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余热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应用广泛,是工厂产生热能的主要装置,在锅炉使用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废气,废气温度较高,携带大量未使用的热能,造成资源浪费。现有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将锅炉产生的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现有公告号为cn2041875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器,此设备包括防雨罩,防雨罩下方设有烟气出口,供烟气排放使用,烟气出口四周设有隔热层,烟气出口内部安装有多个s型加热管,s型加热管上部连接冷水进口,用来输入冷水,下部连接热水出口,用来将加热完成的水排出,末端连接快速接头,用来连接进水管等设备,烟气由烟气出口底部进入,流经位于烟气出口内部的多个s型加热管,将热量传递给s型加热管中的冷水,达到烟气热量回收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烟气从烟气出口排出过程中,并未受到阻挡,因此烟气流过烟气出口的时间短,加热管吸收热量时间短,加热管不能将烟气中的热量充分吸收,导致热量传递不彻底,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优点是锅炉排出的废气携带的热能能够充分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气流烟筒,和位于气流烟筒上方的遮挡器,遮挡器与气流烟筒之间设有支撑柱,气流烟筒下部端口连接锅炉废气排放口,气流烟筒内部设有环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烟筒内部设有若干阻隔板,阻隔板与气流烟筒内壁构成“s”形废气通道,靠近遮挡器的阻隔板上表面设有控制废气排放速度的阻挡件,所述环形管盘绕在废气通道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气流烟筒,气流烟筒的下端端口连接锅炉的排气口,负责让废气进入气流烟筒。气流烟筒上端端口上方设有遮挡器,遮挡器与气流烟筒上表面由支撑柱连接固定,遮挡器起到防雨、防杂物落入到气流烟筒内部的作用。

气流烟筒内部设有若干固定在气流烟筒内壁上的阻隔板,阻隔板与气流烟筒内壁留有缺口,相邻阻隔板的缺口位置关于气流烟筒中心面对称,若干阻隔板构成一条废气通道,废气通道呈“s”形状,使废气在气流烟筒中流过的路程加长。在废气通道中设有环形管,环形管盘绕在废气通道中,环形管中可通水,废气经过废气通道时,会将热能传递给环形管和环形管中的水,使热能被回收,再次利用。

靠近遮挡器的阻隔板上表面设有可转动的阻挡件,阻挡件可封堵住阻隔板与气流烟筒内壁构成的缺口,控制废气排出气流烟筒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管为多个,每块阻隔板下方均固定一条环形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一个阻隔板的下表面均固定一条环形管,环形管的数量增加,环形管和环形管中的水从废气中吸收的热能就会增多,因此被回收再利用的能源增多,使装置对废气中的热能回收的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管越靠近气流烟筒下部端口的环形管内径越大,靠近气流烟筒上部端口的环形管内径最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废气由气流烟筒的下端流向上端,最下端的废气所含热能最多,越靠近气流烟筒下端的环形管的内径设置的越大,环形管中能容纳的水就增多,可吸收的热能就会增多;同理,废气越往上流动,所带有的热能就会越少,等快流出气流烟筒时,所带热能几乎都被吸收了,因此最上端的环形管内径设置的小,容纳的水少,水就容易达到预想的温度。这样设计使各个环形管中的水温温差相差不大,也使废气中的热能被合理吸收,不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气流烟筒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槽,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通槽位于气流烟筒外侧,且环形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两端与通槽过盈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一层阻隔板下表面的气流烟筒侧壁上均设有通槽,供环形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出到气流烟筒外侧,方便环形管进水口连接水管进行换水,也方便环形管出水口将加热完成的水排出,提高装置的效率,防止废气通道中的环形管错乱,造成废气通道堵塞。环形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两端与通槽过盈配合,使废气不会由通槽流出到外界,提高废气中的热能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设有第一阀门,出水口设有第二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的第一阀门控制进水口的通断,可防止环形管中的水轻易流出到外界,也使环形管换水时更方便;出水口的第二阀门控制出水口的通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控制流入环形管的水流速度,也可以控制水流流出环形管的速度,可根据废气排放量和废气的温度来决定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启角度,使环形管中的水流持续流动,也可达到预想的加热效果,提高装置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件可转动的设在最上端的阻隔板上,阻挡件上表面固定连接一个把手,把手末端设在气流烟筒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挡件位于最上端的阻隔板的上表面,可在阻隔板上表面转动,控制阻隔板与气流烟筒内壁构成的缺口的开启角度,进而控制废气在废气通道中的流动速度,使废气中的热能被充分回收再利用,阻挡件上固定连接一个把手,把手的末端伸出气流烟筒的外侧,使用者可通过把手调整缺口的开启角度大小,方便阻挡件的使用,避免使用者被气流烟筒烫伤或被废气弄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器的纵截面设为倒“v”形,且遮挡器底面外径大于气流烟筒的外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挡器的纵截面设为倒“v”形使遮挡器外表面不容易积累雨水或者杂物,方便装置清理,遮挡器底面外径大于气流烟筒的外径,使雨水或者杂物不会掉落到气流烟筒内部,使装置不易损坏,保证装置不会被杂物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器上表面设有与遮挡器固定连接的提吊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吊件使装置搬运、安装更方便快捷,在搬运装置过程中装置不容易被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装置增加了废气在气流烟筒内部的流动路程,控制了废气排出装置的速度,使废气中的热能被充分回收再利用,不造成浪费;

2.被加热的水之间的温差不大,可直接被统一使用,不需要二次加热;

