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

目前已有的废气处理技术对废气进行湿式处理,处理成本高,并且处理后产生的污水需要进行再加工,较为麻烦,无法对废气进行多级处理,处理效果较差,内部过滤装置不方便清洗更换,使用寿命短。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废气过滤成本高,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装置本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右端贯穿过滤箱且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过滤箱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内框,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底端贯穿第一内框且延伸至第一内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安装盖,所述第一安装盖的一侧贯穿第一内框且延伸至第一内框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安装盖位于第一内框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过滤芯,所述一级过滤芯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底盖,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级过滤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底盖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内框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框,所述第一内框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且延伸至第二内框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盖,所述第二安装盖的一侧贯穿第二内框且延伸至第二内框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盖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二安装盖位于第二内框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级过滤芯,所述二级过滤芯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底盖。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二级过滤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底盖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壁底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二内框的下方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气泵。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且延伸至第二内框的内部,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且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外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过滤箱和一级过滤芯内部的活性炭依次对废气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对废气进行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性较强,有毒气体和物质吸附率高,顶盖和第一底盖都可以打开,方便更换,成本较低,废气通过过滤箱、一级过滤芯和二级过滤芯进行三次过滤,通过三次过滤,将废气中的有毒气体以及灰尘彻底吸附,废气过滤效果更好,第一安装盖和第二安装盖都可打开,可随时取出一级过滤芯和二级过滤芯,装置内部的过滤装置都可进行拆卸清洗更换,节约了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c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d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装置本体,2、过滤箱,3、顶盖,4、第一把手,5、第一进气管,6、挡板,7、第一出气管,8、第一内框,9、第一安装盖,10、第二把手,11、一级过滤芯,12、第一底盖,13、第一固定座,14、第二内框,15、第二安装盖,16、第三把手,17、二级过滤芯,18、第二底盖,19、第二固定座,20、气泵,21、第二进气管,22、第二出气管,23、第三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c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d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4,所述装置本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5,第一进气管5上开设有电磁气阀,所述电磁气阀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磁气阀电源的开关,所述第一进气管5的右端贯穿过滤箱2且延伸至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过滤箱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内框8,所述第一出气管7的底端贯穿第一内框8且延伸至第一内框8的内部。

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安装盖9,所述第一安装盖9的一侧贯穿第一内框8且延伸至第一内框8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盖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0,所述第一安装盖9位于第一内框8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过滤芯11,所述一级过滤芯11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一级过滤芯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底盖12,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级过滤芯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与第一底盖12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座13通过固定第一底盖12来固定一级过滤芯11。

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内框8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框14,所述第一内框8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气管22,所述第二出气管22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盖15,所述第二安装盖15的一侧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盖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6,所述第二安装盖15位于第二内框14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级过滤芯17,所述二级过滤芯17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底盖18。

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二级过滤芯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9,所述第二固定座19与第二底盖18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座19通过固定第二底盖18来对二级过滤芯17进行固定。

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二内框14的下方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

所述气泵20的进气端连通有第二进气管21,所述第二进气管21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气泵20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三出气管23,所述第三出气管23上开设有电磁气阀,所述电磁气阀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磁气阀电源的开关,所述第三出气管23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且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转动第一把手4打开顶盖3,将活性炭从装置本体1的顶部倒进过滤箱2的内部,再将顶盖3盖上,转动第二把手10取出第一安装盖9,从而将一级过滤芯11取出,打开第一底盖12,将活性炭倒入一级过滤芯11的内部,盖上第一底盖12,再将一级过滤芯11放置在第一内框8的内部,将第一底盖12放置在第一固定座13上,拧紧第一安装盖9,打开第一进气管5上的阀门,和第三出气管23上的阀门,启动气泵20,废气从第一进气管5输送进过滤箱2内部,通过过滤箱2内部的活性炭将废气进行一次过滤,过滤后的气体从挡板6上的第一出气管7输送至第一内框8的内部,通过一级过滤芯11内部的活性炭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管22输送进第二内框14的内部,通过二级过滤芯17进行三次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21输送至第三出气管23进行排出,过滤完毕关闭气泵20、第一进气管5上的阀门和第三出气管23上的阀门,当过滤箱2内的活性炭需要更换时,打开顶盖3就可以对过滤箱3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更换,第一固定座13通过固定第一底盖12来固定一级过滤芯11,第二固定座19通过固定第二底盖18来固定二级过滤芯17,当需要对二级过滤芯17进行清洗时,可以转动第三把手16从而转动第二安装盖15,取出第二安装盖15,将二级过滤芯17取出,打开第二底盖18对二级过滤芯17的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再通过相反步骤将二级过滤芯17固定在第二内框14的内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动第一把手4打开顶盖3,将活性炭从装置本体1的顶部倒进过滤箱2的内部,再将顶盖3盖上,转动第二把手10取出第一安装盖9,从而将一级过滤芯11取出,打开第一底盖12,将活性炭倒入一级过滤芯11的内部,通过活性炭对废气进行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性较强,有毒气体和物质吸附率高,并且方便更换,成本较低,启动气泵20,废气从第一进气管5输送进过滤箱2内部,通过过滤箱2内部的活性炭将废气进行一次过滤,通过一级过滤芯11内部的活性炭进行二次过滤,通过二级过滤芯17进行三次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21输送至第三出气管23进行排出,通过三次过滤,将废气中的有毒气体以及灰尘彻底吸附,废气过滤效果更好,打开顶盖3就可以对过滤箱3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更换,第一固定座13通过固定第一底盖12来固定一级过滤芯11,第二固定座19通过固定第二底盖18来固定二级过滤芯17,当需要对二级过滤芯17进行清洗时,可以转动第三把手16从而转动第二安装盖15,将二级过滤芯17取出,打开第二底盖18对二级过滤芯17的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再通过相反步骤将二级过滤芯17固定在第二内框14的内部,装置内部的过滤装置都可进行拆卸清洗更换,节约了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4),所述装置本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5),所述第一进气管(5)的右端贯穿过滤箱(2)且延伸至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过滤箱(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内框(8),所述第一出气管(7)的底端贯穿第一内框(8)且延伸至第一内框(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安装盖(9),所述第一安装盖(9)的一侧贯穿第一内框(8)且延伸至第一内框(8)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盖(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0),所述第一安装盖(9)位于第一内框(8)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过滤芯(11),所述一级过滤芯(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底盖(12),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级过滤芯(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与第一底盖(1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内框(8)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框(14),所述第一内框(8)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气管(22),所述第二出气管(22)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盖(15),所述第二安装盖(15)的一侧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盖(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6),所述第二安装盖(15)位于第二内框(14)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级过滤芯(17),所述二级过滤芯(17)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底盖(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二级过滤芯(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9),所述第二固定座(19)与第二底盖(18)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二内框(14)的下方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气泵(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20)的进气端连通有第二进气管(21),所述第二进气管(21)的一端贯穿第二内框(14)且延伸至第二内框(14)的内部,所述气泵(20)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三出气管(23),所述第三出气管(23)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且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装置本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右端贯穿过滤箱且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装置本体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过滤箱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废气处理装置具有通过活性炭对废气进行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性较强,有毒气体和物质吸附率高,并且方便更换,成本较低,通过三次过滤,废气过滤效果更好,装置内部的过滤装置都可进行拆卸清洗更换,节约了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天造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