缸8a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板8b,两个所述夹持板8b均为l型结构;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持,第四滑台气缸7b能够带动第二夹持气缸8a向上移动,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在空中,第一旋转气缸7d工作能够带动旋转筒8转动,使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发生转动,从而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发生翻转,使第二盖板10d在移料组件8c的作用下能够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10上。
所述移料组件8c包括有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a旁侧的导轨8d和设置在导轨8d上的移料块8e,所述移料块8e的顶部设有第五滑台气缸8f,所述第五滑台气缸8f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架8g,所述第三支撑架8g的顶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旋转气缸8h,所述第二旋转气缸8h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移料板8i,该移料板8i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真空吸盘8j,所述导轨8d的一端设有第四推送气缸8k,所述第四推送气缸8k的输出端与移料块8e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真空吸盘8j将第一盖板10c吸住,第二旋转气缸8h再次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移动至放置架5g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当要对第二盖板10d进行安装时,第四推送气缸8k工作能够使移料块8e在导轨8d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移料板8i能够到达第二盖板10d的正上方,使真空吸盘8j能够将第二盖板10d吸住。
所述治具组件6包括有敞口向上的限位箱6a,该限位箱6a上设有供传感器主体部10的进气管10g放置的存放槽,所述限位箱6a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凹槽6b,两个所述凹槽6b的槽底均设有一个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的固定部10h进行限位的定位板6c;工作者手动将传感器主体部10放入至限位箱6a内,限位箱6a上的存放槽用于供进气管10g道放置,定位板6c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上的固定部10h进行限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主体部限位: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密封圈安装机构(2)、电路板放置机构(3)、灌胶机构(4)和盖板安装机构(5),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2)、电路板放置机构(3)、灌胶机构(4)和盖板安装机构(5)沿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沿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治具组件(6),所述密封圈安装机构(2)包括有震动上料盘(2a)、密封圈取出组件(2b)和密封圈放置组件(2e),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2b)设置在密封圈放置组件(2e)的下方,所述震动上料盘(2a)设置在密封圈取出组件(2b)的旁侧,所述密封圈取出组件(2b)包括有取料部件(2c)、第一推送气缸(2c9)、承托架(2d)和设置在承托架(2d)顶部的滑轨(2d1),所述取料部件(2c)设置在承托架(2d)与震动上料盘(2a)之间,所述第一推送气缸(2c9)的输出端与滑动块(2d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d1)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2d2),该滑动块(2d2)上设有供密封圈(10a)存放的存放孔(2d3),所述存放孔(2d3)底端中心处设有限位柱;
首先,将传感器主体部(10)放入至限位箱(6a)内,限位箱(6a)上的存放槽用于供进气管道(10g)放置,定位板(6c)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上的固定部(10h)进行限位;
步骤二.密封圈自动上料:第一传送带(1)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密封圈放置组件(2e)旁侧,震动上料盘(2a)工作能够使密封圈(10a)移动至与第一夹持气缸(2c6)配合的位置,第二滑台气缸(2c4)工作能够驱动第一夹持气缸(2c6)升降,使第一夹持气缸(2c6)能够带动l型夹紧板(2c7)移动至密封圈(10a)内,第一夹持气缸(2c6)复位能够使密封圈(10a)紧固在弧形板(2c8)上;
步骤三.密封圈自动装配在导槽内:回转气缸(2c2)工作能带动第一夹持气缸(2c6)旋转,使第一夹持气缸(2c6)能够旋转至滑动块(2d2)的存放孔(2d3)正上方,第二滑台气缸(2c4)工作能够使密封圈(10a)落入至存放孔(2d3)内,第一推送气缸(2c9)能够使两个存放孔(2d3)均位于第一夹持气缸(2c6)的正下方,限位柱能够对密封圈(10a)限位,第一滑台气缸(2e2)工作能够带动推料气缸(2e3)移动至存放孔(2d3)的正上方,推料气缸(2e3)工作能够使限位环(2e6)能够与密封圈(10a)卡合,使密封圈(10a)能够被取出,第一滑台气缸(2e2)再次工作能够使两个密封圈(10a)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导槽(10f)上方,推料气缸(2e3)能够使密封圈(10a)移动至导槽(10f)内,气流进入至通气管道(2e5)内能够将密封圈(10a)吹落至导槽(10f)底部,完成对密封圈(10a)的放置;
步骤四.自动装配电路板:然后,第一传送带(1)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电路板放置机构(3)旁侧,送料气缸(3f)工作能够驱动送料板(3b)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送料板(3b)能够移动至存放框(3a2)的上方,第二推送气缸(3a8)工作能够使夹取气缸(3d)到达夹取存放框(3a2)内最上层的电路板(10b)的高度,夹取气缸(3d)工作能够对电路板(10b)进行夹紧,第二推送气缸(3a8)再次工作能够使电路板(10b)脱离出存放框(3a2),送料气缸(3f)能够工作使送料板(3b)移动至传感器主体部(10)的正上方,使夹取气缸(3d)能够将电路板(10b)放入至传感器主体(10)上;
步骤五.灌胶密封:第一传送带(1)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灌胶机构(4)旁侧,两个第一丝杆滑台(4b)能够带动第二丝杆滑台(4c)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也能在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上移动,第二丝杆滑台(4c)能够带动灌胶机(4e)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灌胶机(4e)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注胶作业;
步骤六.第一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接着,第一传送带(1)工作能够带动传感器主体部(10)移动至盖板安装机构(5)的旁侧,第三滑台气缸(5c)能够带动夹紧气缸(5f)移动,夹紧气缸(5f)能够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紧,并且在第三滑台气缸(5c)的作用下移动至放置架(5g)的顶部,第二旋转气缸(8h)工作能够使移料板(8i)移动至第二传送带(5a)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真空吸盘(8j)将第一盖板(10c)吸住,第二旋转气缸(8h)再次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移动至放置架(5g)的正上方,第五滑台气缸(8f)工作能够使第一盖板(10c)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10c)上;
