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热罩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热罩成型模。
背景技术:
防热罩是能够将热量阻隔在外部的隔离罩,能够对防热罩内部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有的工厂在生产防热罩时,大多通过一整个模具一次热压成型,从而达到快速且大批量生产的目的。
现有的防热罩成型模具在防热罩成型过程中,由于成型的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内在的塑性记忆应力而无法得到理想的产品,会造成生产后产品会有一定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具备使得生产的防热罩成品率更高,降低产品损耗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热压成型的方法会增加产品损耗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包括站脚,所述站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模下板,所述内模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内模,所述底座板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下段,所述外模下段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中段,所述外模中段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上段,所述外模上段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顶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外模下段和外模中段的表面均开设有溢胶孔,且所述溢胶孔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溢胶孔为一组,两组溢胶孔分别分布在外模下段与外模中段的表面,通过溢胶孔,使得在注入树脂时,能够通过观察溢胶孔内是否有树脂留出从而了解此时树脂在内模表面覆盖的高度,在方便注入树脂的同时,能够将树脂充分注入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与内模之间空隙中,避免在防热罩中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内模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底座板与内模下板的轴心处均开设有定位子孔,通过定位子孔,使得在组装模具时能够方便且快速的对准。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底座板的侧面开设有进胶口,所述进胶口的内部由底座板外部至底座板轴心处依次开设有扁进胶槽与进胶料腔,且进胶口通过扁进胶槽与进胶料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内模与外模下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上段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进胶料腔与此空腔连通,所述内模下板的侧面为上宽下窄的倾斜斜面,且所述内模下板侧面与内模内壁的最小距离为0.6cm,通过内模下板,能够为注胶提供充足的胶液,且提供足够的注胶压力,保证注胶效果,同时带斜度便于料腔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外模下段、外模中段与外模上段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向螺丝,且位于外模下段表面的反向螺丝底端与底座板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外模中段表面的反向螺丝底端与外模下段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外模上段的反向螺丝底端与外模中段的顶面活动连接,通过反向螺丝,使得在需要脱模时,能够通过拧动反向螺丝,使得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能够平稳的从防热罩的表面脱离,避免防热罩在脱模中出现损坏的情况,达到了在生产过程中保证防热罩产品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其中外模下段、外模中段与外模上段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所述外模下段与外模中段的连接处、所述外模中段与外模上段的连接处、所述内模与内模下板的连接处和所述内模下板与底座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得能够保持外模下段、外模中段与外模上段之间连接缝隙的紧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使得在生产防热罩时,能够使用rtm成型的方法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到内模上后,将树脂注入到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与内模之间的空隙中,并在成型后将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拆下,即可快速且完整的将防热罩取出,达到了成型率高,降低现有防热罩生产过程中损耗率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溢胶孔,使得在注入树脂时,能够通过观察溢胶孔内是否有树脂留出从而了解此时树脂在内模表面覆盖的高度,在方便注入树脂的同时,能够将树脂充分注入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与内模之间空隙中,避免在防热罩中产生气泡,通过反向螺丝,使得在需要脱模时,能够通过拧动反向螺丝,使得外模上段、外模中段和外模下段能够平稳的从防热罩的表面脱离,避免防热罩在脱模中出现损坏的情况,达到了在生产过程中保证防热罩产品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站脚;2、底座板;3、内模下板;4、内模;5、外模下段;6、外模中段;7、外模上段;8、顶盖板;9、溢胶孔;10、定位子孔;11、进胶口;12、扁进胶槽;13、进胶料腔;14、反向螺丝;15、提拉把手;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防热罩成型模,包括站脚1,站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板2,底座板2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模下板3,内模下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内模4,底座板2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下段5,外模下段5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中段6,外模中段6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上段7,外模上段7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顶盖板8,通过外模上段7、外模中段6和外模下段5,使得在生产热罩时,能够使用rtm成型的方法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到内模4上后,将树脂注入到外模上段7、外模中段6和外模下段5与内模4之间的空隙中,并在成型后将外模上段7、外模中段6和外模下段5拆下,即可快速且完整的将防热罩取出,达到了成型率高,降低现有防热罩生产过程中损耗率的效果。
