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是指在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主要有棉花、麻类、蚕丝和动物毛,在纺织行业中都属于高档原料,而这些原料基本都是属于短纤维。这些天然纤维在后道加工中需要经受反复梳理和牵伸,既要克服自身间的摩擦力,还要承受其运转机件的摩擦力、张力等,为了减少纤维损伤,在混条中加入一定量的和毛油,可减少摩擦,使纤维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韧性,在受力时不易被拉断。目前纺织行业普遍采用的喷雾法加油,喷油器安装在毛层上方,设备投资较大,且这种加油法会溅出或飞散,浪费和毛油,沾污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上油辊,所述上油辊为空心辊体,外壁分布有均匀的出油口,中间为储油腔,在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外壁之间,设置有吸油材料层;所述上油辊的一端为进油端,所述进油端为空心轴体,所述空心轴体中镶嵌着进油管,在所述空心轴体中,靠近所述储油腔的为第一密封转子结构,远离所述储油腔的为第二密封转子结构,所述第二密封转子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转子结构;所述进油管在另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为实心轴体,所述转动端上设置有延长的转动轴,电机通过轴承座连接转动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油材料层填充至所述出油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排列成若干圈螺旋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油辊的表面复合一层耐磨材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的截面形状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油辊和电机安装在水平的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能够对经过的天然纤维进行上油,天然纤维上油均匀,上油率高,不易断裂,并且能够节省油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油辊,101、出油口,102、储油腔,103、吸油材料层,104、进油管,105、第一密封转子结构,106、第二密封转子结构,107、转动轴,2、电机,3、轴承座,4、底座,5、缓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上油辊1,所述上油辊1为空心辊体,外壁分布有均匀的出油口101,中间为储油腔102,在所述储油腔102与所述外壁之间,设置有吸油材料层103;所述上油辊1的一端为进油端,所述进油端为空心轴体,所述空心轴体中镶嵌着进油管104,在所述空心轴体中,靠近所述储油腔102的为第一密封转子结构105,远离所述储油腔102的为第二密封转子结构106,所述第二密封转子结构10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转子结构105,第一密封转子结构105和第二密封转子结构106,作为连接进油管104和空心轴体的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油料泄漏,同时不妨碍空心轴体与进油管104的相对的独立运动;所述进油管104在另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为实心轴体,所述转动端上设置有延长的转动轴107,电机2通过轴承座3连接转动轴107。所述上油辊1和电机2安装在水平的底座4上。所述电机2与所述底座4之间安装有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可以降低电机2和上油辊1在底座4上的震动,增加了天然纤维在上油辊1表面旋转时的吸油均匀率。

所述吸油材料层103填充至所述出油口101处,吸油材料为易吸油,但是经轻松挤压后能够出油的材料,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纸浆纤维和木棉纤维混合后制成的吸油材料,可以轻松的填充至出油口101,配合出油口101的任意形状,该吸油材料不容易被腐蚀,使用若干年后可以更换新的吸油材料层103,从空心辊体的进油端拧开,可以将旧的吸油材料取出,更换新的吸油材料。

所述出油口101排列成若干圈螺旋线,所述出油口101的截面形状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在天然纤维经过该上油装置的时候,设置成螺旋线的出油口101即可在旋转的时候轻微的挤压出油料,天然纤维上油较均匀,同时也能配合加捻装置对天然纤维进行轻微的加捻动作,避免天然纤维的断裂。出油口101的形状设置为喇叭形,也能够加大天然纤维的接触面积。

在所述上油辊1的表面复合一层耐磨材料层,所述耐磨材料为非金属耐磨材料,可以是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陶瓷等,也可以是高分子聚乙烯、聚氨酯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能够对经过的天然纤维进行上油,天然纤维上油均匀,上油率高,不易断裂,并且能够节省油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上油辊,所述上油辊为空心辊体,外壁分布有均匀的出油口,中间为储油腔,在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外壁之间,设置有吸油材料层;所述上油辊的一端为进油端,所述进油端为空心轴体,所述空心轴体中镶嵌着进油管,在所述空心轴体中,靠近所述储油腔的为第一密封转子结构,远离所述储油腔的为第二密封转子结构,所述第二密封转子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转子结构;所述进油管在另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为实心轴体,所述转动端上设置有延长的转动轴,电机通过轴承座连接转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材料层填充至所述出油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排列成若干圈螺旋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油辊的表面复合一层耐磨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的截面形状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辊和电机安装在水平的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缓冲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天然纤维的高效上油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上油辊,上油辊为空心辊体,外壁分布有均匀的出油口,中间为储油腔,在储油腔与所述外壁之间,设置有吸油材料层;上油辊的一端为进油端,进油端为空心轴体,空心轴体中镶嵌着进油管,在空心轴体中,靠近储油腔的为第一密封转子结构,远离储油腔的为第二密封转子结构,第二密封转子结构的长度大于第一密封转子结构;进油管在另一端为转动端,转动端为实心轴体,转动端上设置有延长的转动轴,电机通过轴承座连接转动轴。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经过的天然纤维进行上油,天然纤维上油均匀,上油率高,不易断裂,并且能够节省油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沈旭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梓怡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5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