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二氧化碳培养箱与流程

专利2022-06-28  60


本发明属于培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方法、一种控制系统、以及一种采用此种控制方法的二氧化碳培养箱。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农业科学、药物学的研究和生产领域。二氧化碳培养箱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细菌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来对细胞、组织和细菌进行体外培养。通常,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稳定的二氧化碳水平、恒定的酸碱度和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

常见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由外壳、工作内室和控制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使用时,附有二氧化碳钢瓶及二氧化碳减压阀。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减压阀减压稳定后进入箱体。二氧化碳培养箱采用内室壁间接加热,温度均匀性好。使用时,用户可以设定二氧化碳浓度并开启二氧化碳进气开关,旋即二氧化碳进入内室,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值时,进气电磁阀切断;当浓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打开电磁阀补充二氧化碳。当内室温度达到设定值,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要求后,即可以进行细胞、组织、细菌的培养。放入水盘,使湿度符合要求,自然蒸发一般可达95%。

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培养箱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内室壁间接加热,更具体地说,控制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内室壁间接加热开启后,检测的温度逐渐向设定温度靠近。当内室中的温度偏差非常小,处于设定温度附近时,由于偏差非常小,pid控制算法中的积分项就会减小,导致输出功率偏小。当箱体保温层存储的热量散出后,偏小的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实际功率会造成实际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导致二氧化碳内室温度出现波动,降低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培养箱,当内室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且箱体保温棉存储的热量散出后,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实际功率偏低,造成实际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导致内室温度出现波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如果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则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根据所述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将所述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pid功率计算模块,所述pid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时,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和调整模块,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采用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如果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则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根据所述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将所述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在二氧化碳培养箱进入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时,引入主动干预,首先获取第一预设时段中的最小功率,并根据最小功率生成大于等于最小功率的设定功率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起始功率,即在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对pid算法的输出功率进行补偿。这样即使在第二预设时段中,由于偏小的偏差和保温层引入的偏差会造成pid输出的功率偏小,但是由于前置的干预补偿,输出功率在第一预设时段、第二预设时段中不会持续减小,克服温度控制过程中的时变性和滞后性;对于第二预设时段来说,前置的主动干预具有控制速度快的优点,按照当前状态直接对输出参数进行前置干预,从而真正实现温控的主动性,改善二氧化碳培养箱温度控制的控制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中生成设定功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代表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中“实施例”代表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是一种用于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生化实验仪器。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箱体前侧设置有门体。门体可以以磁性密封条附着于箱体上,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结构与箱体枢接。箱体内形成有内室,内室的内室壁以及内室中的搁板均优选由不锈钢制成并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内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内室温度和湿度可控,以使得培养物的培养环境稳定。内室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加热系统,即内室壁间接加热,主要集中在内室附近,其用于使得内室中的温度保持在理想的数值范围。内室壁间接加热主要包括主体加热丝、门体加热丝和柜口加热丝,其中,主体加热丝包括贴设在箱体侧壁的加热丝,其分别布设于内室的底壁外表面、顶壁外表面、后壁外表面、左侧外表面和右侧外表面。加热丝采用电加热原理。

由于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内室的环境需要保持稳定,为了便于实验人员观察箱体中的生物组织的状态变化,优选在门体和内室之间设置有可操作地密封门,密封门可以选用钢化玻璃制成。由于设置有柜口加热丝和门体加热丝,由钢化玻璃制成的密封门上不会出现冷凝水,即使是内室的温度较高,也可以保持密封门的透视效果。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中的湿度相对较高,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内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为保持较高的湿度水平,设置在内室中的器皿,如增湿盘中的蒸馏水蒸发并保持内室相对湿度。由于内室壁间接加热分别贴设于内室的底壁外表面、顶壁外表面、后壁外表面、左侧外表面、右侧外表面,以及设置于门体和柜口上,因此,即使是蒸发状态下,在内室的顶壁上也不会形成冷凝水,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污染。

