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电缆滚动悬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对于带式输送机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及运输距离不断提高,机身长度也从几百米到几千米甚至上万米。作为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一部分的沿停保护拉线开关和拉线电缆用量也十分巨大。每一百米布置一个沿停保护,每个沿停保护之间通过拉线电缆来连接。带式输送机需要紧急停止时通过拉动拉线电缆来触动沿停保护上的闭锁开关,使其实现紧急停止动作。以往带式输送机沿停保护,除了通讯电缆以外专门设置拉线绳。现如今随着技术的提高,拉线绳和通讯电缆集成为一体,同时实现了通讯和拉线绳的功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拉线电缆直径的增大,以及因电缆自身的重量引起的下垂。就目前来看,国内通用带式输送机沿停保护拉线电缆,一般都是直接挂在用普通钢材折弯成型的金属挂钩上,挂钩只起到支撑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挂钩具有如下缺陷:

1、拉线阻力大、易卡阻。拉线电缆一般直径为8mm到12mm,与金属挂钩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增加拉线阻力,同时也加剧拉线电缆局部磨损,存在安全隐患。因电缆的下垂,以及结构架挂钩的结构特性,拉线电缆容易卡阻,导致在紧急停车时拉线闭锁失效。

2、拉线电缆易脱落。由于挂钩的电缆钩挂口处无封闭,所以在操作时容易脱落,导致拉线闭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拉动阻力小,并能够对电缆限位的电缆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缆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板、限位架、安装轴和转轮;

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轮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安装轴上;

所述转轮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转轮凹槽;

所述限位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主体段和延伸段;

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延伸;

所述主体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主体段连接,并朝向所述安装轴的方向延伸;

在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上,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转轮的外侧;

在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上,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延伸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延伸段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板上均布有多个所述限位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矩形板,在所述安装板的每个角上都安装有一个所述限位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焊接在所述安装板的背侧上;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轮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轮限位的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包括挡环和弹性挡圈;

在所述安装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凹槽;

所述挡环套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挡环与所述转轮的端部接触;

所述弹性挡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与所述挡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凹槽为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具有凹槽开口和凹槽槽底;

其中,在沿着所述转轮的轴向上,所述凹槽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槽底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耳片,所述耳片与所述安装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轮凹槽内设置有润滑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轮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润滑环;

所述润滑环包括弹性外环和弹性内环,在所述弹性外环与所述弹性内环之间形成有储油腔;

在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油,在所述弹性外环上设置有出油针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悬挂装置,使用时,电缆位于转轮的转轮凹槽内,在拉动电缆时,转轮转动,从而减小了拉动电缆时的阻力,并通过限位架和转轮凹槽将电缆限位,可以有效避免电缆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悬挂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电缆挂在电缆悬挂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3为组装在一起的安装板、限位架和安装轴的主视图;

图4为组装在一起的安装板、限位架和安装轴的侧视图;

图5为在安装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凹槽的示意图;

图6为转轮的剖视图;

图7为在转轮凹槽内设置有润滑层的示意图;

图8为润滑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板1、限位架2、安装轴3和转轮4。

安装轴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转轮4可转动地装配在安装轴3上。转轮4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6的转轮凹槽41。

限位架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21、主体段22和延伸段23。

连接段21连接在安装板1上,并沿着安装轴3的径向延伸。主体段22与连接段21连接,并沿着安装轴3的轴向延伸。延伸段23与主体段22连接,并朝向安装轴3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沿着安装轴3的径向上,主体段22位于转轮4的外侧。在沿着安装轴3的轴向上,转轮4位于安装板1与延伸段23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悬挂装置,主要用于安装在巷道中悬挂电缆6。可以将安装板1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在巷道侧帮上。

该电缆悬挂装置主要由安装板1、限位架2、安装轴3和转轮4组成。

安装轴3和限位架2都安装在安装板1上。安装轴3为圆筒轴,限位架2为抓钩。

转轮4装配在安装轴3上,其与安装轴3间隙配合,转轮4可以在安装轴3上转动。当然,也可以在转轮4与安装轴3之间设置轴承,利于转轮4在安装轴3上转动。

在转轮4的外环面上设置有转轮凹槽41,其用于容纳电缆6,并能够对电缆6进行左右限位。

限位架2由连接段21、主体段22和延伸段23依次连接而成。连接段2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其沿着转轮4或安装轴3的径向向外延伸。主体段22与连接段21连接,其沿着转轮4或安装轴3的轴向向转轮4侧延伸。延伸段23与主体段22连接,延伸段23从主体段22上朝向安装轴3的方向延伸。

在沿着安装轴3的径向上,主体段22位于转轮4的外侧,从而可以对电缆6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

在沿着转轮4的轴向上,主体段22的长度大于转轮4的长度,从而使得延伸端23位于转轮4的外侧,使得转轮4位于安装板1与延伸段23之间,可以通过延伸段23对电缆6提供进一步的限位。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悬挂装置,使用时,电缆6位于转轮的转轮凹槽41内,在拉动电缆6时,转轮4在安装轴3上转动,从而减小了拉动电缆6时的阻力,并通过限位架2和转轮凹槽41将电缆6限位,可以有效避免电缆脱落。

