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空气净化器主要是通过高效过滤网(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过滤空气中的pm2.5,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甲苯等挥发有机物。缺点是活性炭一旦饱和就不再作用,湿度升高还会使一些吸附物跑出来,造成二次污染,对空其它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无能为力,其它净化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作用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风机、第一铂金光触媒网、第二铂金光触媒网、紫外灯以及用于供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外壳包括支架、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盖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围合形成一内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下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以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再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铂金光触媒网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铂金光触媒网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朝向所述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所述第二铂金光触媒网发光,所述上壳体呈环状,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无线充电控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无线充电线圈。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承托壳,所述承托壳具有收容槽,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都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中。
优选地,所述承托壳在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爪,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对应两个所述卡爪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缺口,两个所述卡爪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缺口中并卡持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盖板之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凸设有一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卡口,所述承托壳的外侧壁间隔环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承托壳通过所述凸块和所述卡口的卡扣配合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凹腔,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嵌设于所述凹腔中,所述承托壳设置于所述过滤网之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滤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环形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件内侧的承托部件以及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部件内侧和所述承托部件外侧的连接部件,所述承托部件上设置有所述凹腔。
优选地,所述承托部件包括支撑网、外侧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环形部件以及若干个凸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件内侧且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延伸部件,所述延伸部件之远离所述第二环形部件内侧的一端朝向下壳体方向弯曲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支撑网的边缘,所述延伸部件与所述支撑网围合形成所述凹腔。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上壳体之间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紫外灯压盖,所述紫外灯压盖呈环形,所述紫外灯呈环形,所述紫外灯环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风机压盖通过螺纹紧固将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之远离所述上壳体一侧的底板,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风机设置有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以及排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在一侧,所述第二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一侧,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且/或,
所述上壳体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控制组件、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显示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粉尘传感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粉尘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组件;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香薰盒;且/或,
所述紫外灯的波长为350nm;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外部轮廓呈飞碟状。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风机压盖,所述风机压盖设置于所述风机之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连接以将所述风机压向所述底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可以对外壳内部流通的空气中的有机物(甲醛、甲苯、细菌、病毒、螨尸、花粉、异味等)进行强力分解,从而对空气进行全面、彻底的净化;相对于市面上1/1000秒分解速度的光触媒材料来说,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最快的分解速度可达1/40000秒,空气的净化效率更快;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紫外灯向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提供光源,使得该空气净化器在无日光环境下也可以进行工作;此外,紫外灯可以起到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的作用;而且,通过设置无线充电组件,使得该空气净化器可以充当无线充电器,功能丰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将空气净化器和无线充电器集合设计成一体,可以避免有多余的电子设备占据人们日常的生活空间,使得生活空间更为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盖板与承托壳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风机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风机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10,包括外壳11、风机12、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紫外灯15以及用于供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组件16,外壳11包括支架111、上壳体112、下壳体113以及盖板114,上壳体112和下壳体113分别设置于支架111的两侧并围合形成一内腔,上壳体112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进风口1121,下壳体113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二进风口1131,下壳体113还开设有连通内腔的出风口1132,风机12设置于内腔中以驱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21和第二进风口1131进入内腔再流向出风口1132,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设置于上壳体112与支架111之间,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设置于下壳体113与支架111之间,紫外灯15设置于内腔114中并朝向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发光,上壳体112呈环状,盖板114安装于上壳体113的内侧,无线充电组件16设置于盖板114与支架111之间。用户可以通过将电子设备放置于盖板114处进行充电。
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可以对外壳11内部流通的空气中的有机物(甲醛、甲苯、细菌、病毒、螨尸、花粉、异味等)进行强力分解,从而对空气进行全面、彻底的净化;相对于市面上1/1000秒分解速度的光触媒材料来说,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最快的分解速度可达1/40000秒,空气的净化效率更快;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紫外灯15向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提供光源,使得该空气净化器10在无日光环境下也可以进行工作;此外,紫外灯15可以起到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的作用;而且,通过设置无线充电组件,使得该空气净化器10可以充当无线充电器,功能丰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将空气净化器和无线充电器集合设计成一体,可以避免有多余的电子设备占据人们日常的生活空间,使得生活空间更为简洁。
具体地,无线充电组件16包括于支架111之朝向盖板114一侧的无线充电控制板161以及设置于无线充电控制板161之朝向盖板114一侧的无线充电线圈162。
优选地,无线充电组件16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11之朝向盖板114一侧的承托壳163,承托壳163具有收容槽1631,无线充电控制板161和无线充电线圈162都设置于收容槽1631中。
优选地,承托壳163在收容槽163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爪1632,无线充电控制板161对应两个卡爪1632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缺口1611,两个卡爪1632分别嵌设于两个缺口1611中并对无线充电控制板161卡持固定。具体地,无线充电组件16安装时,先将无线充电控制板161和无线充电线圈162组装固定,再将无线充电控制板161按压进收容槽1631,卡爪1632对无线充电控制板161形成卡持固定,装配非常方便。
