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可去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为人们提供较为清洁的空气。

目前,空气净化器对空气的过滤净化主要依靠滤网。具体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风机将空气吸入,通过滤网对悬浮颗粒物的吸附,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其中,滤网和风机进风口的密封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过滤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滤网由于微尘集聚会变得越来越脏,无法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这就要求用户定期更换滤网,为了能够更换滤网,现有技术将滤网设置为可拆卸的。

然而,拆装操作方便的滤网,与风机出风口的密封口较差,而与风机出风口密封性良好的滤网,拆装操作较为复杂,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组件与出风口的密封性较佳,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且拆装简单。

第一方面,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空气净化器包括滤芯组件和升降装置,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若是,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上升带动滤芯组件上升,直至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

若否,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二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的位置,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的顶端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若空气净化器没有处于待工作状态,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若否,则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对于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将滤芯组件放置于升降装置上,对于滤芯组件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以使滤芯组件随着升降装置下降到初始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滤芯组件是否处于预设状态,预设状态包括: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或者,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

若是,则确定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若否,则确定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

这样设置,只要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不管门板是否存在,都认为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而当滤芯组件未设置在升降装置上,认为空气净化器不具备工作条件。

或者,若滤芯组件在升降装置上,并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时,认为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

而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或空气净化器没有设置门板,这个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任意一者就认为空气净化器不具备工作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

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包括: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

根据升降装置来间接判断滤芯组件的位置时,可以不在滤芯组件上设置用于检测位置的组件,便于滤芯组件的通用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

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获取升降装置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方法还包括: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工作状态;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方法还包括: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停机状态。

这样设置,在将滤芯组件上升到与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的位置时,即开始工作,将滤芯组件下降到初始位置时,停止净化器的运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升降装置上升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包括:

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上升,升降装置上升时带动滤芯组件上升;

在升降装置上升过程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三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时,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停止上升;

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包括:

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下降;

在升降装置下降过程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在第四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时,向升降装置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停止下降。

这样在升降装置上升的过程中,若升降装置上升到第一位置,对应于滤芯组件的顶部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时,停止滤芯组件的继续上升。在升降装置下降的过程中,若升降装置下降到第一位置时,对应于滤芯组件的已经带着滤芯组件降低到初始的最低位置,停止滤芯组件的继续下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三信号,根据第三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四信号,根据第四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

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获取升降装置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方法还包括:

向提示装置发送第五指令,第五指令用于指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滤芯组件未置在升降装置上的信息,和/或,空气净化器未设置门板的信息。

若滤芯组件未置于容置在升降装置上,和/或,空气净化器未设置门板可以向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注意到该问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内的滤芯组件,控制器与升降装置连接,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内的滤芯组件,升降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轮盘、用于驱动轮盘转动的动力输出件和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在轮盘转动时上升或下降,控制器与动力输出件连接,

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升降组件未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一方向转动,直至升降组件上升至第一位置,使得滤芯组件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

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升降组件未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二方向转动,直至升降组件下降至第二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控制器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的位置,通过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一方向转动,使升降组件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的顶端和容置腔室的顶部如出风口处的密封筋等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若空气净化器没有处于待工作状态,控制器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若否,则过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二方向转动,直至升降组件下降至第二位置,对于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将滤芯组件放置于升降装置上,对于滤芯组件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以使滤芯组件随着升降装置下降到初始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有供滤芯组件进出的开口,在容置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器,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检测器,控制器还分别和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电连接,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滤芯组件是否位于容置腔室内,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开口上是否有门板;其中

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判断滤芯组件是否处于预设状态,预设状态包括: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或者,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

若是,则确定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若否,则确定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

这样设置,只要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不管门板是否存在,都认为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而当滤芯组件未设置在升降装置上,认为空气净化器不具备工作条件。

或者,若滤芯组件在升降装置上,并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时,认为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

而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或空气净化器没有设置门板,这个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任意一者就认为空气净化器不具备工作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获取升降组件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是否处于第一位置;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获取升降组件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是否处于第二位置。

