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电连接器以及直角连接器的电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0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76,146的优先权,于2018年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623,289的优先权,以及于2018年3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639,261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教导在此通过援引并入,如同它们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

背景

电连接器系统一般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互连电路板上的电路和部件。电连接器系统中的电路板的示例可以包括子板、母板、底板、中板等。电气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提供电部件之间的接口,并提供用于电通信数据信号和/或电源的导电路径,以使电部件相互处于电连通。

在另一示例中,常规的电连接器系统可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处于电连通,该第一基板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该第二基板也可以是pcb。电连接器系统可以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介电连接器壳体和由该第一连接器壳体支承的第一多个接触件。第一电连接器界定安装至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安装接口,以及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接口。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介电连接器壳体和由该第二连接器壳体支承的第二多个接触件。第二电连接器界定第二安装接口和第二对接接口,该第二安装接口安装在第二基板上,该第二对接接口与第一电连接器在第一对接接口处对接。当对接时,连接器在第一基板所承载的迹线与第二基板所承载的迹线之间提供导电路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对宽侧,彼此相对并且在该第一对宽侧之间延伸的第一对边缘,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的安装端,以及从该安装端偏移的第一耦合端。第一耦合端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对宽侧,彼此相对并且在该第二对宽侧之间延伸的第二对边缘,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的对接端,以及从该对接端偏移的第二耦合端。第二耦合端界定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和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相互耦合,以使得电接触件界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使得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界定安装端和对接端之间的连续传导路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角形连接器的多个电接触件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多个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成一行相互间隔开。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第一信号部分具有信号安装端和第一信号耦合端,该信号安装端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第一信号耦合端从该信号安装端偏移。第二信号部分具有信号对接端以及第二信号耦合端,信号对接端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第二信号耦合端从该信号对接端偏移。第二信号耦合端被耦合到第一信号耦合端,以使得信号接触件界定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信号安装端到信号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接地屏蔽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与信号接触件间隔开。接地屏蔽包括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第一接地部分具有接地安装端以及第一接地耦合端,接地安装端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第一接地耦合端从该接地安装端偏移。第二接地部分具有接地对接端以及第二接地耦合端,接地对接端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第二接地耦合端从该接地对接端偏移。第二接地耦合端被耦合到第一接地耦合端,以使得接地屏蔽界定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接地安装端到接地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

另一实施例是一种组装角形电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组电接触件附连到电连接器的壳体。每组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以及接地屏蔽,多个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成一行布置,接地屏蔽从该信号接触件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偏移。附连步骤包括,对于每组和该组中的每个信号接触件,将该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耦合到该信号接触件的第二信号部分,以界定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第一信号部分的安装端到第二信号部分的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附连步骤还包括将接地屏蔽的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接地屏蔽的第二接地部分,以界定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第一接地部分的安装端到第二接地部分的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

在又一实施例中,角形电连接器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多个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成一行布置。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信号安装端,从该信号安装端偏移的信号对接端,从该信号安装端向该信号对接端延伸的第一信号部分,以及从该信号对接端向该信号安装端延伸的第二信号部分。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成角度地相对彼此偏移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接地屏蔽具有:接地对接端,从该接地对接端偏移的接地安装端,从该接地安装端向该接地对接端延伸的第一接地部分,以及从该接地对接端向该接地安装端延伸的第二接地部分。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成角度地相对彼此偏移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接地屏蔽界定在该接地屏蔽的弯头处的多个窗口,该弯头界定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之间的夹角。接地屏蔽相对于信号接触件被布置成使得每个窗口与至少一个信号接触件沿内-外方向对准。

在又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多个电接触件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多个信号接触件中的每个信号接触件均包括:信号安装端,从该信号安装端偏移的信号对接端,从该信号安装端向该信号对接端延伸的第一信号部分,从该信号对接端向该信号安装端延伸的第二信号部分,以及从该第一信号部分向该第二信号部分延伸的中间信号部分。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沿侧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边缘和第二信号边缘,以及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宽侧和第二信号宽侧。中间信号部分相对于每个第一信号部分和每个第二信号部分沿内-外方向割阶。接地屏蔽具有接地对接端和接地安装端。接地屏蔽界定在该接地屏蔽的弯折区域的至少一个窗口,每个该窗口经该接地屏蔽延伸。信号接触件被布置成使得:1)中间信号部分被容纳在至少一个窗口中,以使得沿侧向方向延伸的公共弯折线与该窗口、该信号接触件和该接地屏蔽相交,并且2)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从接地板本体沿内-外方向偏移。

又一实施例是一种形成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相对于接地屏蔽布置多个信号接触件。信号接触件被布置成沿侧向方向成一行间隔开。此外,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被布置为与接地屏蔽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间隔开。每个第一信号部分界定相应信号接触件的安装端,并且每个第二信号部分界定相应该信号接触件的对接端。每个信号接触件的中间部分被布置从而被容纳在接地屏蔽的多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中。一旦布置完,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就围绕公共弯折线弯折,该公共弯折线与窗口、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相交。

附图简述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前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方法和设备,在附图中示出了代表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精确方法和设备。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主视透视图,该电连接器系统具有彼此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

图2示出了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该电连接器系统具有在电接触件的弯曲部的电接触件盖罩,该电接触件盖罩在第一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的上方;

图3示出了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的主视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后视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主视分解透视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后视分解透视图;

图7示出了图1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后视分解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1的第二电连接器的主视分解透视图;

图9示出了处于直式配置的图1的第一电连接器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示出了处于直式配置的图9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组装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处于角形配置的图9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处于角形配置的图10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组装透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的第二电连接器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接地板和信号接触件的组装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剖视主视图,其示出了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接地的对接特征;

图16示出了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剖视主视图,其示出了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信号接触件;

图17示出了图2的连接器组件的电接触件盖罩的透视仰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后视透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8的电连接器的主视透视图,该电连接器具有盖罩和压紧支架(holddownbrackets);

图20示出了图18的电连接器的主视透视图,该电连接器没有盖罩并且没有压紧支架;

图21示出了图18的电连接器的盖罩的透视图;

图22示出了不具有盖罩的图18的电连接器的分解主视透视图;

图23示出了一组接触件的透视图,该组接触件具有相互耦合的第一引线框和第二引线框;

图24示出了图23的没有绝缘插入物的接触件组的透视图;

图25示出了图23的接触件组的第一引线框的后视图,在该图中绝缘插入物出于说明性目的而被阴影化;

图26示出了图23的接触件组的第二引线框的后视图,在该图中绝缘插入物出于说明性目的而被阴影化;

图27示出了图23的接触件组的信号接触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8示出了图23的接触件组的接地屏蔽的分解透视图;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的透视图,该第一耦合特征和该第二耦合特征分别界定突起和凹部;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29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的侧视图;

图31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29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的侧视图;以及

图3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的透视图,该第一耦合特征和该第二耦合特征分别界定突起和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例如,图11和图12中的104和106,以及图24中的404和406),并且还涉及电连接器(例如,图1中的100和200和图18中的400)、引线框(例如,图6中的110(1)和110(2)和图23中的410(1)和410(2)),以及电连接器系统(例如,图1中的10),该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电接触件的电连接器。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可以是角形连接器(例如,图1中的100和图18中的400),诸如直角连接器。角形连接器的电接触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例如,图11中的104和图24中的404)和多个信号接触件(例如,图11中的106和图24中的406)。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接触件106和接地接触件104可以如图9和图10所示以直式配置组装,然后弯折成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弯折配置,从而形成角形接触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接触件506和接地接触件404可具有可相互耦合的分开的部分,如图24、图27和图28所示,从而形成角形接触件。

图1至图17的讨论

转至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连接器系统10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第一电连接器100被配置为安装到诸如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的第一互补电部件(未示出)上。第一电连接器100可以是角形连接器,诸如(不限于)直角连接器,该角形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200沿纵向方向l对接,并且被配置为沿一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均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安装到第一pcb上。在一些示例中,该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可以是横向方向t,横向方向t既垂直于纵向方向l又垂直于侧向方向a。

第二电连接器200被配置为安装到诸如第二pcb的第二互补电部件(未示出)上。第二电连接器200可以是直式连接器,该直式连接器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安装到第二pcb上,并且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沿纵向方向l对接。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200可以被实现为诸如(不限于)直角连接器的角形连接器。当对接时,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被配置为使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彼此处于电连通。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在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之间提供导电路径,诸如从该第一互补电部件和该第二互补电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到该第一互补电部件和该第二互补电部件中的另一者。

参考图5和图6,第一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介电或电绝缘连接器壳体102,以及由连接器壳体102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多个电接触件可以界定被沿侧向方向a取向的电接触件的第一行r1。第一行r1可以包括第一接地接触件1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接地接触件104(1)和信号接触件106(1)可以由金属或损耗材料制成,诸如铜、镍、铍、金、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导电材料。第一接地接触件104(1)可以被配置为板,该板被配置成保护信号接触件106(1)免受第二行电接触件r2(如下讨论)以及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器100的pcb中至少一者的干扰。因此,第一接地接触件104(1)可以被称为接地板或接地屏蔽。

第一接地板1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可以由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1)和112(1)支承,该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1)和112(1)继而由第一连接器壳体102支承。因此,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第一插入组件或引线框110(1),第一插入组件或引线框110(1)包括至少一个插入体108(1)和112(1)、第一接地板104(1)以及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第一接地板1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stitching)、压配合或任何其他适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绝缘体的技术,而附接到至少一个插入体108(1)和112(1)。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1)和112(1)可以在接地板104(1)和信号接触件106(1)之间以及各个信号接触件106(1)之间提供电绝缘。

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多个电接触件可以界定沿侧向方向a取向的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第二行r2可以从第一行r1沿垂直于侧向方向a的向内的方向偏移。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有两行,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少至一行电接触件或多于两行电接触件。第二行r2可以包括第二接地接触件1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接地接触件104(2)和信号接触件106(2)可以由金属或损耗材料制成,诸如铜、镍、铍、金、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导电材料。第二接地接触件104(2)可以被配置为板,该板被配置为保护信号接触件106(2)免受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器100的pcb的干扰。因此,第二接地接触件104(2)可以被称为接地板或接地屏蔽。

第二接地接触件1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可以由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2)和112(2)支承,该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2)和112(2)继而由第一连接器壳体102支承。因此,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第二插入组件或引线框110(2),第二插入组件或引线框110(2)包括至少一个插入体108(2)和112(2)、第二接地板104(2)以及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第二接地板1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任何其他适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绝缘体的技术,而附接到至少一个插入体108(2)和112(2)。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108(2)和112(2)可以在接地板104(2)与信号接触件106(2)之间以及各个信号接触件106(2)之间提供电绝缘。

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具有安装端102a和从安装端102a偏移的对接端102b。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可以界定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沿纵向方向l经安装端102a和对接端102b延伸。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可以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第一行电接触件r1。例如,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可被配置为容纳第一引线框110(1),第一引线框110(1)支承第一行电接触件r1。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可以包括第一多个间隔壁102d,第一多个间隔壁102d延伸到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中。第一间隔壁102d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例如,第一间隔壁102d可以间隔开以便与接地板104(1)的对接特征104q(如下讨论)沿横向方向t对准。

第一壳体也可以界定第二接触件开口102e,第二接触件开口102e沿纵向方向l经安装端102a和对接端102b延伸。第二接触件开口102e可以与第一接触件开口102c沿横向方向t间隔开。第二接触件开口102e可以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第二行电接触件r2。例如,第二接触件开口102e可以被配置为容纳第二引线框110(2),第二引线框110(2)支承第二行电接触件r2。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可以包括延伸到第二接触件开口102c中的第二多个间隔壁102f。第二间隔壁102f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例如,第二间隔壁102d可以隔开以便与接地板104(2)的对接特征104q(如下讨论)沿内-外方向对准。

