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7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钩螺母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将工件手动上料夹装,加工结束后,需要手动下料,操作较为繁琐。

专利号为cn20181007437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型螺母的自动钻孔攻牙装置,包括有上料组件、移料组件、步进转盘、夹具组件、钻孔组件和攻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钻孔组件和攻牙组件沿步进转盘的转动方向等角度差分布,上料组件位于移料组件旁侧,夹具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位于步进转盘顶部的夹紧组件,步进转盘底部设有步进电机,上料组件包括有振动盘和推送组件,振动盘上设有输料通道,推送组件位于输料通道和移料组件之间。

该专利公开了工件的自动上料,但是无法实现自动下料,还需要人工将攻牙机操作后,进行人工手动下料。

专利号为20121059161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调节螺母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该装置包括机械手、转盘以及依次排列的八个加工机构,八个加工机构包括用于机加外圆及钻孔的第一加工机构;用于切槽、钻径向孔及扩孔的第二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斜面及钻通孔的第三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挤压斜面及镗孔的第四加工机构;用于翻转、加工端面及倒角的第五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外圆及粗攻牙的第六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外圆及精工螺牙的第七加工机构以及用于上下料和去毛刺的第八加工机构,八个加工机构围设于转盘周围,转盘能够绕中心轴旋转,机械手与第八加工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通过机械手上下料,但是机械手的控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该专利采用轮盘实现对加工机构的依次途径,在对工件的轴向两端端部进行加工时,还需要增设翻转机构,增加成本,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拖钩螺母生产设备,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拖钩螺母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轴向上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一加工机构、用于工件的轴向上另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二加工机构、用于攻丝的第三加工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一动力组件以及驱动第一动力组件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一直线滑台机构;

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二动力组件以及驱动第二动力组件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二直线滑台机构;

所述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均可拆卸安装在一刀架上,所述刀架安装在一驱动刀架前后滑动的刀架滑台机构上,且所述刀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

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用于攻丝的攻丝组件、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三夹装机构以及驱动第三夹装机构前后滑动的第三滑台机构;

所述第三夹装机构是中空液压卡盘,所述中空液压卡盘设置在所述刀架的前方;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轨道以及一用于加工中空液压卡盘内夹持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的下料推动机构,所述下料轨道以及所述下料推动机构设置在第三滑台机构的两侧;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以及用于将上料轨道上的工件推入第一动力组件的上料推动机构。

本专利通过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的优化,便于自动上下料,通过各个加工机构的优化,便于各个加工机构实现工件的交接,避免了人工手动交接的繁琐性。同时第一加工机构以及第三加工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加工,加快了生产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中一个刀具为车刀片,另一个为镗孔刀。

分别实现端面车刀以及镗孔。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更换不同的刀具,实现不同的加工需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一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一液压卡盘,所述第一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液压卡盘;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二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二液压卡盘,所述第二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第二液压卡盘。

便于驱动工件的旋转以及夹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滑台机构包括一用于驱动第一动力组件前后滑动的第一纵向滑台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动力组件左右滑动的第一横向滑台机构,所述第一纵向滑台机构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横向滑台机构,所述第一横向滑台机构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动力组件;

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机构包括二用于驱动第二动力组件前后滑动的第二纵向滑台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动力组件左右滑动的第二横向滑台机构,所述第二纵向滑台机构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所述第二横向滑台机构,所述第二横向滑台机构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动力组件。

便于实现二维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料轨道的底部设有左右导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右方安装有所述上料推动机构;

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轨迹途径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口的左方。

便于自动上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料轨道的引导方向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便于上料推动机构的推料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所述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

便于在工件加工时的冷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

所述刀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镗孔刀的刀头;

所述攻丝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攻丝组件的刀头。

实现工件镗孔以及攻丝时的冷却。

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拖钩螺母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上料工序;上料机构将工件上料至第一动力组件;

步骤s2:一端部加工工序;第一动力组件驱动工件旋转,第一滑台机构带动工件向刀架上运动,第一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3:第一加工机构与第二加工机构工件对接工序;刀架滑台机构带动刀架后退,第一滑台机构带动第一动力组件向第二动力组件运动,第二动力组件夹持固定第一动力组件上的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

步骤s4:另一端部工序;刀架滑台机构带动刀架前进,第二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5:第二加工机构与第三加工机构对接工序;第二滑台机构机构带动第二动力组件向第三夹装机构运动,第二动力组件将工件对接输送至第三夹装机构;

步骤s6:攻丝工序;第三滑台机构带动第三夹装机构运动至攻丝组件处,对工件进行攻丝工序;

