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0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当污水流入到地漏位置时,污水便会通过地漏上的进水孔流入至排水管道内,从而起到排水排污的效果。

传统地漏的排水速度是恒定的,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排出相应的水量,当需排掉的污水的水量较大时,地漏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污水完全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导致大量污水长时间积存于地面之上,不仅易导致污水中的脏物粘附在地面上,造成地面的污染,且污水积存易散发出恶臭,导致地漏附近的空气质量变得极差,影响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它能够有效增加排水速度,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地面的污水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表面中心的进水孔以及设于本体下表面中心的出水孔,进水孔与出水孔相贯通,进水孔上端孔口内壁设有卡位台阶,卡位台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与进水孔相贯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杆与排水孔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下表面中心设有一引水柱;所述引水柱外壁上设有一呈螺旋状的引水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中心设有一分流孔;所述引水柱上端内设有一与引水槽相贯通的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与分流孔通过连接孔相贯通;所述盖板下表面设有一引水块;所述引水块中心设有一引水孔,引水柱上部位于引水孔内;所述引水孔、排水孔、分流孔皆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所述本体下表面设有一呈上宽下窄的增压管,增压管上端管口将出水孔围合在内;所述引水块下端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收窄孔;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收窄孔相贯通的通水孔。

所述收窄孔内设有一密封板,引水块下端外壁通过密封板与本体内壁相连接,密封板将收窄孔封堵;所述引水块、密封板、本体内壁以及盖板围合形成一密封腔室,密封腔室与通水孔相贯通;所述引水块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输水流道;所述引水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并与第一输水流道相贯通的输水孔;所述引水块下表面设有一套于引水柱外的辅助管;所述辅助管内设有若干与第一输水流道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所述辅助管下部外壁设有与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的环形旋转槽;所述环形旋转槽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旋转环;所述第二输水流道通过第三输水流道与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所述旋转环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喷水孔;所述喷水孔通过一送水孔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

所述喷水孔呈u字型,送水孔连接于喷水孔的中部。

所述旋转环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向着引水柱方向延伸出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之间通过一辅助环相连接;所述辅助环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设有若干挡水凸块。

所述挡水凸块不均匀分布于辅助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可通过引水孔、排水孔、分流孔以及增压管能够通过不断收窄的直径对流经自身的污水进行有效增加,在水压增加时,污水的排水速度则会得到增加,而引水柱的螺旋轨迹能够对水流的流动轨迹进行引导,使水流形成螺旋状,进一步起到增速的效果,使进入到地漏内的污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有效避免污水长时间积存于地面上导致地面受到污染以及臭味弥漫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1上表面中心的进水孔2以及设于本体1下表面中心的出水孔3,进水孔2与出水孔3相贯通,进水孔2上端孔口内壁设有卡位台阶4,卡位台阶4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5,所述盖板5中心设有一与进水孔2相贯通的排水孔6;所述排水孔6内设有一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杆8与排水孔6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块7下表面中心设有一引水柱9;所述引水柱9外壁上设有一呈螺旋状的引水槽10;所述固定块7上表面中心设有一分流孔11;所述引水柱9上端内设有一与引水槽10相贯通的放水孔901;所述放水孔901与分流孔11通过连接孔12相贯通;所述盖板5下表面设有一引水块13;所述引水块13中心设有一引水孔14,引水柱9上部位于引水孔14内;所述引水孔14、排水孔6、分流孔11皆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所述本体1下表面设有一呈上宽下窄的增压管15,增压管15上端管口将出水孔3围合在内;所述引水块13下端外壁与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收窄孔16;所述盖板5上设有若干与收窄孔16相贯通的通水孔17。

所述收窄孔16内设有一密封板18,引水块13下端外壁通过密封板18与本体1内壁相连接,密封板18将收窄孔16封堵;所述引水块13、密封板18、本体1内壁以及盖板5围合形成一密封腔室19,密封腔室19与通水孔17相贯通;所述引水块13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输水流道20;所述引水块13外壁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并与第一输水流道20相贯通的输水孔21;所述引水块13下表面设有一套于引水柱9外的辅助管22;所述辅助管22内设有若干与第一输水流道20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23;所述辅助管22下部外壁设有与第二输水流道23相贯通的环形旋转槽24;所述环形旋转槽24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旋转环25;所述第二输水流道23通过第三输水流道26与第二输水流道23相贯通;所述旋转环25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喷水孔27;所述喷水孔27通过一送水孔28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23相贯通。

所述喷水孔27呈u字型,送水孔28连接于喷水孔27的中部。

所述旋转环25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9;所述支撑杆29下端向着引水柱9方向延伸出一支撑臂30;所述支撑臂30之间通过一辅助环31相连接;所述辅助环31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辅助槽32;所述辅助槽32内设有若干挡水凸块33。

所述挡水凸块33不均匀分布于辅助槽32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污水需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地漏进行排水时,污水则会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污水则会流入分流孔11,第二部分污水则会通过排水孔6流入至本体1内,第三部分污水则会通过通水孔17流入到本体1内壁与引水块13外壁之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当第一部分污水流入到分流孔11内时,第一部分污水则会通过连接孔12进入到出水孔3内,而出水孔3与引水槽10的上部分相贯通,第一部分污水则会通过放水孔901流入到引水槽10内,紧接着顺着引水槽10的螺旋轨迹向下流动,在螺旋轨迹的引导下,第一部分污水的排水速度能够得到有效增加,当第二部分污水通过排水孔6流向本体1内部空间时,第二部分污水则会进入到引水孔14,而引水柱9上部位于引水孔14内,当第二部分污水进入到引水孔14内时,水流在引水孔14内壁的引导下,则会冲入至引水柱9的引水槽10内,紧接着第二部分污水同样会在引水槽10螺旋轨迹的引导下实现增速效果,而引水孔14、排水孔6、分流孔11皆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当污水流经引水孔14、排水孔6以及分流孔11时,随着孔径的不断变小,污水的水压则会不断变大,此时污水的流速随之变快,从而起到提高排水速度的效果。

