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清洁领域,尤其是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



背景技术:

粗纱机的吸棉装置是通过吸风机产生负压,再通过风箱与风管相连,风箱内的滤棉网用于阻隔风管内随风而至的废棉絮,目前,传统的在风管上设置的吸风口是沿着粗纱机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口径大小都是相同的,在风箱对粗纱机产生的废棉絮产生吸力时,产生的风会优先从靠近风箱的吸风口进入,而为了使远离节能风箱的吸风口也产生同样的吸力,这就要求设置较高功率的风箱,极大的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而人工再去改变已经制造完毕的吸风口则大大增加了技术人员操作的繁琐,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的风箱仅仅起到过滤废棉絮的作用,很难做到将废棉絮进行收集,增加了后续对废棉絮处理的繁琐性,而在风箱对废棉絮的长时间过滤过程中,随着废棉絮在滤棉网上的堆积,极大的增加了风箱内部的阻力,进一步的提高了风箱整体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结构包括设置在粗纱机一侧的节能风箱和设置在粗纱机上方的风管,风管和节能风箱相连通,上述风管从左到右分布有若干吸风口,其创新点在于:其结构还包括若干直径不同的吸风塞,吸风塞的数量和吸风口的数量一致,吸风塞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放置在吸风口的内部,吸风塞的直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上述节能风箱包括风箱、滤棉组件、自动刮棉装置以及出风组件,风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风管和进风口相连通,出风组件设置在风箱的一侧,滤棉组件位于进风口的正下方且和出风组件相连通,自动刮棉装置紧靠滤棉组件设置,风箱的底部设有集棉装置,集棉装置位于滤棉组件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上述出风组件包括竖板、倾斜板、双出风风机以及双面叶轮,竖板的底部垂直固定在风箱的内部,倾斜板的底部和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倾斜板的顶部倾斜朝右延伸且和风箱的顶部固定连接,竖板、倾斜板以及风箱的右侧封闭形成出风框架,双出风风机固定在出风框架的内部,双面叶轮固定在双出风风机的输出端,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风口a,出风框架的两侧以及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出风口a,滤棉组件通过进风口a和出风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滤棉组件包括过滤框架和滤棉网,过滤框架呈直角三角形,过滤框架的斜边和竖板贴合连接,进风口a连通在过滤框架的内部,滤棉网铺设在过滤框架左侧的直角边上且延伸方向倾斜朝下,自动刮棉装置紧靠滤棉网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自动刮棉装置包括:刮棉臂、旋转电机以及刮毛刷,旋转电机固定在过滤框架的底部,刮棉臂固定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且沿着滤棉网的延伸方向紧靠设置,刮毛刷均匀铺设在刮棉臂上。

进一步的,上述集棉装置包括吸棉管道和集棉仓,吸棉管道连通在风箱的底部,集棉仓位于风箱的外侧且和吸棉管道相连通,集棉仓的顶部设有吸风机。

进一步的,上述风箱的下方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检查口,检查口位于滤棉组件的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通过吸风塞的设计,在吸风口从左到右口径依次递减放置,使得靠近节能风箱的吸风口出风量变少,而随着吸风口远离节能风箱,吸风口的出风量逐渐增多,通过上述方式,在节能风箱功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每个吸风口都会产生较大的吸力,从而保证了粗纱机产生的废棉絮从吸风口吸出,从而避免了额外增加节能风箱的功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同时,直接在吸风口放入大小不同的吸风塞避免了技术人员去改变原来吸风口的结构,方便了技术人员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通过在节能风箱设置自动刮棉装置保证了滤棉组件和出风组件通透性,减少了出风组件吸风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节能风箱能源的消耗,而集棉仓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掉落的废棉絮收集,不仅避免了废棉絮在节能风箱内部的堆积,而且方便了后续对废棉絮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风箱和粗纱机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风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能风箱背面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到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设置在粗纱机101一侧的节能风箱1和设置在粗纱机101上方的风管2,风管2和节能风箱1相连通,上述风管2从左到右分布有若干吸风口21