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湿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温湿度控制器是以先进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进口高性能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控制,并实现液晶数字显示,还可通过按键对温、湿度分别进行上、下限设置和显示,从而使仪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
而在需要使用温湿度控制器来监测温度和湿度地方大多数是车间厂房或者用在室外监测地表的温度等,在应用到上述情况中时,通常情况下温湿度控制器多为开放式结构,温湿度控制器均裸露在外,常常会出现意外碰撞造成损坏,或是灰尘掉落在温湿度控制器的探测头上,从而影响探测的灵敏度,或者是大量水分的进入导致温湿度控制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因此造成温湿度控制器在采集数据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款能够在厂房车间内使用的温湿度控制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湿度控制器表面附着灰尘和大量水分从而损坏温湿度控制器且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侧壁镂空的底座,扣合在底座上的盖体,开设在盖体中部的通孔,粘贴在底座上并用于封堵镂空位置且用于滤除灰尘透过水雾的半透膜,安装在底座内底部中部的温湿度控制单元,安装在底座内部且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的轴承,平行轴承设置且一侧边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的安装板,若干间隔设置在安装板上并呈弧形且形成风道的叶片,一端穿过通孔并向盖体外侧延伸且另一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的联动杆,以及安装在盖体上并用于驱动联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其中,联动杆呈l型,并且联动杆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底部中部还设置有直径小于轴承内圈直径的凸台,其中,温湿度控制单元安装在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呈圆形的底座本体,设置在底座本体外周并向盖体一侧延伸且用于与轴承外圈进行固定的围壁,至少三根均匀间隔设置且一端固定在围壁上的支撑柱,以及与底座本体大小匹配且用于连接多根所述支撑柱另一端的圆环,其中,盖体扣合在圆环上。
具体地,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壁边缘还设有多个安装耳,其中,安装耳上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半透膜可以将灰尘很好的阻挡在外侧,从而不会存在灰尘附着在温湿度控制单元的探测头上,因此不会影响探测的灵敏度,同时半透膜可以使水分子通过,具有高度过滤杂质的特性,因此安装在底座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单元能够很好的检测外界的温度和湿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安装板、叶片、联动杆和驱动电机实现了将外部的空气引入底座内部的一个过程,从而避免了由于温湿度控制单元安装在底座内而无法准确的测试所在车间内的温湿度。
(3)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底座本体外壁上的安装耳,可以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安装牢固,并且温湿度控制单元外部还罩有底座和盖体,因此不会存在碰撞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2-盖体,3-温湿度控制单元,4-轴承,5-安装板,6-叶片,7-安装孔,8-凸台,9-底座本体,10-围壁,11-支撑柱,12-圆环,13-驱动电机,14-安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侧壁镂空的底座1,扣合在底座1上的盖体2,开设在盖体2中部的通孔,粘贴在底座1上并用于封堵镂空位置且用于滤除灰尘透过水雾的半透膜,安装在底座1内底部中部的温湿度控制单元3,安装在底座1内部且外圈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轴承4,平行轴承4设置且一侧边与轴承4内圈固定连接的安装板5,若干间隔设置在安装板5上并呈弧形且形成风道的叶片6,一端穿过通孔并向盖体2外侧延伸且另一端与轴承4内圈固定连接的联动杆,以及安装在盖体2上并用于驱动联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13,其中,联动杆呈l型,并且联动杆与驱动电机13的转动轴套接。
本实用新型将温湿度控制单元3(yfh系列温湿度控制器)固定在底座1的中部的凸台8上,然后将轴承4放入底座1内,轴承4的大小满足轴承4的外圈刚好与底座1上的围壁10和支撑柱11贴合,然后采用粘胶或者焊接的方式使得轴承4的外圈与围壁10和支撑柱11固定在一起,并且轴承4内圈的直径是小于凸台8的直径。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安装板5固定在轴承4内圈的侧壁上,并且安装板5固定有多个叶片6,叶片6随着轴承4内圈的转动而转动。盖体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过是为了方便穿过呈l型的联动杆,联动杆一端与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转动联动杆即可带动叶片6转动,任何伸出盖体2是联动杆与驱动电机13的转动轴套接,通过驱动电机13提供转动力。为了稳定性更好,可以在盖体2扣合在底座1的圆环12上时,在盖体2的顶部套置一个轴承,轴承的内圈直径与连接杆的直径匹配,从而将连接杆固定在添加的这个轴承的内圈上,并且添加的轴承与盖体固定且不影响轴承的旋转,其目的是为了联动杆在驱动电机13的带动下不发生偏移。然后通过螺钉等部件穿过安装耳14上的安装孔7并将整个装置固定在需要放置的地方。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镂空的底座(1),扣合在底座(1)上的盖体(2),开设在盖体(2)中部的通孔,粘贴在底座(1)上并用于封堵镂空位置且用于滤除灰尘透过水雾的半透膜,安装在底座(1)内底部中部的温湿度控制单元(3),安装在底座(1)内部且外圈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轴承(4),平行轴承(4)设置且一侧边与轴承(4)内圈固定连接的安装板(5),若干间隔设置在安装板(5)上并呈弧形且形成风道的叶片(6),一端穿过通孔并向盖体(2)外侧延伸且另一端与轴承(4)内圈固定连接的联动杆,以及安装在盖体(2)上并用于驱动联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13),其中,联动杆呈l型,并且联动杆与驱动电机(13)的转动轴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底部中部还设置有直径小于轴承(4)内圈直径的凸台(8),其中,温湿度控制单元(3)安装在凸台(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呈圆形的底座本体(9),设置在底座本体(9)外周并向盖体(2)一侧延伸且用于与轴承(4)外圈进行固定的围壁(10),至少三根均匀间隔设置且一端固定在围壁(10)上的支撑柱(11),以及与底座本体(9)大小匹配且用于连接多根所述支撑柱(11)另一端的圆环(12),其中,盖体(2)扣合在圆环(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9)的外壁边缘还设有多个安装耳(14),其中,安装耳(14)上开设有安装孔(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