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指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so2和so3)。具有烟气脱硫需要的工厂在建造工厂时需要建造脱硫塔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现有的脱硫塔设计时通常是根据工厂的生产规模、烟气排量规模进行定制,建设周期长,后期工厂调整生产规模时难以对脱硫塔进行调整。这种定制式的脱硫塔设计成本高,建造成本高,难以流水线式生产。

现有的石膏脱硫法,在脱硫的过程中容易在脱硫塔内产生结垢,这些结垢会降低除硫效率,腐蚀脱硫塔,严重情况下会堵塞烟气通道,需要清理结垢时只能停止脱硫塔,对其内部进行彻底清理,这种情况下工厂也必须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包括若干脱硫塔,若干脱硫塔相互并联设置,所述脱硫塔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进烟管与出烟管,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与进烟管、出烟管相连通,所述烟气通道上从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有若干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与烟气通道相连通,待除硫烟气从进烟管依次通过各个所述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后从出烟管排出,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若干脱硫罐、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上,所述脱硫罐可拆装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脱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头、出气端头,所述罐体通过进气端头、出气端头与烟气通道相连通,所述脱硫塔的下端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水泵可将储液箱内的除硫液抽出,除硫液流经烟气通道回流至储液箱内,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储液箱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罐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可拆装连接,所述下壳体穿设有进气弯管,所述进气弯管与进气端头相连通,所述进气弯管的上端部为倒u型,所述进气弯管上开设有供除硫液流入进气弯管的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形成储液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工作位与替换位,第一壳体位于工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上方设置有出气连接管,所述出气连接管可转动并可滑移穿设于所述烟气通道,所述出气连接管与所述出气端头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位于工作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下方设置有供所述进气端头插入的若干承插管,所述承插管与所述烟气通道及进气端头相连通,所述出气连接管与所述出气端头及烟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出气连接管升降机旋转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用于拆装脱硫罐的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上可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可沿水平滑移设置有滑移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移架滑移的滑移驱动装置,所述滑移架上固定设置有托架、旋转器,所述旋转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弧形杆,两根所述弧形杆可围合,围合的两根所述弧形杆之间具有容纳所述脱硫罐的空间,所述出气连接管上固定设置有承插端头,所述承插管的内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轨,两卡轨之间形成旋入卡口,所述出气端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紧块,所述连接管的两卡紧块分别从两卡轨之间的旋入卡口旋入承插管内并通过卡紧块可拆装的卡合在两卡轨之间,所述拆装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脱硫罐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弧形转动杆,所述弧形转动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弧形杆上,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弧形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弧形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脱硫罐上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的卡凸。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出气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斜齿圈相配合的第二斜齿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出烟管穿设于所述进烟管,所述出烟管上设置有若干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进烟管及出烟管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出气连接管上可转动设置有压板,所述连接管与压板之间设置有防止压板与连接管相分离的限位装置,所述压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板向下复位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可以模块化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组装,根据不同的烟气排量及二氧化硫含量选择不同数量的脱硫塔及不同层数的脱硫装置即可;2、通过监测待除硫烟气的流速及二氧化硫含量启动适合的脱硫塔数量,以达到最高的设备利用率;3、无需工厂停产的情况下,可以彻底清洁脱硫塔的结垢,方便维护,降低工厂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硫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d-d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烟管及出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包括若干脱硫塔1,若干脱硫塔1相互并联设置,所述脱硫塔1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进烟管1’与出烟管2’,所述进烟管1’上设置有电磁阀(图中未示出),所述脱硫塔1内设置有烟气通道38,所述烟气通道38与进烟管1’、出烟管2’相连通,所述烟气通道上从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有若干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与烟气通道38相连通,待除硫烟气从进烟管1’依次通过各个所述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后从出烟管2’排出,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若干脱硫罐2、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1上,所述脱硫罐2可拆装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脱硫罐2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上壳体21、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下壳体22通过螺纹可拆装连接,所述下壳体22穿设有进气弯管23,所述进气弯管23的上端部为倒u型,所述进气弯管23上开设有供除硫液流入进气弯管23的通孔24,所述通孔34内设置有供除硫液流入进气弯管23的单向阀,所述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形成储液腔,所述进气弯管23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储液腔的液面下,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头232、出气端头25,所述罐体通过进气端头232、出气端头25与烟气通道38相连通,所述进气端头232与所述进气弯管23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三个工作位与一个替换位,所述第一壳体11在所述替换位上设置有供脱硫罐2进出第一壳体11的进出通道,第一壳体11位于工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2上方设置有出气连接管6,所述出气连接管6可转动并可滑移穿设于所述烟气通道38,所述出气连接管6与所述出气端头25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内位于工作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2下方设置有供所述进气端头232插入的承插管383,所述承插管383与所述烟气通道38及进气端头232相连通,所述承插管383的开口为方便进气端头232插入的v型开口,所述出气连接管6与所述出气端头25及烟气通道38相连通,所述承插管383与进气端头23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出气连接管6升降及旋转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的上端部与所述出气连接管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6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盘32,所述转动盘32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圈34,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斜齿圈34相配合的第二斜齿圈35,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连接杆36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33,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3的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连接杆36的下端面向上开设有花键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3的驱动轴为花键轴,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3的驱动轴可滑移穿设于所述花键孔内,第一步进电机33转动时作用于第一斜齿圈34与第二斜齿圈35的配合,脱硫罐2向上运动同时旋转,在工作位与替换位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脱硫塔1的下端部设置有储液箱13,所述脱硫塔1上设置有水泵(图中未示出)可将储液箱13内的除硫液抽出,除硫液流经烟气通道38回流至储液箱13内,所述脱硫塔1上设置有用于输入空气的输气管12,所述输气管12与储液箱13相连通,所述储液箱13上开设有用于添加石膏及水的可启闭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待除硫烟气从进气管1’进入,至下而上通过各个脱硫罐2及烟气通道38,除硫液在水泵的作用下从烟气通道38之上而下流下与待除硫烟气发生反应,除硫液部分积聚在储液腔内,待除硫烟气通过倒u型的进气弯管23,进一步充分地与除硫液反应。