可选择地,在箱体的后侧可以设置风扇,以保持内室空气循环使得气体尽量均匀地分布。密封门上优选设置有霍尔传感器,当检测到密封门开启时,输出密封门状态信号至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器,控制器关断气源和加热系统,同时关断风扇,以避免内室的气体浓度过高或者加热失控。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器优选设置在箱体顶部,也可以由外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处理器实现。内室的温度优选由铂pt1000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具体来说,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串行通讯的方式将采样内室温度数据并直接传输至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器,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将采样数据传输给个人计算机、远程服务器、手持装置、智能电话和/或可穿戴设备,并由这些设备进一步将采样数据传输至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器;或者由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控制器将采样数据传输给个人计算机、远程服务器、手持装置、智能电话和/或可穿戴设备。无线通信可以为一对一的通信模式,或者通过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云服务器通信。这样、这些设备均可以获得温度检测数据。除此之外,如果内室温度或压力出现失控的现象,这些设备还可以收到警示信号,具体体现的形式包括显示屏上有超过预设临界状态的标志点亮并闪烁,实验人员的手机app收到提醒,二氧化碳培养箱上的标志点亮并闪烁,以及语音播报等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中的温度需要进行精确控制,使生物细胞、组织等被培养的成功率、效率都得到有效地改善。为解决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当二氧化碳培养箱进入稳态运行后,有可能由于pid控制算法中的积分项较小导致输出功率偏低,造成内室温度出现波动的问题。一种全新设计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这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

s102.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s103.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其中,当前温度通过铂pt1000电阻进行检测,预设温度则由实验人员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设定。当实时温度(即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之间温差较大时,二氧化碳培养箱以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的功率加热,加快当前温度向预设温度靠近的速度。同时,按照设定的采样周期对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如果当前温度达到一定阈值,即进入稳态区间后。为了避免pid算法根据稳态区间内小温差输出加热功率,造成保温层散热后内室温度波动,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在进入稳态运行后,进行主动干预改变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控制方式。

具体来说:

s104.如果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则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

s105.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其中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最小功率。

s106.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

在步骤s104至s106中,即当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后,可以看作二氧化碳培养箱进入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此时,引入主动干预,首先获取第一预设时段中的最小功率,并根据最小功率生成大于等于最小功率的设定功率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起始功率,即在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对pid算法的输出功率进行补偿。这样即使在第二预设时段中,由于偏小的偏差和保温层引入的偏差会造成pid输出的功率偏小,但是由于前置的干预补偿,输出功率在第一预设时段、第二预设时段中不会持续减小,克服温度控制过程中的时变性和滞后性;对于第二预设时段来说,前置的主动干预具有控制速度快的优点,按照当前状态直接对输出参数进行前置干预,从而真正实现温控的主动性,改善二氧化碳培养箱温度控制的控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温差较小时,pid控制算法中的积分项偏小,所以输出功率大概率偏小,因此,为了改善这一控制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二预设时段的初始功率需要大于第一预设时段内的最小功率。但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内环境参数稳定,可能出现一个完整的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完全相同的情况。如果一个完整的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完全相同且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的温差处于稳态区间,说明二氧化碳培养箱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即直接将最小功率作为设定功率,并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避免出现温度的超调。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热辐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使是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在第一预设时段的连续运行中,由于pid控制的调节作用,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会发生波动,考虑到积分项偏小的调节结果,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可以从控制器中调取提前预存的校正功率,并将校正功率与最小功率的和作为设定功率。根据校正功率生成设定功率依赖于校正功率的准确程度,易出现波动。因此,如图3所示,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s1051,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大功率。

s1052,设定功率等于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的平均值。

这种方式实际上考虑了第一预设时段中的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利用稳态区间工作状态下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均值实现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目标优化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温度失控情况的出现。其中,第一预设时段可以看作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利用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所计算出来的平均功率,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起始功率,这样进行循环,对pid算法中输出功率进行补偿,使得输出功率不会持续减小。在每一个第二预设时段开始时,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初始功率均保持在平均功率,相当于对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预热”,防止内室中的温度出现波动。

参见图3所示,在第二预设时段中,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07,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s208,如果出现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超出稳态区间的情况,则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不再以均值作为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以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系统可以迅速响应,避免波动进一步扩大。

