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个人暖气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个人暖气系统的座椅。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冬季取暖,不外乎暖气、空调、取暖器几种方式。暖气、热空调需要关好窗户,室内空气不好,在住宅室内、办公室属于集中取暖,缺点是耗能高、非个性化,对不同的人,热舒适度不同。在没有暖气、热空调的地方,人们仅仅靠现有的取暖器取暖,往往效果差、能耗大。
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了一种取暖椅(公告号:cn201948417u),但该技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因腔体壁无保温隔热,大量热量从四周散发,真正能作用到人体的热量很少,如果要达到预设效果,需要加大加热器功率;第二,坐垫上有散热孔,人坐上后会不适;第三,整个装置显得笨重,外观复杂。故取暖效果差、能耗大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现有技术中,部分采用电加热坐垫,或者在座椅靠背及坐垫里安装发热片,如公开号为:cn2284011y的申请。这些申请的共同问题是:热量损失大,效果差,有的虽然局部有保温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1669733a的申请,然而,该申请椅子背、所述的扶手及所述的椅子门形成一个封闭圈,但仅在座板下方设置有保温板,封闭圈其余部分并不具备保温隔热功能,并不能防止热空气向四周散发,且人体的上半身仍然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并不能提升整个人体的热舒适度。另外,这类申请还有个重要问题是每种都需要做一个椅子,这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增加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取暖成本,节约能源,提高舒适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个人暖气系统,该个人暖气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制热,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流失,消耗较低能耗,达到在寒冷的冬季使得使用者有较好舒适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个人暖气系统的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个人暖气系统,包括可罩设在支撑主体外周部的隔热围板以及用于向所述隔热围板内部提供热量的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包括冷空气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内部的至少两个空气加热部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前部烟囱和后部烟囱,所述前部烟囱和所述后部烟囱均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连通;所述供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烟囱配合使用的前部导流板、以及与所述后部烟囱配合使用的后部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冷空气导流管上还连接有供冷空气进入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内贯穿设有可向所述空气加热部件供电的导线。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连接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的中部,所述前部烟囱和所述后部烟囱分别设置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的两端;所述空气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空气加热部件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所述第一空气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空气加热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内的后部和前部。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伸出至所述隔热围板的侧面外部,且所述分支管与所述隔热围板之间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导流板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板状;和/或所述后部导流板呈板状,且所述后部导流板自下而上向靠近所述支撑主体一侧倾斜;并且,所述前部导流板与所述前部烟囱之间,以及所述后部导流板与所述后部烟囱之间均通过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烟囱和所述后部烟囱的出风口处均设有缩口部。
优选的,还包括隔热挡板,所述隔热围板的前侧上部设有缺口,所述隔热挡板可水平悬置于所述缺口处。
优选的,所述隔热围板为防火保温隔热围板,所述空气加热部件为陶瓷空气加热部件。
