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其主要技术使在电路板上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与电子产品上的无线充电线圈之间通过耦合等方式实现能量传递。
现有无线充电产品一般通过usb口供电,产品较为单一,一般通过usb接口与充电宝或者充电器连接,从而实现无效充电功能。
虽然配合充电头使用,但两者仍为相互独立的产品,两者之间配合性较差,不方便使用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产品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源输入单元、无线充电单元以及将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以及电源插脚,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及充电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可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上表面可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内设置有第一电流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流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环形凸起可容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且使所述第一电流连接件和第二电流连接件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为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体为磁铁或铁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环形凸台可容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吸附。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出部,所述usb输出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入部,所述usb输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电路板将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在第二壳体内设置无线充电线圈,通过设置接组件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能够固接在一起,并且可拆卸,既方便携带;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抵接后两者实现可电连,由此实现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图2、图3和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源输入单元1、无线充电单元2以及将所述电源输入单元1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源输入单元1包括第一壳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12以及电源插脚13,所述电源插脚13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2电连,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包括第二壳体2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内的第二电路板22及充电线圈23,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与所述充电线圈23电连,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抵接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1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可电连。
电源输入单元的电源插脚与市电插座插接,从市电中取电,第一电路板对市电进行变压及转换,转变为低压直流电。无线充电单元中的第二电路板与无线充电线圈电连,在第二电路板接入电流的情况下实现无线充电,具体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设置方式没有限制。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抵接后,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导电流机构,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电连。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电路板将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在第二壳体内设置无线充电线圈,通过设置接组件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能够固接在一起又可拆卸,既方便携带;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抵接后两者实现可电连,由此实现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使得产品形成统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单元1的上表面可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141,所述第二壳体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241。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单元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4,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4相匹配的环形凸台24,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抵接后所述环形凸台24可容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4中。在第二环形凹槽1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411,在底板1411上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1412,多个环形凸起14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三环形凹槽1412内,第一环形凹槽241设置于第二壳体2的凸台24上。
通过将电源输入单元与无线充电单元的表面相抵接,使得两者之接触触稳定,通过设置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凹槽,使得在电源输入单元与电源储存单元抵接后,环形凸台可容置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再配合连接组件的作用,大大提高电源装置的结合稳固性,缩小产品体积。
所述环形凸起141内设置有第一电流连接件142,具体设置方式没有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方式,例如,环形凸起141为镂空结构,第一电流连接件142可以穿过该镂空而伸出于环形凸起141。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41内设置有第二电流连接件242。
该第一电流连接件142与第一电路板12电连,该第二电流连接件242与第二电路板22电连。第一电流连接件例如导电指针等,第二电流连接件例如导电孔。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环形凸起可容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且使所述第一电流连接件和第二电流连接件电连。
通过在第一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上设置第一电流连接件和第二电流连接件,使得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抵接后,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稳固结合的情况下实现导电,提高导电效律和稳定性。通过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凹槽的配合,更加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之间结合稳固不容易被晃动而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多组第一连接体31和第二连接体32。所述第一连接体为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体为磁铁或铁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31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4内,所述第二连接体32设置于环形凸台24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吸附。
通过设置磁铁作为连接组件,配合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凹槽使用,磁铁之间或磁铁与铁块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之间能够稳定吸附,从而连接在一起。又能够比较简单地实现拆卸,非常方便电源装置的使用,也对电连接起到有效稳定作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出部15,所述usb输出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usb输出部具有多个,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usb输出部,例如usb口,使得电源输入单元可以对外供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入部25,所述usb输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usb输入部25可以通过数据线等与其他供电体电连,例如充电宝等。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usb输入部,使得可以通过usb数据线等与无线充电单元电连,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单元的单独使用。
具体的,在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的上表面,即第二壳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无线充电盖板26,盖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区域标识。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线16,所述电源线16具有电源连接头17,所述第一电路板12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座121,所述电源线16将所述电源插脚13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2电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单元、无线充电单元以及将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以及电源插脚,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及充电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可电连,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上表面可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内设置有第一电流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流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环形凸起可容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且使所述第一电流连接件和第二电流连接件电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为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体为磁铁或铁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环形凸台可容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抵接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吸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出部,所述usb输出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usb输入部,所述usb输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与所述电源插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头,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座,所述电源线将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