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E防腐管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管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pe防腐管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3pe防腐管母材包括无缝钢管、螺旋钢管和直缝钢管,三层结构的聚乙烯防腐涂层以其良好的抗腐蚀性、抗水气渗透性以及力学性能等,在石油管道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3pe防腐管的制作过程为:在钢管表面静电喷涂环氧粉末并侧向缠绕粘接剂、侧向缠绕聚乙烯防腐层,结合三者优良性能,从而显著提高了防腐管道的整体品质。

现有的3pe防腐管的冷却技术主要有喷淋和水淋两种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当不锈钢管进行涂敷后,直接进入喷淋或者水淋水冷系统,这个时候,由于防腐层依旧处于高温状态,以至于材料依旧很软,在进行喷淋或水淋作业时,水喷淋到管道涂层表面,使得涂层表面产生水纹,流动的水量集中时还会对涂层表面产生凹槽,易造成防腐层厚薄不均匀;且冷却水量大小有变化时,在防腐层表面产生水击点和暗点,影响防腐涂层表面的美观。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水喷淋的冷却方式造成防腐管的防腐层厚度不均、影响美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pe防腐管冷却设备,该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包括预冷部和水冷部;所述预冷部包括水箱和设置于水箱下方的第一集水槽;所述水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能够供防腐管穿过;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所述水冷部包括供水管和沿所述供水管轴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下方设置有第二集水槽,防腐管位于所述喷淋头和所述第二集水槽之间;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出水管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上壁面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测量水位较为方便且测量结果准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能够为所述水箱提供新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的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冷部包括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出水管和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一水温测量系统。通过设置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一水温测量系统,使得水箱内的水保持在较低温度,对防腐管起到了显著降温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出水管和第二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二水温测量系统。通过设置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二水温测量系统,使得水箱内的水保持在较低温度,对防腐管起到了显著降温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冷部对防腐管进行浸泡式降温,避免了防腐管在高温状态下直接接受水喷淋导致水纹、凹槽、水击点和暗点的产生,继而避免了防腐层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发生,保证了防腐涂层表面的美观。

(2)本实用新型的预冷部和水冷部均采用水循环的模式,大大节省了水资源,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1、预冷部;11、水箱;111、进管口;112、出管口;12、第一集水槽;13、第一进水管;14、第一热交换器;15、第一水泵;16、第一循环管;17、第二进水管;2、水冷部;21、供水管;22、喷淋头;23、第二集水槽;24、第二水泵;25、第二循环管;26、第二热交换器;2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包括预冷部1和水冷部2。防腐管(图中未示出)首先经过预冷部1进行预冷,而后经过水冷部2接受喷淋,从而完全冷却。预冷部1包括水箱11、第一集水槽12、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一水泵15。水箱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能够供防腐管穿过。优选的,水箱11为长方体结构,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的形状为圆形。可替代的,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椭圆形等。水箱11的形状亦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圆柱等形状。水箱1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3和第二进水管17,第二进水管17能够为水箱11提供新水。第一进水管13和第二进水管17与水箱11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电磁阀(图中未示出),电磁阀用来控制第一进水管13和第二进水管17的进水量。水箱11的上壁面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水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水箱11中的水位。

继续参照图1至图3,第一集水槽12设置在水箱11的下方,第一水泵15设置在第一集水槽12的外侧。第一集水槽12的出水管与第一热交换器14的进水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4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泵15的进水口连通,第一水泵15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16,第一循环管16与第一进水管13连通。优选的,预冷部1还包括第一水温测量系统,第一水温测量系统与第一热交换器14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一水温测量系统,使得水箱11内的水保持在较低温度,对防腐管起到了显著降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预冷部1实现了水的循环模式,大大节省了水的使用量。

继续参照图1-3,水冷部2包括支架27、设置在支架27上的供水管21、沿供水管21轴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喷淋头22、第二集水槽23、第二热交换器26和第二水泵24。第二集水槽23设置在多个喷淋头22的正下方,防腐管位于多个喷淋头22和第二集水槽23之间。第二水泵24设置在第二集水槽23的外侧,第二集水槽23的出水管与第二热交换器26的进水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26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24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水泵24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25,第二循环管25与供水管21连通。优选的,水冷部2还包括第二水温测量系统,第二水温测量系统与第二热交换器26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热交换器26和第二水温测量系统,使得供水管21内的水保持在较低温度,对防腐管起到了显著降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冷部2实现了水的循环模式,大大节省了水的使用量。优选的,水冷部2包括第三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与供水管21连通,为供水管21提供新水,从而实现水冷部2水循环的正常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集水槽12和第二集水槽23可以为同一个集水槽。同样的,第一热交换器14和第二热交换器26可以为同一个热交换器。同样的,第一水泵15和第二水泵24可以为同一个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用3pe防腐管冷却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与水位传感器、第一进水管13的电磁阀和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连接。控制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控制器,向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器的具体电路形式和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描述。例如,可以为uno-2171-c11e型号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如下:

首先,使得防腐管穿过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而后打开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使水箱11内的水位达到第一水位线(第一水位线的高度大于进管口111的高度)。然后关闭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打开第一进水管13的电磁阀,控制器控制第一进水管13的进水量大致等于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的总出水量,使得防腐管一直处于被淹没的状态。而后,防腐管进入水冷部2,在多个喷淋头22的喷淋下充分被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预冷部1在逐渐的循环过程中,必定有水的蒸发和流失。且第一进水管13的进水量不可能完全等于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的总出水量,一般第一进水管13的进水量会略小于进管口111和出管口112的总出水量,因此,在水箱11内设置第二水位线,第二水位线的高度小于第一水位线的高度且大于进管口111的高度。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11内的水位下降至第二水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打开,使水位迅速上升至到第一水位,而后关闭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

可替代的,本实用新型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也可以通过人工控制第一进水管13和第二进水管17的电磁阀的开闭,实现水箱内水位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冷部1对防腐管进行浸泡式降温,避免了防腐管在高温状态下直接接受水喷淋导致水纹、凹槽、水击点和暗点的产生,继而避免了防腐层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发生,保证了防腐涂层表面的美观。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预冷部1和水冷部2均采用水循环的模式,大大节省了水资源,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部和水冷部;

所述预冷部包括水箱和设置于水箱下方的第一集水槽;所述水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能够供防腐管穿过;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

所述水冷部包括供水管和沿所述供水管轴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下方设置有第二集水槽,防腐管位于所述喷淋头和所述第二集水槽之间;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出水管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上壁面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能够为所述水箱提供新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的形状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部包括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槽的出水管和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一水温测量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出水管和第二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二水温测量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管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PE防腐管冷却设备,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水喷淋的冷却方式造成防腐管的防腐层厚度不均、影响美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3PE防腐管冷却设备包括预冷部和水冷部;预冷部包括水箱和设置于水箱下方的第一集水槽;水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水箱设置有第一进水管;第一集水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一集水槽的出水管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与第一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冷部对防腐管进行浸泡式降温,避免了防腐管在高温状态下直接接受水喷淋导致水纹、凹槽、水击点和暗点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鑫金钰防腐保温钢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3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