优选的,所述隔热围板的前侧侧边设有开口,所述隔热围板的开口第一端和开口第二端的连接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包括可罩设在支撑主体外周部的隔热围板以及用于向所述隔热围板内部提供热量的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包括冷空气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内部的至少两个空气加热部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前部烟囱和后部烟囱,所述前部烟囱和所述后部烟囱均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连通;所述供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烟囱配合使用的前部导流板、以及与所述后部烟囱配合使用的后部导流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通过隔热围板的设置,将寒冷环境与使用者隔离,同时将冷空气通道与隔热围板内热环境隔离,有效避免了冷空气对已升温的隔热围板内环境温度的影响,有效防止了热量损失;使用时能开窗户,室内空气好,无噪音;无需制作椅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成本低、制作容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座椅设有上述个人暖气系统,由于所述个人暖气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个人暖气系统的座椅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其中:支撑主体(1)、隔热围板(2)、隔热挡板(2-1)、挂钩(2-2)、悬挂绳(2-3)、开口第一端(2-4)、开口第二端(2-5)、供热组件(3)、冷空气导流管(3-1)、分支管(3-2)、导线(3-3)、后部烟囱(3-4)、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前部烟囱(3-7)、前部导流板(3-8)、后部导流板(3-9)、尼龙扣(3-10)、导线卡(3-11)、支架(3-12)、固定部件(3-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个人暖气系统,该个人暖气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制热,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流失,消耗较低能耗,达到在寒冷的冬季使得使用者有较好舒适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个人暖气系统的座椅。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个人暖气系统包括隔热围板2和供热组件3。
其中,隔热围板2可罩设在支撑主体1外周部,供热组件3用于向隔热围板2内部提供热量,支撑主体1可以为办公座椅,或者沙发。
优选的,为了提高隔热围板2的隔热效果,优选为采用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制作而成的隔热围板2。隔热围板2外部的冷空气通过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冷空气导流分支管3-2流动至冷空气导流管3-1进而流到空气加热部件,而不是直接进入隔热围板2里面,这样避免了外部冷空气对隔热围板2内热空气的影响。优选的,空气加热部件为ptc陶瓷空气加热部件。
进一步,供热组件3包括冷空气导流管3-1、设置在冷空气导流管3-1内部的至少两个空气加热部件以及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的前部和后部的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均与冷空气导流管3-1连通;供热组件3还包括与前部烟囱3-7配合使用的前部导流板3-8、以及与后部烟囱3-4配合使用的后部导流板3-9,前部导流板3-8可将前部烟囱3-7中流出的热气流向脚部,后部导流板3-9可将后部烟囱3-4中流出的热气流向腰部或臀部。
具体的,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通过选用不同功率与温度的空气加热部件,满足个性化需求。
更具体的,冷空气导流管3-1由低成本材料制作,在其外部有保温隔热材料包裹,或本身就由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其在末端与烟囱连接,在冷空气导流管3-1里面,其靠近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的连接处设置空气加热部件;冷空气导流管3-1既是冷空气通道,又是加热空气的空间,又作为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的支撑,还作为导线3-3布线的托架;冷空气导流管3-1将冷空气从隔热围板2外寒冷的环境中引入,并与隔热围板2内空气分离;当冷空气流经空气加热部件时,由于空气加热部件在管道内,因此冷空气能被充分加热。
所谓的“烟囱”,实际就是热空气的通道;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均采用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制作;在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靠近出口处,管道有一段狭窄处,这是基于伯努利原理设计的,其目的是使得流出的热空气速度加快,从而更好地利用烟囱效应,将低功率的空气加热部件加热的空气以较快的流速向上流动,从而更好地流向人体各部位;后部烟囱3-4能使得热空气向上能到达人体臀部、后背周边及以上,作用于人体上半身及手臂等部位;前部烟囱3-7流出的热空气通过导流板向下作用于脚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冷空气导流管3-1上还连接有供冷空气进入的分支管3-2,分支管3-2内贯穿设有可向空气加热部件供电的导线3-3,导线3-3通过插头与插座配合使用;导线3-3固定于冷空气导流管3-1道底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分支管3-2连接在冷空气导流管3-1的中部,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分别设置在冷空气导流管3-1的两端;空气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分别位于冷空气导流管3-1内的后部和前部。具体的,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分别安装在冷空气导流管3-1的末端,在狭小的空间可以用低功率空气加热部件较快地加热空气,能耗低。