,其结构还包括若干直径不同的吸风塞3,吸风塞3的数量和吸风口21的数量一致,吸风塞3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放置在吸风口21的内部,吸风塞3的直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粗纱机101产生的废棉絮在节能风箱1的作用下,通过风管2上的吸风口21进入的节能风箱1的内部,而传统的在风管2上设置的吸风口21的口径大小都是相同的,在节能风箱1对粗纱机101产生的废棉絮产生吸力时,产生的风会优先从靠近节能风箱1的吸风口21进入,而为了使远离节能风箱1的吸风口也产生同样的吸力,这就要求设置较高功率的节能风箱1,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从左到右分布的吸风口21的内部一一塞入吸风塞3,而吸风塞3从左到右的直径大小依次递减,这种设置使得靠近节能风箱1的吸风口21出风量变少,而随着吸风口21远离节能风箱1,吸风口21的出风量逐渐增多,通过上述方式,在节能风箱1功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每个吸风口21都会产生较大的吸力,从而保证了粗纱机101产生的废棉絮从吸风口21吸出,从而避免了额外增加节能风箱1的功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同时,直接在吸风口21放入大小不同的吸风塞3避免了技术人员去改变原来吸风口21的结构,方便了技术人员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的降低节能风箱1的能源消耗,上述节能风箱1包括风箱11、滤棉组件12、自动刮棉装置13以及出风组件14,风箱1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5,风管2和进风口15相连通,出风组件14设置在风箱11的一侧,滤棉组件12位于进风口15的正下方且和出风组件14相连通,自动刮棉装置13紧靠滤棉组件12设置,风箱11的底部设有集棉装置4,集棉装置4位于滤棉组件12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出风组件14产生的吸力,粗纱机101产生的废棉絮从风管2通过进风口15进入风箱11的内部,废棉絮经过滤棉组件12过滤使得废棉絮停留在滤棉组件12上,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出风组件14的内部排出,而自动刮棉装置13紧靠滤棉组件12设置,自动对滤棉组件12上的废棉絮进行自动刮棉,始终保持滤棉组件12和出风组件14之间的通透,从而减少了出风组件14的吸风阻力,从而降低了节能风箱1的能源消耗,而刮下的废棉絮掉落到集棉装置4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了废棉絮在节能风箱1内部的堆积,也方便了后续对废棉絮做进一步的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出风组件14的吸风,上述出风组件14包括竖板141、倾斜板142、双出风风机143以及双面叶轮144,竖板141的底部垂直固定在风箱11的内部,倾斜板142的底部和竖板141的顶部固定连接,倾斜板142的顶部倾斜朝右延伸且和风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竖板141、倾斜板142以及风箱11的右侧封闭形成出风框架5,双出风风机143固定在出风框架5的内部,双面叶轮144固定在双出风风机143的输出端,竖板14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风口a146,出风框架5的两侧以及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出风口a147,滤棉组件12通过进风口a146和出风组件14相连通,选择双出风风机143和双面叶轮144有利于提高吸风的效率,两者产生的吸力通过进风口a146和滤棉组件12连通从而对滤棉组件12产生作用,而通过滤棉组件12过滤以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a147排出节能风箱1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滤棉组件12对废棉絮的过滤,上述滤棉组件12包括过滤框架121和滤棉网122,过滤框架121呈直角三角形,过滤框架121的斜边和竖板141贴合连接,进风口a146连通在过滤框架121的内部,滤棉网122铺设在过滤框架121左侧的直角边上且延伸方向倾斜朝下,自动刮棉装置13紧靠滤棉网122设置,滤棉网122用于对废棉絮的过滤,而通过将滤棉网122设置在延伸方向倾斜朝下的过滤框架121上的直角边,有利于自动刮棉装置13将刮下来的废棉絮朝下自由下落,以便于废棉絮掉入集棉装置4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自动刮棉装置13对滤棉组件12上的废棉絮进行自动刮棉,上述自动刮棉装置13包括:刮棉臂131、旋转电机132以及刮毛刷133,旋转电机132固定在过滤框架121的底部,刮棉臂131固定在旋转电机132的输出端且沿着滤棉网122的延伸方向紧靠设置,刮毛刷133均匀铺设在刮棉臂131上,通过旋转电机132的驱动,优先的,旋转电机132旋转伺服电机,可以控制旋转电机132的转动,从而有利于刮棉臂131沿着滤棉网122的表面进行来回移动,进而带动刮毛刷133在滤棉网122进行刮棉,从而实现了对滤棉组件12的自动刮棉。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可以对废棉絮进行收集,上述集棉装置4包括吸棉管道41和集棉仓42,吸棉管道41连通在风箱11的底部,集棉仓42位于风箱11的外侧且和吸棉管道41相连通,集棉仓42的顶部设有吸风机43,吸棉管道41连通在风箱11的底部,而集棉装置4位于滤棉组件12的下方,在集棉仓42上吸风机的作用下,滤棉组件12上刮下的废棉絮通过吸棉管道41进入集棉仓42,从而达到收集废棉絮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观察风箱11内部废棉絮的过滤状况,上述风箱11的下方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检查口6,检查口6位于滤棉组件12的对面,通过检查口6可以观察风箱11内部废棉絮的过滤状况。