需要说明的是,稳态区间是指当前温度属于[设定温度-0.1℃,设定温度 0.1℃]区间范围内,第一预设时段设定为1小时。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系统,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其中,预设温度由实验人员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当前温度由铂pt1000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检测。

pid功率计算模块12,所述pid功率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判断模块13,所述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当实时温度(即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之间温差较大时,控制系统利用pid功率计算模块12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运行,加快内室当前温度向预设温度靠近的速度。同时按照设定的采样周期对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如果当前温度达到一定阈值,即判定为内室温度进入稳态区间。为了避免内室温度出现波动,进入稳态区间后,改变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中还特别设计有:第二获取模块14,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4用于在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时,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生成模块15,所述生成模块15用于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调整模块16,所述调整模块16用于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为了避免内室温度出现波动,当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后,控制系统引入主动干预,根据最小功率生成大于等于最小功率的设定功率,克服可能出现的温度控制过程中的时变性和滞后性。对于系统稳定后的第二预设时段来说,前置的主动干预具有控制速度快的优点,按照当前状态直接对输出参数进行前置干预,从而真正实现温控的主动性,改善二氧化碳培养箱温度控制的控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温差较小时,pid控制算法中的积分项偏小,所以输出功率大概率偏小,因此,为了改善这一控制效果,通常情况下,第二预设时段的初始功率需要大于第一预设时段内的最小功率。但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内环境参数稳定,可能出现一个完整的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完全相同的情况。如果一个完整的第一预设时段内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完全相同且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的温差处于稳态区间,说明二氧化碳培养箱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即直接将最小功率作为设定功率,并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避免出现温度的超调。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热辐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使是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在第一预设时段的连续运行中,由于pid控制的调节作用,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会发生波动,考虑到积分项偏小的调节结果,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可以从控制器中调取提前预存的校正功率,并将校正功率与最小功率的和作为设定功率。根据校正功率生成设定功率依赖于校正功率的准确程度,易出现波动。因此,优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包括:采样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大功率;和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等于所述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的平均值。

这种生成模块实际上考虑了第一预设时段中的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利用稳态区间工作状态下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功率均值实现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目标优化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温度失控情况的出现。其中,第一预设时段可以看作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利用第一个稳定运行周期所计算出来的平均功率,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起始功率,这样进行循环,对pid算法中输出功率进行补偿,使得输出功率不会持续减小。在每一个第二预设时段开始时,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的初始功率均保持在平均功率,相当于对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预热”,防止内室中的温度出现波动。

控制系统还优选设置校正模块,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段中,判断所述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若温差不属于所述稳态区间,则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以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系统可以迅速响应,避免波动进一步扩大。

需要说明的是,稳态区间是指当前温度属于[设定温度-0.1℃,设定温度 0.1℃]区间范围内,第一预设时段设定为1小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应用上述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说明书附图的详细描绘。在此不再赘述,采用上述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内室壁间接加热包括主体加热丝、门体加热丝和柜口加热丝;其中,所述主体加热丝包括贴设在箱体侧壁的加热丝、贴设在箱体顶壁的加热丝和贴设在箱体底壁的加热丝。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二氧化碳培养箱执行如上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均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物理空间,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

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如果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则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

根据所述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

将所述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

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大功率;

所述设定功率等于所述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段中,判断所述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若不属于所述稳态区间,则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时段为1小时。

5.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

pid功率计算模块,所述pid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

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时,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

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功率;和

调整模块,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采样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大功率;和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功率,其中,所述设定功率等于所述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的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正模块,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段中,判断所述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若温差不属于所述稳态区间,则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时段为1小时。

9.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室壁间接加热包括主体加热丝、门体加热丝和柜口加热丝;其中,所述主体加热丝包括贴设在箱体侧壁的加热丝、贴设在箱体顶壁的加热丝和贴设在箱体底壁的加热丝。

技术总结
二氧化碳培养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室的当前温度和预设温度;根据预设的PID控制算法输出内室壁间接加热功率;判断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是否属于稳态区间;如果预设温度和当前温度的温差属于稳态区间,则获取温差属于稳态区间条件下的第一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最小功率;根据最小功率生成设定功率;将设定功率调整为与第一预设时段连续的第二预设时段中内室壁间接加热的初始功率;其中,设定功率大于等于最小功率。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和二氧化碳培养箱。本发明在进入稳态运行后,按照当前运行状态直接对下一个周期的初始功率进行前置干预,实现温控的主动性,改善控制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杰;陈海涛;王毅;胡伟;郑文东;夏元通;唐先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特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1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