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带处理生产线,前处理作为基板的清洗工段,主要承担对板带表面的清洗工作,在高压碱液的喷淋下,可迅速减少油脂对带钢表面的吸附力,使大量的表面油污在清洗液中乳化而除去,并通过段内的辊刷机用机械刷洗的方式加强清洗效果,除去大量带钢表面铁粉、粉末等固体杂质污物。由于板带的表面瑕疵或接头处,容易对清洗段的挤干辊或者刷辊进行损坏。这样就要求在挤干辊或刷辊损坏的时候,能够快速更换。因此要求在该设备处必须具有方便更换的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包括:

外密封门,所述外密封门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所述外密封门上设有供辊轴轴头穿过的轴通孔,且轴通孔连通至外密封门底端处,所述外密封门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外密封门内设有内密封门;

内密封门,所述内密封门包括齐平设置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且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均可在外密封门内水平移动,所述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匹配组合成内通孔,所述内通孔大小与辊轴轴头相匹配;

导杆,所述导杆贯穿外密封门和内密封门的顶端。

进一步,为了便于实现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间的闭合连接和分离,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间采用活动连接。

进一步,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上部处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外密封门上对应设有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伸出螺栓孔的一个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卡钩卡设置另一个固定螺栓上。

进一步,内密封门朝向刷辊的一侧上设有刷毛和多片式阻挡帘。

进一步,多片式阻挡帘一端采用固定压板设置在内密封门上,一端为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密封装置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通过密封装置阻止碱液飞溅和溢流,在需要更换挤干辊或刷辊时,将左右密封门分别向两侧移动,使得左右密封门间打开的大小可容辊轴轴头通过,然后通过向上移动外密封门,由于外密封门上设有供辊轴轴头穿过的轴通孔,且轴通孔连通至外密封门底端处,即外密封门可轻松脱离辊轴,外密封门带动内密封门向上移动,实现密封装置的整体取出,便于对挤干辊或刷辊进行更换或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密封门在外密封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图7左密封门或右密封门上设置刷毛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刷毛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阻挡帘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挤干辊或刷辊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外密封门;101.轴通孔;2.左密封门;201.左通孔;203.内通孔;3.右密封门;301.右通孔;4.导杆;5.固定螺栓;6.螺栓孔;7.连接板;701.卡钩;8.刷毛;9.阻挡帘;10.固定压板;11.挤干辊或刷辊;1101.辊轴轴头;12.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6、图10所示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门1、内密封门和导杆4,其中,

如图10所示,外密封门1活动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如图1和图3所示,外密封门1上设有供辊轴轴头1101穿过的轴通孔101,且轴通孔101连通至外密封门1底端处,所述外密封门1采用中空结构,如图2所示,外密封门1内设有内密封门;本申请中,将内密封门设置在外密封门内,增加了密封装置的整体性,便于密封装置的整体安装和取出;

如图4至图5所示,内密封门包括齐平设置的左密封门2和右密封门3,且左密封门2和右密封门3均可在外密封门1内水平移动,左密封门2和右密封门3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通孔201和右通孔301,所述左通孔201和右通孔301匹配组合成内通孔203,内通孔203大小与辊轴轴头1101相匹配,在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闭合时,便于辊轴轴头穿过内密封门上的内通孔203;

如图2所示,导杆4贯穿外密封门1和内密封门的顶端,由于左密封门2和右密封门3均可在外密封门1内水平移动,可在导杆上设有滑槽,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通过导杆上的滑槽移动,实现左右密封门间的打开或闭合。

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间采用活动连接;具体地,本申请中,如图1至图4所示,左密封门2和右密封门3上部处分别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外密封门上1对应设有螺栓孔6,所述固定螺栓5穿过螺栓孔6,伸出螺栓孔6的一个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一端设有卡钩701,所述卡钩701卡设置另一个固定螺栓上,实现了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在闭合时的连接。

如图7至图9所示,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朝向刷辊的一侧上设有刷毛8和多片式阻挡帘9。本申请中,多片式阻挡帘9一端采用固定压板10设置在左、右密封门上,一端为自由端,当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分开时,带动设置在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上的阻挡帘分开,在密封装置整体上移时,阻挡帘的自由端被辊轴轴头分开,便于密封装置整体取出。本申请中的阻挡帘为橡胶挡片,与刷毛的配合使用,起到阻止碱液顺着辊轴轴径方向流出密封装置的作用,有效阻止碱液飞溅和溢流。

本申请的密封装置12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通过密封装置阻止碱液飞溅和溢流,在需要更换挤干辊或刷辊时,将左右密封门分别向两侧移动,使得左右密封门间打开的大小可容辊轴轴头通过,然后通过向上移动外密封门1,由于外密封门1上设有供辊轴轴头穿过的轴通孔101,且轴通孔101连通至外密封门1底端处,即外密封门1可轻松脱离辊轴,外密封门1带动内密封门向上移动,实现密封装置的整体取出,便于对挤干辊或刷辊11进行更换或保养。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密封门,所述外密封门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所述外密封门上设有供辊轴轴头穿过的轴通孔,且轴通孔连通至外密封门底端处,所述外密封门内设有内密封门;

内密封门,所述内密封门包括齐平设置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且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均可在外密封门内水平移动,所述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匹配组合成内通孔,所述内通孔大小与辊轴轴头相匹配;

导杆,所述导杆贯穿外密封门和内密封门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间采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上部处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外密封门上对应设有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伸出螺栓孔的一个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卡钩卡设置另一个固定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门朝向刷辊的一侧上设有刷毛和多片式阻挡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式阻挡帘一端采用固定压板设置在内密封门上,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带前处理防碱液飞溅的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门、内密封门和导杆,外密封门上设有供辊轴轴头穿过的轴通孔,且轴通孔连通至外密封门底端处,外密封门内设有内密封门;内密封门包括齐平设置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通孔和右通孔匹配组合成内通孔;导杆贯穿外密封门和内密封门的顶端。本申请的密封装置设置在刷辊或挤压辊的两端,通过密封装置阻止碱液飞溅和溢流,在需要更换挤干辊或刷辊时,将左右密封门分别向两侧移动,然后通过向上移动外密封门,外密封门带动内密封门向上移动,实现密封装置的整体取出,方便快捷,便于对挤干辊或刷辊进行更换或保养。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玉;薛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艾米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80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