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作为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得有效引入经过净化的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维持室内良好的新风循环。
吊顶式新风机是新风机中的一种,一般安装与室内顶部,不会占用太多的室内空间,是常用的一种新风机。但是,新风机内的过滤器需要定期更换,但现有的新风机都需要拆开外壳进行更换,更换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室与出风室,所述进风室与出风室之间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可抽插设置有两全热交换芯,所述全热交换芯的两侧分别可抽插设置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全热交换芯的上侧可抽插设置有第三过滤网。所述中空通道的两通道口分别设有可活动开合的检修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室内设有将进风室一分为二的第一隔板,形成室内风进风室与新风进风室。所述室内风进风室的上侧与中空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的一侧与中空通道连通。
所述出风室内设有将出风室一分为二的第二隔板,形成新风出风室与室内风出风室。所述室内风出风室的下侧与中空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的一侧与中空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相对向所述新风进风室一侧倾斜的倾斜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一排风机,所述室内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二排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通道内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全热交换芯插接在第一插槽上,所述第三过滤网插接在全热交换芯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分别插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二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初效过滤网和亚高效过滤网,所述亚高效过滤网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过滤网为初效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全热交换芯、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与所述检修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提手。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修门朝向中空通道通道口的一面设有密封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进风室与出风室之间设置中空通道,并在中空通道可抽插设置两全热交换芯;同时将过滤网可抽插设置在全热交换芯的外周侧,并在中空通道的两通道口设置可开合的检修门。通过设置两个对称设置的检修门,可以很快速地将全热交换芯与过滤网从壳体内内抽取出来,而无需拆家壳体,方便省力;并且,通过采用分体式全热交换芯组合,不受用户空间限制,抽取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空通道的通道口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吊顶新风机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室110与出风室120,进风室110与出风室120之间具有中空通道130。中空通道130内可抽插设置有两全热交换芯200,全热交换芯200的两侧分别可抽插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10与第二过滤网320,全热交换芯200的上侧可抽插设置有第三过滤网330。该第一过滤网310由初效过滤网311和亚高效过滤网312组成,亚高效过滤网312位于初效过滤网311与全热交换芯200之间。第二过滤网320为高效过滤网,第三过滤网330为初效过滤网。
中空通道130的两通道口分别设有检修门131,检修门131的上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可转动开合。
进风室110内设有第一隔板111,该第一隔板111将进风室110一分为二,形成室内风进风室与新风进风室。室内风进风室的上侧与中空通道130连通,新风进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130的一侧与中空通道130连通。出风室120内设有第二隔板121,该第一隔板111将出风室120一分为二,形成室内风出风室与新风出风室。室内风出风室的下侧与中空通道130连通,新风出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130的一侧与中空通道130连通。
室内风进风室对应设有室内风进风口112,新风进风室对应设有新风进风口113,室内风出风室对应设有室内风出风口123,新风出风室对应设有新风出风口122。新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一排风机400,室内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二排风机500。
新风机工作时,室外新风从新风进风口113进入新风进风室,经过第一过滤网310净化新风中的大、中型颗粒物,再经过全热交换芯200进行能量回收,再经过第二过滤网320净化新风中的微小颗粒,最后通过新风出风室内的第一排风机400将净化后的新风送入室内。同时,室内风从室内风进风口112进入室内风进风室,并从室内风进风室上侧进入到第三过滤网330,经第三过滤网330净化后进入全热交换芯200内与穿过全热交换芯200的新风进行热交换,最后通过室内风出风室内的第二排风机500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进风室110与出风室120之间设置中空通道130,并在中空通道130可抽插设置两全热交换芯200;同时将过滤网可抽插设置在全热交换芯200的外周侧,并在中空通道130的两通道口设置可开合的检修门131。通过设置两个对称设置的检修门131,可以很快速地将全热交换芯200与过滤网从壳体100内内抽取出来,而无需拆家壳体100,方便省力;并且,通过采用分体式全热交换芯200组合,不受用户空间限制,抽取更加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对称,外观结构排布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便于过滤芯的抽取和安装,在中空通道130内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槽,全热交换芯200插接在第一插槽上,第三过滤网330插接在全热交换芯200的顶部。第一过滤网310与第二过滤网320分别插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二插槽内。具体地,如图2所示,中空通道130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限位板132,上部的限位板132下表面设有呈“匚”型且开口朝下的导向板133,下部的限位板132上表面设有呈“匚”型且开口朝上的导向板133,两限位板132以及限位板132上的导向板133构成第一插槽,上下相对设置的导向板133构成第二插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111具有相对向新风进风室一侧倾斜的倾斜部111a,室内风进风口112与第一隔板111的倾斜部111a相对。由此,使得室内风可以沿第一隔板111的倾斜部111a流动到室内风进风室的上侧,减少室内风的回流。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全热交换芯200、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以及第三过滤网330与检修门131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提手600。通过设置提手600,方便用户将全热交换芯200和过滤网从中空通道130内抽取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检修门131朝向中空通道130通道口的一面设有弹性密封板(图中未示出)。该弹性密封板可以有效将全热交换芯200和过滤网密封压接在中空通道130内,并保证新风机的气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室与出风室,所述进风室与出风室之间具有中空通道;
所述中空通道内可抽插设置有两全热交换芯,所述全热交换芯的两侧分别可抽插设置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全热交换芯的上侧可抽插设置有第三过滤网;
所述中空通道的两通道口分别设有可活动开合的检修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室内设有将进风室一分为二的第一隔板,形成室内风进风室与新风进风室;所述室内风进风室的上侧与中空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的一侧与中空通道连通;
所述出风室内设有将出风室一分为二的第二隔板,形成新风出风室与室内风出风室;所述室内风出风室的下侧与中空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室的靠近中空通道的一侧与中空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相对向所述新风进风室一侧倾斜的倾斜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一排风机,所述室内风出风室内设有第二排风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内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全热交换芯插接在第一插槽上,所述第三过滤网插接在全热交换芯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分别插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二插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初效过滤网和亚高效过滤网,所述亚高效过滤网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为初效过滤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芯、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与所述检修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提手。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双检修门的吊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朝向中空通道通道口的一面设有密封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