转至图9和图10,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地板104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被示出为处于直式配置的直式接触件。图5和图6的第一接地板104(1)和第二接地板104(2)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实现为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的接地板104,并且随后可以弯折成角形配置的角形接触件,诸如(不限于)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直角配置的直角接触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地板104(2)的各种尺寸可以小于第一接地板104(1)的相应尺寸,以使得第二接地板104(2)可以设置在第一接地板104(1)内。类似地,图5和图6的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中的一者或两者都被实现为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多个信号接触件106,并且随后被弯折成角形配置的角形接触件,诸如(不限于)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直角配置的直角接触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106(2)的各种尺寸可以小于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106(1)的相应尺寸,以使得第二多个接触件106(2)可以设置在第一多个接触件106(1)内。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具有信号安装端106a,以及从信号安装端106a偏移的信号对接端106b。图9和图10中的信号接触件106均处于基本上直式的配置,其中信号安装端106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安装,该方向与信号对接端106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相同。另一方面,在图11和图12中,信号接触件106均处于弯折或角形配置,其中信号安装端106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安装,该方向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均成角度地偏移。相对于沿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偏移角度可以在75度至105度之间。在一个特定的示例中,偏移角度可以相对于该平面为大约90度,以使得信号接触件被布置为直角配置,其中信号安装端106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安装(例如,横向方向t),该方向垂直于信号对接端106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具有第一信号边缘106c,以及与第一信号边缘106c沿侧向方向a相对的第二信号边缘106d。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具有沿垂直于侧向方向a的内-外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宽侧106e和第二信号宽侧106f。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可具有从其第一信号边缘106c到其第二信号边缘106d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从其第一信号宽侧106e到其第二信号宽侧106f的厚度,以及沿第一信号宽侧106e和第二信号宽侧106f中的一者的从其信号安装端106a到其信号对接端106b的长度。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该长度可以大于该宽度和该厚度。因此,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在沿其信号宽侧106e和其信号宽侧106f中的一者从其信号安装端106a到其信号对接端106b延伸时可以是细长的。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具有第一部分106g、第二部分106h,以及在其第一部分106g与第二部分106h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106i。每个中间部分106i相对于其对应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分别沿内-外方向割阶,该内-外方向从第一信号宽侧106e和第二信号宽侧106f中的一者向另一者延伸。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可以包括偏移区域106j,偏移区域106j从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沿内-外方向偏移,该内-外方向从第一信号宽侧106e和第二信号宽侧106f中的一者向第一信号宽侧106e和第二信号宽侧106f中的另一者延伸。中间部分106i可以界定一对大致呈“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偏移区域106j分别连接到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当信号接触件106处于图9和图10中所示的直式配置时,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可以基本上与彼此共面。此外,中间部分106i的偏移区域106j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偏移区域106j可以可选地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信号边缘106c到第二信号边缘106d的的偏移区域宽度。偏移区域宽度可以大于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中每一者的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信号边缘106c和第二信号边缘106d的宽度。不受理论的束缚,可以相信的是,在偏移区域106j处提供更大的宽度可以降低阻抗。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信号安装端106a可以包括诸如安装尾部的安装特征106k,安装特征106k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安装特征106k可以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或适合于将信号接触件106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信号对接端106b可以包括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例如,连接器200)的电接触件对接的对接特征。例如,每个对接特征可以包括接触梁106m,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施其他合适的对接特征。接触梁106m可以被构造为柔性梁,该柔性梁具有诸如弧形的弯折形状。本文所述的弯折结构是指可以通过诸如弯折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折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折形状。接触梁106m可包括梁本体106n和从梁本体106n延伸的残段106p。梁本体106n可以从第二部分106h沿远离信号安装端106a的方向延伸。残段106p可以从梁本体106n沿远离信号安装端106a并且与梁本体106n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着与沿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成角度偏移的方向。梁本体106n和残段106p可以在弯头106q处相互邻接。梁本体106n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内-外方向从第二部分106h偏移。接触梁106m可以界定大致呈“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梁本体106n的偏移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106h。

暂转至图16,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弯头106q被配置为在第二连接器200与信号接触件的接触梁106m沿纵向方向l对接时,拭抹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应电接触件206。随着每个信号接触件106拭抹对应电接触件206,信号接触件106的接触梁106m沿从第一宽侧106e向第二宽侧106f延伸的方向偏转,从未偏转位置到达偏转位置。然后,接触梁106m可以沿相反方向从其偏转位置朝向其未偏转位置回转,但不完全返回到未偏转位置,该相反方向从第二宽侧106f向第一宽侧106e延伸。当对接时,每个接触梁106m被配置为接触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应接触件206,从而沿相反方向向对应接触件206施加偏置力。

转至图9和图10,接地板104可以由金属或损耗材料或对信号接触件106提供屏蔽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因此,接地板104也可以称为接地屏蔽。接地板104具有接地板本体104z,接地板本体104z在相对彼此偏移的接地安装端104a和接地对接端104b之间延伸。接地板104处于图9和图10中的基本直式的配置,其中接地安装端104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安装,该方向与接地对接端104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相同。另一方面,在图11和图12中,接地板104处于角形配置,其中接地安装端104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安装,该方向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均成角度地偏移。相对于沿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偏移角度可以在75度至105度之间。在一个特定的示例中,偏移角度可以为与平面成大约90度,从而接地接触件被布置为直角配置,其中接地安装端104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例如,横向方向t)安装,该方向垂直于接地对接端104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

接地板104具有第一接地边缘104c,以及与第一接地边缘104c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的第二接地边缘104d。接地板104具有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平面表面104f,第二平面表面104f与第一平面表面104e沿内-外方向相对。接地板104可具有从第一接地边缘104c到第二接地边缘104d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从第一平面表面104e到第二平面表面104f的厚度,以及从接地安装端104a到接地对接端104b的沿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平面表面104f中的一者的长度。该长度和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宽度可以大于该长度。

接地板104具有第一接地部分104g,以及与第一接地部分104g相对的第二接地部分104h。第一接地部分104g可以从接地安装端104a向接地对接端104b延伸。第二接地部分104h可从接地对接端104b向接地安装端104a延伸。接地板104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04i,该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04i在第一接地部分104g和第二接地部分104h之间延伸。连接部分104i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连接部分104i可各自界定弯折区域104j,接地板104在弯折区域104j被配置为弯折成角形配置。当接地板104处于图9和图10中所示的直式配置时,接地板104的第一接地部分104g和第二接地部分104h可以基本上与彼此共面。

接地板本体104z界定至少一个窗口104p,该至少一个窗口104p延伸到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平面表面104f中的至少一者中。每个窗口104p从第一接地部分104g到第二接地部分104h延伸。此外,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在一对连接部分104i之间界定每个窗口104p。在一个示例中,窗口104p可以是经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平面表面104f两者延伸的通孔。当接地板104被弯折成角形配置时,每个窗口104p可以在接地板104的弯头处。

接地板104的接地安装端104a可以包括多个安装特征104k。安装特征104k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安装特征104k被配置为附连到第一互补电部件(例如,pcb)。每个安装特征104k可以被配置为安装尾部,该安装尾部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安装特征104k可以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适合于将接地板104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每个安装特征104k可以从接地板本体104z沿内-外方向偏移。

至少一些接地安装特征104k可以被布置成安装特征对,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接地安装特征104k被布置成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每对的接地安装特征104k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相邻的对可以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1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1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接地板104的第二接地部分104h可以界定邻近接地对接端104b的多个对接端开口104m,该多个对接端开口104m延伸到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平面表面104f中的一者中。对接端开口104m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每个对接端开口104m可以与窗口104p沿纵向方向l对准。接地板104可以包括用于每个对接端开口104m的偏移表面104n。每个偏移表面104n可以与相应的对接端开口104m沿内-外方向对准。此外,每个偏移表面104n可以从相应的对接端开口104m相对于内-外方向偏移。每个偏移表面104n被配置为保护至少一个接触梁106m,诸如一对接触梁106m,使其免受电接触件或相对于内-外方向布置在接地板104下方的pcb的干扰。

接地对接端104b可以界定多个对接特征104q,该多个对接特征104q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200对接。对接特征104q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此外,各个对接特征104q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两个对接端开口104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特征104q可包括具有第一平面表面的平面对接部分,该第一平面表面被配置为与第二连接器200的至少一个接触梁对接。例如,每个对接特征104q可包括第一平面表面和第二平面表面,该第一平面表面和该第二平面表面被配置为与第二连接器200的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204r对接(如图15所示)。因此,每个对接特征104q可以被容纳在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对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204r之间。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特征104q可以界定诸如(不限于)接触梁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对接接口。

返回参考图10和图12,接地板104被配置为相对于信号接触件106布置,以使得接地板104的每个窗口104p与至少一个信号接触件106沿内-外方向对准。例如,每个窗口104p可以被配置为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诸如一对中间部分106i。当如此容纳时,中间部分106i可与接地板本体104z沿侧向方向a对准,并且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可从该接地板本体沿内-外方向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如图10所示的直式配置组装。然后,可以通过将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均沿公共弯折线bl弯折一在70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将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转换成如图12中所示的弯折配置。公共弯折线bl可以沿侧向方向a延伸,并且可以与窗口104p、信号接触件106以及接地板104相交。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线bl可以与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以及接地板本体104z相交,从而当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弯折时,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与接地板本体104z沿弯折线bl对准。将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与接地板本体对准,可以改善连接器性能,例如改善阻抗匹配和/或减少信号干扰。

信号接触件106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彼此沿行方向间隔开。行方向可以是侧向方向a。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信号接触件106可以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每对信号接触件106可以界定差分信号对。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106可以布置成边缘对边缘(edge-to-edge)并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信号接触件对是边缘耦合的。各个信号接触件106对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1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1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信号接触件106可相对于接地板104布置,以使得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被容纳在接地板104的一个窗口104p中。在直式配置中,每个中间部分106i的偏移区域106j可以与接地板104共面。例如,每个偏移区域106j可以与连接部分104i共面,并且可以与连接部分104i沿侧向方向a对准。因此,第一接地平面表面104e和第二接地平面表面104f与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宽侧106e和第二宽侧106f可以在信号接触件各自的中间部分106i处对准。在信号接触件1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每个窗口104p的尺寸被设定为容纳一对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

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可以与接地板104间隔开。例如,在第一部分106g和每个第二部分106h中每者处的第二信号宽侧106f可以与第一接地平面表面104e间隔开并面向第一接地平面表面104e。因此,一条线可在接地板104和所有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之间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与接地板104或信号接触件106相交。换言之,一条线可以沿侧向方向a经所有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延伸,而不经接地板104的任何部分延伸。类似地,一条线可以在接地板104和所有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之间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与接地板104或信号接触件106相交。换言之,一条线可以沿侧向方向a经所有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延伸,而不经接地板104的任何部分延伸。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板104可包括在信号接触件106的对之间的诸如浮凸(embossment)的突出。该突出可以保护信号接触件的对免受彼此干扰。

信号接触件106和接地板104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以使得信号接触件106的信号安装特征106k沿侧向方向a相互呈一线并且与接地板104的接地安装特征104k呈一线。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个信号安装特征106k设置在两个接地安装特征104k之间。在信号接触件1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信号安装特征106k设置在两个接地安装特征104k之间。在接地安装特征104k被布置成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接地安装特征104k设置在两个信号安装特征106k之间。在信号接触件106和接地安装特征104k两者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和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接地安装特征104k设置两对信号安装特征106k之间。类似地,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信号安装特征106k设置两对接地安装特征104k之间。