控制器根据升降装置的位置信息来间接判断滤芯组件的位置时,可以不在滤芯组件上设置用于检测位置的组件,便于滤芯组件的通用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工作状态;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停机状态。

这样设置,在将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例如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的位置时,即开始工作,将滤芯组件下降到初始位置时,停止净化器的运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升降组件未处于第一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一方向转动,在升降组件上升过程中,获取第一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三信号,根据第三信号获取升降组件的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三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与上升至第一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停止工作;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升降组件未处于第二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控制轮盘朝第二方向转动,在升降组件下降过程中,根据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四信号获取升降组件的第四位置信息,在第四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下降至第二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停止工作。

这样在升降装置上升的过程中,控制器在升降装置上升到第一位置,对应于滤芯组件的顶部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时,停止滤芯组件的继续上升。在升降装置下降的过程中,控制器在升降装置下降到第一位置时,对应于滤芯组件的已经带着滤芯组件降低到初始的最低位置,停止滤芯组件的继续下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提示装置,提示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还用于在滤网组件未设置在容置腔室内,或者壳体上的开口未设置门板时向提示装置发送第五指令,第五指令用于指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滤芯组件未置于容置腔室内的信息,和/或,壳体上的开口未设置门板的信息

若滤芯组件未置于容置在升降装置上,和/或,空气净化器未设置门板,控制器可以提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注意到该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所升降装置上。

滤芯组件是消耗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需要频繁更换,通过将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这样在更换滤芯组件时,无需更换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为: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或者红外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这样设置使检测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第一检测器和/或第二检测器为接近开关。

第一检测器包括第一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铁,第一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容置腔室的内壁和滤芯组件的其中一者上,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第二检测器包括第二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第二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壳体和所述门板其中一者上,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升降装置;1a-基座;2a-升降机构;6a-上盖;7a-底盖;21a-轮盘;22a-蜗杆;23-升降螺杆;24-电机;25a-动力输出件;26a-升降组件;27a-第一检测器;28a-第二检测器;41-第一壳体;42-第二壳体;43-避让孔;44-延伸部;53a-升降座;111-第一环缘;121-第二环缘;131a-第一限位开关;132a-第二限位开关;231-承载件;200、200a-空气净化器;300、300a-壳体;400、400a-滤芯组件;301、301a-出风口;302、302a-容置腔室的顶部;500、500a-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下述空气净化器中,该空气净化器200包括滤芯组件400和升降装置100,滤芯组件400置于升降装置100上。

进一步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300,升降装置100设置在容置腔室内,壳体300的侧壁上开设可供滤芯组件400进出容置腔室的开口,并且门板500用于将该开口封闭。在壳体300内,容置腔室的顶部302还设有出风口301和出风口密封筋,当滤芯组件400完全安装于容置腔室中时,滤芯组件400的底部承载在容置腔室底部上,滤芯组件400的顶部正对出风口301,滤芯组件400的顶部要和设置在容置腔室顶部的出风口密封筋保持密封状态。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可以在滤芯组件400位于升降装置100上的情况下,使滤芯组件400升高,由于滤芯组件400的顶部正对出风口301,当滤芯组件400逐步升高,使滤芯组件400的顶部和容置腔室的顶部302、例如出风口密封筋紧密贴合并抵接接触时,使来自滤芯组件400、经过过滤的空气经出风口301排出空气净化器200外。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这里接收到工作指令具体是指,在空气净化器正常通电的情况下,且在保证滤芯组件位于容置腔室内,和/或门板关闭的前提下,即空气净化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发送的表示空气净化器状态正常的指令。

s20、在上述判断中,若是,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上升带动滤芯组件上升,直至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

其中,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对应于滤芯组件的最高位置,即滤芯组件的顶端与容置腔室的顶部、例如出风口的密封凸筋相抵接的位置处。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一位置代表滤芯组件和容置腔室的顶部处于间隔状态,二者并没有密封,此时可以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直至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

在本步骤中,在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的位置,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的顶端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s30、在上述判断中,若否,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二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

