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88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道路施工以及各种施工过程中,因为自卸车卸料十分容易,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状况中,或者自卸车本身盛装物料较多时,在进行卸料的过程中,重心会慢慢的后移,从而降低车体的稳定性,甚至会发生倾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在卸料过程中容易发生倾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矩形车斗,所述矩形车斗靠近其一端处与所述车体的车尾端铰接,所述矩形车斗与所述车体之间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缸体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其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矩形车斗铰接,所述油缸与所述矩形车斗的铰接处远离所述矩形车斗与所述车体的铰接处,所述车体靠近车头的一端内设置有方形凹口,所述方形凹口内设置有重心偏移装置,

所述重心偏移装置包括方形支撑板,所述方形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方形凹口内,且其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方形支撑板远离所述车体车尾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方形凹口内设置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开口朝上,且所述方形支撑板设置在其开口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支撑板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一u形板的开口内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凹口内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方形支撑板的下方,且其侧面与所述方形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u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位于所述第二u形板和所述配重块之间,所述第二u形板的开口朝下,且所述方形支撑板位于其开口中,所述第二u形板开口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所述第二u形板上表面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u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与所述齿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支撑板上远离所述配重块的一端设置有卡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牙沿所述方形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排,且其分别靠近所述方形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u形板上的所述滚轮位于两排所述齿牙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u形板开口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方形支撑板的两侧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卸下矩形车斗内的物料时,通过控制油缸的伸缩杆伸长,就可以实现矩形车斗一端的抬升,因为矩形车斗内盛装着物料,所以整个车体的重量会更集中在这个部分,所以在矩形车斗的一端被抬升的过程中,整个车体的重心是向着车尾一端移动的,所以会导致整个车体的不平稳,但是,通过向远离车尾的一端滑动方形支撑板,因为配重块由铁金属制成,能够提供较大的重力,在移动方形支撑板的过程中,整个车体的重心就会向靠近前后车胎之间的中部移动,从而可以使得车体更加稳定,防止出现车体向车尾一端倾翻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u形板的设置,可以限制方形支撑板的位置,使得整体更加稳定,总之,方形支撑板和配重块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自卸车的稳定性,在卸下物料时更加安全,齿轮转动就会带动方形支撑板来回滑动,很好实现了对于方形支撑板滑动的控制,由于配重块的重力很大,所以滑动支撑板是非常费力的,方形支撑板下表面滚轮的设置,将支撑板与方形凹口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转化为与滚轮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相对于静摩擦力来说小很多,这样的话降低了滑动方形支撑板的能耗,节约了能源,从而降低了成本,在方形支撑板向外滑动时,以靠近车头的滚轮为支点,越向外滑动方形支撑板,配重块到支点的距离越远,又因为支点到齿轮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方形支撑板对于齿轮向上的力越大,齿轮承受的力越大,承受大的力大大降低了齿轮的使用寿命,所以第二u形板的设置,可以对方形支撑板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避免了齿轮受到向上的力,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以及齿轮的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u形板开口的底部设置滚轮,降低了方形支撑板与第二u形板之间的摩擦力,电机的设置,实现的齿轮的转动,并且电机相对价格低廉,并且容易控制,符合大量生产的应用,卡块的设置,在方形支撑板伸出一定距离时,卡块就会卡在第二u形板上,防止了由于方形支撑板向远离车尾的方向伸出太多而导致其脱离第二u形板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位于第二u形板上的滚轮位于两排齿牙之间,该滚轮位于第二u形板的中部,因此对于方形支撑板的支撑更加稳定,第二u形板两个侧面外滚轮的设置,首先限制了方形支撑板不可以向一侧移动,另外降低了其与第二u形板开口内两侧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了推动方形支撑板的力,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重心偏移装置动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c-c1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d-d1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e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矩形车斗,3-油缸,4-重心偏移装置,41-方形支撑板,42-配重块,43-第一u形板,44-齿牙,45-齿轮,46-滚轮,47-第二u形板,48-电机,5-方形凹口,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包括:

车体1,车体1上设置有矩形车斗2,矩形车斗2靠近其一端处与车体1的车尾端铰接,矩形车斗2与车体1之间设置有油缸3,油缸3的缸体铰接设置在车体1上,且其伸缩杆的自由端与矩形车斗2铰接,油缸3与矩形车斗2的铰接处远离矩形车斗2与车体1的铰接处,车体1靠近车头的一端内设置有方形凹口5,方形凹口5内设置有重心偏移装置4,

重心偏移装置4包括方形支撑板41,方形支撑板41滑动设置在方形凹口5内,且其沿车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方形支撑板41远离车体1车尾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42,方形凹口5内设置有第一u形板43,第一u形板43开口朝上,且方形支撑板41设置在其开口内。

本实施例中,需要卸下矩形车斗2内的物料时,通过控制油缸3的伸缩杆伸长,就可以实现矩形车斗2一端的抬升,因为矩形车斗2内盛装着物料,所以整个车体1的重量会更集中在这个部分,所以在矩形车斗2的一端被抬升的过程中,整个车体1的重心是向着车尾一端移动的,所以会导致整个车体1的不平稳,但是,通过向远离车尾的一端滑动方形支撑板41,因为配重块42由铁金属制成,能够提供较大的重力,在移动方形支撑板41的过程中,整个车体1的重心就会向靠近前后车胎之间的中部移动,从而可以使得车体1更加稳定,防止出现车体1向车尾一端倾翻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第一u形板43的设置,可以限制方形支撑板41的位置,使得整体更加稳定,总之,方形支撑板41和配重块42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自卸车的稳定性,在卸下物料时更加安全。

