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粒子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对塑料粒子进行除味;目前的生产过程是,将生产完的塑料粒子进行收集冷却后再统一进行加热除味操作,这样就使生产过程不能连续进行,从冷却再进行加热浪费了更多的能耗;且在除味过程中采用单独一个罐体进行,除味效果差,且效率低,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所述罐体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上连接设有进料管,右端部的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相邻的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所述罐体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内中部设有导风体,所述导风体通过热风管与所述风机、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吸料机、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体呈漏斗状,所述导风体的出风口朝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外侧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上部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吸料机。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邻的两个罐体通过所述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为uv光氧环保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在线对塑料粒子进行连续除味,切割好的塑料粒子通过进料管进入左端部的罐体内,通过加热装置和风机对塑料粒子进行升温和除味,通过废气吸收装置对塑料粒子进行废气吸收;且多个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相互连接,塑料粒子可以在多个罐体内同时进行除味;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塑料粒子在线连续除味的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大大提高了粒子的除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罐体,2-进料管,3-卸料口,4-吸料机,5-风机,6-加热装置,7-导风体,8-热风管,9-废气吸收装置,10-循环管,11-连接管a,12-连接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塑料粒子在进入除味装置内前,本身是带有温度的,进入除味装置内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升温加热。

本实施例除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1,所述罐体1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1上连接设有进料管2,右端部的罐体1底部设有卸料口3,值得指出的是,罐体1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有卸料口3,只是其他罐体1的卸料口3处的阀门都关闭,而右端部的罐体1底部的卸料口3用于卸料;相邻的罐体1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管2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4;所述罐体1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6,所述罐体1内中部设有导风体7,所述导风体7通过热风管8与所述风机、加热装置6相连接;所述罐体1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9;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吸料机4、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导风体7呈漏斗状,所述导风体7的出风口朝下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外侧设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一端与所述罐体1的下部连接,所述循环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1的上部连接,所述循环管10上设有吸料机4。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a11和连接管b12,相邻的两个罐体1通过所述连接管a11和连接管b12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塑料粒子通过吸料机4与进料管2进入左端部的罐体1内后,先在左端部的罐体1内进行加热除味,当左端部的罐体1内的塑料粒子的位置高于左端部的罐体1内的低位检测装置时(其他罐体也这样),粒子开始通过连接管进入下一个罐体1内,此时进料速度大于出料速度,当左端部的罐体1内的塑料粒子的位置达到高位检测装置处时,此时可以停止进料或使进料速度小于出料速度,使粒子往下个罐体1内输送;本实施例连接管包括连接管a11和连接管b12,可以控制连接管a11和连接管b12上的吸料机4,达到相邻的罐体1之间的塑料粒子可以相互进行互相传送,使其充分除味;本实施例导风体7呈漏斗状,所述导风体7的出风口朝下设置,可以有效对塑料粒子进行加热除味;本实施例设有循环管10,每个罐体1可以通过循环管10进行独自循环除味,加速除味效果,本实施例当除味到预设时间时,打开右端部的罐体1底部的出料口上的阀门,通过右端部的罐体1底部的出料口对除味后的塑料粒子进行打包成袋。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废气吸收装置9为uv光氧环保装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罐体1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在线对塑料粒子进行连续除味,切割好的塑料粒子通过进料管进入左端部的罐体内,通过加热装置和风机对塑料粒子进行升温和除味,通过废气吸收装置对塑料粒子进行废气吸收;且多个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相互连接,塑料粒子可以在多个罐体内同时进行除味;本实施例实现了塑料粒子在线连续除味的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大大提高了粒子的除味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罐体,所述罐体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上连接设有进料管,右端部的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相邻的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所述罐体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内中部设有导风体,所述导风体通过热风管与所述风机、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吸料机、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呈漏斗状,所述导风体的出风口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侧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上部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吸料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邻的两个罐体通过所述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为uv光氧环保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数量为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罐体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上连接设有进料管,右端部的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相邻的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进料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罐体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罐体内中部设有导风体,导风体通过热风管与风机、加热装置相连接;罐体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均与吸料机、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塑料粒子在线连续除味的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大大提高了粒子的除味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倪世茂;鲍山清;何子超;李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2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