步骤七.第二盖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部上:当要对第二盖板(10d)进行安装时,第四推送气缸(8k)工作能够使移料块(8e)在导轨(8d)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移料板(8i)能够到达第二盖板(10d)的正上方,使真空吸盘(8j)能够将第二盖板(10d)吸住,此时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将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持,第四滑台气缸(7b)能够带动第二夹持气缸(8a)向上移动,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在空中,第一旋转气缸(7d)工作能够带动旋转筒(8)转动,使第二夹持气缸(8a)能够发生转动,从而使传感器主体部(10)能够发生翻转,使第二盖板(10d)在移料组件(8c)的作用下能够安装在传感器主体部(10)上,获得所需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放置组件(2e)包括有龙门架(2e1)和设置在龙门架(2e1)上的第一滑台气缸(2e2),所述第一滑台气缸(2e2)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推料气缸(2e3),所述推料气缸(2e3)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板(2e4),该连接板(2e4)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环(2e6),每个限位环(2e6)上均设有呈倾斜设置的通气管道(2e5),每个通气管道(2e5)均设有与限位环(2e6)内部连通的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部件(2c)包括有第一连接架(2c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架(2c1)顶部的回转气缸(2c2),所述回转气缸(2c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旋转板(2c3),所述旋转板(2c3)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台气缸(2c4),所述第二滑台气缸(2c4)的滑台上安装有固定板(2c5),所述固定板(2c5)的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气缸(2c6),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c6)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夹紧板(2c7),两个l型夹紧板(2c7)的侧壁上均设有弧形板(2c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放置机构(3)包括有电路板存放组件(3a)、u型承托板(3a6)、第二推送气缸(3a8)和送料板(3b),所述u型承托板(3a6)的顶部开设有滑槽(3a7),所述送料板(3b)能够活动的设置在滑槽(3a7)内,且送料板(3b)与u型承托板(3a6)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送气缸(3a8)设置在送料板(3b)的底部,送料板(3b)与第二推送气缸(3a8)之间设有第一l型安装板(3a9),所述第二推送气缸(3a8)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l型安装板(3c),所述第二l型安装板(3c)上设有用于对电路板(10b)进行夹取的夹取气缸(3d),所述u型承托板(3a6)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架(3e),该第一支撑架(3e)的顶部设有输出端与送料板(3b)侧壁固定连接的送料气缸(3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存放组件(3a)包括有安装架(3a1)和设置在安装架(3a1)顶部的存放框(3a2),所述存放框(3a2)的顶部设有供夹取气缸(3d)的夹持部通过的通槽,所述存放框(3a2)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升降板(3a3),所述升降板(3a3)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3a4),所述电动推杆(3a4)的输出轴与升降板(3a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a3)的底部设有贯穿安装架(3a1)顶端的导向杆(3a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机构(4)包括有呈竖直设置的u型安装板(4a)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两侧的第一丝杆滑台(4b),所述u型安装板(4a)架设在两个第一丝杆滑台(4b)的滑台顶部,所述u型安装板(4a)的侧壁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滑台(4c),第二丝杆滑台(4c)的滑台侧壁上设有l型固定板(4d),所述l型固定板(4d)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内部进行注胶的灌胶机(4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安装机构(5)包括有放置架(5g)、第二传送带(5a)、移料组件(8c)、翻转组件(7)和第二连接架(5b),所述放置架(5g)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a)的旁侧,所述第二连接架(5b)上设有第三滑台气缸(5c),所述第三滑台气缸(5c)的滑台底部设有输出端竖直朝下的第三推送气缸(5d),所述第三推送气缸(5d)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l型安装板(5e),所述第三l型安装板(5e)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紧的夹紧气缸(5f),所述第二传送带(5a)上设有若干个沿第二传送带(5a)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部件(9),每个限位部件(9)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l型定位板(9a),所述四个l型定位板(9a)之间设有一呈水平设置的分隔板(9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7)包括有第三连接架(7a)和设置在第三连接架(7a)顶部的第四滑台气缸(7b),所述第四滑台气缸(7b)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架(7c),所述第二支撑架(7c)的顶部设有第一旋转气缸(7d)和轴承座(7e),所述轴承座(7e)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旋转筒(8),所述第一旋转气缸(7d)的输出端与旋转筒(8)一端固定连接,旋转筒(8)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气缸(8a),所述第二夹持气缸(8a)的夹持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板(8b),两个所述夹持板(8b)均为l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8c)包括有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a)旁侧的导轨(8d)和设置在导轨(8d)上的移料块(8e),所述移料块(8e)的顶部设有第五滑台气缸(8f),所述第五滑台气缸(8f)的滑台侧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架(8g),所述第三支撑架(8g)的顶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旋转气缸(8h),所述第二旋转气缸(8h)的输出端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移料板(8i),该移料板(8i)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真空吸盘(8j),所述导轨(8d)的一端设有第四推送气缸(8k),所述第四推送气缸(8k)的输出端与移料块(8e)的侧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式双胎压传感器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组件(6)包括有敞口向上的限位箱(6a),该限位箱(6a)上设有供传感器主体部(10)的进气管(10g)放置的存放槽,所述限位箱(6a)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凹槽(6b),两个所述凹槽(6b)的槽底均设有一个用于对传感器主体部(10)的固定部(10h)进行限位的定位板(6c)。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