进一步,方形支撑板4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齿牙44,第一u形板43的开口内转动设置有齿轮45,齿轮45与齿牙44啮合。

本实施例中,齿轮45转动就会带动方形支撑板41来回滑动,很好实现了对于方形支撑板41滑动的控制。

进一步,方形凹口5内转动设置有滚轮46,滚轮46位于方形支撑板41的下方,且其侧面与方形支撑板41的下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由于配重块42的重力很大,所以滑动支撑板41是非常费力的,方形支撑板41下表面滚轮46的设置,将支撑板41与方形凹口5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转化为与滚轮46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相对于静摩擦力来说小很多,这样的话降低了滑动方形支撑板41的能耗,节约了能源,从而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第一u形板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形板47,第一u形板43位于第二u形板47和配重块42之间,第二u形板47的开口朝下,且方形支撑板41位于其开口中,第二u形板47开口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滚轮46,且滚轮46的表面与第二u形板47上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在方形支撑板41向外滑动时,以靠近车头的滚轮46为支点,越向外滑动方形支撑板41,配重块42到支点的距离越远,又因为支点到齿轮45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方形支撑板41对于齿轮45向上的力越大,齿轮45承受的力越大,承受大的力大大降低了齿轮45的使用寿命,所以第二u形板47的设置,可以对方形支撑板41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避免了齿轮45受到向上的力,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以及齿轮45的寿命,第二u形板47开口的底部设置滚轮46,降低了方形支撑板41与第二u形板47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第一u形板4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8,电机48的转动轴穿过第一u形板43的侧壁与齿轮45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机48的设置,实现的齿轮45的转动,并且电机48相对价格低廉,并且容易控制,符合大量生产的应用。

进一步,方形支撑板41上远离配重块42的一端设置有卡块6。

本实施例中,卡块6的设置,在方形支撑板41伸出一定距离时,卡块6就会卡在第二u形板47上,防止了由于方形支撑板41向远离车尾的方向伸出太多而导致其脱离第二u形板47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齿牙44沿方形支撑板4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排,且其分别靠近方形支撑板41上表面的两侧,位于第二u形板47上的滚轮46位于两排齿牙44之间。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u形板47上的滚轮46位于两排齿牙44之间,该滚轮46位于第二u形板47的中部,因此对于方形支撑板41的支撑更加稳定。

进一步,第二u形板47开口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滚轮46,滚轮46分别与方形支撑板41的两侧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二u形板47两个侧面外滚轮46的设置,首先限制了方形支撑板41不可以向一侧移动,另外降低了其与第二u形板47开口内两侧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了推动方形支撑板41的力,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矩形车斗(2),所述矩形车斗(2)靠近其一端处与所述车体(1)的车尾端铰接,所述矩形车斗(2)与所述车体(1)之间设置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缸体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且其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矩形车斗(2)铰接,所述油缸(3)与所述矩形车斗(2)的铰接处远离所述矩形车斗(2)与所述车体(1)的铰接处,所述车体(1)靠近车头的一端内设置有方形凹口(5),所述方形凹口(5)内设置有重心偏移装置(4),

所述重心偏移装置(4)包括方形支撑板(41),所述方形支撑板(41)滑动设置在所述方形凹口(5)内,且其沿所述车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方形支撑板(41)远离所述车体(1)车尾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42),所述方形凹口(5)内设置有第一u形板(43),所述第一u形板(43)开口朝上,且所述方形支撑板(41)设置在其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支撑板(4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齿牙(44),所述第一u形板(43)的开口内转动设置有齿轮(45),所述齿轮(45)与所述齿牙(4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凹口(5)内转动设置有滚轮(46),所述滚轮(46)位于所述方形支撑板(41)的下方,且其侧面与所述方形支撑板(41)的下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板(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形板(47),所述第一u形板(43)位于所述第二u形板(47)和所述配重块(42)之间,所述第二u形板(47)的开口朝下,且所述方形支撑板(41)位于其开口中,所述第二u形板(47)开口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滚轮(46),且所述滚轮(46)的表面与所述第二u形板(47)上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板(4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8),所述电机(48)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u形板(43)的侧壁与所述齿轮(4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支撑板(41)上远离所述配重块(42)的一端设置有卡块(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44)沿所述方形支撑板(4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排,且其分别靠近所述方形支撑板(41)上表面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u形板(47)上的所述滚轮(46)位于两排所述齿牙(4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板(47)开口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滚轮(46),所述滚轮(46)分别与所述方形支撑板(41)的两侧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防倾翻的自卸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矩形车斗,矩形车斗靠近其一端处与车体的车尾端铰接,矩形车斗与车体之间设置有油缸,油缸的缸体铰接设置在车体上,且其伸缩杆的自由端与矩形车斗铰接,油缸与矩形车斗的铰接处远离矩形车斗与车体的铰接处,车体靠近车头的一端内设置有方形凹口,方形凹口内设置有重心偏移装置,重心偏移装置包括方形支撑板,方形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方形凹口内,且其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方形支撑板远离车体车尾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方形凹口内设置有第一U形板,第一U形板开口朝上,且方形支撑板设置在其开口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容易倾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敏;左海兵;窦立军;刘立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福玉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