步骤s7:下料工序;第三滑台机构带动第三夹装机构运动至下料机构处,下料推动机构将第三夹装机构上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

进一步优选地,一个工件在进行步骤s5时,另一个工件从步骤s1开始加工。

便于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步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所述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以及用于控制喷嘴开关的电磁阀。

所述第一刀具为镗孔刀,第二刀具为车刀片;

所述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

所述刀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镗孔刀的刀头;

所述攻丝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攻丝组件的刀头;

步骤s2中镗孔时,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镗孔操作时的冷却,镗孔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

步骤s6攻丝时,控制第二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攻丝操作时的冷却,攻丝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

实现工件镗孔以及攻丝时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另一视角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刀架,2为第二动力组件,3为第一动力组件,4为第二横向滑台机构,5为第一横向滑台机构,6为第三夹装机构,7为第三滑台机构,8为下料推动机构,9为攻丝组件,10为第二纵向滑台机构,11为镗孔刀,12为第一车刀片,13为第二车刀片,14为上料轨道,15为第一纵向滑台机构,16为下料轨道,17为刀架滑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以及图2,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包括一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轴向上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一加工机构、用于工件的轴向上另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二加工机构、用于攻丝的第三加工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一动力组件3以及驱动第一动力组件3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一直线滑台机构。第一直线滑台机构包括一用于驱动第一动力组件3前后滑动的第一纵向滑台机构15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动力组件3左右滑动的第一横向滑台机构5,第一纵向滑台机构15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第一横向滑台机构5,第一横向滑台机构5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动力组件3。

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二动力组件2以及驱动第二动力组件2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二直线滑台机构。第二直线滑台机构包括二用于驱动第二动力组件2前后滑动的第二纵向滑台机构10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动力组件2左右滑动的第二横向滑台机构4,第二纵向滑台机构10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第二横向滑台机构4,第二横向滑台机构4的滑动平台上安装有第二动力组件2。

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均可拆卸安装在一刀架1上,刀架1安装在一驱动刀架1前后滑动的刀架滑台机构17上,且刀架1设置在第一动力组件3以及第二动力组件2之间。

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用于攻丝的攻丝组件9、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三夹装机构6以及驱动第三夹装机构6前后滑动的第三滑台机构7;第三夹装机构6是中空液压卡盘,中空液压卡盘设置在刀架1的前方。

下料机构包括下料轨道16以及一用于加工中空液压卡盘内夹持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16的下料推动机构8,下料轨道16以及下料推动机构8设置在第三滑台机构7的两侧。

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14以及用于将上料轨道14上的工件推入第一动力组件3的上料推动机构。

本专利通过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的优化,便于自动上下料,通过各个加工机构的优化,便于各个加工机构实现工件的交接,避免了人工手动交接的繁琐性。同时第一加工机构以及第三加工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加工,加快了生产效果。

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中一个刀具为车刀片,另一个为镗孔刀。分别实现端面车刀以及镗孔。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更换不同的刀具,实现不同的加工需求。还可以根据需求增设有刀具,比如刀架1上可以安装有镗孔刀11,第一车刀片12,第二车刀片13。第一车刀片以及第二车刀片分别位于刀架1的左右两侧。通过车刀片便于实现工件的车端面、内孔倒角、外倒角中的至少一个工序。

第一动力组件3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一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一液压卡盘,第一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液压卡盘;第二动力组件2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二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二液压卡盘,第二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液压卡盘。便于驱动工件的旋转以及夹紧。

上料轨道14的底部设有左右导通的出料口,出料口的右方安装有上料推动机构;第一动力组件3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轨迹途径上料轨道14的出料口的左方。便于自动上料。上料轨道14的引导方向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便于上料推动机构的推料操作。

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便于在工件加工时的冷却。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刀架1上安装有第一喷嘴,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镗孔刀的刀头;攻丝组件9上安装有第二喷嘴,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攻丝组件9的刀头。实现工件镗孔以及攻丝时的冷却。

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采用拖钩螺母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上料工序;上料机构将工件上料至第一动力组件3;

步骤s2:一端部加工工序;第一动力组件3驱动工件旋转,第一滑台机构带动工件向刀架1上运动,第一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3:第一加工机构与第二加工机构工件对接工序;刀架滑台机构17带动刀架1后退,第一滑台机构带动第一动力组件3向第二动力组件2运动,第二动力组件2夹持固定第一动力组件3上的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