外模下段5和外模中段6的表面均开设有溢胶孔9,且溢胶孔9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溢胶孔9为一组,两组溢胶孔9分别分布在外模下段5与外模中段6的表面,通过溢胶孔9,使得在注入树脂时,能够通过观察溢胶孔9内是否有树脂留出从而了解此时树脂在内模4表面覆盖的高度,在方便注入树脂的同时,能够将树脂充分注入外模上段7、外模中段6和外模下段5与内模4之间空隙中,避免在防热罩中产生气泡。
内模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2与内模下板3的轴心处均开设有定位子孔10,通过定位子孔10,使得在组装模具时能够方便且快速的对准。
底座板2的侧面开设有进胶口11,进胶口11的内部由底座板2外部至底座板2轴心处依次开设有扁进胶槽12与进胶料腔13,且进胶口11通过扁进胶槽12与进胶料腔13连通,内模4与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和外模上段7之间形成空腔,进胶料腔13与此空腔连通,内模下板3的侧面为上宽下窄的倾斜斜面,且内模下板3侧面与内模4内壁的最小距离为0.6cm,通过内模下板3,能够为注胶提供充足的胶液,且提供足够的注胶压力,保证注胶效果,同时带斜度便于料腔清理。
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向螺丝14,且位于外模下段5表面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底座板2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外模中段6表面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外模下段5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外模上段7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外模中段6的顶面活动连接,通过反向螺丝14,使得在需要脱模时,能够通过拧动反向螺丝14,使得外模上段7、外模中段6和外模下段5能够平稳的从防热罩的表面脱离,避免防热罩在脱模中出现损坏的情况,达到了在生产过程中保证防热罩产品质量的效果。
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15,外模下段5与外模中段6的连接处、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连接处、内模4与内模下板3的连接处和内模下板3与底座板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6,通过密封圈16,使得能够保持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之间连接缝隙的紧密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到内模4表面后,将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分别通过安装上吊装吊环逐层安装在底座板2上,在拧紧螺丝后,将树脂通过进胶口11注入至扁进胶槽12中,在充满进胶料腔13中后,被内模下板3的斜面限制从而缓慢的从进胶料腔13中进入至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和内模4之间的空隙中,并将空隙逐渐填满,在树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从溢胶孔9中渗出,在从外模上段7上的溢胶孔9中渗出后,即可停止继续注入树脂,最后通过液氮进行冷却处理后,即可拧动反向螺丝14,使得外模上段7从外模中段6上移出,外模中段6从外模下段5移出,最后即可得到成品的防热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1.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包括站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模下板(3),所述内模下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内模(4),所述底座板(2)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下段(5),所述外模下段(5)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中段(6),所述外模中段(6)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模上段(7),所述外模上段(7)的顶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顶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下段(5)和外模中段(6)的表面均开设有溢胶孔(9),且所述溢胶孔(9)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溢胶孔(9)为一组,两组溢胶孔(9)分别分布在外模下段(5)与外模中段(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底座板(2)与内模下板(3)的轴心处均开设有定位子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2)的侧面开设有进胶口(11),所述进胶口(11)的内部由底座板(2)外部至底座板(2)轴心处依次开设有扁进胶槽(12)与进胶料腔(13),且进胶口(11)通过扁进胶槽(12)与进胶料腔(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4)与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和外模上段(7)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进胶料腔(13)与此空腔连通,所述内模下板(3)的侧面为上宽下窄的倾斜斜面,且所述内模下板(3)侧面与内模(4)内壁的最小距离为0.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向螺丝(14),且位于外模下段(5)表面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底座板(2)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外模中段(6)表面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外模下段(5)的顶面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外模上段(7)的反向螺丝(14)底端与外模中段(6)的顶面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罩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下段(5)、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15),所述外模下段(5)与外模中段(6)的连接处、所述外模中段(6)与外模上段(7)的连接处、所述内模(4)与内模下板(3)的连接处和所述内模下板(3)与底座板(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