信号接触件106可以相对于接地板104布置成使得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接触梁106m与一个对接端开口104m沿内-外方向对准。因此,每个接触梁106m被配置为当接触梁106m与图1中的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接端对接时,偏转到对应的对接端开口104m中。优选地,每个接触梁106m可以偏转到对应开口104m中,以使得当接触梁106m与第二电连接器200对接时,接触梁106m的本体106n与对接特征104q基本共面。在信号接触件1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端开口104m可以与一对信号接触件106的接触梁106m对准。当信号接触件106相对于接地板104处于相邻位置时,接地板104的偏移表面104n可以与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宽侧106e和第二宽侧106f沿内-外方向对准。

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来保持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处于上述讨论的相邻位置。例如,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和接地板104的第一接地部分104g可以被设置在第一插入体中(例如,图5和图6的108(1)或108(2))。此外,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和第二接地部分104h可以被设置在第二插入体中(例如,图5和图6的112(1)或112(2))。第二插入体可以与第一插入体间隔开,以便界定在它们之间的间隙(诸如114(1)或114(2))。信号接触件106的偏移区域106j和弯折区域104i可以被设置在间隙中,从而使得信号接触件106和接地板104可以在该间隙处弯折。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第一插入体108和第二插入体112。

暂参考图9、图15和图16,接地板104(1)和接地板104(2)可各自具有沿其第一平面表面104e和其第二平面表面104f中的一者从其安装端104a到其对接端104b的长度。接地板104(1)的长度可以大于接地板104(2)的长度。此外,第一接地板104(1)和第二接地板104(2)的第一部分104g和第二部分104h可具有各自的长度。第一接地板104(1)的第一部分104g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接地板104(2)的第一部分104g的长度。第一接地板104(1)的第二部分104h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接地板104(2)的第二部分104h的长度。

类似地,信号接触件106(1)和信号接触件106(2)可各自具有从其安装端106a到其对接端106b的长度。每个信号接触件106(1)的长度可以大于每个信号接触件106(2)的长度。此外,信号接触件106(1)和信号接触件106(2)的第一部分106g和第二部分106h可具有各自的长度。每个第一信号接触件106(1)的第一部分106g的长度可以大于每个第二信号接触件106(2)的第一部分106g的长度。每个第一信号接触件106(1)的第二部分106h的长度可以大于每个第二信号接触件106(2)的第二部分106h的长度。

现在转至图11和图12,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可以从图9和图10的直式配置转换成角形配置,而由一个或多个插入体保持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的相邻位置。应当注意的是,出于说明的目的,从图11和图12中省略了插入体。此外,将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可在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插入体中之前转换成角形配置。

通过沿弯折线bl弯折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来转换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弯折线bl沿侧向方向a延伸。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界定沿弯折线bl的弯折区域。弯折线bl可以与接地板104的窗口104p以及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相交。因此,中间部分106i和窗口104p可以被设置在弯折区域。然而,将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可沿一弯折线弯折,该弯折线不与接地板104的窗口104p以及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相交。

在角形配置中,接地板104的第二部分104h沿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大体上是平的。此外,接地板104的第一部分104g沿从第二部分104h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大体上是平的。在一个示例中,接地板104的第一部分104g沿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大体上是平的。因此,第一部分104g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二部分104h。接地板104的第一宽侧104e和第二宽侧104f沿内-外方向相互间隔开,该内-外方向可以在第一部分104g处与纵向方向l对准,并且在第二部分104h处与横向方向t对准。

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可以相对彼此沿在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平面共面。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可以相对彼此沿与第二部分106h成角度偏移的平面共面。在一个示例中,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可以相对彼此沿在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上延伸的平面共面。因此,第二部分104h和第二部分106h可以分别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部分104g和第一部分106g。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宽侧106e和第二宽侧106f沿内-外方向相互间隔开,该内-外方向在第一部分106g处可以与纵向方向l对准,并且在第二部分106h处与横向方向t对准。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接地板104的第一部分104g。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可以基本上平行于该接地板的第二部分104g。

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与接地板104沿纵向方向l间隔开,并且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与接地板104沿横向方向t间隔开。信号接触件的中间部分106i与接地板104的连接部分104i沿侧向方向a对准。因此,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直线bl可以与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以及接地板104的连接部分104i相交。此外,没有直线沿侧向方向a取向并且行经中间部分106i的偏移区域106j但不行经接地板本体104z。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从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沿纵向方向l向内偏移,并且从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g沿横向方向t向内偏移。

应当注意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互换接地板104和信号接触件106的位置,使得信号接触件106除了中间部分106i以外大体上向内地与接地板104间隔开。例如,信号接触件106和接地板104可以被布置成使得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向内地与接地板104沿纵向方向l间隔开,并且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h向内地与接地板104沿横向方向t间隔开。信号接触件的中间部分106i可与接地板104的弯折区域104j沿侧向方向a对准。此外,每个信号接触件106的中间部分106i可以从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一部分106g沿纵向方向向外偏移,并且可以从信号接触件106的第二部分106g沿横向方向t向外偏移。接地板104的安装特征104k可以从第二接地平面表面104f沿纵向方向l向内偏移,以便与信号接触件的安装特征106k对准。

参照图2、图15和图17,第一连接器100或第一引线框110(1)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盖罩300(1),介电或电绝缘盖罩300(1)被配置为覆盖第一行r1的第一连接器100的弯折区域。盖罩300(1)可包括本体302和至少一个紧固件,该至少一个紧固件被配置为将本体302附连到引线框110(1)。盖罩本体302可被配置为设置在第一插入体108(1)和第二插入体112(1)之间的间隙114(1)中。将盖罩300(1)设置在间隙114(1)中可以帮助控制弯折区域处的阻抗。盖罩本体302具有第一端302a和与第一端203a相对的第二端302b。第一端302a可被配置为面向或邻接第一插入体108(1),并且第二端203b可被配置为面向或邻接第二插入体112(1)。盖罩本体302可界定从第一端302a延伸到第二端302b的直角弯曲或转角。

盖罩本体302具有内表面302c以及与内表面302c相对的外表面302d,内表面302c被配置为面向或邻接引线框110(1)的电接触件。盖罩本体302可包括多个间隔壁302c,多个间隔壁302c从内表面302c沿远离外表面302d的方向延伸。间隔壁302c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例如,间隔壁302c可以被间隔成与信号接触件106沿着一从外表面302d向内表面302c延伸的方向对准。在信号接触件1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间隔壁302c可以被间隔成与信号接触件106的对沿着一从外表面302d向内表面302c延伸的方向对准。

至少一个紧固件被配置为将盖罩本体302附连到第一插入体108(1)和第二插入体112(1)中的至少一个插入体。至少一个紧固件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04,该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04被配置为耦合到第一插入体108(1)。诸第一紧固件304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每个第一紧固件304可包括具有邻接表面304b的倒钩304a。如图15中所示,每个邻接表面304b可以被配置为邻接第一插入体108(1)的对应邻接表面。

至少一个紧固件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306,该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306被配置为耦合到第二插入体112(1)。诸第二紧固件306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此外,各个第二紧固件306可以各自与第一紧固件304沿从第一端302a向第二端302b延伸的方向对准。每个第二紧固件306可包括具有邻接表面306b的倒钩306a。如图15中所示,每个邻接表面306b可以被配置为邻接第二插入体112(1)的对应邻接表面。应当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紧固件304和至少一个紧固件306中的各自可以被实现为适于将盖罩300紧固到第一插入体108(1)和第二插入体112(2)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件。

第一连接器100或第二引线框112(1)可以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盖罩300(2),介电或电绝缘盖罩300(2)被配置为覆盖第二行的第一连接器100的弯折区域。可以如上关于第一盖罩302(1)所述地实现第二盖罩302(2)。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罩302(2)可不包括倒钩304a和倒钩306a。

转至图1、图7和图8,第二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介电或电绝缘连接器壳体202,以及由连接器壳体202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多个电接触件可以界定电接触件的第一行r1,电接触件的第一行r1沿侧向方向a取向并被配置为与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行r1对接。第一行r1可以包括第一接地板2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206(1)。第一接地板204(1)可以被配置为保护信号接触件206(1)免受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如下讨论)以及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器100的pcb中至少一者的干扰。

第一接地板2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206(1)可以由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208(1)支承,该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208(1)继而由连接器壳体202支承。因此,电连接器200可包括第一插入组件或引线框210(1),第一插入组件或引线框210(1)包括至少一个插入体208(1)、第一接地板2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206(1)。第一接地板204(1)和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206(1)可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插入体208(1)。

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多个电接触件可以界定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沿侧向方向a取向并被配置为与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二行r2对接。第二行r2可以沿横向方向t向内地与第一行r1间隔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具有两行,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200可以包括少至一行或两行以上的电接触件。第二行r2可以包括第二接地板2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2)。第二接地板204(2)可以被配置为保护信号接触件206(2)免受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器100的pcb的干扰。

第二接地板2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2)可以由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208(2)支承,该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208(2)继而由连接器壳体202支承。因此,电连接器200可包括第二插入组件或引线框210(2),第二插入组件或引线框210(2)包括至少一个插入体208(2)、第二接地板2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2)。第二接地板204(2)可以被配置为保护信号接触件206(2)免受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器100的pcb的干扰。第二接地板204(2)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2)可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插入体208(2)。

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具有安装端202a和从安装端202a偏移的对接端202b。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可以界定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沿纵向方向l经安装端202a和对接端202b延伸。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可以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电接触件的第一行r1。例如,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可被配置为容纳第一引线框210(1),该第一引线框210(1)支承电接触件的第一行r1。第一连接器壳体202可以包括第一多个分隔壁202d,第一多个分隔壁202d延伸到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中。诸第一分隔壁202d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例如,第一分隔壁202d可以间隔开以便将电接触件彼此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壁202d可被间隔开以将信号接触件的对206(1)相互分开,并且与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分开(以下关于图13和图14讨论)。

第二壳体202还可界定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沿纵向方向l经安装端202a和对接端202b延伸。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可与第一接触件开口202c沿横向方向t间隔开。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可以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例如,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可以被配置为容纳第二引线框210(2),第二引线框210(2)支承电接触件的第二行r2。第一连接器壳体202可以包括第二多个分隔壁202f,第二多个分隔壁202f延伸到第二接触件开口202e中。第二分隔壁202f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例如,第二分隔壁202f可被间隔开以便将电接触件相互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隔壁202e可以被间隔开,以将信号接触件的对206(2)相互分开,并且与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分开(以下关于图13和图14讨论)。

现在转至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地板204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图7和图8的第一接地板204(1)和第二接地板204(2)之一或两者可按照图13和图14中的接地板204所示实现。类似地,第一多个信号接触件206(1)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206(2)之一或两者可由信号接触件206所示实现。

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具有信号安装端206a和与信号安装端206a相对的信号对接端206b。信号接触件206均处于基本直式的配置,其中信号安装端206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安装,该方向与信号对接端206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相同。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具有第一信号边缘206c和与第一信号边缘206c沿侧向方向a相对的第二信号边缘206d。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具有第一信号宽侧206e和与第一信号宽侧206e相对的第二信号宽侧206f。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其第一信号边缘206c到其第二信号边缘206d的宽度、从其第一信号宽侧206e到其第二信号宽侧206f的厚度,以及沿第一信号宽侧206e和第二信号宽侧206f中的一者从其信号安装端206a到其信号对接端206b的长度。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该长度可以大于该宽度和该厚度。因此,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在沿其第一信号宽侧206e和第二信号宽侧206f中的一者从其信号安装端206a到延伸其信号对接端206b时可以时细长的。

每个信号接触件206具有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被配置为耦合到引线框的插入体(例如210(1)的本体208(1),或210(2)的本体208(2))。每个信号接触件206的信号安装端206a可包括从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延伸的信号安装特征206h。信号安装特征206h可以是安装尾部,该安装尾部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安装特征206h可以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适合于将信号接触件206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

