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羽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结团羽绒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羽绒寝具和羽绒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羽绒寝具和羽绒服具备保暖、轻便、美观等效果,羽绒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羽绒进行除尘、清洗、分拣、填充等步骤,但是部分的羽绒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团现象,这样就会对羽绒的成产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结团羽绒打散的羽绒打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铰连接有转轴,筒体内的转轴上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均固定有多个防静电棒,筒体右端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筒体内的转轴右侧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扇叶,筒体上端右侧设置有分散进料装置,筒体下端左侧开设有出料口,筒体右侧壁上设置有除静电装置,
所述分散进料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上端的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与进料口通过软管连通,进料斗下端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与筒体通过多个弹簧连接,固定环上固定有震动器,进料斗内横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纵杆,纵杆上方的进料斗内纵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横杆,横杆与纵杆接触,横杆与纵杆构成多个允许羽绒通过的矩形通道。
具体的,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右侧壁上的多个开孔,开孔内的右侧固定有滤网,滤网左侧的开孔内固定有绝缘环,绝缘环内缘固定有正离子针和负离子针,正离子针和负离子针分别通过正离子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筒体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连通的出料斗,转轴下方的筒体左侧壁上固定有下端向右侧方向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下端延伸至出料口内部左侧。
具体的,所述滤网左侧的开孔内固定有加热丝,加热丝通过温度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利用横杆和纵杆将进入到筒体之前的羽绒进行预先分散,进入到筒体内的羽绒能够被搅拌杆上的防静电棒进行打散,同时转轴转动时扇叶使得筒体内产生携带正负离子的气流将羽绒上的静电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铰连接有转轴2,筒体1内的转轴2上固定有搅拌杆3,搅拌杆3上均固定有多个防静电棒4,筒体1右端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轴2固定连接,筒体1内的转轴2右侧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扇叶15,筒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分散进料装置,筒体1下端左侧开设有出料口13,筒体1右侧壁上设置有除静电装置。
所述分散进料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1上端的进料口16,进料口16上方设置有进料斗6,进料斗6与进料口16通过软管17连通,进料斗6下端固定有固定环9,固定环9与筒体1通过多个弹簧10连接,固定环9上固定有震动器11,进料斗6内横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纵杆8,纵杆8上方的进料斗6内纵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横杆7,横杆7与纵杆8接触,横杆7与纵杆8构成多个允许羽绒通过的矩形通道。
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1右侧壁上的多个开孔18,开孔18内的右侧固定有滤网24,滤网24左侧的开孔18内固定有绝缘环19,绝缘环19内缘固定有正离子针20和负离子针21,正离子针20和负离子针21分别通过正离子发生器22和负离子发生器23电性连接。
所述筒体1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13连通的出料斗14,转轴2下方的筒体1左侧壁上固定有下端向右侧方向倾斜的导料板12,导料板12下端延伸至出料口13内部左侧。
所述滤网24左侧的开孔18内固定有加热丝25,加热丝25通过温度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筒体1内的温度,使得筒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90-95摄氏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电机5、震动器11、正离子发生器22和负离子发生器23,将羽绒投入到进料斗6内,震动器11使得进料斗6以及进料斗6内的羽绒发生震动,在纵杆8和横杆7的阻挡作用下,羽绒被预先分散并通过所述矩形通道进入到筒体1内。
转轴2转动时,扇叶15跟随转轴2一同转动,扇叶15使得筒体1内的空气流动,外界空气通过滤网24的过滤后进入到筒体1内,筒体1内的空气通过出料口13排出,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加快羽绒从筒体1内部排出,空气从筒体1外部经过开孔18进入到筒体1内的过程中与加热丝25发生热传递,进入到筒体1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空气能够对羽绒进行干燥处理,正离子发生器22和负离子发生器23启动后,正离子针22和负离子针23周围会分别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进入到筒体1内的空气会携带正离子针20和负离子针21产生的正负离子吹向筒体1内的羽绒,进而消除掉掉羽绒中的静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铰连接有转轴(2),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的转轴(2)上固定有搅拌杆(3),搅拌杆(3)上均固定有多个防静电棒(4),筒体(1)右端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轴(2)固定连接,筒体(1)内的转轴(2)右侧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扇叶(15),筒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分散进料装置,筒体(1)下端左侧开设有出料口(13),筒体(1)右侧壁上设置有除静电装置,
所述分散进料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1)上端的进料口(16),进料口(16)上方设置有进料斗(6),进料斗(6)与进料口(16)通过软管(17)连通,进料斗(6)下端固定有固定环(9),固定环(9)与筒体(1)通过多个弹簧(10)连接,固定环(9)上固定有震动器(11),进料斗(6)内横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纵杆(8),纵杆(8)上方的进料斗(6)内纵向均匀排布固定有多个横杆(7),横杆(7)与纵杆(8)接触,横杆(7)与纵杆(8)构成多个允许羽绒通过的矩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开设在筒体(1)右侧壁上的多个开孔(18),开孔(18)内的右侧固定有滤网(24),滤网(24)左侧的开孔(18)内固定有绝缘环(19),绝缘环(19)内缘固定有正离子针(20)和负离子针(21),正离子针(20)和负离子针(21)分别通过正离子发生器(22)和负离子发生器(2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13)连通的出料斗(14),转轴(2)下方的筒体(1)左侧壁上固定有下端向右侧方向倾斜的导料板(12),导料板(12)下端延伸至出料口(13)内部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结团羽绒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4)左侧的开孔(18)内固定有加热丝(25),加热丝(25)通过温度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