优选地,盖板114之朝向支架111的一侧凸设有一弧形凸起1141,弧形凸起114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卡口1142,承托壳163的外侧壁间隔环设有若干个凸块1633,承托壳163通过凸块1633和卡口1142的卡扣配合与盖板114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无线充电组件16和盖板114安装时,只需将无线充电组件16对应弧形凸起1141使得凸块1633卡进卡口1142中即可,装配方便。
优选地,承托壳163还贯穿开设有走线孔1634,该走线孔1634用于无线充电线圈162和电源板接触取电时穿线使用。
优选地,上壳体112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1121,下壳体113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第二进风口1131。以该设计方式,一方面,上壳体112和下壳体113可以形成较大的进风面,有效地他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率;另一方面,该设计放方式的第一进风口1121和第二进风口1131可以使得空气平稳地进入到该空气净化器10的内部,可以有效降低该空气净化器10的运行噪音。
优选地,支架111的中间位置设有凹腔1111,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过滤网17,过滤网17嵌设于凹腔1111中,承托壳163设置于过滤网17之朝向盖板114的一侧且与过滤网17间隔设置。优选地,该过滤网17为高效过滤网(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以该设计方式,一方面,通过设置该过滤网17配合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可以有效地净化掉空气中99.9%的pm0.03以上的尘粒和有机物;另一方面,该设计方式非常便于过滤网17的安装。
具体地,支架111包括第一环形部件1112、设置于第一环形部件1112内侧的承托部件1113以及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并分别连接第一环形部件1112内侧和承托部件1113外侧的连接部件1114,承托部件1113上设置有所述凹腔1111。具体地,承托部件1113包括支撑网1115、外侧与连接部件1114连接的第二环形部件1116以及若干个凸设于第二环形部件1116内侧且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延伸部件1117,延伸部件1117之远离第二环形部件1116内侧的一端朝向下壳体112方向弯曲延伸并连接至支撑网1115的边缘,延伸部件1117与支撑网1115围合形成所述凹腔1111。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11和上壳体112之间并与支架111连接的紫外灯压盖18,紫外灯压盖18呈环形,紫外灯15呈环形,紫外灯15环设于凹腔1111内,风机压盖101通过螺纹紧固将紫外灯15固定在支架111上。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连接于下壳体113之远离上壳体112一侧的底板19,风机12连接于底板19,风机12设置有第一吸风口121、第二吸风口122以及排风口123,第一吸风口121朝向第一进风口1121所在一侧,第二吸风口122朝向第二进风口1131所在一侧,排风口123朝向出风口1132。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风机压盖101,风机压盖101设置于风机12之远离底板19的一侧并与底板19连接以将风机12压向底板19。通过设置风机压盖101以将风机12压向底板19,可以使得风机12连接牢固,运行平稳。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与支架111连接的控制组件(图未示)、与上壳体112连接的显示组件(图未示)以及与支架111连接的粉尘传感器(图未示),显示组件和粉尘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组件。设置该粉尘传感器的目的在于检测净化后的空气的质量,当粉尘传感器检测到净化后的空气中的粉尘含量高于预设值时,粉尘传感器将检测的数值传递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风机12的转速以降低该空气净化器10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空气净化的更彻底以保证出风口空气的质量。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1132处并与风机压盖101可拆卸连接的香薰组件102,具体地,该香薰组件102包括与风机压盖101可拆卸连接的头部1021以及与头部1021可拆卸连接的主体1022,主体1022内部设置有香薰液,头部1021可以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与风机压盖101可拆卸连接,主体1022可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头部1021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该香薰组件102可以为用户提供香薰治疗,即可以提神,还可以加快新城代谢。通过将香薰组件102与风机压盖101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用户自由更换不同味道的香薰液。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11和下壳体113之间并与支架连接111的负离子发生器(图未示),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至控制组件。
优选地,紫外灯15的波长为350nm。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灯15在波长为350nm的情况下,可以最大化地触发第一铂金光触媒网13和第二铂金光触媒网14的分解速率,从而提供该空气净化器10净化空气的效率。
优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的外部轮廓呈飞碟状。造型精美。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风机、第一铂金光触媒网、第二铂金光触媒网、紫外灯以及用于供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外壳包括支架、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盖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围合形成一内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下壳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以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内腔再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铂金光触媒网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铂金光触媒网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朝向所述第一铂金光触媒网和所述第二铂金光触媒网发光,所述上壳体呈环状,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无线充电控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无线充电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之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承托壳,所述承托壳具有收容槽,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都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壳在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爪,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对应两个所述卡爪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缺口,两个所述卡爪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缺口中并卡持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之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凸设有一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卡口,所述承托壳的外侧壁间隔环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承托壳通过所述凸块和所述卡口的卡扣配合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凹腔,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嵌设于所述凹腔中,所述承托壳设置于所述过滤网之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滤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环形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件内侧的承托部件以及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部件内侧和所述承托部件外侧的连接部件,所述承托部件上设置有所述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件包括支撑网、外侧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环形部件以及若干个凸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件内侧且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延伸部件,所述延伸部件之远离所述第二环形部件内侧的一端朝向下壳体方向弯曲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支撑网的边缘,所述延伸部件与所述支撑网围合形成所述凹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上壳体之间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紫外灯压盖,所述紫外灯压盖呈环形,所述紫外灯呈环形,所述紫外灯环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风机压盖通过螺纹紧固将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之远离所述上壳体一侧的底板,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风机设置有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以及排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在一侧,所述第二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一侧,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且/或,
所述上壳体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分布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控制组件、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显示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粉尘传感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粉尘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组件;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香薰盒;且/或,
所述紫外灯的波长为350nm;且/或,
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外部轮廓呈飞碟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风机压盖,所述风机压盖设置于所述风机之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连接以将所述风机压向所述底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