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纺织机。
背景技术:
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有机械织布机、数控自动纺织机等,纺织机是纺织工业中的重要设备,而纺织机的机架是纺织机的基础,一个好的纺织机架往往可以提高纺织效率,现有的纺织机体积大,安装到车间后,不便于移动,若需要移动则需要采用叉车等搬运工具,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缺少可移动纺织机,纺织机在移动时,不能进行转向,不利于纺织机的移动,滑轮不当做底座,不能协调好滑轮与底座双用的问题,纺织机在移动时缺少支撑机构,易出现砸伤操作人员危险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可移动纺织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纺织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可移动纺织机,纺织机在移动时,不能进行转向,不利于纺织机的移动,滑轮不当做底座,不能协调好滑轮与底座双用的问题,纺织机在移动时缺少支撑机构,易出现砸伤操作人员危险的问题。一种可移动纺织机,包括纺织机,底座,电控柜,升降机构,滑道,地脚,滚轮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纺织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电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方,且位于纺织机的右侧;所述滑道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右侧;所述升降机构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地脚采用2个,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下方的右侧;所述滚轮机构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下方的左侧;所述支撑机构采用6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两侧。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电推杆,支撑块,滑条,轴承座,转轴,手推杆,滑轮座和滑轮,所述电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的左侧;所述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推杆输出杆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右侧;所述滑条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的左侧;所述轴承座焊接在升降壳体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升降壳体的内部,且贯穿升降壳体;所述手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的上方,且与转轴连接;所述滑轮座焊接在转轴的下方;所述滑轮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轮座的下方。
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壳体,固定块,光杠,电机,丝杠,滚轮支撑板和滚轮,所述固定块焊接在滚轮壳体的下方;所述光杠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且选用60w型;所述丝杠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杆连接;所述滚轮支撑板设置在滚轮壳体的内部,且两侧与光杠滑动连接,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与丝杠连接;所述滚轮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固定板,支撑臂,固定孔,延伸杆,支撑轮和支撑杆,所述支撑臂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支撑臂上,且开设6个;所述延伸杆套接在支撑臂的内部;所述支撑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杆的下方;所述支撑杆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的下方。
所述电推杆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且选用tjc-c2-t3-p-p型;所述滑条尺寸与滑道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设置,电推杆通电运行,将杠杆伸出使滑轮与地面接触将纺织机的一端抬起,转轴与手推杆连接,通过转动手推杆可以改变滑轮的转动方向,避免纺织机在移动时不可转向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机构的设置,电机通电运行,带动丝杠转动,滚轮固定板向下移动,滚轮伸出滚轮壳体与地面接触,将纺织机顶起,便于纺织机的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将滚轮收回滚轮壳体内部,滚轮机构作为纺织机的底座,有效的解决滑轮与底座双用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设置,纺织机移动之前,将支撑臂展开,延伸杆伸出使支撑轮与地面接触,从纺织机两侧对纺织机进行支撑,避免纺织机移动时纺织机歪倒,有效的降低了纺织机移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纺织机,2-底座,3-电控柜,4-升降机构,41-升降壳体,42-电推杆,43-支撑块,44-滑条,45-轴承座,46-转轴,47-手推杆,48-滑轮座,49-滑轮,5-滑道,6-地脚,7-滚轮机构,71-滚轮壳体,72-固定块,73-光杠,74-电机,75-丝杠,76-滚轮支撑板,77-滚轮,8-支撑机构,81-支撑固定板,82-支撑臂,83-固定孔,84-延伸杆,85-支撑轮,8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纺织机,包括纺织机1,底座2,电控柜3,升降机构4,滑道5,地脚6,滚轮机构7和支撑机构8,所述纺织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上方;所述电控柜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上方,且位于纺织机1的右侧;所述滑道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右侧;所述升降机构4与滑道5滑动连接;所述地脚6采用2个,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2下方的右侧;所述滚轮机构7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下方的左侧;所述支撑机构8采用6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两侧。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壳体41,电推杆42,支撑块43,滑条44,轴承座45,转轴46,手推杆47,滑轮座48和滑轮49,所述电推杆42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左侧;所述支撑块4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推杆42输出杆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右侧;所述滑条44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左侧;所述轴承座45焊接在升降壳体4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转轴46通过轴承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内部,且贯穿升降壳体41;所述手推杆47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45的上方,且与转轴46连接;所述滑轮座48焊接在转轴46的下方;所述滑轮49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轮座48的下方。