每个信号接触件206的信号对接端206b可包括接触梁206m。接触梁206m可以被构造为柔性梁,该柔性梁具有诸如弧形的弯折形状。本文所述的弯折结构是指可以通过诸如弯折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折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折形状。接触梁206m可以包括梁本体206n和从梁本体206延伸的残段206p。梁本体206n可以从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远离信号安装端206a延伸,并且残段206p可以从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沿一从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偏移的方向。梁本体206n和残段206p可以在弯头206q处相互邻接。梁本体206n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沿内-外方向偏移。内-外方向可以与横向方向t对准。接触梁206m可以界定基本上呈“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梁本体206n的偏移部分连接到信号接触件本体206n。

暂转至图16,每个信号接触件206的弯头206q被配置为在第一连接器100与信号接触件206的接触梁206m沿纵向方向l对接时,拭抹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应电接触件106。当每个信号接触件206拭抹对应电接触件106时,信号接触件206的接触梁206m沿从第二信号宽侧206f向第一信号宽侧206e延伸的方向。然后,接触梁206m可以向其未偏转位置回转,但不完全返回至其未偏转位置。当对接时,每个接触梁206m被配置为接触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应接触件106,以便沿内-外方向向对应接触件106施加偏置力。

返回图13和图14,接地板204可以由金属或损耗材料或对信号接触件206提供屏蔽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因此,接地板204也可以被称为屏蔽。接地板204具有接地板本体204g,接地板本体204g界定相对彼此偏移的接地安装端204a和接地对接端204b。图13和图14中的接地板204处于基本直式的配置,其中接地安装端204a被配置为沿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l)安装,该方向与接地对接端204b被配置对接的方向相同。应当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板204可以以直角配置来实现。

接地板204具有第一接地边缘204c和第二接地边缘204d,第二接地边缘204d与第一接地边缘204c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接地板204具有第一接地平面表面204e和第二接地平面表面204f,第二接地平面表面204f与第一接地平面表面204e相对。接地板204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接地边缘204c到第二接地边缘204d的宽度,从第一平面表面204e到第二平面表面204f的厚度,以及沿第一平面表面204e和第二平面表面204f中的一者从接地安装端204a到接地对接端204b的长度。该长度和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宽度可以大于该长度。

接地板本体204g被配置为耦合到引线框的插入体(例如,210(1)的本体208(1),或210(2)的本体208(2))。接地安装端204a可以包括多个安装特征204h,该多个安装特征204h被配置为附连到第二互补电部件(例如,pcb)。接地安装特征204h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每个安装特征204h可被配置为安装尾部,该安装尾部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安装特征204h可以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适合于将接地板204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每个安装特征204h可从板本体204g沿内-外方向(例如,从第二平面表面204f向第一平面表面204e延伸的方向)偏移。

接地安装特征204h可以被布置成接地安装特征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接地安装特征204h被布置成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每对的接地安装特征204h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相邻的对可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2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2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接地端204b可包括多个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弯折的柔性梁,该弯折诸如是弧形。本文所述的弯折结构是指可以通过诸如弯折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折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折形状。每个接地接触梁204m可包括梁本体204n和从梁本体204n延伸的残段204p。残段204p可以从梁本体204n沿着从梁本体204n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着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该方向可以具有沿内-外方向的方向分量。梁本体204n和残段204p可以在弯头204q处相互邻接。梁本体204n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板本体204g沿内-外方向偏移。接地接触梁204m可界定基本上的“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梁本体204n的偏移部分连接到板本体204g。

类似地,每个接地接触梁204r可以包括梁本体204s和从梁本体204s延伸的残段204t。残段204t可以从梁本体204s沿着从梁本体204s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着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该方向可以具有在内-外方向上的方向分量。梁本体204n和残段204p可以在弯头204q处相互邻接。接触梁204r的梁本体204s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板本体204g沿内-外方向偏移。接触梁204r可以界定基本上呈“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梁本体204s的偏移部分连接到板本体204g。

每个接地接触梁204m可以与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r相邻。因此,接地板204可以包括相邻的接触梁组,其中每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如示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可包括两个接地接触梁204m和一个接地接触梁204r。在每组中,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r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位于一对接地接触梁204m之间。一对接地接触梁中的每个接地接触梁204m可以与一个接地安装特征204h沿纵向方向l对准。每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接地接触梁204m的相邻的对可以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接地接触梁204r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接地接触梁204r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暂转至图15,当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沿纵向方向l彼此对接时,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被配置为拭抹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应接地对接特征104q。例如,每个接地接触梁204m被配置为在相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处拭抹接地板204的第一平面表面204e,并且每个接地接触梁204r被配置为在相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处拭抹接地板204的第二平面表面204f。当每个接地接触梁204m拭抹对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时,接触梁204m沿内-外方向偏转。然后,接地接触梁204m可以向其未偏转位置回转,但不完全返回到未偏转位置。因此,当对接时,每个接触梁204m沿内-外方向向对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施加偏置力。当每个接地接触梁204r拭抹对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时,接触梁204r沿内-外方向偏转。然后,接地接触梁204m可以向其未偏转位置回转,但不完全返回到未偏转位置。因此,当对接时,每个接触梁204r沿内-外方向向对应的接地对接特征104q施加偏置力。

如图14所示,接地板204和信号接触件206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相邻位置。信号接触件206可被布置为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信号接触件206也可与接地板204沿横向方向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示出的),信号接触件206可以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每对信号接触件206可界定差分信号对。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206可以被布置成边缘对边缘并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信号接触件206的对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2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2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信号接触件206和接地板204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以使得信号接触件206的信号安装特征206h沿侧向方向a相互呈一线,并且与接地板204的接地安装特征204h呈一线。在信号接触件206和接地安装特征204h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和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各对接地安装特征204h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被设置在两对信号接触件206之间。类似地,各对信号安装特征206h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被设置在两对接地安装特征204h之间。

信号接触件206可以相对于接地板204布置成使得每个信号接触件206的接触梁206m相对于侧向方向a在至少两组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之间。在信号接触件2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206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布置在两组相对的接地接触梁204m和接地接触梁204r之间。

接地板204和信号接触件206可以被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保持在上文讨论的相邻位置。例如,信号接触件206的信号接触件本体206g以及接地板204的板本体204g可以设置在插入体中(例如,图7和图8的208(1)或208(2))。接地板204和信号接触件206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插入体208。

图18至图32的讨论

保持直角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的安装端的共面性对于确保精确安装至pcb上很重要。如果未精确控制接触件的安装端的位置,则一个或多个安装端可能无法正确安装至pcb的对应接触件上。在常规的直角连接器中,当弯折电接触件以形成直角时,难以控制保持安装端的共面性。因此,在以下讨论中,公开了其中接触件的分开的部分相互耦合以形成直角的实施例,而不是使接触件弯折以形成直角。

现在转至图18至图21,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400。在该实施例中,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可各自具有可相互耦合的分开的部分以形成角形接触件,如图23和图24所示。电连接器400被配置为安装到诸如第一pcb的第一互补电部件(未示出)上。第一电连接器400可以是角形连接器,诸如(不限于)直角连接器,该角形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未示出)沿纵向方向l对接,并且被配置为以一方向安装到第一pcb上,该方向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两者均成角度地偏移。因此,电连接器400和第二电连接器可以形成连接器系统。在一些示例中,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可以是横向方向t,横向方向t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两者。

第二电连接器(未示出)可以被配置为安装至诸如第二pcb的第二互补电部件(未示出)上。第二电连接器可以是直式连接器,该直式连接器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安装至第二pcb上,并且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沿纵向方向l对接。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可被实现为角形连接器,诸如(不限于)直角连接器。当对接时,电连接器400和第二电连接器被配置成使得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相互处于电连通。因此,电连接器400和第二电连接器在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之间提供导电路径,诸如从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中至少一者到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中的另一者。

参照图18至图20和图22,电连接器400包括第一介电或电绝缘连接器壳体402,以及由连接器壳体402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多个电接触件可界定沿侧向方向a取向的至少一个电接触件行。每一行可包括至少一个电接触件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行可包括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的多个电接触件组405(1)和电接触件组405(2)。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接触件可界定多个电接触件行r1、r2、r3和r4,多个电接触件行r1、r2、r3和r4沿内-外方向相互偏移。在图20和图22中,示出了四个电接触件行r1、r2、r3和r4,每行具有两个组405(1)和405(2)。将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电接触件行和任何合适数量的电接触件组。

暂转至图23至图26,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电接触件组405。可以如图23中的组405所示实现图22中的至少一个、乃至全部的组405(1)和组405(2)。组405可以包括一对晶圆或引线框,该引线框包括第一引线框410(1)和第二引线框410(2)。第一引线框410(1)界定电接触件的安装端,并且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安装端引线框410(1)。第二引线框410(2)界定电接触件的对接端,并且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对接端引线框410(2)。每对中的引线框410(1)和引线框410(2)可以相互成角度地偏移一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θ。在一个示例中,引线框410(1)和引线框410(2)可以相互成角度地偏移一大约90度的夹角θ。

电接触件组405包括接地接触件404和多个信号接触件406。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可以由金属或损耗材料制成,诸如铜、镍、铍、金、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导电材料。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接地接触件404可以包括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分开的第二接地部分404h,第二接地部分404h可以被耦合到第一接地部分404g。类似地,每个信号接触件406可以包括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分开的第二信号部分406h,第二信号部分406h可以被耦合到第一信号部分404g。每个接地接触件404可被配置为接地屏蔽,该接地屏蔽保护相应的信号接触件406免受(i)相邻的电接触件行和(ii)安装有电连接器400的pcb中至少一者的干扰。

电接触件组405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408和412,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408和412支承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例如,电接触件组405可以包括电绝缘插入体408,电绝缘插入体408支承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一信号部分406g。因此,引线框410(1)可以包括插入体408、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一信号部分406g。此外,电接触件组405可包括电绝缘插入体412,电绝缘插入体412支承第二接地部分404h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因此,引线框410(2)可以包括插入体412、第二接地部分404h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接地接触件404和第二多个信号接触件406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至少一个插入体408和插入体412。例如,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一信号部分406g可以附接到插入体408,并且第二接地部分404h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可以附接到插入体412。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408和412可在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之间以及每个信号接触件406之间提供电绝缘。

返回图22,在具有多个电接触件行的诸如图2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引线框410(1)和引线框410(2)的尺寸可以沿从最外行到最内行的向内方向从一行到下一行减小。例如,每个安装端引线框410(1)可以具有沿横向方向t的高度,并且引线框410(1)的高度可以沿向内方向从一行到下一行减小。类似地,每个对接端引线框410(2)可具有沿纵向方向l的长度,并且引线框410(2)的长度可沿向内方向从一行到下一行减小。这种尺寸的减小可以允许诸电接触件行相互嵌套。

连接器壳体402具有安装端402a和从安装端402a偏移的对接端402b。连接器壳体402可界定至少一个接触件开口402c,该至少一个接触件开口402c沿纵向方向l经安装端402a和对接端402b延伸。每个接触件开口402c可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电触件组405的一部分。例如,每个接触件开口402c可被配置为容纳电接触件组405的对接端引线框410(2)的至少一部分。对于每个接触件开口402c,连接器壳体402可以包括多个间隔壁402d,该多个间隔壁402d沿横向方向t延伸到接触件开口402c中。每个接触件开口402c中的间隔壁402d可以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例如,间隔壁402d可以被间隔开以便与一个接地接触件404的对接特征404q(以下关于图27和图28讨论)沿横向方向t对准。