当第三部分污水进入到本体1内壁与引水块13外壁之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后,第三部分污水若要流向增压管时,则需要先经过收窄孔16,而收窄孔16的直径远远小于本体1内部空间的直径,因此收窄孔16能够通过收窄第三部分污水流动的通道来实现增压的效果,从而起到提高污水的排水速度的效果。

当第一部分污水与第二部分污水顺着引水槽10的螺旋轨迹流入至增压管15内时以及当第三部分污水通过收窄孔16进入到增压管15内时,由于增压管15呈上宽下窄状,进入到增压管15内的污水则会随着增压管15的管径不断收窄,污水的水压则会进一步得到增加,污水的流速则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使全部进入到地漏内的污水能够快速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引水孔14、排水孔6、分流孔11以及增压管15能够通过不断收窄的直径对流经自身的污水进行有效增加,在水压增加时,污水的排水速度则会得到增加,而引水柱9的螺旋轨迹能够对水流的流动轨迹进行引导,使水流形成螺旋状,进一步起到增速的效果,使进入到地漏内的污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有效避免污水长时间积存于地面上导致地面受到污染以及臭味弥漫的情况。

当大量污水充满于引水柱9下部时,在引水槽10的螺旋轨迹影响下,污水则会形成涡流,从而对旋转环25造成影响,使旋转环25发生旋转,当密封板18将收窄孔16封堵时,第三部分污水则会通过通水孔17流入到密封腔室19内时,此时第三部分污水则会通过输水孔21进入到第一输水流道20内,紧接着通过第三输水流道26进入到第二输水流道23内,此时第二输水流道23内的污水则会通过送水孔28进入到喷水孔27内,而在旋转环25发生旋转后,送水孔28则会与第二输水流道23的端口错开,第三部分污水则会直接冲击在旋转环25的内壁上,受到阻隔,随着旋转环25继续旋转,送水孔28则会再次与第二输水流道23相对,第三部分污水直接进入到送水孔28,最终第三部分污水从喷水孔27喷出,受到阻隔的污水水压则会增加,能够顺畅流动的污水水压则会保持正常,这两股污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则会对旋转环25起到辅助推动的效果,使旋转环25的旋转速度得到增加,进一步扩大涡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污水排水速度,且喷水孔27呈u字型,送水孔28连接于喷水孔27的中部,喷水孔27喷出的双道水流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涡流的影响。

旋转环25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9,支撑杆29下端向着引水柱9方向延伸出支撑臂30,支撑臂30之间通过辅助环31相连接;所述辅助环31内壁设有呈环形的辅助槽32,辅助槽32内设有若干挡水凸块33,当引水柱9下部周围的污水在引水槽10的影响形成涡流时,涡流则会冲击在辅助槽32内,在挡水凸块33的阻挡下,辅助环31则会在涡流压力作用下发生旋转,辅助环31的旋转则会辅助旋转环25的旋转,进一步提高旋转环25对涡流的影响,从而扩大涡流,再次提高污水的排水速度,且挡水凸块33不均匀分布于辅助槽32内,更利于水压作用于挡水凸块33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表面中心的进水孔以及设于本体下表面中心的出水孔,进水孔与出水孔相贯通,进水孔上端孔口内壁设有卡位台阶,卡位台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与进水孔相贯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杆与排水孔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下表面中心设有一引水柱;所述引水柱外壁上设有一呈螺旋状的引水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中心设有一分流孔;所述引水柱上端内设有一与引水槽相贯通的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与分流孔通过连接孔相贯通;所述盖板下表面设有一引水块;所述引水块中心设有一引水孔,引水柱上部位于引水孔内;所述引水孔、排水孔、分流孔皆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所述本体下表面设有一呈上宽下窄的增压管,增压管上端管口将出水孔围合在内;所述引水块下端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呈环形的收窄孔;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收窄孔相贯通的通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窄孔内设有一密封板,引水块下端外壁通过密封板与本体内壁相连接,密封板将收窄孔封堵;所述引水块、密封板、本体内壁以及盖板围合形成一密封腔室,密封腔室与通水孔相贯通;所述引水块内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输水流道;所述引水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并与第一输水流道相贯通的输水孔;所述引水块下表面设有一套于引水柱外的辅助管;所述辅助管内设有若干与第一输水流道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所述辅助管下部外壁设有与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的环形旋转槽;所述环形旋转槽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旋转环;所述第二输水流道通过第三输水流道与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所述旋转环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喷水孔;所述喷水孔通过一送水孔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输水流道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呈u字型,送水孔连接于喷水孔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向着引水柱方向延伸出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之间通过一辅助环相连接;所述辅助环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设有若干挡水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凸块不均匀分布于辅助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表面中心的进水孔以及设于本体下表面中心的出水孔,进水孔与出水孔相贯通,进水孔上端孔口内壁设有卡位台阶,卡位台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与进水孔相贯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杆与排水孔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下表面中心设有一引水柱;所述引水柱外壁上设有一呈螺旋状的引水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中心设有一分流孔;所述引水柱上端内设有一与引水槽相贯通的放水孔。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式快速排水的地漏能够有效增加排水速度,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地面的污水排入到排水管道系统内。

技术研发人员:徐招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颖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