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8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的加热处理,现如今有一部分建筑防水材料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加热处理。

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收集余热,不方便进行设备内壁清洗工作和不方便进行维护工作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加热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收集余热,不方便进行设备内壁清洗工作和不方便进行维护工作的问题。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灌,支撑杆,橡胶套,加注管,u型滑轨,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搅拌电机,转动管,搅拌杆,排放管,排料手动阀门,搅拌开关,加热开关和防护罩,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加热灌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套分别套接在支撑杆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加注管的下端焊接在加热灌的上端左侧;所述的u型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加热灌的左右两侧内壁前面和后面;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安装在u型滑轨之间;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安装在加热灌的外壁;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安装在加热灌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螺栓连接在加热灌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键连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搅拌杆分别焊接在转动管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排放管的左端焊接在加热灌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排料手动阀门螺纹插接在排放管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开关螺钉连接在加热灌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加热开关螺钉连接在加热灌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螺钉连接在加热灌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包括插接架,插接座,加热管,固定加热板,密封垫和u型杆,所述的插接座从上到下依次螺钉连接在插接架的内壁;所述的加热管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插接座之间;所述的插接架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垫胶接在固定加热板的下端;所述的u型杆的下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的上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包括余热回收桶,钢化玻璃片,加水管,橡胶帽,出水管和排水手动阀门,所述的钢化玻璃片镶嵌在余热回收桶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水管的下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橡胶帽套接在加水管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出水管的右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排水手动阀门螺纹插接在出水管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包括连接管,连接板,密封圈,观察片,固定板和六角插口螺栓,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连接管的右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圈胶接在连接板的右侧;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分别贯穿固定板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和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垫采用硅胶垫;所述的插接架采用u型的不锈钢架。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热灌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加热开关设置在搅拌开关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罩采用不锈钢罩。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架插接在u型滑轨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余热回收桶采用不锈钢桶;所述的加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采用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余热回收桶螺栓连接在加热灌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采用内部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上部和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加热灌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的左端贯穿余热回收桶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ye3的交流电机;所述的搅拌开关和加热开关分别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加热管具体采用型号为q6-2的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电机电性连接搅拌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电性连接加热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回收桶,钢化玻璃片,加水管和加热灌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加热灌散发的热量收集工作,方便进行余热收集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管,连接板和加热灌的设置,有利于对加热灌的内壁进行冲洗,方便进行加热灌内壁清理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架,固定加热板,加热灌和u型滑轨的设置,有利于对插接座和加热管进行维护和更换工作,方便进行维护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管,连接板,观察片和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观察加热灌内部的建筑材料加热情况,增加观察功能。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回收桶,出水管和排水手动阀门的设置,有利于使用吸收余热的清水,增加余热收集后的使用功能。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回收桶和钢化玻璃片的设置,有利于观察加热灌散发的热量收集情况,方便进行余热收集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回收桶,加水管和橡胶帽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在收集余热的过程中余热回收桶内部落入灰尘影响余热收集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热灌,搅拌电机,转动管和搅拌杆的设置,有利于对建筑材料进行搅拌工作,增加建筑材料的加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灌;2、支撑杆;3、橡胶套;4、加注管;5、u型滑轨;6、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1、插接架;62、插接座;63、加热管;64、固定加热板;65、密封垫;66、型杆;7、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1、余热回收桶;72、钢化玻璃片;73、加水管;74、橡胶帽;75、出水管;76、排水手动阀门;8、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1、连接管;82、连接板;83、密封圈;84、观察片;85、固定板;86、六角插口螺栓;9、搅拌电机;10、转动管;11、搅拌杆;12、排放管;13、排料手动阀门;14、搅拌开关;15、加热开关;16、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灌1,支撑杆2,橡胶套3,加注管4,u型滑轨5,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搅拌电机9,转动管10,搅拌杆11,排放管12,排料手动阀门13,搅拌开关14,加热开关15和防护罩16,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加热灌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套3分别套接在支撑杆2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加注管4的下端焊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u型滑轨5分别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左右两侧内壁前面和后面;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安装在u型滑轨5之间;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安装在加热灌1的外壁;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安装在加热灌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9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10键连接在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搅拌杆11分别焊接在转动管10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排放管12的左端焊接在加热灌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排料手动阀门13螺纹插接在排放管1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开关14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加热开关15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16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包括插接架61,插接座62,加热管63,固定加热板64,密封垫65和u型杆66,所述的插接座62从上到下依次螺钉连接在插接架61的内壁;所述的加热管63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插接座62之间;所述的插接架61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垫65胶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下端;所述的u型杆66的下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上端中间位置;使用时,将插接架61插接在u型滑轨5的内部,使用输送管连接在加注管4的上端外壁,将需要加热的建筑材料注入加热灌1的内部,打开搅拌开关14,使搅拌电机9开始工作,带动转动管10和搅拌杆11转动,进行材料搅拌工作,同时打开加热开关15,使加热管63开始工作,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包括余热回收桶71,钢化玻璃片72,加水管73,橡胶帽74,出水管75和排水手动阀门76,所述的钢化玻璃片72镶嵌在余热回收桶7