3.环形管中的水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控制,可实现流动加热,使装置吸收热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气流烟筒;110、遮挡器;120、支撑柱;130、提吊件;140、通槽;2、环形管;210、进水口;220、出水口;3、阻隔板;4、废气通道;5、阻挡件;510、把手;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气流烟筒1,气流烟筒1整体外观呈圆柱形,内部设有空腔,用于排放废气;气流烟筒1的上端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0,支撑柱120另一端处固定连接有遮挡器110,遮挡器110的纵截面呈倒“v”形,遮挡器110的外径大于气流烟筒1的外径,遮挡器110使雨水或杂物不易掉进气流烟筒1内部,废气由支撑柱120在气流烟筒1和遮挡器110制造的间隙中排到外界。遮挡器110上表面设有与遮挡器110固定连接的提吊件130,提吊件130可用来提吊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参照图2,气流烟筒1外周面上设有若干规则排列的通槽140。

参照图4,气流烟筒1中设有若干上下设置的阻隔板3,阻隔板3固定设置在气流烟筒1内侧,若干阻隔板3构成一条废气通道4,使废气流出气流烟筒1的路程变长。每个阻隔板3的下表面均固定一条环形管2,环形管2中设有冷水,环形管2会吸收废气中的热能,传导给管内的冷水。靠近遮挡器110的阻隔板3的上表面设有阻挡件5,阻挡件5与该阻隔板3通过螺栓连接,并且阻挡件5可以以螺栓为中心转动。阻挡件5上固定焊接一个把手510,把手510的远离阻挡件5的一端伸到气流烟筒1的外侧,通过移动把手510,会带动阻挡件5转动,阻挡件5会改变排出废气的口的大小,以此改变废气排出气流烟筒1的速度。

参照图4,阻隔板3构成的废气通道4呈“s”形,使废气通过气流烟筒1的时间增长,流动的路程变长,进而使设在阻隔板3下表面的环形管2充分吸收废气携带的热能。

参照图2,环形管2呈环形,环形管2的两个端口从气流烟筒1的通槽140中伸到气流烟筒外侧,且环形管2与通槽140过盈配合,一个端口设为进水口210,负责向环形管2内注水,一个端口设为出水口220,负责将吸收了足够热能的水排出。进水口210上设有第一阀门6,第一阀门6可控制进水口210的开启和关闭,出水口220上设有第二阀门7,第二阀门7可控制出水口220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气流烟筒1的下端与锅炉排气口连接,使锅炉产生的废气全部进入到气流烟筒1中。打开第一阀门6,关闭第二阀门7,向环形管2的进水口210中注水,待水注满环形管2后关闭第一阀门6。废气通过废气通道4与每个环形管2均充分接触,直到废气流动到气流烟筒1的上端端口处。再根据废气的量,通过把手510控制阻挡件5,利用阻挡件5调整最上层的阻隔板3与气流烟筒1内壁构成的缺口的大小,以此控制废气排放的速度,使环形管2和环形管2中的水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废气中携带的热能。当环形管2中的水吸收了足够的热能时,打开第二阀门7,将水排出收集,再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一阀门6,重新向环形管2中注水,以此循环。

当废气排放量较大,或者废气携带的热能较多时,可适当开启第二阀门7,使环形管2中的水缓慢流出,再适当开启第一阀门6,缓慢的向环形管2中注水,这样水在流过环形管2的过程中,就吸收了足够的热能,提高装置回收热能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气流烟筒(1),和位于气流烟筒(1)上方的遮挡器(110),遮挡器(110)与气流烟筒(1)之间设有支撑柱(120),气流烟筒(1)下部端口连接锅炉废气排放口,气流烟筒(1)内部设有环形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烟筒(1)内部设有若干阻隔板(3),阻隔板(3)与气流烟筒(1)内壁构成“s”形废气通道(4),靠近遮挡器(110)的阻隔板(3)上表面设有控制废气排放速度的阻挡件(5),所述环形管(2)盘绕在废气通道(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2)为多个,每块阻隔板(3)下方均固定一条环形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2)越靠近气流烟筒(1)下部端口的环形管(2)内径越大,靠近气流烟筒(1)上部端口的环形管(2)内径最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2)包括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所述气流烟筒(1)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槽(140),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穿过通槽(140)位于气流烟筒(1)外侧,且环形管(2)上设有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的两端与通槽(140)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10)设有第一阀门(6),出水口(220)设有第二阀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5)可转动的设在最上端的阻隔板(3)上,阻挡件(5)上表面固定连接一个把手(510),把手(510)末端设在气流烟筒(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器(110)的纵截面设为倒“v”形,且遮挡器(110)底面外径大于气流烟筒(1)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器(110)上表面设有与遮挡器(110)固定连接的提吊件(1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在废气余热再利用领域,解决了废气携带的热能回收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气流烟筒,气流烟筒内部设有若干阻隔板,阻隔板上下设置并固定在气流烟筒内侧,阻隔板在气流烟筒内侧构成一条“S”形废气通道,使废气流动的路程增长,每个阻隔板的下表面固定一条环形管,环形管中注满水,环形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气流烟筒外侧,废气在废气管道中流动,将热能传递给环形管中的水,位于最上层的阻隔板上表面设有可转动的阻挡件,阻挡件可改变废气排放的速度;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废气流动的路程增加,流动的速度变慢,使环形管中的水充分吸收废气中的热能。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福亿印花炼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1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