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及储能调频系统。
背景技术:
火电机组通过燃烧煤来为电网供电,在实际应用中,火电机组通过与储能系统联合构成储能调频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接受到来自电网的agc(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后能够进行相应的动作,以保证火电机组实发功率跟随电网agc指令。
但是,现有的储能调频系统中储能系统必须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后才能接入厂内机组高压厂变用母线上进行使用,该连接方式会延长agc指令的响应时间,降低调节的速率和精度,并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及储能系统,从而缓解现有的储能调频系统中储能系统必须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后才能接入厂内机组高压厂变用母线上进行使用,延长响应时间、增加成本等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包括:高压储能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所述高压储能系统的母线接入端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母线相连接,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储能系统的控制端连接,且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入端与火电厂内机组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厂内机组控制单元发送的agc指令、厂内机组的实际出力、运行状态以及高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高压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当所述agc指令为升/降负荷指令时,控制所述高压储能系统相应地进行放/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和与三相电网相连接的三条功率变换支路;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三条所述功率变换支路连接;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向三条所述功率变换支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以控制各功率变换支路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支路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功率变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功率变换单元和储能单元,所述功率变换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串联连接;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根据能量管理系统发出的输出功率指令控制各所述功率变换单元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单元包括功率变换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和滤波电路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电路设置为单相h桥式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直流平板滤波电容和直流滤波电抗器;
所述直流平板滤波电容与所述单相h桥式电路并联,用于平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
所述直流滤波电抗器串联连接在所述单相h桥式电路的直流端口侧,与所述直流平板滤波电容一起用于降低两倍频的脉动,平滑储能单元的输出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包括解码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驱动电路;
所述解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接收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所述解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将所述控制命令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命令通过驱动电路生成的驱动信号对所述功率变换单元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储能系统还包括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所述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连接在三条功率变换支路中靠近三相电网的一端,用以限流和滤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储能调频系统,包括:辅助调频装置、火电厂内机组和电厂运动装置,所述电厂运动装置通过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与所述辅助调频装置相连接,用以接收远方调度发送的agc指令并发送至厂内机组控制单元,同时反馈厂内机组与高压储能系统的合并出力至远方调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储能系统与高压母线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在不使用变压器的情况下,储能系统与火电厂内机组可以进行高效安全的联合运行,从而响应远方调度发出的agc指令,该连接方式可以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进而稳定负荷,减少厂内机组磨损、大幅提升厂内机组的调节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储能调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高压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高压储能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功率变换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功率变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对控制单元控制过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出储能调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储能系统;2、能量管理系统;3、控制单元;4、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5、三相电网;6、功率变换支路;7、功率变换单元;8、交流端口;9、直流端口;10、储能单元;11、功率变换电路;12、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3、直流滤波电抗器;14、解码模块;15、信号处理模块;16、驱动电路;17、并网电抗器支路;18、电厂运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包括:高压储能系统1和能量管理系统2,高压储能系统1的母线接入端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母线相连接,能量管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高压储能系统1的控制端连接,且能量管理系统2的输入端与火电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能量管理系统2根据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发送的agc指令、厂内机组的实际出力、运行状态以及高压储能系统1的运行状态,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