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8  80


本发明涉及油田污染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在油田污染环保技术领域涉及的油罐清洗作业,还是近年来新兴环保行业的土壤修复技术应用领域,多点位多路气体监测是确保环保各相关作业正常开展或设备安全操作防护的必要条件;根据环保装备或环保作业技术应用需要,选择密切相关的气体种类进行检测监控,通过安全阈值提醒、报警、联控、历史记录及操作分析、指导安全作业及加强设备安全操控防护等多种方式为环保装备、环保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然而经多年实践应用检验,传统多点位多路气体监测模式经历国内外各类复杂工况的现场验证,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系统缺陷;例如1)测量点位布局及气体种类过多后,多路气体监测相关系统配置趋于复杂、成本投入偏高、系统体积大及运输不便利;2)作业工艺工况复杂多变及国内外、南北方环境差异条件下,样气冷却积水排液频次高、工作量大,受液体水汽影响的检测探头故障损坏率居高不下;3)多路气体监测气路管线脏堵在线清洁困难影响作业连续性,清洁操作规程实施对人工依赖度、失误率均偏高;4)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欠佳,由于前述缘故问题经常发生,易导致监测失真、甚至清洁操作误引入助燃气体至危险区域会造成潜在的爆炸爆燃隐患。

因此,鉴于环保作业及环保装备的多路气体监测系统所面临的安全潜在要求、隐患及缺陷,亟待寻找一种方法和装置综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多点位多路气体监测模式经历国内外各类复杂工况的现场验证,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系统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取样点通过一级过滤器与制冷除湿装置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与二通电磁阀通过多通手阀相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连接二通电磁阀与制冷除湿装置,所述二通电磁阀连接二级过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与第一流量仪连接,所述第一流量仪一侧设有轮巡公用检测表,所述实时在线监测表连接第一流量仪,所述轮巡公用检测表连接第二流量仪,所述第二流量仪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通过压力表与手阀相连接,所述手阀设置在压缩安全气源上,所述压力表与手阀通过减压阀连接第三流量仪,所述第三流量仪连接二通电磁阀与三通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将其压缩气体外排。

进一步的,所述多通手阀设有两个以上,且每个均设有两个以上的连通管。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与多通手阀均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通电磁阀设有两个以上,且连接二级过滤器与多通手阀。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器根据取样点设有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压缩安全气源应为惰性气体气源:氮气或co2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所述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样气检测气体种类,区分监测气体关键等级(重要和一般);分配对应气体检测仪表传感器至实时监测管线路检测段点、轮巡检测管线路检测段点;

步骤二:系统配置至少3路实时监测检测管段,至少1路轮巡检测管段,管路切换采用气路电磁阀和手阀,实现轮巡检测气路复用、实时监测气路独占模式共存;至少2台真空抽提泵、每台泵至少对接2路检测管段,实现真空泵多路复用;

步骤三:配置专用降温除湿装置、压缩安全洁净气体气源引入接口,气源用途分两种应用:1)样气冷却、2)样气管线积水排液及脏污清洁吹扫;

步骤四:通过降温除湿装置的压缩安全气体和样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样气降温;

步骤五:多路气体监测运行时,通过电磁阀切换和手阀默认线路实现样气通过实时监测检测管段,实现各路样气检测管段独占模式实时监测;通过多路轮巡电磁阀切换各样气进气接管至公用轮巡检测管段,实现轮巡检测气路复用;

步骤六:自动排水运行时,样气通过对应一级过滤器存液重力翻转机构,及时排除液体;经二级过滤器收集残留水汽,积液可通过机电液位指示装置显示报警,并通过电接点控制周期排液或强制排液;