较佳地,连接段21、主体段22和延伸段23一体成型,提高了限位架2的结构强度,并方便成型。

优选地,如图2-4所示,在安装板1上均布有多个限位架2,提高对电缆6的限位功能。并且当其中一个或某几个限位架2损坏时,其余的限位架2还能够继续使用保持限位。

较佳地,如图3所示,安装板1为矩形板,在安装板1的每个角上都安装有一个限位架2,提高对电缆6的限位效果。并且当其中一个或某几个限位架2损坏时,其余的限位架2还能够继续使用保持限位。

较佳地,如图4所示,连接段21焊接在安装板1的背侧上,安装板1位于连接段21与转轮4之间,可以避免连接段21对内侧的电缆6造成干涉。

较佳地,如图1-2和图5所示,在安装轴3上设置有用于对转轮4限位的限位件5。限位件5包括挡环51和弹性挡圈52。

在安装轴3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凹槽31。挡环51套在安装轴3上,挡环51与转轮4的端部接触。弹性挡圈52安装在安装凹槽31内,并与挡环51接触。

弹性挡圈52对挡环51提供作用力,使得挡环51对转轮4进行限位,将转轮4装配在安装轴3上。

在转轮4在轴向上发生一定的晃动时,弹性挡圈52发生适当的变形,可以吸收转轮4的振动。

较佳地,如图6所示,转轮凹槽41为u型凹槽,u型凹槽具有凹槽开口和凹槽槽底。其中,在沿着转轮的轴向上,凹槽开口的宽度大于凹槽槽底的宽度。u型凹槽的凹槽槽壁、凹槽槽底之间平滑过渡,可以避免对电缆6造成磨损。凹槽开口的宽度大于凹槽槽底的宽度,利于电缆6进出转轮凹槽41。

较佳地,安装轴3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耳片,耳片与安装板1焊接连接,方便组装。

较佳地,如图7所示,在转轮凹槽41内设置有润滑层7,可以为电缆6提供润滑,避免拉动电缆6时造成损伤。润滑层7可以为石墨层、石蜡层、固体油层等等润滑层。

优选地,在转轮4的安装通孔40中也设置有润滑层7,用于对安装轴3进行润滑,提高转轮4的转动效果。

较佳地,如图8所示,在转轮凹槽41的槽底上设置有润滑环8。润滑环8包括弹性外环81和弹性内环82,在弹性外环81与弹性内环82之间形成有储油腔83,在储油腔83内填充有润滑油,在弹性外环81上设置有出油针孔84。

润滑环8可以为塑料环,其弹性外环81和弹性内环82分别为塑料外环和塑料内环。弹性外环81和弹性内环82的两侧密封,从而在弹性外环81和弹性内环82之间形成了储油腔83,润滑油填充在储油腔83内。出油针孔84设置在弹性外环81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出油针孔84。出油针孔84的开口面积很小,类似普通针尖的大小,由于弹性外环81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常态时,出油针孔84关闭,润滑油不会从出油针孔84流出;只有当弹性外环81受到挤压时,润滑油才会从出油针孔84流出,当然由于出油针孔84的面积很小,每个出油针孔84的单次的出油量不会太多。

弹性内环82与转轮凹槽41的槽底接触,当将电缆6放置在转轮凹槽41内时,其会压在弹性外环81上,弹性外环81受到挤压,润滑油从出油针孔84流出润滑。当在拉动电缆6时,电缆6继续挤压弹性外环81,同时弹性外环81随着转轮4转动,每个出油针孔84流出的润滑油都可以对运动的电缆6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效果。

根据需要转轮4可以采用尼龙转轮,具有自润滑效果。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限位架、安装轴和转轮;

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轮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安装轴上;

所述转轮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转轮凹槽;

所述限位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主体段和延伸段;

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延伸;

所述主体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主体段连接,并朝向所述安装轴的方向延伸;

在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上,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转轮的外侧;

在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上,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延伸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延伸段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上均布有多个所述限位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矩形板,在所述安装板的每个角上都安装有一个所述限位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焊接在所述安装板的背侧上;

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轮限位的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包括挡环和弹性挡圈;

在所述安装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凹槽;

所述挡环套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挡环与所述转轮的端部接触;

所述弹性挡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与所述挡环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凹槽为u型凹槽;

所述u型凹槽具有凹槽开口和凹槽槽底;

其中,在沿着所述转轮的轴向上,所述凹槽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槽底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耳片,所述耳片与所述安装板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轮凹槽内设置有润滑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轮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润滑环;

所述润滑环包括弹性外环和弹性内环,在所述弹性外环与所述弹性内环之间形成有储油腔;

在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润滑油,在所述弹性外环上设置有出油针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悬挂装置,包括安装板、限位架、安装轴和转轮;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轮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转轮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转轮凹槽;所述限位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主体段和延伸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延伸;所述主体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并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延伸;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主体段连接,并朝向所述安装轴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缆悬挂装置,使用时,电缆位于转轮的转轮凹槽内,在拉动电缆时,转轮转动,从而减小了拉动电缆时的阻力,并通过限位架和转轮凹槽将电缆限位,可以有效避免电缆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凌长辉;邬建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5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