当agc指令为升/降负荷指令时,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相应地进行放/充电,以实现高压储能系统1联合厂内机组快速响应agc指令;从而实现在不使用变压器的情况下,火电厂内机组进行高效安全的联合运行响应远方调度发出的agc指令,该连接方式可以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进而稳定负荷,减少厂内机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高压储能系统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能量存储设备,主要包含了锂电池、铅酸电池、铅碳电池等电化学介质的二次电池,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储能系统1可以是以上一种电池,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上述电池混用,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别限定,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其中三相电网5的电压等级可以是三相6kv,10kv至35kv,可以给高压储能系统1供电也可以从高压储能系统1中汲取电能。
如图2和图3所示,高压储能系统1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和与三相电网5相连接的三条功率变换支路6;
能量管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三条功率变换支路6连接;
能量管理系统2通过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向三条功率变换支路6发送功率控制指令,以控制各功率变换支路6的输出功率。
功率变换支路6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功率变换模块。
其中,功率变换模块包括:功率变换单元7和储能单元10,功率变换单元7和储能单元10串联连接;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根据能量管理系统2发出的输出功率指令控制各功率变换单元7输出功率。
具体地,若干组功率变换单元7通过交流端口8相互串联,若干组功率变换单元7的直流端口9彼此独立,并分别与一储能单元10相连接,其中,每条功率变换支路6的功率变换单元7的数量与接入的电网电压等级等数据相关,电压越高,所接入的功率变换单元7数量越多,即成正比相关,其中,储能单元10,可为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锂电池,也可为其他类型的电化学储能单元,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别限定,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功率变换单元7包括功率变换电路11和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11和滤波电路串联连接。
具体地,如图5所示,功率变换电路11为由功率变换器件组成的单相h桥式电路,其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构建功率变换电路11,如图3所示,功率变换电路11包括四个igbt,igbt1的集电极与功率变换单元7的直流端口ud9的正极相连,发射极与igbt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了h桥的第一桥臂;igbt2的发射极与直流端口ud9的负极相连,igbt3的发射极与igbt4的集电极相连,构成h桥的第二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一桥臂并联,构成h桥,第一桥臂中igbt1与igbt2的连接线的引出线作为功率变换单元7交流端口ua8的一端,第二桥臂中igbt3与igbt4连接线的引出线作为交流端口ua8的另一端;
当采用igbt构建本实施例的单相h桥式电路时,在器件选型时要考虑两倍的过载电流能力,每个路径的igbt可以使用单管,也可以根据容量需要采用并联的方式,本图3示例示出采用单管方式,此时无需考虑器件并联引起的均流问题,因此均流系数为1,可以按照两倍电流裕量进行设计;当采用并联方式,需要考虑均流问题设计电流裕量。
本实施例中的单相h桥式电路的igbt承受的最大电压为直流母线的电压,即为储能单元10的最大端电压,考虑到储能单元10不能串联过多电池,每个路径工作时允许直流电压一般不超过800v,考虑到直流母线上存在瞬时电压尖峰,可以按照两倍的电压裕度进行igbt的选型设计。
滤波电路包括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和直流滤波电抗器13;
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与单相h桥式电路并联,用于平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
直流滤波电抗器13串联连接在单相h桥式电路的直流端口9侧,与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一起用于降低两倍频的脉动,平滑储能单元10的输出电流。
其中,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用于平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当高压储能系统1需要调节无功功率时,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成为无功交换的载体,避免三相电网5与储能单元10之间存在无功流动,本实施例根据电压、电流和电容值进行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的选型,若直流母线正常的工作电压在800v以内,那么按照两倍电压裕度进行设计,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的额定电压应高于960v,为了保证直流母线电压异常而出现短时过压,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应具有短时过压能力;当储能变流系统的输出为无功电流时,储能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流都由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提供,若按照1.5倍的电流裕度进行设计,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的容值根据对直流纹波的抑制需要来选型。
直流滤波电抗器13与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一起用于降低两倍频的脉动,平滑储能单元10的输出电流,改善储能单元10的工作条件,保证储能单元10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本实施例根据电压、电流和电感值进行直流滤波电抗器13的选型,直流滤波电抗器13可能出现的最大电压是储能单元10的极性接反,此时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的电压和储能单元10的电压由直流滤波电抗器承担;
若将直流滤波电抗器13分散布置,如图4所示,在单相h桥式电路的直流端口9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上各串联一个直流滤波电抗器13,此时每个直流滤波电抗器13的耐压可适当下降;当储能变流系统的输出电流为有功电流时,储能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流基本由储能单元10提供,该电流都要流经直流滤波电抗器13,因此直流滤波电抗器13的电流可按交流侧电流考虑,由于直流滤波电抗器13的电流不低于额定电流,考虑一定的裕度可按照150a进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直流平板滤波电容12与直流滤波电抗器13一起构成滤波电路,本实施例为降低100hz以上的电流成分流入储能单元10,本实施例将直流滤波电抗器13的电感值设计的大一些,如取2mh,如图4所示,在直流母线的正负母线上各安装1mh的直流滤波电抗器13,以取得更好的平波效果。
如图6所示,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4包括解码模块14、信号处理模块15和驱动电路16;