为了方便拆装:所述脱硫塔1上设置有用于拆装脱硫罐2的拆装装置4,所述拆装装置4包括升降架41,所述升降架41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1,所述升降架41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架42,所述第一滑移架42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升降架41上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有螺杆45,所述螺杆45穿设于所述螺纹通孔,所述螺杆45上设置有涡轮齿、所述升降架41上设置有第二电机47,所述第二电机47的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架41,所述第二电机47的驱动轴为可与所述涡轮齿相啮合的蜗杆轴,所述升降架41上从上之下开设有两道燕尾滑槽,所述第一滑移架42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燕尾滑块43,所述燕尾滑块43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燕尾滑槽内,所述第一滑移架42上可转动设置有转轴44,所述第一滑移架42上设置有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电机的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架42上,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转轴4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4上可沿水平滑移设置有第二滑移架47,所述转轴4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滑移架47滑移的三轴气缸(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44,所述三轴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滑移架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架47上固定设置有托架48、旋转器,所述旋转器包括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架47上,所述连接板51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弧形杆52,所述连接板51上可滑移设置有滑块541,所述连接板5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541,所述第二气缸542的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1上,所述第二气缸542的驱动杆与滑块54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41上铰接有两根连杆54,所述连杆54的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杆52相铰接,两根所述弧形杆52可围合,围合的两根所述弧形杆52之间具有容纳所述脱硫罐2的空间,所述出气连接管6上固定设置有承插端头62,所述承插端头62的内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轨,两卡轨之间形成旋入卡口,所述出气端头25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紧块61,所述连接管的两卡紧块61分别从两卡轨之间的旋入卡口旋入承插端头62内并通过卡紧块61可拆装的卡合在两卡轨之间,所述弧形杆52内可滑动穿设有弧形转动杆523,所述弧形转动杆523的上端部固定设置有连动杆524,所述弧形杆52上设置有第三气缸521,所述第三气缸521的缸体与所述弧形杆52相铰接,所述第二气缸54的驱动杆与所述连动杆524相铰接,所述弧形杆52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脱硫罐2上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的卡凸211,所述弧形杆52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避让口522。通过使避让口522对齐卡槽,使得卡凸211穿过避让口522卡入卡槽,驱动第三气缸521使得弧形转动杆523转动,带动脱硫罐2转动从而使得卡紧块61对准旋入卡扣,第一滑移架42上下滑移即可拆卸脱硫罐2。

所述出烟管2’穿设于所述进烟管1’,为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所述出烟管2’上设置有若干导热片3’,所述导热片3’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进烟管1’及出烟管2’内,除硫后的烟气与待除硫烟气进行热交换,有效去除除硫后烟气的白烟。

当所进烟管1’内的带除硫烟气的温度过低,不足以加热出烟管2’使其温度达到预设的脱白烟温度时,可以采用冷凝换热发或者低能耗混合干燥法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及装置是本行业内公知的技术,可以根据客户工厂的类型进行选择,这些方法及装置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内容,在此不进行赘述。

