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属于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低温寒冷地区,全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工作时,新风与回风的二股气流进行温度与湿度交换时,可能导致热交换芯体的回风通道因温度过低而结霜。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工作不作处理,会导致回风通道结冰堵塞,从而失去了热回收的功效。全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停止工作后可能还会漏水。目前常用的除霜手段就是间隙停止新风风机工作,回风风机工作这种形式。这种形式除霜效果差。因为即使新风风机不工作,新风通道还是畅通的,由于回风风机的工作,会造成负压新风通道还是有少量新风引入的,这非常不利于除霜。另外,由于是单向流入会损失房间的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回风形成内循环,最大效果利用室内回风热量除霜,效率高,功耗低的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

本实用新型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机和一体装配的除霜机,新风机的外端设置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除霜机的外端设置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中设置排风风阀,室外新风口中设置新风风阀,在除霜机中设置隔离板,隔离板将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隔开分别构成室外排风室和室外新风室,并在隔离板中设置内循环风阀,在室外新风室中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在室内回风口中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由控制芯片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工作时,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由控制芯片控制,监测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根据监测到的三组基本参数,控制芯片可以预测结霜时间、间隔除霜时间和除霜时间,然后再设定除霜机的间隔除霜时间和除霜时间。除霜时,同样由控制芯片控制,打开内循环风阀,导通室外排风室和室外新风室同时关闭排风风阀和新风风阀,使除霜机与新风机之间形成内循环,利用室内热回风,对热交换芯体进行除霜处理,达到智能除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内循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正常工作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新风机1和一体装配的除霜机2,新风机的外端设置室内回风口3和室内送风口4,除霜机2的外端设置室外排风口5和室外新风口6,室外排风口5中设置排风风阀10,室外新风口6中设置新风风阀11,在除霜机2中设置隔离板7,隔离板7将室外排风口5和室外新风口6隔开分别构成室外排风室15和室外新风室16,并在隔离板7中设置内循环风阀8,在室外新风室16中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20,在室内回风口3中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22,室外温度传感器20、室内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22由控制芯片控制,控制芯片为已有技术,市场上有售。工作时,室外温度传感器20、室内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22由控制芯片控制,监测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根据监测到的三组基本参数,控制芯片可以预测结霜时间、间隔除霜时间和除霜时间,然后再设定除霜机的间隔除霜时间和除霜时间。具体的参数数值根据实际的温度和湿度而定,随时变化、调整。除霜时,同样由控制芯片控制,打开内循环风阀8,导通室外排风室15和室外新风室16,同时关闭排风风阀10和新风风阀11,使除霜机与新风机之间形成内循环,利用室内热回风,对热交换芯体进行除霜处理,达到智能除霜的目的。


技术特征:

1.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机(1)和一体装配的除霜机(2),新风机的外端设置室内回风口(3)和室内送风口(4),除霜机(2)的外端设置室外排风口(5)和室外新风口(6),室外排风口(5)中设置排风风阀(10),室外新风口(6)中设置新风风阀(11),在除霜机(2)中设置隔离板(7),隔离板(7)将室外排风口(5)和室外新风口(6)隔开分别构成室外排风室(15)和室外新风室(16),并在隔离板(7)中设置内循环风阀(8),在室外新风室(16)中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20),在室内回风口(3)中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22),室外温度传感器(20)、室内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22)由控制芯片控制。

技术总结
新风机智能防冻除霜结构,包括新风机和一体装配的除霜机,新风机的外端设置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除霜机的外端设置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中设置排风风阀,室外新风口中设置新风风阀,在除霜机中设置隔离板,隔离板将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隔开分别构成室外排风室和室外新风室,并在隔离板中设置内循环风阀,在室外新风室中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在室内回风口中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由控制芯片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普瑞泰环境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6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