在如图22中所示的具有多个电接触件行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402可界定用于每行的至少一个接触件开口402c。诸行r的接触件开口402c可以沿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此外,在诸如图22中所示的其中一个电接触件行具有多个电接触件组405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402可以界定用于每组405的接触件开口402c。用于一行中的组405的接触件开口402c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

连接器本体402可以界定至少一个插座,该至少一个插座被配置为容纳电接触件组405。例如,连接器本体402可以界定多个插座,该多个插座被配置为容纳多个电接触件组405。每个插座可被配置为容纳一个电接触件组405。在具有多个电接触件行的实施例中,各行的插座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偏移。在具有成一行的多个接触件组405的实施例中,一行中的插座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图22示出了具有四行插座的实施例,其中每行插座具有两个插座。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器本体402可以界定任何合适行数的插座和在每一行中的任何合适数量的插座。

每个插座可以由至少一个凹槽或凹部402e界定,该至少一个凹槽或凹部402e由连接器本体402界定。每个凹槽402e沿纵向方向l可以是细长的。每个凹槽402e可以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连接器本体402的内表面中。例如,每个插座可以被界定在一对凹槽402e之间,该一对凹槽402e由连接器本体402界定。每对凹槽402e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并且可以朝向彼此敞开。每对凹槽402e可延伸到连接器本体402的面向彼此的相应内表面中。每对凹槽402e可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在其间容纳相应的组405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每对凹槽402e可被配置为沿纵向方向l容纳相应的对接端引线框410(2)的边缘。

连接器本体402可包括至少一个块402f。每个凹槽402e可以由至少一个块402界定。例如,每个块402f可以包括内表面,凹槽402e沿侧向方向a延伸到该内表面中。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器本体402可以包括多个块402f,该多个块402f界定多个凹槽402e,并且每个凹槽402e可以由一个块402f界定。每个块402f可从连接器本体402的安装端402a沿纵向方向l延伸。多个块402f可包括用于每个插座的一对块402f。每对块402f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在具有多个电接触件行的实施例中,每行的块402f可以沿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此外,块402f可各自具有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并且块402f的长度沿横向方向t可从一行到下一行减小。

在具有成一行的多个接触件组405的实施例中,一行中的块402f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此外,可以在相邻插座之间共享成一行的相邻插座之间的内部块402f。因此,每个内部块402f可界定第一和第二凹槽402e,第一和第二凹槽402e彼此背对并且界定相邻的插座。图22示出了具有四行块402f的实施例,其中每行块402f具有三个块402f。然而,将理解的是,连接器本体402可以界定任何合适行数的块402f以及在每一行中的任何合适数量的块402f。

连接器本体402可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402g,该至少一个邻接表面402g被配置为邻接电接触件组405。例如,连接器本体402可以包括多个邻接表面402g,该多个邻接表面402g被配置为邻接多个电接触件组405。每个邻接表面405可被配置为邻接安装端引线框410(1),以便将安装端引线框410(1)沿一方向取向,该方向从相应的对接端引线框410(2)成角度地偏移。例如,每个邻接表面405可以被配置为将安装端引线框410(1)取向成相对于对接端引线框410(2)成一夹角θ。夹角θ可以在75度至105度之间。在一个示例中,夹角θ可以基本上等于90度,并且因此,每个邻接表面402g可以与一平面对准,该平面基本上沿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延伸。每个邻接表面402g可以由块402f界定,诸如被界定在块402f的自由端处,块402f的自由端与连接器本体402的对接端402b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402可以包括在邻接表面402g处的至少一个对准特征402h,该至少一个对准特征402h被配置为将相应的安装端引线框410(1)与邻接表面402g沿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对准。例如,连接器本体402可包括多个对准特征402h,该多个对准特征402h被配置为将多个安装端引线框410(1)与邻接表面402g沿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对准。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对准特征402h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界定在相应的邻接表面402g中。然而,将理解的是,每个对准特征402h可以替代地是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相应的安装端引线框410(1)的开口中。

参照图20和图21,电连接器400可包括被配置为覆盖和保护电接触件的盖罩403。盖罩403可以包括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的上端403a和下端403b。盖罩403可以界定在上端403a和下端403b之间延伸的凹部403c。凹部403c可被配置为容纳电接触件的弯头,使得盖罩403在电接触件的相应安装端和对接端之间的位置处保护该电接触件。

上端403a可包括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的盖403d。例如,当盖罩403沿一方向平移至与壳体402接合时,可以开启盖403d,该方向从下端403b向上端403a延伸。一旦盖403d就位,就可以关闭在电接触件上的盖403d。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使盖403d沿一对凹槽滑动,使得盖403d可以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沿纵向方向l平移。在其他实施例中,盖403d可以围绕铰链(未示出)旋转到开启位置。

下端403b可界定多个槽403e,该多个槽403e经下端403b延伸。如图19中所示,每个槽403e可以被配置为容纳经由该槽的一行或一组电接触件的安装端,使得安装端被定位成安装至互补电部件。盖罩403可包括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3f,该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3f被配置为与壳体402的对应耦合特征402j对接。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2j可界定凹槽,并且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3f可以界定被配置为容纳在该凹槽中的舌片。舌片可以具有t形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将理解的是,盖罩403和壳体402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盖罩403耦合到壳体402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其他类型的耦合特征。

如图22所示,连接器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压紧支架401,该至少一个压紧支架401被配置为将连接器400固定到pcb。每个压紧支架401可被插入到盖罩403或壳体402的一侧上的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支架401可将盖罩403固定到壳体402。压紧支架401可具有上水平臂和下水平臂,该上水平臂被配置为将盖罩403固定至pcb,该下水平臂被配置为将壳体402固定至该pcb。

现在转至图24、图27和图28,示出了没有插入体408和插入体412的电接触件组的示例。图22中的至少一组、乃至全部组405(1)和组405(2)可以如图24、图27和图28所示地被实施(尽管该组的长度和高度可以如上所述地从一行到下一行变化)。现在具体参考图27,每个信号接触件406具有第一部分406g和第二分开部分406h。注意,每个第一部分406g和每个第二部分406h也可以分别称为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配置为相互耦合,使得信号接触件406界定从第一部分406g到第二部分406h的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θ。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θ可以是大致90度。

每个第一部分406g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对表面406c。每个第一表面406c可以被称为宽侧。每个第一部分406g具有第一对边缘406d,第一对边缘406d彼此相对并且在第一对表面406c之间延伸。每个第一部分406g具有安装端406a,安装端406a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未示出)。每个安装端406a可以被称为信号安装端。每个安装端406a可以界定诸如安装尾部的安装特征406k,该安装尾部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安装特征406k可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或用于将信号接触件406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

每个第一部分406g具有第一耦合端406i,第一耦合端406i从其安装端406a沿一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偏移,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成角度地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可以是横向方向t。每个第一耦合端406i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耦合端。每个第一耦合端406i可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407。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7例如可界定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容纳相应的第二部分406h的突起。然而,将理解的是,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7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耦合特征,诸如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被容纳在相应的第二部分406h的开口中。

每个第一部分406g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一个边缘406d到另一边缘406d的宽度、从一个表面406c到另一表面406c的厚度,以及从其信号安装端406a到其第一耦合端406i的长度。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该长度可以大于该宽度和该厚度。

每个第二部分406h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对表面406e。每个第二表面406e可以被称为宽侧。每个第二部分406h具有第二对边缘406f,第二对边缘406f彼此相对并且在第二对表面406e之间延伸。每个第二部分406h具有对接端406b,对接端406b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未示出)的电接触件对接。每个对接端406b可以被称为信号对接端。

每个对接端406b可以界定对接特征,该对接特征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的电接触件对接。例如,每个对接特征可以包括接触梁406m,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施其他合适的对接特征。接触梁406m可以从第二部分的本体沿纵向方向l延伸。接触梁406m可以被构造为柔性梁,该柔性梁具有诸如弧形的弯折形状。本文所述的弯折结构是指可以通过诸如弯折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折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折形状。接触梁406m可包括梁本体406n和从梁本体406n延伸的残段406p。残段406p可以从梁本体406n沿一方向延伸,该方向远离信号安装端406a并且从梁本体406n成角度地偏移,诸如沿与沿着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成角度地偏移的方向。梁本体406n和残段406p可以在弯头406q处相互邻接。梁本体406n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第二部分406h沿横向方向t偏移。接触梁406m可以界定大致呈“s”形的曲线,该曲线将梁本体406n的偏移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406h的本体。

每个弯头406q被配置为在第二电连接器与信号接触件406的接触梁406m沿纵向方向l对接时,拭抹第二电连接器(未示出)的对应电接触件。当接触件406拭抹第二电连接器的对应电接触件时,信号接触件406的接触梁406m沿横向方向t偏转从未偏转位置到偏转位置。然后,接触梁406m可以沿横向方向t从其偏转位置向其未偏转位置回转,但不完全返回到未偏转位置。当对接时,每个接触梁406m被配置为接触第二电连接器的对应接触件,从而沿横向方向t向对应的接触件施加偏置力。

每个第二部分406h具有第二耦合端406r,第二耦合端406r沿纵向方向l从其对接端406b偏移。每个第二耦合端406r可称为第二信号耦合端。每个第二耦合端406r可以界定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409。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9例如可以界定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相应的第一部分406g的开口中。然而,将理解的是,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9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耦合特征,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容纳相应的第一部分406g的突起。

每个第二部分406h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一个边缘406f到另一边缘406f的宽度、从一个表面406e到另一表面406e的厚度,以及从其信号对接端406b到其第二耦合端406r的长度。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该长度可以大于该宽度和该厚度。

暂转至图29至图32,示出了耦合特征407和耦合特征409的各种实施例。如图29至图32所示,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是开口,该开口延伸到第一部分406g的宽侧406c中并且至少部分地经第一部分406g延伸。开口可以具有矩形、圆形或用于与突起对接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是突起,该突起的尺寸被设定成并且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经开口延伸。突起可以具有矩形、圆形或用于与开口对接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突起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的宽度,该宽度可小于从一个边缘406f到另一边缘406f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至图31所示,开口可以与第一部分406g的端部间隔开,使得开口界定在一平面内的闭合形状,该平面与宽侧406c对准。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开口可以在第一部分406g的端部处敞开,使得该开口界定在一平面内的开放形状,该平面与宽侧406c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开口可以贯穿第一部分406g延伸,诸如贯穿宽侧406c的对。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可以经第一部分406g部分地延伸,以界定由图31中的虚线所示的凹部。突起的尺寸可被设定成和被配置为延伸到开口中并且至少部分地经第一部分406g延伸。例如,如图30所示,突起的尺寸可以设定成贯穿第一部分406g延伸,以使得该突起延伸到宽侧406c中并延伸超过另一宽侧406c。因此,开口可以具有沿一方向的厚度,并且突起可以具有沿方向l的长度,该长度大于该厚度,从而使得该突起贯穿该开口延伸。或者,突起的尺寸可以被设定为部分地但不完全地经第一部分406g延伸,如图31中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图29至图32所示的突起和开口可以对调,使得第一部分界定突起并且第二部分界定开口。因此,第一耦合特征407和第二耦合特征709中的一者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界定在第一对宽侧406c和第二对宽侧406e的一者中,并且第一耦合特征407和第二耦合特征409中的另一者可以是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该开口中。

在每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将突起固定在开口中。焊接可以通过激光焊接或诸如超声工作尖(ultrasonictip)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焊接技术来执行,并且可以使用诸如红光激光或绿光激光的任何合适的激光。在突起贯穿开口延伸的示例中,突起可以被焊接以熔化该突起的末端,从而将突起结合到第一部分。熔化末端会使信号部分406h的总物理长度减小。熔化末端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导致信号部分的末端的总物理宽度增加。因此,熔化突起的末端可导致该末端形成具有诸如图24中所示的大致半球形的珠状物。在替代实施例中,可通过压配合、结合、焊接、钎焊、粘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来将突起固定在开口中,从而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粘合剂进行结合。环氧树脂或粘合剂可以是导电的。

