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保愈来愈重视,穿着健康、舒适,休闲已成为人们的一个时尚的话题,半精纺产品是一种多成份的混纺技术,通过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混纺,克服了单一原料纺纱服用性能缺陷,既能符合环保要求,又能提高穿着的舒适度与服用性能。用半精纺纺纱线制成的针织与机织面料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进行配色和设计,其应用领域愈来越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粗纺、精纺及针织面料三大领域,但所用纤维组合与纱支结构是不同的,在设备配置上,将棉纺技术与毛纺技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型纺纱工艺,它前道为粗纺的和毛设备加上棉纺的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机等,后道为精纺的络筒、并线,倍捻设备,装备与工艺的改变,解决了原来毛纺设备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原料应用上,半精纺可实现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与其它新型的人造纤维、化学纤维等各种短纤维混纺,其生产纱线无论是应用在精(粗)纺面料或针织毛衣上,产品风格独树一帜,面料手感、垂性、身骨很有新意,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有别于传统的毛精纺,粗纺产品风格,故称为“半精纺。

目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在控制方面的不足,设定一套集合监控、报警和自动复位的装置结构来对其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纺纱机主体、收放线电机、支架板、下转辊组、升降调节机构、上转辊组、走线牵引电机、摆动电机和电机调速器,所述纺纱机主体顶面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三排锥形纱锭杆,三排所述锥形纱锭杆为交错式分布,三排所述锥形纱锭杆的底端均通过联动齿轮组连接所述收放线电机,所述纺纱机主体中部的两侧垂直安装两个所述支架板,两个所述支架板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下转辊组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架板的顶端活动嵌合有所述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上转辊组,所述下转辊组和所述上转辊组的外圆表面为交错式相切连接,其间隙中绕接有纱线,所述纺纱机主体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走线牵引电机,所述走线牵引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下转辊组,所述纺纱机主体顶面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一端均设有纱线梳齿排,所述纱线梳齿排上挂有纱线,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另一端各自设有连杆机构,所述纺纱机主体底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轴串接固定有摆动盘,两个所述摆动盘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纺纱机主体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调速器,所述电机调速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收放线电机、所述走线牵引电机和所述摆动电机。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锥形纱锭杆与所述下转辊组之间排列有若干引线槽轮,若干引线槽轮上均绕接有纱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调节机构通过传动螺杆副与所述支架板进行活动调节。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转辊组和所述上转辊组的外圆表面套接有橡胶套层。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调速器是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机构为可调节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设置纺纱机主体、收放线电机、支架板、下转辊组、升降调节机构、上转辊组、走线牵引电机、摆动电机和电机调速器,将纱线卷套接在锥形纱锭杆上,将纱线头牵引出来,引导纱线至下转辊组,穿过下转辊组后每根纱线搭在一个纱线梳齿排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上转辊组与下转辊组之间的距离,使其压住纱线,则收放线电机带动三排锥形纱锭杆转动,匀速释放纱线,启动电机带动下转辊组即能够带动纱线自动走线,而摆动电机则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交替升降,拉动纱线,实现自动走线操作。

2、该新型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通过设定电机调速器中的参数就可以对三个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三个电机保持纱线张紧力适中,保证纱线的生产品质,实现自动化、智能操作,生产的纱线比精毛纺蓬松、柔软,与粗毛纺工艺比具有纱支细,条干均匀、表面光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纺纱机主体;2、锥形纱锭杆;3、收放线电机;4、支架板;5、下转辊组;6、升降调节机构;7、上转辊组;8、走线牵引电机;9、转轴;10、第一摆动臂;11、第二摆动臂;12、纱线梳齿排;13、连杆机构;14、摆动电机;15、摆动盘;16、电机调速器;17、引线槽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技术方案:包括纺纱机主体1、收放线电机3、支架板4、下转辊组5、升降调节机构6、上转辊组7、走线牵引电机8、摆动电机14和电机调速器16,纺纱机主体1顶面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三排锥形纱锭杆2,三排锥形纱锭杆2为交错式分布,可以节约纺纱机主体1的工作面宽度,锥形纱锭杆2的顶端套接有纱锭,可以很好的将纱锭固定起来,三排锥形纱锭杆2的底端均通过联动齿轮组连接收放线电机3,收放线电机3通过联动齿轮组带动三排锥形纱锭杆2上的纱锭转动将线缠绕起来或松开,实现收线和放线,纺纱机主体1中部的两侧垂直安装两个支架板4,两个支架板4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下转辊组5的两端,两个支架板4的顶端活动嵌合有升降调节机构6,升降调节机构6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上转辊组7,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的外圆表面为交错式相切连接,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走线牵引电机8,走线牵引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下转辊组5,带动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转动,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之间嵌合有来自于三排锥形纱锭杆2上延伸出的纱线,通过升降调节机构6来调节二者的间距,令其间隙中绕接的纱线与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外圆表面相切合,一方面对纱线进行挤压,另一方面带动纱线走线,纺纱机主体1顶面另一端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有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一端均设有纱线梳齿排12,纱线梳齿排12上挂有纱线,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另一端各自设有连杆机构13,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电机14,摆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串接固定有摆动盘15,两个摆动盘15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连杆机构13,继而带动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上下摆动,从而扯动挂于纱线梳齿排12上的纱线,对其进行拉扯和整理,改善纱线的性能以及光洁度,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调速器16,电机调速器16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收放线电机3、走线牵引电机8和摆动电机14,电机调速器16根据纱线生产工艺分别对收放线电机3、走线牵引电机8和摆动电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另三者保持设定的转速比,从而持续稳定的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纱线产品,通过设定电机调速器16中的参数就可以对三个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三个电机保持纱线张紧力适中,保证纱线的生产品质。