步骤s4:另一端部工序;刀架滑台机构17带动刀架1前进,第二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5:第二加工机构与第三加工机构对接工序;第二滑台机构机构带动第二动力组件2向第三夹装机构6运动,第二动力组件2将工件对接输送至第三夹装机构6;

步骤s6:攻丝工序;第三滑台机构7带动第三夹装机构6运动至攻丝组件9处,对工件进行攻丝工序;

步骤s7:下料工序;第三滑台机构7带动第三夹装机构6运动至下料机构处,下料推动机构8将第三夹装机构6上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16。

一个工件在进行步骤s5时,另一个工件从步骤s1开始加工。便于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步操作。

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以及用于控制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刀架1上安装有第一喷嘴,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镗孔刀的刀头;攻丝组件9上安装有第二喷嘴,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攻丝组件9的刀头。

第一刀具为镗孔刀,第二刀具为车刀片。

步骤s2中镗孔时,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镗孔操作时的冷却,镗孔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

步骤s6攻丝时,控制第二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攻丝操作时的冷却,攻丝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实现工件镗孔以及攻丝时的冷却。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轴向上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一加工机构、用于工件的轴向上另一端进行加工的第二加工机构、用于攻丝的第三加工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一动力组件以及驱动第一动力组件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一直线滑台机构;

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刀具、用于夹紧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的第二动力组件以及驱动第二动力组件前后左右运动的第二直线滑台机构;

所述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均可拆卸安装在一刀架上,所述刀架安装在一驱动刀架前后滑动的刀架滑台机构上,且所述刀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

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用于攻丝的攻丝组件、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三夹装机构以及驱动第三夹装机构前后滑动的第三滑台机构;

所述第三夹装机构是中空液压卡盘,所述中空液压卡盘设置在所述刀架的前方;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轨道以及一用于加工中空液压卡盘内夹持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的下料推动机构,所述下料轨道以及所述下料推动机构设置在第三滑台机构的两侧;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以及用于将上料轨道上的工件推入第一动力组件的上料推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一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一液压卡盘,所述第一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液压卡盘;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第二动力镗头以及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二液压卡盘,所述第二动力镗头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第二液压卡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的底部设有左右导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右方安装有所述上料推动机构;

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轨迹途径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口的左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的引导方向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所述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

所述刀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镗孔刀的刀头;

所述攻丝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攻丝组件的刀头。

7.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钩螺母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上料工序;上料机构将工件上料至第一动力组件;

步骤s2:一端部加工工序;第一动力组件驱动工件旋转,第一滑台机构带动工件向刀架上运动,第一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3:第一加工机构与第二加工机构工件对接工序;刀架滑台机构带动刀架后退,第一滑台机构带动第一动力组件向第二动力组件运动,第二动力组件夹持固定第一动力组件上的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

步骤s4:另一端部工序;刀架滑台机构带动刀架前进,第二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步骤s5:第二加工机构与第三加工机构对接工序;第二滑台机构机构带动第二动力组件向第三夹装机构运动,第二动力组件将工件对接输送至第三夹装机构;

步骤s6:攻丝工序;第三滑台机构带动第三夹装机构运动至攻丝组件处,对工件进行攻丝工序;

步骤s7:下料工序;第三滑台机构带动第三夹装机构运动至下料机构处,下料推动机构将第三夹装机构上的工件推入下料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件在进行步骤s5时,另一个工件从步骤s1开始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冷却液输送系统,所述冷却液输送系统包括一用于向工件喷射冷却液的喷嘴以及用于控制喷嘴开关的电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拖钩螺母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具为镗孔刀,第二刀具为车刀片;

所述喷嘴设有两个,两个喷嘴分别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

所述刀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镗孔刀的刀头;

所述攻丝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攻丝组件的刀头;

步骤s2中镗孔时,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镗孔操作时的冷却,镗孔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

步骤s6攻丝时,控制第二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开启,进行攻丝操作时的冷却,攻丝结束后,控制第一喷嘴开关的电磁阀关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及其加工工艺。拖钩螺母生产设备,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安装有上料机构、第一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以及下料机构;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刀具、第一动力组件以及第一直线滑台机构;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刀具、第二动力组件以及第二直线滑台机构;第一刀具以及第二刀具均可拆卸安装在一刀架上,刀架安装在一驱动刀架前后滑动的刀架滑台机构上,且刀架设置在第一动力组件以及第二动力组件之间;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用于攻丝的攻丝组件、用于夹紧工件的第三夹装机构以及驱动第三夹装机构前后滑动的第三滑台机构。本专利便于各个加工机构实现工件的交接,避免了人工手动交接的繁琐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王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