其中,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对应于滤芯组件的最低位置,即滤芯组件的顶端与容置腔室的顶部、例如出风口的密封凸筋距离最远的位置处。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二位置代表滤芯组件未下降到最低位置。此时可以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以使滤芯组件下降到最低位置。

换言之,若空气净化器没有处于待工作状态,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若否,则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对于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将滤芯组件放置于升降装置上,对于滤芯组件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情况,可以使滤芯组件随着升降装置下降到初始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的流程图,在上述步骤s10中,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具体包括:

s101、判断滤芯组件是否处于预设状态,预设状态包括: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或者,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

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即空气净化器中安装有滤芯组件,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即门板处于关闭状态,空气净化器壳体处于密闭状态。

s102、在上述判断中,若是,则确定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在上述判断中,若判断为是,具体是指只要滤芯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不管门板是否存在,都认为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

或者,还可以是滤芯组件在升降装置上,并且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空气净化器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

s103、在上述判断中,若否,则确定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

而滤芯组件不在升降装置上,或空气净化器没有设置门板,这个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任意一者就认为空气净化器不具备工作条件。

可选的,在步骤s20中,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

其中,第一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设置在升降组件或者容置腔室内的传感器实现。

可选的,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包括: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

根据升降装置来间接判断滤芯组件的位置时,可以不在滤芯组件上设置用于检测位置的组件,便于滤芯组件的通用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

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方法还包括: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工作状态;若升降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方法还包括:控制空气净化器进入停机状态。这样设置,在将滤芯组件上升到与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的位置时,即开始工作,将滤芯组件下降到初始位置时,停止净化器的运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步骤s20中,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具体包括:

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上升,升降装置上升时带动滤芯组件上升;

在升降装置上升过程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三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时,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停止上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中,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具体包括:

向升降装置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下降;

在升降装置下降过程中,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在第四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时,向升降装置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升降装置停止下降。

可选的,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测量装置发送的第三信号,根据第三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三位置信息,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

进一步的,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四信号,根据第四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四位置信息,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

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获取升降装置的位置信息。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为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或者红外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103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代表空气净化器处于异常状态,因此方法还包括:

向提示装置发送第五指令,第五指令用于指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滤芯组件未置在升降装置上的信息,和/或,空气净化器未设置门板的信息。

若滤芯组件未置于容置在升降装置上,和/或,空气净化器未设置门板可以向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注意到该问题。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中,空气净化器包括滤芯组件和升降装置,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若是,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上升带动滤芯组件上升,直至升降装置上升至第一位置;若否,则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升降装置未处于第二位置时,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在上述方案中,在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的位置,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的顶端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空气净化器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下面先简单介绍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具体结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爆炸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升降装置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200a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300a以及设置在壳体300a内的升降装置100a、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300a内的滤芯组件400a,升降装置100a包括可旋转的轮盘21a、用于驱动轮盘21a转动的动力输出件25a和升降组件26a,升降组件26a在轮盘21a转动时上升或下降,控制器与动力输出件25a连接。

其中,升降装置100a和控制器设置在容置腔室内,升降装置100a包括基座1a、升降机构2a和设置在基座1a顶部的上盖6a;其中,升降机构2a包括可旋转的轮盘21a、用于驱动轮盘21a转动的动力输出件25a,以及升降组件26a,升降组件26a在轮盘21a转动时穿过上盖6a上升或下降;在上盖6a和升降组件26a彼此相对的任一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131a(第一测量组件),控制器和第一限位开关131a电连接,另外,控制器可以设在基座1a的背面的凹槽内。

具体的,升降装置100a可以设置在容置腔室的底部,滤芯组件400a可以支撑在升降装置100a的顶端,这样,当升降组件26a上升或下降时,可以带动滤芯组件400a上升或下降。第一限位开关131a可以是接近开关,则在第一限位开关131a设置在上盖6a和升降组件26a彼此相对的其中一面上时,在上盖6a和升降组件26a彼此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金属件,以方便接近开关的测量。

其中,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空气净化器200a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空气净化器200a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100a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21a朝第一方向转动,直至升降组件26a上升至第一位置,使得滤芯组件400a与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相抵;

