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日渐对供电量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在电力供电行业中各种电气基础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母线是用高导电率的铜(铜排)、铝质材料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能力的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之后,高压共箱母线由于其优良的抗短路性能以及载流量大等优点,不断得到较好的应用。高压共箱母线主要用于厂用回路、变电站、水电站、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可提供电流等级达4000a、电压等级10kv独特的圆形结构,防护等级比传统共箱更高。目前为了提高消除母线运行时其附近钢质件的涡流损耗,提高导体的有效载流能力以及降低能源损耗多数均对高压共箱母线进行密封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但是其在运行过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热量,光靠其壳体进行散热,很难满足工作要求,严重时可能出现其功能丧失甚至出现烧损。根据申请号201621049416.3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包括箱体、安装板、绝缘子、螺栓、导体、散热盖、散热风扇、控制器、风口和温度传感器,安装板设置在箱体底部,绝缘子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导体通过螺栓安装在绝缘子上部,散热盖设置在箱体上部,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盖上板下部,控制器设置在散热盖侧板上,风口设置在散热盖与箱体对接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上壁板处,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该新型高压共箱母线散热效果差,安装不便,容易损坏,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散热效果良好,容易安装,不易损坏,安全系数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包括铜排、导热单元和散热单元;
铜排:所述铜排的外表面与导热单元中的绝缘导热套固定套接;
导热单元:所述导热单元包含绝缘导热套、散热油腔、风道、导热框和导热片,所述导热框内部间隔开设有三个散热油腔,所述导热框的上下表面间隔开设有纵向的风道,所述风道相邻的框体形成导热片,所述散热油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铜排,所述铜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导热套;当热量产生时,可以快速地传递到铜排外表面包裹的绝缘导热套上,进而将热量传递给浸泡在周围的散热油上,油液可以将局部的热量快速带走,使铜排保持良好的表面温度,油液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框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片上。
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含固定螺母、盖板、散热风机、出风口、安装座和风机固定螺母,所述盖板共设置有两块,且该盖板分别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上下两块导热片的外表面,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周围的盖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散热风机通过风机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上表面;当热量散失较慢盖板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温控开关将散热风机的电路接通,此时空气从箱体两端的风道进入,流经导热片的两侧,使导热片上的温度快速下降,流动的空气将热量从出风口带出,保证了大功率供电时对散热需求。
其中,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上表面,且该温控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温控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散热风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衬垫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盖板的散热油腔的端部,且端盖与导热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和端盖的中部有接线头穿出。密封衬垫固定连接在散热油腔的端部,通过端盖固定以后的挤压力将散热油腔密封起来,同时可以防止油液的氧化。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线头和固定孔,所述接线头固定连接在铜排的端部,且每个接线头穿过端盖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在铜排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接线头,可以满足对不同形式线路的搭接,固定孔可以使连接更紧固和方便。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每个接线头两侧对应端盖的外表面。四个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接线过程中意外短路情况的发生,保护接线时工人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和安装螺孔,所述安装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导热框两侧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间隔贯通开设安装螺孔。安装板的设置使固定更加方便,且多个加强了的安装螺孔便于复杂位置的固定,提高了使用安装的便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具有以下好处:
1、该新型高压共箱母线中铜排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导热套,可以快速的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油腔内的散热油中,并通过导热框快速导出外部,通过散热风机将热量散失,避免了单纯风扇散热时散热不均匀速度慢的缺点。
2、在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专门的固定安装位,且有多个加强的固定螺孔,可以将箱体固定安装在不同的复杂环境中,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单一固定螺孔不适用于复杂环境的缺点。
3、固定安装后油腔内的散热油具有不导电的特点,配合绝缘导热套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市场空间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排、2导热单元、21绝缘导热套、22散热油腔、23风道、24导热框、25导热片、3散热单元、31固定螺母、32盖板、33散热风机、34出风口、35安装座、36风机固定螺母、4温控开关、5密封衬垫、6端盖、7接线头、8固定孔、9挡板、10安装板、11安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包括铜排1、导热单元2和散热单元3;
铜排1:铜排1的外表面与导热单元2中的绝缘导热套21固定套接;还包括接线头7和固定孔8,接线头7固定连接在铜排1的端部,且每个接线头7穿过端盖6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8。在铜排1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接线头7,可以满足对不同形式线路的搭接,固定孔8可以使连接更紧固和方便。