具体的,锥形纱锭杆2与下转辊组5之间排列有若干引线槽轮17,若干引线槽轮17上均绕接有纱线,引线槽轮17用于将多股不同的纱线引导至下转辊组5上使其平行,避免互相缠绕,获得稳定的纱线生产质量。

具体的,升降调节机构6通过传动螺杆副与支架板4进行活动调节,传动螺杆副具有很好的调节精度,从而对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之间的间隙进行精确的调节。

具体的,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的外圆表面套接有橡胶套层,橡胶套层表面柔软、耐磨,他可以很好的咬合住纱线,避免其脱落,有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硬性接触损坏纱线走线。

具体的,电机调速器16是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具有调节电动机转速的功能,因此可以很好的控制并协调收放线电机3、走线牵引电机8和摆动电机14三者之间的转速比,实现精确、智能的走线。

具体的,连杆机构13为可调节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连杆机构13的长度和位置来对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的摆动幅度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进行纱线生产。

在使用时,将两台本实用新型纺纱机主体1串行摆放起来,将纱线卷套接在锥形纱锭杆2上,将纱线头牵引出来,从引线槽轮17中绕一圈后继续引导纱线至下转辊组5,穿过下转辊组5后每根纱线搭在一个纱线梳齿排12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6调节上转辊组7与下转辊组5之间的距离,使其压住纱线,此时通过电机调速器16启动收放线电机3、走线牵引电机8和摆动电机14,则收放线电机3带动三排锥形纱锭杆2转动,匀速释放纱线,走线牵引电机8带动下转辊组5和上转辊组7同时转动,将夹持的纱线引导走线,而摆动电机14则通过连杆机构13带动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交替升降,拉动纱线,在进行上述操作后,可以将经过加工的纱线收卷起来,也可以将纱线从新缠绕至另一台走线机上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纱线符合需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设置纺纱机主体1、收放线电机3、支架板4、下转辊组5、升降调节机构6、上转辊组7、走线牵引电机8、摆动电机14和电机调速器16,通过升降调节机构6调节上转辊组7与下转辊组5之间的距离,使其压住纱线,则收放线电机3带动三排锥形纱锭杆2转动,匀速释放纱线,启动走线牵引电机8带动下转辊组5即能够带动纱线自动走线,而摆动电机14则通过连杆机构13带动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交替升降,拉动纱线,实现自动走线操作,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通过设定电机调速器16中的参数就可以对三个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三个电机保持纱线张紧力适中,保证纱线的生产品质,实现自动化、智能操作,生产的纱线比精毛纺蓬松、柔软,与粗毛纺工艺比具有纱支细,条干均匀、表面光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包括纺纱机主体(1)、收放线电机(3)、支架板(4)、下转辊组(5)、升降调节机构(6)、上转辊组(7)、走线牵引电机(8)、摆动电机(14)和电机调速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机主体(1)顶面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三排锥形纱锭杆(2),三排所述锥形纱锭杆(2)为交错式分布,三排所述锥形纱锭杆(2)的底端均通过联动齿轮组连接所述收放线电机(3),所述纺纱机主体(1)中部的两侧垂直安装两个所述支架板(4),两个所述支架板(4)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下转辊组(5)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架板(4)的顶端活动嵌合有所述升降调节机构(6),所述升降调节机构(6)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上转辊组(7),所述下转辊组(5)和所述上转辊组(7)的外圆表面为交错式相切连接,其间隙中绕接有纱线,所述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走线牵引电机(8),所述走线牵引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下转辊组(5),所述纺纱机主体(1)顶面另一端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有第一摆动臂(10)和第二摆动臂(11),所述第一摆动臂(10)和所述第二摆动臂(11)一端均设有纱线梳齿排(12),所述第一摆动臂(10)和所述第二摆动臂(11)另一端各自设有连杆机构(13),所述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摆动电机(14),所述摆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串接固定有摆动盘(15),两个所述摆动盘(15)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连杆机构(13),所述纺纱机主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调速器(16),所述电机调速器(16)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收放线电机(3)、所述走线牵引电机(8)和所述摆动电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纱锭杆(2)与所述下转辊组(5)之间排列有若干引线槽轮(17),若干引线槽轮(17)上均绕接有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6)通过传动螺杆副与所述支架板(4)进行活动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辊组(5)和所述上转辊组(7)的外圆表面套接有橡胶套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调速器(16)是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3)为可调节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精纺纺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走线系统,包括纺纱机主体、收放线电机、支架板、下转辊组、升降调节机构、上转辊组、走线牵引电机、摆动电机和电机调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上转辊组与下转辊组之间的距离压住纱线,收放线电机带动三排锥形纱锭杆转动匀速释放纱线,启动走线牵引电机带动纱线自动走线,摆动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交替升降拉动纱线,实现自动走线操作,通过设定电机调速器中的参数就可以对三个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三个电机保持纱线张紧力适中,保证纱线的生产品质,实现自动化、智能操作,生产的纱线条干均匀、表面光洁。

技术研发人员:裴红蕾;周明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2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