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空气净化器200a未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100a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升降装置26a未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21a朝第二方向转动,直至升降装置26a下降至第二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空气净化器200a处于待工作状态时,控制器判断升降装置100a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400a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相抵的位置,通过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21a朝第一方向转动,使升降装置26a带动滤芯组件400a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400a的顶端和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如出风口处的密封筋等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400a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若空气净化器200a没有处于待工作状态,控制器判断升降装置100a是否处于第二位置,若否,则过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21a朝第二方向转动,直至2a下降至第二位置,对于滤芯组件400a不在升降装置100a上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将滤芯组件400a放置于升降装置100a上,对于滤芯组件400a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的情况,可以使滤芯组件400a随着升降装置100a下降到初始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300a上设有供滤芯组件400a进出的开口,在容置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器27a,在壳体300a上设置有第二检测器28a,控制器还分别和第一检测器27a和第二检测器28a电连接,第一检测器27a用于检测滤芯组件400a是否位于容置腔室内,第二检测器28a用于检测开口上是否有门板500a;其中示例性的,第一检测器27a和/或第二检测器28a为接近开关。

第一检测器27a包括第一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铁,第一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容置腔室的内壁和滤芯组件400a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所述第二检测器28a包括第二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壳体300a和门板500a其中一者上,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检测器27a和第二检测器28a判断滤芯组件400a是否处于预设状态,预设状态包括:滤芯组件400a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或者,滤芯组件400a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且空气净化器200a设置有门板500a;

若是,则确定空气净化器200a处于待工作状态;

若否,则确定空气净化器200a未处于待工作状态。

这样设置,只要滤芯组件400a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不管门板500a是否存在,都认为空气净化器200a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而当滤芯组件400a未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认为空气净化器200a不具备工作条件。

或者,若滤芯组件400a在升降装置100a上,并且空气净化器200a设置有门板500a时,认为空气净化器200a具备可以工作的条件;

而滤芯组件400a不在升降装置100a上,或空气净化器200a没有设置门板500a,这个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任意一者就认为空气净化器200a不具备工作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100a还包括:用于测量升降装置100a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例如、第一限位开关131a),用于测量升降装置100a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例如、第二限位开关132a);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为: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或者红外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他们均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测量组件(例如)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获取升降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获取升降组件26a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26a是否处于第二位置。

控制器根据升降装置100a的位置信息来间接判断滤芯组件400a的位置时,可不在滤芯组件400a上设置用于检测位置的组件,便于滤芯组件400a的通用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若升降装置100a处于第一位置,控制空气净化器200a进入工作状态;若升降装置100a处于第二位置,控制空气净化器200a进入停机状态。

这样设置,在将滤芯组件400a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例如空气净化器200a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的位置时,即开始工作,将滤芯组件400a下降到初始位置时,停止净化器的运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100a还包括:用于测量升降装置100a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升降装置100a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一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21a朝第一方向转动,在升降组件26a上升过程中,获取第一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三信号,根据第三信号获取升降组件26a的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三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26a与上升至第一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25a停止工作;

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二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25a控制轮盘朝第二方向转动,在升降组件26a下降过程中,根据第二测量装置发送的第四信号获取升降组件26a的第四位置信息,在第四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升降组件26a下降至第二位置时,向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动力输出件25a停止工作。

这样在升降装置100a上升的过程中,控制器在升降装置100a上升到第一位置,对应于滤芯组件400a的顶部和空气净化器200a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抵时,停止滤芯组件400a的继续上升。在升降装置100a下降的过程中,控制器在升降装置100a下降到第一位置时,对应于滤芯组件400a的已经带着滤芯组件400a降低到初始的最低位置,停止滤芯组件400a的继续下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器200a还包括提示装置,提示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还用于在滤网组件未设置在容置腔室内,或者壳体300a上的开口未设置门板500a时向提示装置发送第五指令,第五指令用于指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滤芯组件400a未置于容置腔室内的信息,和/或,壳体300a上的开口未设置门板500a的信息