返回图27,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407和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被配置为相互耦合,使得电接触件界定从第一部分406g到第二部分406h的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θ。当第一部分406g和第二部分406h相互耦合以形成信号接触件406时,信号接触件406界定在安装端406a和对接端406b之间的连续传导路径。将理解的是,连接器400的所有的信号接触件406可以使用相同的耦合特征来实现,或者至少一些信号接触件406可以使用与其他信号接触件406不同的耦合特征来实现。例如,一些第一部分406g可以用突起来实现,而其他第一部分406g可以用开口来实现。类似地,一些第二部分406h可以用突起来实现,而其他第二部分406h可以用开口来实现。

现在转至图28,接地接触件404具有第一部分404g和第二分开的部分404h。第一部分404g可以是第一接地板,并且第二部分404h可以是第二接地板。注意,第一部分404g和第二部分404h也可以分别称为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配置为相互耦合,使得接地接触件404界定从第一部分404g到第二部分404h的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θ。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θ可以是大致90度。

第一部分404g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对表面404c。每个第一表面404c可以被称为宽侧。第一部分404g具有第一对边缘404d,第一对边缘404d彼此相对并且在第一对表面404c之间延伸。第一部分404g具有安装端404a,安装端404a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未示出)。安装端404a可以被称为接地安装端。第一部分404g具有第一耦合端404i,第一耦合端404i从安装端404a沿一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偏移,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与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成角度地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可以是横向方向t。第一耦合端404i可以被称为第一接地耦合端。第一部分404g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一个边缘404d到另一边缘404d的宽度、从一个表面404c到另一表面404c的厚度,以及从其接地安装端404a到其第一耦合端404i的长度。该长度和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宽度可以大于该长度。

安装端404a可以界定至少一个安装特征404k,该至少一个安装特征404k被配置为安装至诸如pcb的第一部件。每个安装特征404k可以被配置为安装尾部,该安装尾部被配置为容纳焊球(未示出)。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安装特征406k可被配置为压配合安装尾部、表面安装尾部或适合于将接地接触件404安装至pcb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安装特征或安装特征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端404a可以界定多个安装特征404k。安装特征404k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至少一些安装特征404k中可以被布置成安装特征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安装特征404k被布置成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每对的安装特征404k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相邻对可以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

第一耦合端404i可以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407。每个第一耦合特征407例如可以界定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容纳第二部分404h的突起。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一耦合特征407可包括界定开口的凸舌。然而,将理解的是,每个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耦合特征,诸如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第二部分404h的开口中。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耦合特征407。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至少一些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被布置成第一耦合特征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第一耦合特征407被布置成第一耦合特征对的实施例中,每对的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相邻对可以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每对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与一对安装特征404k对准,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04g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对准特征404l,该至少一个对准特征404l被配置为与连接器壳体404(图22中示出)的对准特征402h对准。当对准时,对准特征404l和对准特征402h可使安装端引线框410(1)与邻接表面402g沿侧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t对准。例如,第一部分404g可包括一对对准特征404l,该一对对准特征404l被配置为与连接器壳体404的对准特征402h对准。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对准特征404l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界定在第一部分404g的表面404c中。连接器可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经壳体402的开口404l和开口402h延伸,以便将组405固定到壳体402。然而,将理解的是,每个对准特征404l可以替代地是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壳体404的开口中。第二部分404h可包括至少一个倒钩404t,该至少一个倒钩404t被配置为与壳体402的插座形成摩擦配合以限制回退。

第二部分404h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对表面404e。每个第二表面406e可以被称为宽侧。第二部分404h具有第二对边缘404f,第二对边缘404f彼此相对并且在第二对表面404e之间延伸。第二部分404h具有对接端404b,对接端404b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未示出)的电接触件对接。对接端404b可以被称为接地对接端。第二部分404h具有第二耦合端404r,第二耦合端404r从对接端404b沿纵向方向l偏移。第二耦合端404r可以被称为第二接地耦合端。每个第二部分404h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从一个边缘404f到另一边缘404f的宽度,从一个表面404e到另一表面404e的厚度,以及从其对接端404b到其第二耦合端404r的长度。该长度和该宽度可以大于该厚度。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宽度可以大于该长度。

第二部分404h可以界定邻近对接端404b的多个对接端开口404m,该多个对接端开口404m延伸到至少一个平面表面404e中。对接端开口404m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二部分404h可以包括用于每个对接端开口404m的偏移表面404n。每个偏移表面404n可以与相应的对接端开口404m沿横向方向t对准。此外,每个偏移表面404n可以从相应的对接端开口404m相对于横向方向t偏移。每个偏移表面404n被配置为保护至少一个接触梁406m,诸如一对接触梁406m,免受电接触件或接地接触件404内的pcb的干扰,如图23和图24所示。

对接端404b可以界定至少一个对接特征404q,诸如多个对接特征404q,该至少一个对接特征404q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的电接触件对接。对接特征404q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此外,可以将各个对接特征404q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两个对接端开口404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特征404q可包括具有第一平面表面的平面对接部分,该平面对接部分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的至少一个接触梁对接。例如,每个对接特征404q可以包括第一平面表面和第二平面表面,第一平面表面和第二平面表面被配置为以类似于图15中所示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器的相对的接地接触梁对接。因此,每个对接特征404q可以被容纳在第二电连接器的一对相对的接地接触梁之间。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特征404q可以界定诸如(不限于)接触梁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对接接口。

第二耦合端404r可以界定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409。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9例如可以界定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相应的第一部分404g的开口中。然而,将理解的是,至少一个耦合特征409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耦合特征,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容纳相应的第一部分404g的突起。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耦合特征409。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至少一些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被布置成第二耦合特征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第二耦合特征409被布置成第二耦合特征对的实施例中,每对的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此外,相邻对可以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每对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与对接特征404q对准,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暂转至图29至图32,第一耦合特征407可以是开口,该开口延伸到第一部分404g的宽侧404c中并且至少部分地经第一部分404g延伸。开口可以具有矩形、圆形或用于与突起对接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是突起,该突起的尺寸被设定为并且该突起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经开口延伸。突起可以具有矩形、圆形或用于与开口对接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突起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的宽度,该宽度可以小于从一个边缘404f到另一边缘404f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至图31所示,开口可以与第一部分404g的端部间隔开,使得开口的周界界定在一平面内的闭合形状,该平面与宽侧404c对准。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开口可以在第一部分404g的端部处敞开,使得该开口的周界界定在一平面内的开放形状,该平面与宽侧404c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开口可以贯穿第一部分404g延伸,诸如经过一对宽侧404c。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可以经第一部分404g部分地延伸,以便界定由图31中的虚线所示的凹部。突起的尺寸可以被设定为并且该突起可以被配置为延伸到开口中并且至少经第一部分404g部分地延伸。例如,如图30所示,突起的尺寸可以被设定为贯穿第一部分404g延伸,以使得该突起延伸到一个宽侧404c中并延伸超过另一宽侧404c。因此,开口可以具有沿一方向的厚度,并且突起可以具有沿方向l的长度,该长度大于该厚度,从而使得该突起贯穿该开口延伸。或者,突起的尺寸可以被设定成经第一部分404g部分地延伸但不贯穿第一部分404g,如图31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图29至图32的突起和开口可以对调,使得第一部分界定突起,并且第二部分界定开口。因此,第一耦合特征407和第二耦合特征709中的一者可以是开口,该开口被界定在第一对宽侧404c和第二对宽侧404e中的一者中,并且第一耦合特征407和第二耦合特征409中的另一者可以是突起,该突起被配置为被容纳在该开口中。

在每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将突起附接在开口中。焊接可以通过激光焊接或诸如超声工作尖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焊接技术来执行,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激光,诸如红光激光或绿光激光。在突起贯穿开口延伸的示例中,突起可以被焊接以熔化该突起的末端,从而将该突起结合到第一部分。熔化末端可导致接地部分404h的总物理长度减小。熔化末端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导致接地部分的末端的总物理宽度增加。因此,使突起的末端熔化可以使该末端形成诸如具有大致半球形的珠状物。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压配合、粘合、焊接、钎焊、粘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将突起固定在开口中,以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粘合剂进行结合。环氧树脂或粘合剂可以是导电的。

转至图28,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407和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409可以被配置为相互耦合,使得电接触件界定从第一部分404g到第二部分404h的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θ。当第一部分404g和第二部分404h相互耦合以形成接地接触件404时,接地接触件404界定在安装端404a和对接端404b之间的连续传导路径。此外,接地接触件404界定至少一个窗口404p,诸如多个窗口404p,该至少一个窗口404p在接地接触件404的弯头处。弯头可以被界定在接地安装端404a和接地对接端404b之间,诸如在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相互耦合的位置处。每个窗口404p被界定在一位置处,该位置在接地接触件404的两个第一耦合特征407之间与接地接触件404的两个第二耦合特征409之间相对于侧向方向a对准处。

将理解的是,第一部分404g可以用一种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开口或突起)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开口和突起)来实现。类似地,第二部分404h可以用一种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开口或突起)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开口和突起)来实现。此外,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一信号部分406g可以用一种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突起或开口)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第一部分404g可以用开口来实现,并且第一部分406g可以用突起来实现,或反之亦然)来实现。类似地,第二接地部分404h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可以用一种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突起或开口)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耦合特征(例如,第二部分404h可以用开口实现,并且第二部分406h可以用突起来实现,或反之亦然)来实现。

返回参考图24,现在将描述接触件组405中的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的布置。信号接触件406可以布置成沿行方向相互间隔开。行方向可以是侧向方向a。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信号接触件406可以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每对信号接触件406可以界定差分信号对。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406可以布置成边缘到边缘,并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信号接触件对是边缘耦合的。各对信号接触件406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一个信号接触件4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可以至少与两个信号接触件406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相等。图24示出了四对信号接触件406和单个接地接触件404;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任何合适数量的信号接触件和任何合适数量的接地接触件。在具有多行的实施例中,信号对从一行到下一行可以沿横向方向t偏移,使得在一行中的一对接触件之间延伸的线不在相邻行中的一对接触件之间延伸。

接地屏蔽404可以与信号接触件406间隔开,使得接地屏蔽404的每个窗口404p与至少一个信号接触件406沿内-外方向对准。每个信号接触件406可以布置成从接地接触件404向外,使得第一信号部分406g与第一接地部分404g间隔开并且第二信号部分406h与第二接地部分404h间隔开。因此,一条线可以在接地接触件404和所有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部分406g之间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会与接地接触件404或信号接触件406相交。换言之,一条线可以经所有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部分406g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经接地接触件404的任何部分延伸。类似地,一条线可在接地接触件404和所有信号接触件406h的第二部分406h之间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与接地接触件404或信号接触件406相交。换言之,一条线可以经所有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二部分406h沿侧向方向a延伸,而不经接地接触件404的任何部分延伸。应当注意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的位置可以互换,使得信号接触件406大体上与接地接触件404向内间隔开。

信号接触件406和接地接触件404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使得信号接触件406的信号安装特征406k沿侧向方向a相互呈一线并且与接地接触件404的接地安装特征404k呈一线。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个信号安装特征406k设置在两个接地安装特征404k之间。在信号接触件4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信号安装特征406k设置在两个接地安装特征404k之间。在接地安装特征404k被布置成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接地安装特征404k设置在两个信号安装特征之间。在信号接触件406和接地安装特征404k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和接地安装特征对的实施例中,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接地安装特征404k设置在两对信号安装特征406k之间。类似地,可以相对于侧向方向a将各对信号安装特征对406k设置在两对接地安装特征404k之间。