为了使脱硫罐2在工作位及替换位之间切换更加平稳,并保证脱硫罐2与烟气通道38之间的气密性,所述出气连接管上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有压板123,所述压板123与第一壳体11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板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至于压板123及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固定设置有缓冲液压杆37,所述缓冲液压杆37的缸体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液压杆37的驱动杆与压板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测定工程单位时间内烟气的最大排放量及硫含量的最高值,根据工厂单位时间内烟气的最大排放量选择合适的脱硫塔1数量,根据烟气内的最大硫含量选择合适的脱硫装置层数;

s2、在工厂的待除硫烟气排放管道内设置流量监测装置及二氧化硫浓度传感器,所述待除硫烟气排放管道与各个进烟管1’相连通,各个所述进烟管1’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与二氧化硫浓度传感器电连接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各个电池阀电连接;

s3、启动水泵并通入带除硫烟气,对烟气进行除硫脱白烟;

s4、定期检查及清理脱硫罐2;关闭待检查脱硫罐2所在的电磁阀,通过驱动第三驱动装置将待检查的脱硫罐2旋转到替换位,驱动升降架41到达待检查的脱硫罐2的位置,两根弧形杆52分离,滑移架伸出使得托架48位于脱硫罐2的下方,两根弧形杆52围合使得脱硫罐2位于空间内,驱动转动驱动装置使得脱硫罐2旋转,此时卡紧块61对准旋入卡扣,升降架41下降;

s5、将检查清理完毕的脱硫罐2替换拆卸下来的脱硫罐2;

s6、反步骤将检查清理完毕的脱硫罐2装入第一壳体11内的工作位上;

s7、重新开启已检查清理过的脱硫罐2所在的电磁阀。

将替换下来的脱硫罐2的上壳体21及下壳体22进行分离,可以对内部的硫酸钙收集到收集槽内,并可以对内部的结垢进行彻底清理,根据烟气通道38的结垢情况,也可以对所有的脱硫罐2进行拆除,对烟气通道38进行彻底的清理。作用于各个脱硫塔1相互并联,当关闭某些脱硫塔1是,工厂的废弃处理仍然可以得以进行,不影响工厂生产。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脱硫塔,若干脱硫塔相互并联设置,所述脱硫塔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进烟管与出烟管,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与进烟管、出烟管相连通,所述烟气通道上从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有若干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与烟气通道相连通,待除硫烟气从进烟管依次通过各个所述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后从出烟管排出,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若干脱硫罐、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上,所述脱硫罐可拆装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脱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头、出气端头,所述罐体通过进气端头、出气端头与烟气通道相连通,所述脱硫塔的下端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水泵可将储液箱内的除硫液抽出,除硫液流经烟气通道回流至储液箱内,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储液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可拆装连接,所述下壳体穿设有进气弯管,所述进气弯管与进气端头相连通,所述进气弯管的上端部为倒u型,所述进气弯管上开设有供除硫液流入进气弯管的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形成储液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工作位与替换位,第一壳体位于工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上方设置有出气连接管,所述出气连接管可转动并可滑移穿设于所述烟气通道,所述出气连接管与所述出气端头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位于工作位上且位于所述脱硫罐下方设置有供所述进气端头插入的若干承插管,所述承插管与所述烟气通道及进气端头相连通,所述出气连接管与所述出气端头及烟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出气连接管升降机旋转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用于拆装脱硫罐的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脱硫塔,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上可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可沿水平滑移设置有滑移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移架滑移的滑移驱动装置,所述滑移架上固定设置有托架、旋转器,所述旋转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弧形杆,两根所述弧形杆可围合,围合的两根所述弧形杆之间具有容纳所述脱硫罐的空间,所述出气连接管上固定设置有承插端头,所述承插管的内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轨,两卡轨之间形成旋入卡口,所述出气端头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卡紧块,所述连接管的两卡紧块分别从两卡轨之间的旋入卡口旋入承插管内并通过卡紧块可拆装的卡合在两卡轨之间,所述拆装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脱硫罐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弧形转动杆,所述弧形转动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弧形杆上,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弧形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弧形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脱硫罐上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的卡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出气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斜齿圈相配合的第二斜齿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管穿设于所述进烟管,所述出烟管上设置有若干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进烟管及出烟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连接管上可转动设置有压板,所述连接管与压板之间设置有防止压板与连接管相分离的限位装置,所述压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板向下复位的弹性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包括若干脱硫塔,若干脱硫塔相互并联设置,脱硫塔上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进烟管与出烟管,脱硫塔内设置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与进烟管、出烟管相连通,烟气管道上从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有若干脱硫装置,脱硫装置与烟气通道相连通,待除硫烟气从进烟管依次通过各个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后从出烟管排出,脱硫塔的下端部设置有储液箱,脱硫塔上设置有水泵可将储液箱内的除硫液抽出,除硫液流经烟气通道回流至储液箱内,脱硫塔上设置有输气管,输气管与储液箱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基;赵长兴;李延勘;郭顺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美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2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