所述滚轮机构7包括滚轮壳体71,固定块72,光杠73,电机74,丝杠75,滚轮支撑板76和滚轮77,所述固定块72焊接在滚轮壳体71的下方;所述光杠73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72的上方;所述电机74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壳体71内部的中间位置,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且选用60w型;所述丝杠75通过联轴器与电机74的输出杆连接;所述滚轮支撑板76设置在滚轮壳体71的内部,且两侧与光杠73滑动连接,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与丝杠75连接;所述滚轮77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支撑板76的下方。
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固定板81,支撑臂82,固定孔83,延伸杆84,支撑轮85和支撑杆86,所述支撑臂82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81的一侧;所述固定孔83设置在支撑臂82上,且开设6个;所述延伸杆84套接在支撑臂82的内部;所述支撑轮85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杆84的下方;所述支撑杆86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81的下方。
所述电推杆42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且选用tjc-c2-t3-p-p型;所述滑条44尺寸与滑道5匹配。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推杆42通电运行,将推杆伸出使滑轮49与地面接触将纺织机的一端抬起,转轴46与手推杆47连接,通过转动手推杆47可以改变滑轮49的转动方向,避免纺织机在移动时不可转向的情况,电机74通电运行,带动丝杠75转动,滚轮固定板76向下移动,滚轮77伸出滚轮壳体71与地面接触,将纺织机顶起,便于纺织机的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将滚轮77收回滚轮壳体71内部,滚轮机构7作为纺织机的底座,有效的解决滚轮77与底座双用的问题,纺织机移动之前,将支撑臂82展开,延伸杆84伸出使支撑轮85与地面接触,从纺织机两侧对纺织机进行支撑,避免纺织机移动时纺织机歪倒,有效的降低了纺织机移动时的安全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移动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机(1),底座(2),电控柜(3),升降机构(4),滑道(5),地脚(6),滚轮机构(7)和支撑机构(8),所述纺织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上方;所述电控柜(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上方,且位于纺织机(1)的右侧;所述滑道(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右侧;所述升降机构(4)与滑道(5)滑动连接;所述地脚(6)采用2个,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2)下方的右侧;所述滚轮机构(7)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下方的左侧;所述支撑机构(8)采用6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纺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壳体(41),电推杆(42),支撑块(43),滑条(44),轴承座(45),转轴(46),手推杆(47),滑轮座(48)和滑轮(49),所述电推杆(42)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左侧;所述支撑块(4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推杆(42)输出杆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右侧;所述滑条(44)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左侧;所述轴承座(45)焊接在升降壳体(4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转轴(46)通过轴承固定在升降壳体(41)的内部,且贯穿升降壳体(41);所述手推杆(47)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45)的上方,且与转轴(46)连接;所述滑轮座(48)焊接在转轴(46)的下方;所述滑轮(49)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轮座(48)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纺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7)包括滚轮壳体(71),固定块(72),光杠(73),电机(74),丝杠(75),滚轮支撑板(76)和滚轮(77),所述固定块(72)焊接在滚轮壳体(71)的下方;所述光杠(73)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72)的上方;所述电机(74)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壳体(71)内部的中间位置,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且选用60w型;所述丝杠(75)通过联轴器与电机(74)的输出杆连接;所述滚轮支撑板(76)设置在滚轮壳体(71)的内部,且两侧与光杠(73)滑动连接,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与丝杠(75)连接;所述滚轮(77)采用2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支撑板(76)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纺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固定板(81),支撑臂(82),固定孔(83),延伸杆(84),支撑轮(85)和支撑杆(86),所述支撑臂(82)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81)的一侧;所述固定孔(83)设置在支撑臂(82)上,且开设6个;所述延伸杆(84)套接在支撑臂(82)的内部;所述支撑轮(85)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杆(84)的下方;所述支撑杆(86)通过铰接固定在支撑固定板(81)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纺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42)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且选用tjc-c2-t3-p-p型;所述滑条(44)尺寸与滑道(5)匹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