若滤芯组件400a未置于容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和/或,空气净化器200a未设置门板500a,控制器可以提示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注意到该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所升降装置100a上。

滤芯组件400a是消耗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需要频繁更换,通过将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100a上,这样在更换滤芯组件400a时,无需更换第一测量组件和第二测量组件,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为: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或者红外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这样设置使检测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具体结构。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00a中,动力输出件25a包括蜗杆22a和驱动单元,例如电机24,升降组件26a为升降螺杆23,轮盘21a固定在基座1a上,轮盘21a具有中心孔401,升降螺杆23穿设在中心孔401中,并和中心孔401通过传动螺纹旋合,升降座53a可以支撑在升降螺杆23的端部;轮盘21a的外圆周面和蜗杆22a啮合,电机24用于驱动蜗杆22a带动轮盘21a旋转,以使升降螺杆23在轮盘21a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升降座53a上升或下降。

在该升降座53a上升时,将滤芯组件400a顶起,并使滤芯组件400a的顶端和出风口301a处的槽壁或密封筋等相互抵接,即实现滤芯组件400a和出风口301a的密封对接。此外,在升降座53a下降时,滤芯组件400a下降,并使滤芯组件400a的顶端和出风口301a脱离,解除滤芯组件400a和出风口301a的密封。

具体的,升降螺杆23穿设在中心孔401中,并和中心孔401通过传动螺纹旋合,具体是指轮盘21a的中心孔401内设置有内螺纹,升降螺杆23设有外螺纹,这样升降螺杆23穿设在中心孔401中时,升降螺杆23外表面上的螺纹和中心孔401的内螺纹彼此螺纹配合,此时,如果轮盘21a发生转动,并在轴向上不发生升降时,则升降螺杆23会沿着中心孔401的轴线方向升降。而升降座53a设置在升降螺杆23的端部,就可以在升降螺杆23沿其轴向升降时带动升降座53a同时升降。

示例性的,可以使驱动单元为电机24,蜗杆22a和电机24的电机轴在轴向上彼此连接,这样可以使电机24带动蜗杆22a旋转,与蜗杆22a啮合的轮盘21a也随之发生转动,则其中心孔401中的升降螺杆23就会在轮盘21a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升降座53a上升或下降。为了保证升降座53a的升降沿竖直方向,可以使轮盘21a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

下面介绍轮盘21a的固定方式,如图5、6所示,基座1a包括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共同围成可容置轮盘21a的安装腔,轮盘21a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壳体41上设有供中心孔401露出的避让孔43。这样将轮盘21a安装在相对封闭的安装腔内有利于轮盘21a的平稳转动,并防止轮盘21a在周向上串动,第一壳体41上设置有避让孔43,以便于升降螺杆23穿过该避让孔43进入中心孔401内,并和中心孔401的内螺纹旋合。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支撑轮盘21a,在第一壳体41的和轮盘21a端面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环缘111,和/或,第二壳体42的和轮盘21a端面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环缘121,轮盘21a的端面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环缘111和/或第二环缘121上。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41的靠近升降座53a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开关132a。这样,在升降座53a下降到接触到第一壳体41时,无法再往下降。此外,可选的,可以将驱动单元以及蜗杆22a也设置在由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围成的安装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轮盘21a的端面上还设置有沿轮盘21a轴向凸出的延伸部44,中心孔401位于延伸部44内,且延伸部44穿设在避让孔43中。延伸部44的中心位置处也设有内径与中心孔401相同的内螺纹孔。升降螺杆23的外螺纹与该内螺纹相匹配。

可选的,升降螺杆23的背离轮盘21a的一端还设有盘状的承载件231,承载件231和升降座53a彼此接触,这样可以增大升降螺杆23和升降座53的接触面积。此外,为了避免升降座53a和承载件231之间相对旋转,可以选择使升降座53a和承载件231之间插接连接。

如图9、10所示,容置腔室顶部还设有出风口301a,滤芯组件400a随着升降座53a的升降而与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相抵,或者远离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