步骤七:系统排污运行时,可选择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自动通过气路电磁阀按控制预设周期或强制吹扫管线路;手动模式为人工介入吹扫操作提供操作阀,提供更多选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及装置可为解决多路气体多路复用降成本、简化系统问题,解决多路气体持续准确监测问题,解决系统可自动排水清污问题,提升环保装备安全操作防护性能、实现环保作业连续、安全、可靠的系统性能,大幅提高工艺控制基础性能和安全保障,切除多路气体监测系统安全隐患,提供新应用方案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取样点通过一级过滤器与制冷除湿装置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与二通电磁阀通过多通手阀相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连接二通电磁阀与制冷除湿装置,所述二通电磁阀连接二级过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与第一流量仪连接,所述第一流量仪一侧设有轮巡公用检测表,所述实时在线监测表连接第一流量仪,所述轮巡公用检测表连接第二流量仪,所述第二流量仪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通过压力表与手阀相连接,所述手阀设置在压缩安全气源上,所述压力表与手阀通过减压阀连接第三流量仪,所述第三流量仪连接二通电磁阀与三通电磁阀。

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将其压缩气体外排,所述多通手阀设有两个以上,且每个均设有两个以上的连通管,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与多通手阀均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连接,所述二通电磁阀设有两个以上,且连接二级过滤器与多通手阀,所述一级过滤器根据取样点设有两个以上,压缩安全气源应为惰性气体气源:氮气或co2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所述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样气检测气体种类,区分监测气体关键等级(重要和一般);分配对应气体检测仪表传感器至实时监测管线路检测段点、轮巡检测管线路检测段点;

步骤二:系统配置至少3路实时监测检测管段,至少1路轮巡检测管段,管路切换采用气路电磁阀和手阀,实现轮巡检测气路复用、实时监测气路独占模式共存;至少2台真空抽提泵、每台泵至少对接2路检测管段,实现真空泵多路复用;

步骤三:配置专用降温除湿装置、压缩安全洁净气体气源引入接口,气源用途分两种应用:1)样气冷却、2)样气管线积水排液及脏污清洁吹扫;

步骤四:通过降温除湿装置的压缩安全气体和样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样气降温;

步骤五:多路气体监测运行时,通过电磁阀切换和手阀默认线路实现样气通过实时监测检测管段,实现各路样气检测管段独占模式实时监测;通过多路轮巡电磁阀切换各样气进气接管至公用轮巡检测管段,实现轮巡检测气路复用;

步骤六:自动排水运行时,样气通过对应一级过滤器存液重力翻转机构,及时排除液体;经二级过滤器收集残留水汽,积液可通过机电液位指示装置显示报警,并通过电接点控制周期排液或强制排液;

步骤七:系统排污运行时,可选择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自动通过气路电磁阀按控制预设周期或强制吹扫管线路;手动模式为人工介入吹扫操作提供操作阀,提供更多选择。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点通过一级过滤器与制冷除湿装置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与二通电磁阀通过多通手阀相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连接二通电磁阀与制冷除湿装置,所述二通电磁阀连接二级过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与第一流量仪连接,所述第一流量仪一侧设有轮巡公用检测表,所述实时在线监测表连接第一流量仪,所述轮巡公用检测表连接第二流量仪,所述第二流量仪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制冷除湿装置通过压力表与手阀相连接,所述手阀设置在压缩安全气源上,所述压力表与手阀通过减压阀连接第三流量仪,所述第三流量仪连接二通电磁阀与三通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一侧将其压缩气体外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手阀设有两个以上,且每个均设有两个以上的连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除湿装置与多通手阀均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通电磁阀设有两个以上,且连接二级过滤器与多通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根据取样点设有两个以上。

技术总结
一种自清洁式多路气体综合监测方法及装置,它涉及油田污染环保技术领域,取样点通过一级过滤器与制冷除湿装置相连接,制冷除湿装置一侧与二通电磁阀通过多通手阀相连接,三通电磁阀连接二通电磁阀与制冷除湿装置,二通电磁阀连接二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与第一流量仪连接,第一流量仪一侧设有轮巡公用检测表,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及装置可为解决多路气体多路复用降成本、简化系统问题,解决多路气体持续准确监测问题,解决系统可自动排水清污问题,提升环保装备安全操作防护性能、实现环保作业连续、安全、可靠的系统性能,大幅提高工艺控制基础性能和安全保障,切除多路气体监测系统安全隐患,提供新应用方案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舒振国;王福臣;梁仁刚;张建伟;牛玉国;叶帅;李东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4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