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水管73的下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7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橡胶帽74套接在加水管73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出水管75的右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排水手动阀门76螺纹插接在出水管7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时,打开橡胶帽74,使用水管连接在加水管73的上端外壁,向余热回收桶71的内部加入清水,在对建筑材料加热的过程中使余热回收桶71内部的水进行受热,收集加热灌1散发的热量,防止造成热量散发浪费热能,同时方便对加热灌1进行保温工作,同时方便利用经过加热的清水进行其他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包括连接管81,连接板82,密封圈83,观察片84,固定板85和六角插口螺栓86,所述的连接板82焊接在连接管81的右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圈83胶接在连接板82的右侧;所述的观察片84镶嵌在固定板8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86分别贯穿固定板8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和下端内部中间位置;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84观察建筑材料的加热工作,在对建筑材料加热后,将六角插口螺栓86拆掉,将固定板85卸掉,使用水管插入连接管81的内部,对加热灌1的内壁进行清理工作,方便进行冲洗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垫65采用硅胶垫;所述的插接架61采用u型的不锈钢架。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加热灌1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9设置在防护罩1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加热开关15设置在搅拌开关14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罩16采用不锈钢罩。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架61插接在u型滑轨5之间。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余热回收桶71采用不锈钢桶;所述的加水管73和出水管75分别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余热回收桶71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外壁。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板82采用内部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观察片84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86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板82的右侧上部和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81焊接在加热灌1的右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81的左端贯穿余热回收桶71的右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搅拌电机9具体采用型号为ye3的交流电机;所述的搅拌开关14和加热开关15分别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加热管63具体采用型号为q6-2的加热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搅拌电机9电性连接搅拌开关14。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管63电性连接加热开关15。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插接架61插接在u型滑轨5的内部,使用输送管连接在加注管4的上端外壁,将需要加热的建筑材料注入加热灌1的内部,打开搅拌开关14,使搅拌电机9开始工作,带动转动管10和搅拌杆11转动,进行材料搅拌工作,同时打开加热开关15,使加热管63开始工作,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工作,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时,打开橡胶帽74,使用水管连接在加水管73的上端外壁,向余热回收桶71的内部加入清水,在对建筑材料加热的过程中使余热回收桶71内部的水进行受热,收集加热灌1散发的热量,防止造成热量散发浪费热能,同时方便对加热灌1进行保温工作,同时方便利用经过加热的清水进行其他工作,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84观察建筑材料的加热工作,在对建筑材料加热后,将六角插口螺栓86拆掉,将固定板85卸掉,使用水管插入连接管81的内部,对加热灌1的内壁进行清理工作,方便进行冲洗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灌(1),支撑杆(2),橡胶套(3),加注管(4),u型滑轨(5),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搅拌电机(9),转动管(10),搅拌杆(11),排放管(12),排料手动阀门(13),搅拌开关(14),加热开关(15)和防护罩(16),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加热灌(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套(3)分别套接在支撑杆(2)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加注管(4)的下端焊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u型滑轨(5)分别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左右两侧内壁前面和后面;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安装在u型滑轨(5)之间;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安装在加热灌(1)的外壁;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安装在加热灌(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9)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10)键连接在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搅拌杆(11)分别焊接在转动管(10)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排放管(12)的左端焊接在加热灌(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排料手动阀门(13)螺纹插接在排放管(1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开关(14)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加热开关(15)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16)螺钉连接在加热灌(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6)包括插接架(61),插接座(62),加热管(63),固定加热板(64),密封垫(65)和u型杆(66),所述的插接座(62)从上到下依次螺钉连接在插接架(61)的内壁;所述的加热管(63)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插接座(62)之间;所述的插接架(61)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垫(65)胶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下端;所述的u型杆(66)的下端焊接在固定加热板(64)的上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7)包括余热回收桶(71),钢化玻璃片(72),加水管(73),橡胶帽(74),出水管(75)和排水手动阀门(76),所述的钢化玻璃片(72)镶嵌在余热回收桶(7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水管(73)的下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7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橡胶帽(74)套接在加水管(73)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出水管(75)的右端焊接在余热回收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排水手动阀门(76)螺纹插接在出水管(7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8)包括连接管(81),连接板(82),密封圈(83),观察片(84),固定板(85)和六角插口螺栓(86),所述的连接板(82)焊接在连接管(81)的右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圈(83)胶接在连接板(82)的右侧;所述的观察片(84)镶嵌在固定板(8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86)分别贯穿固定板(8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和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垫(65)采用硅胶垫;所述的插接架(61)采用u型的不锈钢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加热灌(1)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9)设置在防护罩(1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加热开关(15)设置在搅拌开关(14)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罩(16)采用不锈钢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架(61)插接在u型滑轨(5)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桶(71)采用不锈钢桶;所述的加水管(73)和出水管(75)分别采用不锈钢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桶(71)螺栓连接在加热灌(1)的外壁。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82)采用内部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观察片(84)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86)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板(82)的右侧上部和下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81)焊接在加热灌(1)的右侧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灌,支撑杆,橡胶套,加注管,U型滑轨,可维护插接加热架结构,可观察回收桶结构,可拆卸观察清理管结构,搅拌电机,转动管,搅拌杆,排放管,排料手动阀门,搅拌开关,加热开关和防护罩。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桶,钢化玻璃片,加水管和加热灌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加热灌散发的热量收集工作,方便进行余热收集工作;连接管,连接板和加热灌的设置,有利于对加热灌的内壁进行冲洗,方便进行加热灌内壁清理工作;插接架,固定加热板,加热灌和U型滑轨的设置,有利于对插接座和加热管进行维护和更换工作,方便进行维护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蔡亚琴;卫向阳;卫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海中建国际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7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