进一步,空气加热部件优选为发热片,如ptc陶瓷发热片,功率低、能耗少、升温快、工作时长、安全可靠、能干烧,无需散热风扇,故工作时无噪音。主要功能为加热空气;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采用并联。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均呈长条形,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横向安装在冷空气导流管3-1与后部烟囱3-4的连接处附近,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横向安装在冷空气导流管3-1与前部烟囱3-7的连接处附近,让冷空气在狭小的空间里与发热体充分接触得到加热;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外接电源或充电电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分支管3-2伸出至隔热围板2的侧面外部,且分支管3-2与隔热围板2之间密封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前部导流板3-8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板状;它连接在烟囱上部,从正面看,前部导流板3-8的截面呈圆弧形,便于将前部烟囱3-7的热空气导向脚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后部导流板3-9呈板状,且后部导流板3-9自下而上向靠近支撑主体1一侧倾斜。
进一步,前部导流板3-8与前部烟囱3-7之间,以及后部导流板3-9与后部烟囱3-4之间均通过支架3-12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后部导流板3-9的倾斜角度为30-60°。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的出风口处均设有缩口部,即直径缩小的结构。通过独特的热空气通道模拟烟囱效应,并根据伯努利原理设计一段狭窄处,加速热空气有效流向人体各处,使得人体热舒适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隔热挡板2-1,隔热围板2的前侧上部设有缺口,隔热挡板2-1可水平悬置于缺口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隔热挡板2-1的缺口处两侧设有挂钩2-2,隔热挡板2-1上设有悬挂绳2-3,悬挂绳2-3远离隔热挡板2-1的一端可挂设在挂钩2-2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隔热围板2的前侧侧边设有开口,隔热围板2的开口第一端2-4和开口第二端2-5的连接位置可调。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隔热围板2的开口第一端2-4和开口第二端2-5通过尼龙扣3-10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固定部件3-12,固定部件3-12可将冷空气导流管3-1的四角与座椅的四个脚连接以固定冷空气导流管3-1道及加热片和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
当支撑主体1为座椅时,隔热围板2能将坐在座椅上的人连同座椅包围起来,组成个人暖气系统。在人坐姿状态下,隔热围板2高度超过肩部,且能将腿脚围在里面,隔热围板2在人体前面,在膝盖以上有一缺口,方便人办公、写字、使用电脑等,隔热围板2缺口处有一平放的隔热挡板2-1,防止从前部导流板3-8经过脚部向上的热空气流出缺口,将热空气挡在膝盖附近,温暖膝盖及腿部,隔热围板2侧面下部有一小缺口,为冷空气导流管3-1入口,此小缺口与冷空气导流管3-1连接处密封,防止冷空气从接缝处流入。因此,隔热围板2能将人体、座椅与周围寒冷环境隔开,最有效地防止发热片产生的热量向周围环境扩散,最有效地利用热量。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隔热围板2围住座椅一周,包括人坐姿下的腿脚,隔热围板2在人体前方有一缺口,隔热围板2可直接放置在地面,隔热挡板2-1通过两根悬挂绳2-3与隔热围板2的缺口两侧的挂钩2-2连接,使得隔热挡板2-1处于水平状态,隔热围板2的连接处有尼龙扣3-10,可依据人体大小来自主调节隔热围板2范围。在图3中,有冷空气导流管3-1,分支管3-2、ptc陶瓷空气加热部件。冷空气导流管3-1前后端分别连接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它们构成了系统的核心组件,第一空气加热部件与第二空气加热部件并联,第一空气加热部件横向固定在冷空气导流管3-1里,靠近座椅的后端,位置在冷空气导流管3-1与后部烟囱3-4的连接处附近,主要负责加热流向后部的热空气;第二空气加热部件横向固定在冷空气导流管3-1里,靠近座椅前端,在冷空气导流管3-1与前部烟囱3-7连接处附近,主要负责加热流向前面人体腿脚部的热空气;前部导流板3-8固定在前部烟囱3-7出口处,从正面看,其截面呈圆弧形,负责将从烟囱流出的热空气向下导向人体脚部,而其余热空气通过前部导流板3-8旁侧也可流向上部。后部导流板3-9固定在后部烟囱3-4出口处,斜向上方,使得热空气能流过座椅靠背下方空缺处流向人体臀部及后背,进而在隔热围板2内将热量扩散至上半身。隔热围板2在靠近两边缺口处各有一挂钩2-2,隔热挡板2-1两边分别用一细悬挂绳2-3与此挂钩2-2连接固定,使得隔热板能呈水平状,正好罩在膝盖上方,防止脚部下方上升的热空气流出缺口,如此保留热空气在膝盖及腿部附近,温暖膝盖、腿部。
