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口组件。



背景技术:

风口是连接吊顶面层和室内空调出风进风的功能件,传统的风口为石膏板吊顶风口,或者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百叶风口。现有的风口通常很长很宽,容易出现风口下挠现象,降低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风口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出风口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立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立板上设置出风口,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板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l型的角码,所述立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通过所述角码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角码底座,所述角码底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角码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底板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角码卡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底板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角码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底板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立板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立板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顶部沿所述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边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板抵接,从而将立板的承受力转移至第二基板上,减少风口的挠度,提高风口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角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1-第一基板;111-挡板;12-第二基板;

13-立板;131-出风口;132-第一侧面;

133-第二侧面;134-翻边;14-第一连接板;

15-角码;16-角码底座;161-底板;

162-第一支撑板;163-第二连接板;164-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图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的角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该出风口组件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立板1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14,立板13上设置出风口131,立板13垂直于第一基板11,第一连接板14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的连接处,且第一连接板14与立板13抵接。

第一连接板14的一端与立板13抵接,第一连接板14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螺栓连接,从而将立板13的承受力转移至第二基板12上,减少出风口131的挠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组件,通过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板抵接,从而将立板的承受力转移至第二基板上,减少风口的挠度,提高风口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可选地,还包括l型的角码15,立板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32和第二侧面133,第一侧面132通过角码15与第一基板11连接,第一连接板14与第二侧面133抵接。

角码15用于将立板13固定在第一基板11上,l型的角码15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基板11连接,角码1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侧面132连接,通过角码15增加立板13的强度,进一步减小出风口131的挠度。

优选地,角码15的数量为多个。角码15的数量与立板13的长度有关,立板13的长度越长,角码15的数量越多,多个角码15沿立板1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还包括角码底座16,角码底座16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的底板161,底板16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图中上未示)和第二卡扣(图中上未示),角码15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与底板161连接。

每个角码15通过一个角码底座16固定在第一基板11上,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用于卡接角码15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使角码15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基板11上。

可选地,为了便于拆装角码,第一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62和第二连接板163,第二连接板163上远离第一支撑板162的一边安装在底板161上,角码15卡接在第一支撑板162、第二连接板163和底板161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角码15的一侧边卡接在第一支撑板162、第二连接板163和底板161限定的卡接空间内,并通过螺栓依次从上至下穿过第一支撑板162、角码15、底板161与第一基板11连接。

可选地,为了便于拆装角码,第二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64和第三连接板(图中未示),第三连接板上远离第二支撑板164的一边安装在底板161上,角码15卡接在第二支撑板164、第三连接板和底板161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为对称结构,角码15的另一侧边卡接在第二支撑板164、第三连接板和底板161限定的卡接空间内,并通过螺栓依次从上至下穿过第二支撑板164、角码15、底板161与第一基板11连接。

可选地,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立板13的形状为长条形,立板13的长度沿第一基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14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一连接板14的长度沿第一基板11的宽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为了增强立板的强度,进一步减小风口的挠度,第一连接板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14板均匀分布在第一基板11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为了便于安装出风口组件,立板13的顶部沿立板1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行于第一连接板14的翻边134。

可选地,第一基板11的外侧边沿第一基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基板11的挡板111。

挡板111用于遮挡角码15和角码底座16,提高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组件,通过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板抵接,从而将立板的承受力转移至第二基板上,减少风口的挠度,提高风口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立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立板上设置出风口,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板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的角码,所述立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通过所述角码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码底座,所述角码底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角码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底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角码卡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底板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角码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底板限定的卡接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立板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立板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顶部沿所述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翻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边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挡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口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立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立板上设置出风口,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板抵接。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板抵接,从而将立板的承受力转移至第二基板上,减少风口的挠度,提高风口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贺磊;周东珊;步挺;薛猛;周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3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