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结构包括设置在粗纱机(101)一侧的节能风箱(1)和设置在粗纱机(101)上方的风管(2),所述风管(2)和所述节能风箱(1)相连通,所述风管(2)从左到右分布有若干吸风口(21),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若干直径不同的吸风塞(3),所述吸风塞(3)的数量和所述吸风口(21)的数量一致,所述吸风塞(3)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放置在所述吸风口(21)的内部,所述吸风塞(3)的直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风箱(1)包括风箱(11)、滤棉组件(12)、自动刮棉装置(13)以及出风组件(14),所述风箱(1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5),所述风管(2)和所述进风口(15)相连通,所述出风组件(14)设置在所述风箱(11)的一侧,所述滤棉组件(12)位于所述进风口(15)的正下方且和所述出风组件(14)相连通,所述自动刮棉装置(13)紧靠所述滤棉组件(12)设置,所述风箱(11)的底部设有集棉装置(4),所述集棉装置(4)位于所述滤棉组件(12)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14)包括竖板(141)、倾斜板(142)、双出风风机(143)以及双面叶轮(144),所述竖板(141)的底部垂直固定在所述风箱(11)的内部,所述倾斜板(142)的底部和所述竖板(14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板(142)的顶部倾斜朝右延伸且和所述风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41)、所述倾斜板(142)以及所述风箱(11)的右侧封闭形成出风框架(5),所述双出风风机(143)固定在所述出风框架(5)的内部,所述双面叶轮(144)固定在所述双出风风机(143)的输出端,所述竖板(14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风口a(146),所述出风框架(5)的两侧以及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出风口a(147),所述滤棉组件(12)通过所述进风口a(146)和所述出风组件(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棉组件(12)包括过滤框架(121)和滤棉网(122),所述过滤框架(121)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过滤框架(121)的斜边和所述竖板(141)贴合连接,所述进风口a(146)连通在所述过滤框架(121)的内部,所述滤棉网(122)铺设在所述过滤框架(121)左侧的直角边上且延伸方向倾斜朝下,所述自动刮棉装置(13)紧靠所述滤棉网(12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刮棉装置(13)包括:刮棉臂(131)、旋转电机(132)以及刮毛刷(133),所述旋转电机(132)固定在所述过滤框架(121)的底部,所述刮棉臂(131)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132)的输出端且沿着所述滤棉网(122)的延伸方向紧靠设置,所述刮毛刷(133)均匀铺设在所述刮棉臂(1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棉装置(4)包括吸棉管道(41)和集棉仓(42),所述吸棉管道(41)连通在所述风箱(11)的底部,所述集棉仓(42)位于所述风箱(11)的外侧且和所述吸棉管道(41)相连通,所述集棉仓(42)的顶部设有吸风机(4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11)的下方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检查口(6),所述检查口(6)位于所述滤棉组件(12)的对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纱机的节能风箱,其结构包括若干直径不同的吸风塞,吸风塞的数量和吸风口的数量一致,吸风塞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放置在吸风口的内部,吸风塞的直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递减,节能风箱包括风箱、滤棉组件、自动刮棉装置以及出风组件,风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风管和进风口相连通,出风组件设置在风箱的一侧,滤棉组件位于进风口的正下方且和出风组件相连通,自动刮棉装置紧靠滤棉组件设置,风箱的底部设有集棉装置,集棉装置位于滤棉组件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的降低节能风箱内部能源的消耗,同时可以将过滤的废棉絮进行收集,方便了后续对废棉絮的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灵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4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