导热单元2:导热单元2包含绝缘导热套21、散热油腔22、风道23、导热框24和导热片25,导热框24内部间隔开设有三个散热油腔22,导热框24的上下表面间隔开设有纵向的风道23,风道23相邻的框体形成导热片25,散热油腔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铜排1,铜排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导热套21;当热量产生时,可以快速地传递到铜排1外表面包裹的绝缘导热套21上,进而将热量传递给浸泡在周围的散热油上,油液可以将局部的热量快速带走,使铜排1保持良好的表面温度,油液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框24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片25上,还包括安装板10和安装螺孔11,安装板10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10分别固定连接在导热框24两侧的外表面,安装板10的上表面间隔贯通开设安装螺孔11。安装板10的设置使固定更加方便,且多个加强了的安装螺孔11便于复杂位置的固定,提高了使用安装的便捷性。还包括密封衬垫5和端盖6,端盖6固定连接在盖板32的散热油腔22的端部,且端盖6与导热框24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衬垫5,密封衬垫5和端盖6的中部有接线头7穿出。密封衬垫5固定连接在散热油腔22的端部,通过端盖6固定以后的挤压力将散热油腔22密封起来,同时可以防止油液的氧化。还包括挡板9,挡板9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挡板9分别固定连接在每个接线头7两侧对应端盖6的外表面。四个挡板9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接线过程中意外短路情况的发生,保护接线时工人的生命安全。
散热单元3:散热单元3包含固定螺母31、盖板32、散热风机33、出风口34、安装座35和风机固定螺母36,盖板32共设置有两块,且该盖板32分别通过固定螺母31固定连接在上下两块导热片25的外表面,盖板32的中部开设有出风口34,出风口34周围的盖板3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5,散热风机33通过风机固定螺母36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5的上表面;当热量散失较慢盖板32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温控开关4将散热风机33的电路接通,此时空气从箱体两端的风道23进入,流经导热片25的两侧,使导热片25上的温度快速下降,流动的空气将热量从出风口34带出,保证了大功率供电时对散热需求。
其中,还包括温控开关4,温控开关4固定连接在盖板32的上表面,且该温控开关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温控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散热风机33。
在使用时:
当热量产生时,可以快速地传递到铜排1外表面包裹的绝缘导热套21上,进而将热量传递给浸泡在周围的散热油上,油液可以将局部的热量快速带走,使铜排1保持良好的表面温度,油液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框24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片25上。当热量散失较慢盖板32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温控开关4将散热风机33的电路接通,此时空气从箱体两端的风道23进入,流经导热片25的两侧,使导热片25上的温度快速下降,流动的空气将热量从出风口34带出,保证了大功率供电时对散热需求。密封衬垫5固定连接在散热油腔22的端部,通过端盖6固定以后的挤压力将散热油腔22密封起来,同时可以防止油液的氧化。在铜排1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接线头7,可以满足对不同形式线路的搭接,固定孔8可以使连接更紧固和方便。四个挡板9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接线过程中意外短路情况的发生,保护接线时工人的生命安全。安装板10的设置使固定更加方便,且多个加强了的安装螺孔11便于复杂位置的固定,提高了使用安装的便捷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温控开关4上设有与散热风机33对应的控制按钮,散热风机33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选用深圳市俊业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anace-ac型交流风扇,温控开关4可选用动作温度为45°±3°的st-12型温度控开关。控制开关4控制散热风机33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1)、导热单元(2)和散热单元(3);
铜排(1):所述铜排(1)的外表面与导热单元(2)中的绝缘导热套(21)固定套接;
导热单元(2):所述导热单元(2)包含绝缘导热套(21)、散热油腔(22)、风道(23)、导热框(24)和导热片(25),所述导热框(24)内部间隔开设有三个散热油腔(22),所述导热框(24)的上下表面间隔开设有纵向的风道(23),所述风道(23)相邻的框体形成导热片(25),所述散热油腔(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铜排(1),所述铜排(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导热套(21);
散热单元(3):所述散热单元(3)包含固定螺母(31)、盖板(32)、散热风机(33)、出风口(34)、安装座(35)和风机固定螺母(36),所述盖板(32)共设置有两块,且该盖板(32)分别通过固定螺母(31)固定连接在上下两块导热片(25)的外表面,所述盖板(32)的中部开设有出风口(34),所述出风口(34)周围的盖板(3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5),所述散热风机(33)通过风机固定螺母(36)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5)的上表面;
其中,还包括温控开关(4),所述温控开关(4)固定连接在盖板(32)的上表面,且该温控开关(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温控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散热风机(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衬垫(5)和端盖(6),所述端盖(6)固定连接在盖板(32)的散热油腔(22)的端部,且端盖(6)与导热框(24)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衬垫(5),所述密封衬垫(5)和端盖(6)的中部有接线头(7)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头(7)和固定孔(8),所述接线头(7)固定连接在铜排(1)的端部,且每个接线头(7)穿过端盖(6)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9),所述挡板(9)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挡板(9)分别固定连接在每个接线头(7)两侧对应端盖(6)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共箱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0)和安装螺孔(11),所述安装板(10)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10)分别固定连接在导热框(24)两侧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10)的上表面间隔贯通开设安装螺孔(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