解码模块14的输入端与能量管理系统2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解码模块14接收能量管理系统2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解码模块14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解码模块14将控制命令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15;
信号处理模块15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1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15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驱动电路16;
驱动电路16的输出端与功率变换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命令通过驱动电路16生成的驱动信号对功率变换单元7进行控制,即对单相h桥式电路的igbt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储能系统1还包括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17,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17连接在三条功率变换支路6中靠近三相电网5的一端,用以限流和滤波。
具体地,功率变换单元7的直流侧连接储能单元10,交流侧串联,再通过并网电抗器支路17直接接入高压电网,实现了无变压器的高压直挂式大规模电化学储能,降低成本,提高了电能转换效率。
如图1所示,一种储能调频系统包括辅助调频装置、火电厂内机组和电厂运动装置18,电厂运动装置18通过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与辅助调频装置相连接,其中电厂运动装置18为远程测控终端和测控装置,用以接收远方调度发送的agc指令并发送至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同时反馈厂内机组与高压储能系统1的合并出力至远方调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厂用变压器为双绕组变压器,绕组类型由发电厂的实际使用所确定,这里不做限定,高压储能系统1直接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母线相连接,从而实现在不使用变压器的情况下,火电厂内机组进行高效安全的联合运行响应远方调度发出的agc指令,该连接方式可以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进而稳定负荷,减少厂内机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能量管理系统2分别与高压储能系统1、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相连接,根据高压储能系统1和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发送的agc指令、厂内机组的实际出力和运行状态、以及高压储能系统1运行状态,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当agc指令为升/降负荷指令时,高压储能系统1相应地进行放/充电,以实现高压储能系统1联合厂内机组快速响应agc指令;
具体地,这里的厂内机组运行状态包括厂内机组agc投入状态、厂用电母线功率、电流等。
在实际应用中,能量管理系统2会实时的采集高压储能系统1的状态、控制单元3发出的指令(电厂运动装置18发送至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和厂内机组的运行状态,并依据上述信息来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进行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这里的高压储能系统1运行状态包括高压储能系统1的电压,高压储能系统1的温度,高压储能系统1的电量以及是否故障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护高压储能系统1,避免高压储能系统1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可以利用能量管理系统2根据高压储能系统1运行状态对高压储能系统1输出功率进行限制,例如,电池电量的预设范围可以设置为高压储能系统1总容量的25%-85%,本申请对于高压储能系统1容量的预设范围的具体数值不做特别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具体地,当电池容量处于总容量的25%-85%范围内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最大输出功率则为其的额定功率;当电池容量小于总容量的25%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最大放电输出功率则为0,高压储能系统1的最大充电输出功率限制则为额定功率;当电池容量大于总容量的85%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最大充电输出功率则为0,高压储能系统1的最大放电输出功率则为额定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升高负荷时,远方调度将发送升负荷的agc指令到电厂运动装置18,之后电厂运动装置18将升负荷的agc指令(即agc指令减去厂内机组实际功率的差值为正时)转发至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之后能量管理系统2首先判断高压储能系统1是否故障,如果故障,则能量管理系统2发出不动作的指令,同时与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进行信息交互,控制单元3将控制火电厂内机组增加出力,以实现火电厂内机组的输出快速响应agc指令,如果高压储能系统1正常,则继续判断高压储能系统1的容量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是,则能量管理系统2发送指令给高压储能系统1让其进行放电协助厂内机组,从而实现厂内机组的负荷增加至符合agc指令,否则,高压储能系统1不动作,但会与火电厂内机组进行交互,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控制火电厂内机组出力,从而跟随agc指令变化,此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为放电功率,功率大小为额定放电功率与差值两者之间的较小值,并且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与厂内机组的实际输出功率相叠加后的总功率作为反馈功率,最后通过电厂运动装置18将反馈功率发送至远方调度;
当需要降低负荷时,远方调度将发送降负荷的agc指令到电厂运动装置18,之后电厂运动装置18将降负荷的agc指令(即agc指令减去厂内机组实际功率的差值为负时)转发至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之后能量管理系统2首先判断高压储能系统1是否故障,如果故障,则能量管理系统2发出不动作的指令,同时与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进行信息交互,控制单元3将控制火电厂内机组减少出力,以实现火电厂内机组的输出快速响应agc指令,如果高压储能系统1正常,则继续判断高压储能系统1的容量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是,则能量管理系统2直接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作为负载进行充电,从而实现火电厂内机组负荷跟随agc指令,否则,高压储能系统1不动作,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将控制厂内机组进行相应动作,以保证火电厂内机组的负荷跟随agc指令变化,此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为充电功率,功率大小为额定充电功率与差值两者之间的较大值,并且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与厂内机组的实际输出功率相叠加后的总功率作为反馈功率,最后通过电厂运动装置18将反馈功率发送至远方调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为分散式控制系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3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高压储能系统1直接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母线相连接,能量管理系统2与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相连接,当高压储能系统1正常运行时,
