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空气干燥的装置分为无热再生式和有热再生式。目前普遍应用的是有热再生式干燥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填充吸附剂的容器,在阀门的切换下能交替地实现吸附和再生操作。由于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吸附操作时,待干燥的压缩空气温度通常要求40度以下。再生操作至少分为解吸过程和冷却过程,解吸过程是利用高温气体或干燥气体与含有水分的吸附剂接触,使含在吸附剂中的水分解吸;冷却过程则是使解吸后的吸附剂温度降低,以保证下个吸附周期的吸附效果。
但是在解吸过程中以及冷却过程中所吸取的空气来自于大自然,但是此时所吸取的空气中会存在部分的杂质,目前的手段是在通过单一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包括空气进气口、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以及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与所述冷却系统并联设置,所述加热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一与所述空气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却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二与所述空气进气口连接,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增压泵、冷却器以及阀门v1,所述增压泵、冷却器以及阀门v1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一上,所述加热系统包括鼓风机、加热器以及阀门v2,所述鼓风机、加热器以及阀门v2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二上,所述空气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分别与增压泵和鼓风机相连,所述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即第二过滤器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和加热器的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压缩空气出气管、干燥塔a、干燥塔b、排气口、阀门k1、阀门k2、阀门k3、阀门k4、阀门k5、阀门k6、阀门k7、阀门k8,所述干燥塔a的一端通过阀门k1与压缩空气进气管连接,所述干燥塔a的一端通过阀门k4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塔a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8与压缩空气出气管连接,所述干燥塔b的一端通过阀门k2与压缩空气进气管连接,所述干燥塔b的一端通过阀门k3与排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塔b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7与压缩空气出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阀门k6与所述干燥塔b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塔b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阀门k9,所述阀门k9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气口设置有第二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处还设置有前置过滤器与后置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通过并联的方式设置,且在并联的前置和后置位置分别设置了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在第一过滤器中队获取的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经过冷却或加热后的空气经过第二过滤器进行再次的过滤,去除空气中大量的杂质,获得纯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干燥塔b。
2)冷却系统采用增压泵和冷却器获得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冷吹,加热系统采用加热器和鼓风机的方式获得加热后的空气对吸附剂进行,冷却和加热相互独立,适用性更强。
3)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能有有效的实现对压缩气体的干燥、再生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压缩空气进气管;200、压缩空气出气管;1、空气进气口;2、增压泵;3、冷却器;4、鼓风机;5、加热器;6、第一过滤器;7、第二过滤器;8、干燥塔a;9、干燥塔b;10、排气口;11、第一消音器;12、第二消音器;13、前置过滤器;14、后置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这样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包括空气进气口1、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以及干燥系统,所述加热系统与所述冷却系统并联设置,所述加热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一与所述空气进气口1连接,所述冷却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二与所述空气进气口1连接,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增压泵2、冷却器3以及阀门v1,所述增压泵2、冷却器3以及阀门v1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一上,所述加热系统包括鼓风机4、加热器5以及阀门v2,所述鼓风机4、加热器5以及阀门v2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二上,所述空气进气口1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器6,所述第一过滤器6分别与增压泵2和鼓风机4相连,所述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器7,即第二过滤器7分别与所述冷却器3的出口和加热器5的出口连接。
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100、压缩空气出气管200、干燥塔a8、干燥塔b9、排气口10、阀门k1、阀门k2、阀门k3、阀门k4、阀门k5、阀门k6、阀门k7、阀门k8,所述干燥塔a8的一端通过阀门k1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连接,所述干燥塔a8的一端通过阀门k4与所述排气口10连接,所述干燥塔a8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8与压缩空气出气管20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一端通过阀门k2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一端通过阀门k3与排气口1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7与压缩空气出气管200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7通过阀门k6与所述干燥塔b9连接。
