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己经遍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塑料制品的使用所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是目前解决塑料制品污染的最好办法。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研磨装置进行原材料以及相关助剂的混合研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混料研磨装置仍然存在研磨效果较差、研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体、进料仓及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腔室,所述进料仓设置在所述研磨机体的上方且通过进料口与所述研磨腔室连通,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研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转轴、从动转轴、主动研磨辊及从动研磨辊,所述主动研磨辊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转轴上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室内,所述从动研磨辊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轴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室内,所述主动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研磨机体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研磨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主动转轴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研磨机体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研磨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从动转轴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一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研磨机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研磨腔室内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研磨机构及所述出料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主动研磨辊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动研磨辊的外表面和从动研磨辊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研磨凸起,所述主动研磨辊的研磨凸起与所述从动研磨辊的研磨凸起呈交错等距排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研磨凸起呈半球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研磨腔室的靠近所述主动研磨辊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清理筛条,所述第一清理筛条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研磨腔室的靠近所述从动研磨辊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清理筛条,所述第二清理筛条沿着所述从动研磨辊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研磨腔室的内底面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研磨机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研磨辊及从动研磨辊对塑料原料进行研磨,通过筛网筛选出尺寸合格的塑料原料,其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进料口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有利于分散原料,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纵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横剖图。

图中,1-研磨机体,2-进料仓,3-研磨腔室,4-研磨机构,5-驱动电机,6-主动转轴,7-从动转轴,8-主动研磨辊,9-从动研磨辊,10-轴承,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研磨凸起,14-第一清理筛条,15-第二清理筛条,16-支撑架,17-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纵剖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横剖图。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体1、进料仓2及研磨机构4,研磨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腔室3,进料仓2设置在研磨机体1的上方且通过进料口11与研磨腔室3连通,研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5、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转轴6、从动转轴7、主动研磨辊8及从动研磨辊9,主动研磨辊8固定连接在主动转轴6上且设置在研磨腔室3内,从动研磨辊9固定连接从动转轴7且设置在研磨腔室3内,主动转轴6的两端分别贯穿研磨机体1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10与研磨机体1转动连接,主动转轴6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套设在主动转轴6的另一端,从动转轴7的两端分别贯穿研磨机体1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10与研磨机体1转动连接,从动轮套设在从动转轴7靠近主动轮的一端,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研磨机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

具体的,进料口11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主动研磨辊8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有利于分散原料,提高研磨效率。

具体的,进料口11位于主动研磨辊8的上方。

具体的,主动研磨辊8的外表面和从动研磨辊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研磨凸起13,主动研磨辊8的研磨凸起13与从动研磨辊9的研磨凸起13呈交错等距排列;研磨凸起13呈半球形结构。

具体的,研磨腔室3内还安装有筛网18,筛网18位于所述研磨机构4及出料口12之间,通过筛网18筛选出尺寸合格的塑料原料。

具体的,研磨腔室3的靠近主动研磨辊8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清理筛条14,第一清理筛条14沿着主动研磨辊8的长度方向延伸;研磨腔室3的靠近从动研磨辊9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清理筛条15,第二清理筛条15沿着从动研磨辊9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清理筛条14与第二清理筛条15为采用钢丝材质制成,易于清理粘附在主动研磨辊8和从动研磨辊9上的物料。

具体的,研磨腔室3的内底面靠近出料口1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出料。

具体的,研磨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的底部安装有滑轮17,方便移动研磨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机体、进料仓及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腔室,所述进料仓设置在所述研磨机体的上方且通过进料口与所述研磨腔室连通,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主动研磨辊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研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转轴、从动转轴、主动研磨辊及从动研磨辊,所述主动研磨辊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转轴上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室内,所述从动研磨辊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轴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室内,所述主动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研磨机体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研磨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主动转轴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研磨机体的两侧侧壁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研磨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从动转轴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一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研磨机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研磨腔室内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研磨机构及所述出料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主动研磨辊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研磨辊的外表面和从动研磨辊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研磨凸起,所述主动研磨辊的研磨凸起与所述从动研磨辊的研磨凸起呈交错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凸起呈半球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室的靠近所述主动研磨辊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清理筛条,所述第一清理筛条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室的靠近所述从动研磨辊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清理筛条,所述第二清理筛条沿着所述从动研磨辊的长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室的内底面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装置。该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体、进料仓及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腔室,所述进料仓设置在所述研磨机体的上方且通过进料口与所述研磨腔室连通,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研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转轴、从动转轴、主动研磨辊及从动研磨辊;所述研磨机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研磨腔室内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研磨机构及所述出料口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研磨辊对塑料原料进行研磨,其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进料口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沿着所述主动研磨辊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有利于分散原料,提高研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严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傲诺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7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