当需要升高负荷时,远方调度将发送升负荷的agc指令到电厂运动装置18,之后电厂运动装置18将升负荷的agc指令(即agc指令减去厂内机组实际功率的差值为正时)转发至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之后能量管理系统2能量管理系统2将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让其进行放电协助厂内机组,从而实现厂内机组的负荷增加至符合agc指令,此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为放电功率,功率大小为额定放电功率与差值两者之间的较小值,并且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与厂内机组的实际输出功率相叠加后的总功率作为反馈功率,最后通过电厂运动装置18将反馈功率发送至远方调度;
当需要降低负荷时,远方调度将发送降负荷的agc指令到电厂运动装置18,之后电厂运动装置18将降负荷的agc指令(即agc指令减去厂内机组实际功率的差值为负时)转发至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之后能量管理系统2直接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作为负载进行充电,从而实现火电厂内机组负荷跟随agc指令,否则,高压储能系统1不动作,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将控制厂内机组进行相应动作,以保证火电厂内机组的负荷跟随agc指令变化,此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为充电功率,功率大小为额定充电功率与差值两者之间的较大值,并且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与厂内机组的实际输出功率相叠加后的总功率作为反馈功率,最后通过电厂运动装置18将反馈功率发送至远方调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厂用变压器为双分裂三绕组变压器时,绕组类型由发电厂的实际使用所确定,这里不做限定,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包括: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和能量管理系统2,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分别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的一条母线相连接,从而实现在不使用变压器的情况下,火电厂内机组进行高效安全的联合运行响应远方调度发出的agc指令,该连接方式可以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进而稳定负荷,减少厂内机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能量管理系统2分别与高压储能系统1、火电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3相连接,根据高压储能系统1和厂内机组控制单元3发送的agc指令、厂内机组的实际出力和运行状态、以及高压储能系统1运行状态,控制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功率,当agc指令为升/降负荷指令时,高压储能系统1相应地进行放/充电,以实现高压储能系统1联合厂内机组快速响应agc指令。
实际应用时,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从结构上、系统参数上可以完全相同,即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完全相同,则能量管理系统2将输出功率指令平分至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从而控制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的输出;两组高压储能系统1从结构上、系统参数上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即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不相同,能量管理系统2将输出功率指令根据两组系统参数进行计算其所分担的输出功率,然后分配至两组储能系统,控制两者的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储能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所述高压储能系统的母线接入端与厂内机组的厂用电母线相连接,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储能系统的控制端连接,且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入端与火电厂内机组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高压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与三相电网相连接的三条功率变换支路以及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所述三条并网电抗器支路连接在三条功率变换支路中靠近三相电网的一端,用以限流和滤波;
所述功率变换支路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功率变换模块;
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功率变换单元和储能单元,若干组功率变换单元通过交流端口相互串联,若干组功率变换单元的直流端口彼此独立,并分别与一储能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三条所述功率变换支路连接;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向三条所述功率变换支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以控制各功率变换支路的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单元包括功率变换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和滤波电路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设置为单相h桥式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直流平板滤波电容和直流滤波电抗器;
所述直流平板滤波电容与所述单相h桥式电路并联,用于平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
所述直流滤波电抗器串联连接在所述单相h桥式电路的直流端口侧,与所述直流平板滤波电容一起用于降低两倍频的脉动,平滑储能单元的输出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调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单元控制器包括解码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驱动电路;
所述解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接收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所述解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将所述控制命令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命令通过驱动电路生成的驱动信号对所述功率变换单元进行控制。
7.一种储能调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辅助调频装置、火电厂内机组和电厂运动装置,所述电厂运动装置通过厂内机组的控制单元与所述辅助调频装置相连接,用以接收远方调度发送的agc指令并发送至厂内机组控制单元,同时反馈厂内机组与高压储能系统的合并出力至远方调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