此外,如图5-8所示,上盖6a位于升降组件2a的上方并固定在基座1a上,上盖6a顶部距离基座1a底部具有预设间距,以使升降座53a升至最高位置时,升降座53a抵接在上盖6a的开口边缘部。这样,上盖6a可以对升降座53a的向上的移动进行限位。

可选的,升降座53a的中部向背离升降螺杆23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凸起部可自开口露出到上盖6a外。这样可以将滤芯组件400a承载在凸起部上。另外,还需要使凸起部位于最高位置时,其顶部表面和上盖6a的上表面相齐平,这样上盖6a的上表面可以用来辅助支撑滤芯组件400a。

此外,由于升降座53a上升到接触到上盖6a时,受到上盖6a的限制,无法再往上升起,可以选择在上盖6a的靠近升降座53a的表面上设有上述的第一限位开关131a。在第一限位开关131a接收到接近信号时,认为此时升降座53a已经上升到最高点,可以考虑使电机停止运转。

另外,可以使空气净化器200a包括底盖7a,底盖7a位于基座1a下侧,且与上盖6a彼此可拆卸地固定。

本实施中,空气净化器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控制方法,在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若否,则滤芯组件未到达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的位置,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滤芯组件上升到与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为止;此时滤芯组件的顶端和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密封筋等相互抵接并紧密贴合,即实现滤芯组件和出风口的密封对接,避免部分空气未经过滤就流出的情况发生,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内的滤芯组件,控制器与升降装置连接,控制器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对于空气净化器的具体结构等在实施例二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轮盘(21a)、用于驱动所述轮盘(21a)转动的动力输出件(25a)和升降组件(26a),所述升降组件(26a)在所述轮盘(21a)转动时上升或下降,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输出件(25a)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所述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所述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动力输出件(25a)控制所述轮盘(21a)朝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升降组件(26a)上升至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容置腔室的顶部(302a)相抵;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所述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二位置,在所述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动力输出件(25a)控制所述轮盘(21a)朝第二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升降组件(26a)下降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滤芯组件进出的开口,在所述容置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器(27a),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检测器(28a),所述控制器还分别和所述第一检测器(27a)和所述第二检测器(28a)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27a)用于检测所述滤芯组件是否位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第二检测器(28a)用于检测所述开口上是否有门板;其中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器(27a)和所述第二检测器(28a)判断所述滤芯组件是否处于预设状态,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或者,所述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且所述空气净化器设置有门板;

若是,则确定所述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若否,则确定所述空气净化器未处于待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

所述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升降组件(26a)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升降组件(26a)是否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号获取所述升降组件(26a)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升降组件(26a)是否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若所述升降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进入工作状态;若所述升降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进入停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装置上升过程的位置的第一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装置下降过程的位置的第二测量组件;

所述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一位置时,向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动力输出件(25a)控制所述轮盘(21a)朝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升降组件(26a)上升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发送的第三信号,根据所述第三信号获取所述升降组件(26a)的第三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三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升降组件(26a)与上升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停止工作;

所述控制器还具体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26a)未处于第二位置时,向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动力输出件(25a)控制所述轮盘(21a)朝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升降组件(26a)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组件发送的第四信号获取所述升降组件(26a)的第四位置信息,在所述第四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升降组件(26a)下降至第二位置时,向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动力输出件(25a)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滤芯组件未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室内,或者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未设置门板时向提示装置发送第五指令,所述第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提示装置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滤芯组件未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的信息,和/或,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未设置所述门板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组件和所述第二测量组件为: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或者红外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器(27a)和/或所述第二检测器(28a)为接近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器(27a)包括第一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室的内壁和所述滤芯组件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所述第二检测器(28a)包括第二霍尔接近开关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霍尔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门板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内的滤芯组件,升降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轮盘、用于驱动轮盘转动的动力输出件和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在轮盘转动时上升或下降,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判断所述空气净化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空气净化器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判断所述升降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升降组件未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动力输出件控制所述轮盘朝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升降组件上升至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容置腔室的顶部相抵。本实用新型滤芯组件与出风口的密封性较佳,对空气的净化性能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龚梦洋;贺新;刘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9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