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主要产品有杜邦kapton,宇部兴产的upilex系列和钟渊apical。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版。ikaros的帆就是使用聚酰亚胺的薄膜制和纤维作的在火力发电部门,聚酰亚胺纤维可以用于热气体的过滤,聚酰亚胺的纱可以从废气中分离出尘埃和特殊的化学物质。

聚酰亚胺薄膜主要采用流涎法生产,但是使用此方法进行生产时,容易产生色差问题,这种色差问题一般为涂布厚度不均匀产生的,因为涂布厚度不均,导致固化后薄膜厚度不一致,从而产生色差,在适当改进涂布均匀性后,即可缓解聚酰亚胺薄膜色差的现象。

中国专利号cn208826910u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包括一号操作板和位于一号操作板下方的二号操作板,在一号操作板能够进入聚酰亚胺薄膜的下方和二号操作板能够进入聚酰亚胺薄膜的上方设有固定上刮板和下刮板的安装板,在一号操作板和二号操作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供上压制棍轴和下压制棍轴转动的弧形板,上压制棍轴和下压制棍轴以及上刮板和下刮板之间形成便于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的缝隙;一号操作板上设置有若干位于安装板上方的滑轨,滑轨与移动块底部内嵌的滑槽相适配,移动块的一端端头滑动连接安装块,安装块的中部设有螺栓孔,清洁刷顶部的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安装块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改善了色差问题,但是上述方案中的缝隙大小无法进行调整,实际生产中,需要应对不同型号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显然上述方案无法能够满足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方案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它可以实现便于调整缝隙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通过,同时刮除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包括两个刮板,还包括:

立板,所述立板竖直安装在外部色差处理装置上;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置地竖直滑动连接在立板上;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有两个,其包括安装板、刮板安装板,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接在两个移动座上,两个刮板安装板分别水平固接在两个安装板上且向远离立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刮板安装板上分别在相对侧设有供两个刮板安装的安装槽,使两个所述刮板之间形成一个供外部聚酰亚胺薄膜穿过的缝隙;

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座相对移动,使所述缝隙的大小得以调整,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立板上,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丝杆段、第二丝杆段;

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设有两个且分别嵌装在两个移动座上,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螺纹套装在第一丝杆段、第二丝杆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跨其长度方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移动座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上设有两个轴承座,所述转轴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轴承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固接在立板上;

蜗轮,所述蜗轮套接在转轴上,对应的所述传动座上开有供蜗轮自由通过的避空槽;

蜗杆,所述蜗杆水平转动连接在传动座上且与蜗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上设有手摇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整装置中的转轴转动,使两个移动座相对移动,进而使两个刮板的间距,即缝隙大小得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同时调整缝隙大小,提高了刮除效果,进而提高作业效率,调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较便捷,同时设置了驱动机构,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驱动转轴转动,由于蜗轮蜗杆啮合传动具有机械自锁性,能够避免转轴产生自行转动,导致调整后的缝隙大小产生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俯视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轴承座,2-第一丝杆段,3-移动座,4-刮板安装板,5-蜗轮,6-避空槽,7-蜗杆,8-缝隙,9-刮板,10-安装槽,11-第二丝杆段,12-传动座,13-安装板,14-滑块,15-丝杆螺母,16-安装槽,17-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包括两个刮板9,还包括:

立板17,所述立板17竖直安装在外部色差处理装置上;

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置地竖直滑动连接在立板17上;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有两个,其包括安装板13、刮板安装板4,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13分别固接在两个移动座3上,两个刮板安装板4分别水平固接在两个安装板13上且向远离立板17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刮板安装板4上分别在相对侧设有供两个刮板9安装的安装槽10,使两个所述刮板9之间形成一个供外部聚酰亚胺薄膜穿过的缝隙8;

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座3相对移动,使所述缝隙8的大小得以调整,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立板17上,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丝杆段2、第二丝杆段11;

丝杆螺母15,所述丝杆螺母15设有两个且分别嵌装在两个移动座3上,两个所述丝杆螺母15分别螺纹套装在第一丝杆段2、第二丝杆段11上。

所述立板17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跨其长度方向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上设有两个滑块14,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与两个移动座3固接。

所述立板17上设有两个轴承座1,所述转轴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轴承座1上,通过轴承座,使得转轴转动连接在立板上。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座12,所述传动座12固接在立板17上;

蜗轮5,所述蜗轮5套接在转轴上,对应的所述传动座12上开有供蜗轮5自由通过的避空槽6;

蜗杆7,所述蜗杆7水平转动连接在传动座12上且与蜗轮5啮合。

所述蜗杆7上设有手摇轮,便于作业人员转动蜗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立板安装在外部的色差处理装置上,手动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驱动转轴转动,进而使两个丝杆螺母在第一丝杆段、第二丝杆段上螺纹旋合,由于第一丝杆段、第二丝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此时两个丝杆螺母将带动两个移动座相对移动,进而使两个刮板的间距得以调整,即,使缝隙的大小得以调整。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包括两个刮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立板(17),所述立板(17)竖直安装在外部色差处理装置上;

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置地竖直滑动连接在立板(17)上;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有两个,其包括安装板(13)、刮板安装板(4),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13)分别固接在两个移动座(3)上,两个刮板安装板(4)分别水平固接在两个安装板(13)上且向远离立板(17)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刮板安装板(4)上分别在相对侧设有供两个刮板(9)安装的安装槽(10),使两个所述刮板(9)之间形成一个供外部聚酰亚胺薄膜穿过的缝隙(8);

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座(3)相对移动,使所述缝隙(8)的大小得以调整,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立板(17)上,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丝杆段(2)、第二丝杆段(11);

丝杆螺母(15),所述丝杆螺母(15)设有两个且分别嵌装在两个移动座(3)上,两个所述丝杆螺母(15)分别螺纹套装在第一丝杆段(2)、第二丝杆段(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7)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跨其长度方向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上设有两个滑块(14),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与两个移动座(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7)上设有两个轴承座(1),所述转轴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轴承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座(12),所述传动座(12)固接在立板(17)上;

蜗轮(5),所述蜗轮(5)套接在转轴上,对应的所述传动座(12)上开有供蜗轮(5)自由通过的避空槽(6);

蜗杆(7),所述蜗杆(7)水平转动连接在传动座(12)上且与蜗轮(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7)上设有手摇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色差处理装置用组件,包括两个刮板、立板、移动座、支架组件、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转轴、丝杆螺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整装置中的转轴转动,使两个移动座相对移动,进而使两个刮板的间距,即缝隙大小得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同时调整缝隙大小,提高了刮除效果,进而提高作业效率,调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较便捷,同时设置了驱动机构,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驱动转轴转动,由于蜗轮蜗杆啮合传动具有机械自锁性,能够避免转轴产生自行转动,导致调整后的缝隙大小产生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嘉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0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