在图3中,冷空气导流管3-1和分支管3-2均为轻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或者为轻质金属材料制作,外包裹保温隔热材料,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中间有一分支管3-2向旁侧穿过隔热围板2,整个冷空气导流管3-1,其前后两端均通过固定部件3-12分别与座椅四个腿连接固定。冷空气导流管3-1前端口连接前部烟囱3-7,后端口连接后部烟囱3-4,两个加热片电源线穿过冷空气导流管3-1,在分支管3-2的出口处有一导线卡3-11固定电源线,防止外面电源线移动时导致里面导线3-3脱落、断线等,外面电源线上设置一开关,分支管3-2与隔热围板2小缺口处有密封条,防止冷空气进入隔热围板2。
使用情景描述:使用者在寒冷的冬季,在室内无论在办公室还是住宅内,均可开着窗户使用,不同的人根据个体差异,可以选购不同功率的个人暖气系统,并配上座椅。使用者使用时,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人体通过隔热围板2前面进入,人坐好后,根据自身大小自主调节隔热围板2范围,然后将两边隔热围板2通过尼龙扣3-10固定,将隔热挡板2-1经细绳挂在挂钩2-2上,呈水平状,冷空气通过分支管3-2进入分别流向先后两端的ptc陶瓷空气加热部件,经加热的空气向前流过烟囱,热空气经过狭窄段,根据伯努利原理,得到加速,经前部导流板3-8分别流向脚部和上身,由于隔热挡板2-1的存在,使得热空气被挡在膝盖及腿部,温暖膝盖腿部。冷空气经后部的ptc陶瓷空气加热部件加热后,流向后部烟囱3-4,根据烟囱效应,热空气将向上流出,流经狭窄处时得到加速,经过导流板流向人体臀部及后背。整个隔热围板2由于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因而隔热围板2内温度得以提升,加上热空气源源不断从两个烟囱流入隔热围板2,使得隔热围板2温度能保持到合适的温度。这有赖于选择合适功率的加热片。
除了上述个人暖气系统以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个人暖气系统的座椅,该座椅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个人暖气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罩设在支撑主体(1)外周部的隔热围板(2)以及用于向所述隔热围板(2)内部提供热量的供热组件(3);所述供热组件(3)包括冷空气导流管(3-1)、设置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内部的至少两个空气加热部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部和后部的前部烟囱(3-7)和后部烟囱(3-4),所述前部烟囱(3-7)和所述后部烟囱(3-4)均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连通;所述供热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烟囱(3-7)配合使用的前部导流板(3-8)、以及与所述后部烟囱(3-4)配合使用的后部导流板(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上还连接有供冷空气进入的分支管(3-2),所述分支管(3-2)内贯穿设有可向所述空气加热部件供电的导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2)连接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的中部,所述前部烟囱(3-7)和所述后部烟囱(3-4)分别设置在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的两端;所述空气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所述第一空气加热部件(3-5)和所述第二空气加热部件(3-6)分别位于所述冷空气导流管(3-1)内的后部和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2)伸出至所述隔热围板(2)的侧面外部,且所述分支管(3-2)与所述隔热围板(2)之间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导流板(3-8)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板状;和/或所述后部导流板(3-9)呈板状,且所述后部导流板(3-9)自下而上向靠近所述支撑主体(1)一侧倾斜;并且,所述前部导流板(3-8)与所述前部烟囱(3-7)之间,以及所述后部导流板(3-9)与所述后部烟囱(3-4)之间均通过支架(3-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烟囱(3-7)和所述后部烟囱(3-4)的出风口处均设有缩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挡板(2-1),所述隔热围板(2)的前侧上部设有缺口,所述隔热挡板(2-1)可水平悬置于所述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围板(2)为防火保温隔热围板,所述空气加热部件为陶瓷空气加热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围板(2)的前侧侧边设有开口,所述隔热围板(2)的开口第一端(2-4)和开口第二端(2-5)的连接位置可调。
10.一种座椅,包括个人暖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暖气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个人暖气系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