信号接触件406可以相对于接地接触件404布置,使得每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接触梁406m与一个对接端开口404m沿横向方向t对准。因此,每个接触梁406m被配置为当接触梁406m与第二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对接时,偏转到对应对接端开口404m中。优选地,每个接触梁406m可偏转到对应开口404m中,使得当接触梁406m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时,接触梁406m的本体406n与对接特征404q基本上共面。在信号接触件406被布置成信号接触件对的实施例中,每个对接端开口404m可以与一对信号接触件406的接触梁406m对准。当信号接触件406相对于接地接触件404处于相邻位置时,接地接触件404的偏移表面404n可以与信号接触件406的宽侧406e沿横向方向t对准。

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可以由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保持在上面讨论的相邻位置。例如,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部分406g和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一部分404g可以由第一插入体408支承。此外,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二部分406h和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二部分404h可以由第二插入件412支承。接地接触件404和信号接触件406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接、压配合或用于将电接触件附接到壳体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而附接到第一插入体408和第二插入体412。

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二部分404h沿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大体上是平面的。此外,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一部分404g沿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大体上是平的。在一个示例中,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是横向方向t。因此,第一部分404g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二部分404h。

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二部分406h可以沿一沿着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延伸的平面相对彼此共面。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部分406g可以沿一沿着侧向方向a和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延伸的平面相对彼此共面。在一个示例中,成角度偏移的方向dao是横向方向t。因此,第二部分406h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部分406g。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部分406g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一部分404g。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二部分406h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接地接触件404的第二部分404g。

参照图22和图24,现在将描述组装角形连接器40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电接触件组405(1)和405(2)附连到电连接器400的壳体402,其中405(1)和405(2)各自包括沿侧向方向a成一行布置的多个信号接触件406,以及从信号接触件406沿垂直于侧向方向a的内-外方向偏移的接地屏蔽404。将理解的是,可以对具有少至一个电接触件组或多于一个电接触件组的连接器执行该方法,以及对具有少至一个电接触件行或多于一个电接触件行的连接器执行该方法。在采用多行的组405(1)和405(2)的实施例中,可以按次序将行附连到连接器壳体402,该次序从最底行或最内行r1开始并在最顶行或最外行r4结束。例如,至少一组可以包括分别用于第一行r1的第一组405(1)和第二组405(1)以及用于第二行r2的第一组405(1)和第二组405(1),并且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一组之后附连第二组,以便第二组与第一组沿与侧向方向a垂直的向外方向间隔开。

组405(1)和组405(2)各自可通过将该组的第二引线框410(2)插入到壳体402的插座中,并且接着将第一引线框410(1)耦合到该第二引线框410(2),附连到壳体402。然而,应注意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引线框410(2)插入插座之前,可以将第一引线框410(1)和第二引线框410(2)相互耦合。将第一引线框410(1)耦合到第二引线框410(2)的步骤可以包括,对于每个信号接触件406,将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一信号部分406g耦合到信号接触件406的第二信号部分406h,以界定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第一信号部分406g的安装端406a到第二信号部分406h的对接端406b的连续传导路径。该步骤还可以包括将接地屏蔽404的第一接地部分404g耦合到接地屏蔽404的第二接地部分404h,以便界定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从而界定从第一接地部分404g的安装端404a到第二接地部分404h的对接端404b的连续传导路径。在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耦合到第二接地部分404h时,第一接地部分404g可以邻接壳体402的邻接表面402g,从而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取向成相对于第二接地部分404h呈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

可以通过将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中的一者的突起容纳在第一信号部分404g和第二信号部分404h中的另一者的开口中,将第一信号部分406g耦合到第二信号部分406h。可以通过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中的一者的突起容纳在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中另一者的开口中,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耦合到第二接地部分404h。附加地或替代地,可以通过将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相互焊接而将每个第一信号部分406g耦合到对应的第二信号部分406h。可以通过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相互焊接,将第一接地部分404g耦合到第二接地部分404h。焊接可包括熔化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第二信号部分406h中的一者的耦合特征407或耦合特征409,诸如突起的至少一部分,以将该耦合特征结合到第一信号部分406g和第二信号部分中406h中的另一者。类似地,焊接可以包括熔化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中的一者的耦合特征407或耦合特征409,诸如突起的至少一部分,以将该耦合特征结合到第一接地部分404g和第二接地部分404h中的另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特征可以是贯穿第一信号部分404g和第二信号部分404h中的另一者延伸的突起,并且该突起的端部可以通过焊接熔化,该突起经第一信号部分404g和第二信号部分404h中的另一者延伸。

返回图18,电连接器400可以具有边缘耦合的差分信号对,并且电连接器400可以在电接触件的对接端和安装端之间以一传输速率传输数据信号,该传输速率从27ghz的情况下约54千兆比特每秒至40ghz的情况下约80千兆比特每秒,其中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在8.5皮秒的上升时间(10%至90%)具有在-40db至-80db之间的近端串扰功率和,其中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在8.5皮秒的上升时间(10%至90%)具有在-40db至-80db之间的远端串扰功率和,并且电连接器在通过27ghz的情况下保持范围在0至-2db之间的差分插入损耗,且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保持范围在0至-4db之间的差分插入损耗。

继续参考图18,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电连接器的尺寸。尽管参照图18描述了尺寸,但是将理解的是,电连接器100的对应尺寸可以与下面的尺寸相同。每对信号接触件406可界定在该对信号接触件406之间的沿侧向方向a的中间的中心。每个组405中成对的信号接触件406可界定从一对的中心到相邻对的中心的距离d1。中心到中心的距离d1可以界定沿侧向方向a的信号接触件间距。信号接触件间距在每个组内可以是恒定,并且从一个组到下一个组可以是恒定。因此,每行中的组405可具有恒定的信号接触件间距,并且每行中的组405可具有一信号接触件间距,该信号接触件间距与每个其他行中的组405的信号接触件间距相等。因此,可以说电连接器400具有恒定的信号接触件间距。在一些示例中,距离d1可以为大约3.2mm,诸如在3.2mm的±10%的范围内。例如,距离d1可以在2.88mm至3.52mm的范围内。

类似地,每个接地屏蔽404可界定接地接触件中心,该接地接触件中心相对于侧向方向a在信号接触件406的两个相邻对之间的中间。例如,接地接触件中心可为对接特征404q的中心或安装特征404k的中心。每个接地屏蔽404可以界定从一个接地接触件中心到相邻的接地接触件中心的距离d2。中心到中心的距离d2可以界定沿侧向方向a的接地接触件间距。接地接触件间距在每个接地屏蔽404内可以是恒定的,并且从一个接地屏蔽404到下一个接地屏蔽404可以是恒定的。因此,每行中的接地屏蔽404可具有恒定的接地接触件间距,并且每行中的接地屏蔽404可具有一接地接触件间距,该接地接触件间距与每个其他行中的接地屏蔽404的接地接触件间距相等。因此,可以说电连接器400具有恒定的接地接触件间距。在一些示例中,距离d2可以为大约3.2mm,诸如在3.2mm的±10%的范围内。例如,距离d2可以在2.88mm至3.52mm的范围内。

电连接器400可界定沿侧向方向延伸的每行的中心线。电连接器400可以界定从一行的中心线到下一行的中心线的沿横向方向t的距离d3。中心到中心的距离d3可以界定沿横向方向t的行间距。行间距可以从一行到下一行是恒定的。因此,可以说电连接器400具有恒定的行间距。在一些示例中,距离d3可以是大约1.8mm,诸如在1.8mm的±10%内。例如,距离d2可以在1.62mm至1.98mm的范围内。

信号接触件406的对可以从一行到下一行错开。例如,每行中的第一对信号接触件可以与下一行中的第一对信号接触件偏移距离d4。距离d4可以是从每行中的第一对的中心到下一行中的第一对的中心的距离。在一些示例中,距离d4可以为大约1.2mm,诸如在1.2mm的±10%的范围内。例如,距离d4可以在1.08mm至1.32mm的范围内。

电连接器400(和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402b可包括由一列的组405界定的信号接触件区域(signal-contactfield)。具体而言,该信号接触件区域可由假想的周界或框界定,该周界或框具有(i)沿侧向方向a在一列的组405的最靠外信号接触件的最外点之间延伸的宽度,以及(ii)沿横向方向t在最外行的信号接触件的最外点之间延伸的高度。例如,信号接触件区域可以具有(i)沿侧向方向a从行r1中最右边的信号接触件的最外点到行r4中从右到左计数的第四信号对的最外点(即第八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最外点)的宽度,以及(ii)沿横向方向t从行r1中最右的信号接触件的最高点到行r4中从右到左计数的第四信号对的最低点(即第八信号接触件406的最低点)的高度。

信号接触件区域的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可以大约为11.69mm,诸如在11.69mm的±10%之内。如示出的,信号接触件区域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大约每11.69mm四个信号对(即八个信号接触件406)的侧向信号接触件密度,诸如在11.69mm的±10%的范围内有四个信号对。沿横向方向t的信号接触件区域的高度可以是大约5.86mm,诸如在5.86mm的±10%的范围内。如示出的,信号接触件区域可具有沿横向方向t大约每5.86mm四个信号对(即,八个信号接触件406)的横向信号接触件密度,诸如在5.86mm的±10%的范围内有四个信号对。此外,信号接触件区域可以具有面密度,该面密度等于侧向信号接触件密度和横向信号接触件密度的乘积。因此,面密度可以约为68.50平方毫米(即11.69mmx5.86mm),诸如在55.49平方毫米(即(11.69mm–10%)x(5.86mm–10%))到82.89平方毫米(即(11.69mm 10%)x(5.86mm 10%))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泛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变。此外,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外指出,否则上文关于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特征和方法可以并入本文描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中。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旨在涵盖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公开中的各个数值和范围应被解释为是近似的,如同在该值和值的范围之前附有词“大约”或“近似”那样。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所述电接触件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对宽侧,彼此相对并且在所述第一对宽侧之间延伸的第一对边缘,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的安装端,以及从所述安装端偏移的第一耦合端,所述第一耦合端界定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对宽侧,彼此相对并且在所述第二对宽侧之间延伸的第二对边缘,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的对接端,以及从所述对接端偏移的第二耦合端,所述第二耦合端界定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相互耦合,以使得电接触件界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界定所述安装端和所述对接端之间的连续传导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相互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夹角为大约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第一耦合特征和所述第二耦合特征中的一者是开口,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相应一者的至少一个宽侧中,并且所述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另一者是突起,所述突起被配置为容纳在所述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相应一者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开口具有沿一方向的厚度,并且所述突起具有沿所述方向的长度,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厚度,以使得所述突起贯穿所述开口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开口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相应一者部分地延伸,而不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相应一者延伸,并且所述突起被容纳在所述开口中,不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相应一者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电接触件是接地接触件,所述第一部分是第一接地板,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是第二接地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特征包括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第一耦合特征,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特征包括沿所述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第二耦合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至少一些第一耦合特征被布置成第一耦合特征对,所述第一耦合特征对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一比每对中的第一耦合特征的间距大的距离,并且至少一些第二耦合特征被布置成第二耦合特征对,所述第二耦合特征对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一比每对中的第二耦合特征的间距大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安装端包括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安装特征,并且所述对接端包括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对接特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至少一些安装特征被布置成安装特征对,所述安装特征对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一比每对中的安装特征的间距大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电接触件是信号接触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对接端包括柔性接触梁,所述柔性接触梁具有梁本体和与所述梁本体成角度偏移的残段,所述梁本体和所述残段在弯头处相互邻接,所述弯头被配置为当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柔性接触梁对接时拭抹第二电连接器的对应电接触件。