所述干燥塔b9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阀门k9,所述阀门k9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消音器11以及在排气口10设置有第二消音器12。
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100处还设置有前置过滤器13与后置冷却器143。设置前置过滤器13对压缩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压缩空气中的部分油以及液态水或粉尘,然后通过后置冷却器143对压缩空气进行初步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将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通过并联的方式设置,且在并联的前置和后置位置分别设置了第一过滤器6和第二过滤器7,在第一过滤器6中队获取的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经过冷却或加热后的空气经过第二过滤器7进行再次的过滤,去除空气中大量的杂质,获得纯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干燥塔b9。冷却系统采用增压泵2和冷却器3获得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冷吹,加热系统采用加热器5和鼓风机4的方式获得加热后的空气对吸附剂进行,冷却和加热相互独立,适用性更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能有有效的实现对压缩气体的干燥、再生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工作原理如下:
吸附:高温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通过阀门k1进入到干燥塔a8中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压缩空气经过阀门k8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离开到达用气场。
再生加热:启动鼓风机4、加热器5,阀门v1开启、阀门v2关闭,空气从空气进气口1进入第一过滤器6内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到管路一中经过鼓风机4和加热器5的加热,再经过阀门k6进入到干燥塔b9中进行脱附再生,然后经过阀门k3,最终从排气口10排出。
再生冷吹过程:阀门v2开启、阀门v1关闭,启动增压泵2和冷却器3,空气由空气进气口1进入到第一过滤器6内,通过阀门v2进入到增压泵2和冷却器3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入到第二过滤器7、通过阀门k6进入到干燥塔b9中,对吸附剂进行冷吹,最终从排气口10排出。
上述三个步骤循环运行,实现吸附、再生的过程,然后交换干燥塔a8和干燥塔b9,循环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冷却器3和加热器5的后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二过滤器7,然后再汇集到同一管路上,如图2所示,对冷却后空气和加热后的空气分别过滤,实现独立的过滤,由于冷却后的空气和加热后的空气是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因此在每次通入冷却后的空气和加热后的空气之后,都会有部分的空气残留,这样两部分的不同温度之间的残留会导致热传递,会形成温度介于冷却后空气和加热后空气的中间空气,从而对通入冷却空气和加热空气的温度产生温升和温降,当采用了两个不同过滤器之后,可以避免中间空气的产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将在冷却器3和加热器5的后端分别设置第二过滤器7之后,将管路一和管路二延长至干燥塔b9的另一端,管路一通过阀门k6连接到干燥塔b9的另一端,管路二与干燥塔b9的另一端之间设置一个阀门k10,管路二通过阀门k10连接到干燥塔b9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真正的实现独立的冷却和加热,相比实施例2中同样避免了中间空气的产生,并且程度更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包括空气进气口(1)、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以及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与所述冷却系统并联设置,所述加热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一与所述空气进气口(1)连接,所述冷却系统通过设置管路二与所述空气进气口(1)连接,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增压泵(2)、冷却器(3)以及阀门v1,所述增压泵(2)、冷却器(3)以及阀门v1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一上,所述加热系统包括鼓风机(4)、加热器(5)以及阀门v2,所述鼓风机(4)、加热器(5)以及阀门v2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二上,所述空气进气口(1)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器(6),所述第一过滤器(6)分别与增压泵(2)和鼓风机(4)相连,所述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器(7),即第二过滤器(7)分别与所述冷却器(3)的出口和加热器(5)的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100)、压缩空气出气管(200)、干燥塔a(8)、干燥塔b(9)、排气口(10)、阀门k1、阀门k2、阀门k3、阀门k4、阀门k5、阀门k6、阀门k7、阀门k8,所述干燥塔a(8)的一端通过阀门k1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连接,所述干燥塔a(8)的一端通过阀门k4与所述排气口(10)连接,所述干燥塔a(8)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8与压缩空气出气管(20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一端通过阀门k2与压缩空气进气管(10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一端通过阀门k3与排气口(10)连接,所述干燥塔b(9)的另一端通过阀门k7与压缩空气出气管(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7)通过阀门k6与所述干燥塔b(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b(9)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阀门k9,所述阀门k9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消音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0)设置有第二消音器(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气耗鼓风加热再生吸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100)处还设置有前置过滤器(13)与后置冷却器(1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