15.角形连接器的多个电接触件,所述多个电接触件包括:

多个信号接触件,所述多个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成一行相互间隔开,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

第一信号部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具有信号安装端和第一信号耦合端,所述信号安装端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偏移;以及

第二信号部分,所述第二信号部分具有信号对接端和第二信号耦合端,所述信号对接端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所述第二信号耦合端从所述信号对接端偏移,第二信号耦合端被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耦合端,以使得信号接触件界定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从而界定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到所述信号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以及

接地屏蔽,所述接地屏蔽与所述信号接触件沿垂直于所述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间隔开,所述接地屏蔽包括:

第一接地部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具有接地安装端和第一接地耦合端,所述接地安装端被配置为安装至第一电部件,所述第一接地耦合端从所述接地安装端偏移;以及

第二接地部分,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具有接地对接端和第二接地耦合端,所述接地对接端被配置为与第二电部件对接,所述第二接地耦合端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偏移,所述第二接地耦合端被耦合到所述第一接地耦合端,以使得所述接地屏蔽界定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从而界定从所述接地安装端到所述接地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互焊接,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相互焊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分别界定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所述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将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互耦合;以及

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分别界定至少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所述至少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互耦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一者界定开口,并且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另一者界定容纳在所述开口中的突起;以及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一者界定开口,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另一者界定容纳在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中的突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信号接触件的开口贯穿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中的相应一个信号部分延伸,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贯穿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中的相应一个接地部分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突起贯穿所述信号接触件的开口延伸,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突起贯穿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接触件的对接端和安装端之间以一传输速率传输数据信号,所述传输速率从27ghz的情况下约54千兆比特每秒至40ghz的情况下约80千兆比特每秒。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在8.5皮秒的上升时间(10%至90%)具有在-40db至-80db之间的近端串扰功率和。

23.根据权利要求21和22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在8.5皮秒的上升时间(10%至90%)具有在-40db至-80db之间的远端串扰功率和。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通过27ghz的情况下具有范围在0至-2db之间的差分插入损耗,并且在通过40ghz的情况下具有范围在0至-4db之间的差分插入损耗。

25.一种组装角形电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组电接触件附连到电连接器的壳体,每组包括沿侧向方向成一行布置的多个信号接触件、沿内-外方向从所述信号接触件偏移的接地屏蔽,所述内-外方向垂直于侧向方向,对于每组的附连包括:

对于每个信号接触件,将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耦合到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二信号部分,以界定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从而界定从所述第一信号部分的安装端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的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以及

将所述接地屏蔽的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所述接地屏蔽的第二接地部分,以界定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从而界定从所述第一接地部分的安装端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的对接端的连续传导路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中的一者的突起容纳到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中另一者的开口中,并且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中的一者的突起容纳到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中另一者的开口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5和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相互焊接,并且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互焊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焊接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包括熔化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中的一者的耦合特征,以便将所述耦合特征结合到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中的另一者。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耦合特征是经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中的另一者延伸的突起。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耦合步骤之前,将所述组的第二引线框插入所述壳体的插座中,所述第二引线框包括所述第二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以及

将包括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一接地部分的第一引线框耦合到所述第二引线框,包括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的步骤以及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的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组附连在所述第一组之后,以使得所述第二组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组间隔开。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接地部分耦合到第二接地部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邻接所述壳体的邻接表面,从而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取向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呈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

33.一种角形电连接器,包括:

沿侧向方向成一行布置的多个信号接触件,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信号安装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偏移的信号对接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向所述信号对接端延伸的第一信号部分,以及从所述信号对接端向所述信号安装端延伸的第二信号部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

接地屏蔽,所述接地屏蔽具有接地对接端,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偏移的接地安装端,从所述接地安装端向所述接地对接端延伸的第一接地部分,以及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向所述接地安装端延伸的第二接地部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并且所述接地屏蔽界定在所述接地屏蔽的弯头处的多个窗口,所述弯头界定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之间的夹角,

其中所述接地屏蔽相对于所述信号接触件布置成使得每个窗口与至少一个信号接触件沿所述内-外方向对准。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互耦合,以在所述信号接触件的信号安装端和信号对接端之间形成连续传导路径;以及

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互耦合,以在接地屏蔽的接地安装端和接地对接端之间形成连续传导路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互焊接,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相互焊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4和3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分别界定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所述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将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互耦合;以及

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分别界定至少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所述至少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互耦合。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一者界定开口,并且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另一者界定容纳在所述开口中的突起;以及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一者界定开口,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耦合特征和第二耦合特征中的另一者界定容纳在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中的突起。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开口贯穿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中的相应一个信号部分延伸,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贯穿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中的相应一个接地部分延伸。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突起贯穿所述信号接触件的开口延伸,并且所述接地接触件的突起贯穿所述接地接触件的开口延伸。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地部分界定多个第一耦合特征,所述多个第一耦合特征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界定多个第二耦合特征,所述多个第二耦合特征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每个窗口被界定在一位置,所述位置在所述接地接触件的两个第一耦合特征之间与所述接地接触件的两个第二耦合特征之间相对于侧向方向对准处。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信号接触件和所述接地接触件沿公共弯折线弯折,所述公共弯折线与所述窗口、所述信号接触件以及所述接地接触件沿侧向方向相交。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中间信号部分,所述中间信号部分在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之间延伸,并且所述信号接触件被布置成使得:i)每个中间信号部分被容纳在一个窗口中以便与所述接地屏蔽沿侧向方向对准,并且ii)每个第一信号部分和每个第二信号部分沿内-外方向从所述接地屏蔽偏移。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窗口容纳一对所述信号接触件的中间信号部分。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对于每个信号接触件,所述信号接触件的中间信号部分具有沿侧向方向从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边缘到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二信号边缘的宽度,并且所述宽度大于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各自沿侧向方向的宽度。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安装端包括信号安装特征,所述接地安装端包括多个接地安装特征,并且所述信号安装特征和所述接地安装特征沿侧向方向相互呈一线。

46.角形电连接器的多个电接触件,所述多个电接触件包括:

多个信号接触件,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

i)信号安装端,以及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偏移的信号对接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向所述信号对接端延伸的第一信号部分,从所述信号对接端向所述信号安装端延伸的第二信号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的中间信号部分;

ii)沿侧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边缘和第二信号边缘,以及第一信号宽侧和第二信号宽侧,所述第一信号宽侧和所述第二信号宽侧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彼此相对,其中所述中间信号部分相对于每个第一信号部分和每个第二信号部分沿所述内-外方向割阶;以及

具有接地对接端和接地安装端的接地屏蔽,所述接地屏蔽界定在所述接地屏蔽的弯折区域的至少一个窗口,每个窗口经所述接地屏蔽延伸,

其中所述信号接触件被布置为使得:1)所述中间信号部分被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窗口中,以使得沿侧向方向延伸的公共弯折线与窗口、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相交,并且2)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沿所述内-外方向从所述接地屏蔽偏移。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信号接触件被布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窗口中的每个窗口容纳一对信号接触件的中间信号部分。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对于每个信号接触件,所述信号接触件的中间信号部分具有沿侧向方向从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边缘到所述信号接触件的第二信号边缘的宽度,并且所述宽度大于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各自沿侧向方向的宽度。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在从其信号安装端延伸至其信号对接端时是细长的。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接地安装端包括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接地安装特征,每个所述信号接触件的信号安装端包括信号-接触件安装特征,并且沿侧向方向所述信号-接触件安装特征相互呈一线且与所述接地安装特征呈一线。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每对信号接触件安装特征设置在两个接地安装特征之间。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的对接端包括信号接触梁,并且所述接地屏蔽界定多个对接端开口,所述多个对接端开口与所述接地对接端相邻并且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其中每个接触梁与一个所述对接端开口沿所选方向对准,以使得每个信号接触梁被配置为偏转进入对应的对接端开口。

5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不存在沿侧向方向取向并且行经所述中间信号部分而不同样行经所述接地屏蔽的直线。

5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接地屏蔽界定经所述接地屏蔽延伸的多个窗口,并且每个窗口的尺寸被设定为容纳多个信号接触件中一对相邻的信号接触件的中间信号部分。

55.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中间信号部分在围绕弯折线弯折之前均与所述接地屏蔽共面。

56.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接地屏蔽处于直式配置。

5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接地屏蔽包括第一接地部分和第二接地部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从所述接地安装端向所述接地对接端延伸,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向所述接地安装端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窗口被界定在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之间。

5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信号接触件,其中所述接地屏蔽和所述信号接触件沿公共弯折线弯折,以使得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

5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每个信号接触件和所述接地屏蔽界定弯折区域,所述弯折区域沿侧向方向经所述信号中间信号部分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窗口中的每个窗口被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域。

60.一种引线框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46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件;以及

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所述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在相邻位置支承电接触件。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引线框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包括第一插入体和第二插入体,所述第一插入体支承所述第一信号部分,所述第二插入体支承所述第二信号部分,所述第一插入体和所述第二插入体彼此偏移。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引线框组件,其中所述电接触件界定弯折区域,所述弯折区域在所述第一插入体与所述第二插入体之间的间隙中。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引线框组件,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盖罩,所述介电或电绝缘盖罩具有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间隙中的盖罩本体。

64.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46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多个电接触件;以及

介电或电绝缘壳体,所述介电或电绝缘壳体被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一多个电接触件。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电连接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6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多个电接触件,其中所述介电或电绝缘壳体被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二多个电接触件。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介电或电绝缘壳体被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二多个电接触件,以使得所述第二多个电接触件向内与所述第一多个电接触件间隔开。

67.一种形成角形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布置成使得1)所述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成一行间隔开,2)每个信号接触件的第一信号部分和第二信号部分与所述接地屏蔽沿垂直于侧向方向的内-外方向间隔开,每个第一信号部分界定相应的信号接触件的安装端,并且每个第二信号部分界定相应的信号接触件的对接端,并且3)每个信号接触件的中部被容纳在所述接地屏蔽的多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中;以及

将所述信号接触件和所述接地屏蔽围绕公共弯折线弯折,所述公共弯折线与窗口、信号接触件和接地屏蔽相交。

68.一种角形电连接器,包括:

沿侧向方向成一行布置的多个信号接触件,每个信号接触件包括信号安装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偏移的信号对接端,从所述信号安装端向所述信号对接端延伸的第一信号部分以及从所述信号对接端向所述信号安装端延伸的第二信号部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大约75度到105度的夹角,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相互附连,从而在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附连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期间,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之一的总物理信号长度永久地减小。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相互附连,从而在将所述第一信号部分附连到所述第二信号部分期间,所述第一信号部分和所述第二信号部分之一的远端的总物理宽度永久地增加。

70.一种角形电连接器,包括:

接地屏蔽,所述接地屏蔽具有接地对接端、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偏移的接地安装端、从所述接地安装端向所述接地对接端延伸的第一接地部分,以及从所述接地对接端向所述接地安装端延伸的第二接地部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大约75度到105度的夹角,其中在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附连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期间,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之一的总物理接地长度永久地减小。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角形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相互附连,从而在在将所述第一接地部分附连到所述第二接地部分期间,所述第一接地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部分之一的远端的总物理宽度永久地增加。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行信号接触件和从所述信号接触件向内设置的接地屏蔽。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各自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个第一部分界定可安装至第一电部件的安装端,并且每个第二部分界定可与第二电部件对接的对接端。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各自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偏移,以便界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在75度至105度之间的夹角。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各自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相互耦合以界定该夹角。或者,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可以沿公共弯折线弯折,该公共弯折线与信号接触件以及接地接触件相交。

技术研发人员:乔纳森·E·巴克;约翰·蒙戈尔德;迈德胡米塞·伦加拉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申泰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5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