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理线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针织机广泛运用针织行业中,纱线通常都缠绕在纱线筒上,针织生产时纱线会牵动纱线筒旋转,从而完成针织的工作。

但是,现有的鞋面针织的过程中,不能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容易造成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降低该装置的适应性,不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通过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u形板、上针织轮、下针织轮以及理线板等结构,在鞋面针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控制箱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圆形理线孔,所述控制箱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侧底端设置有织线板,所述织线板顶部配合设有梭子,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滚柱架,所述滚柱架设置在织线板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理线板,所述第一支架一侧顶端设置有上针织轮,所述上针织轮底端设置有下针织轮,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端设置有后针织轮,所述控制箱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织线板顶部,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二滚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滚轮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设置在控制箱一侧顶端以及底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和u形板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一转轴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梭子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梭子均匀设置在织线板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滚柱架顶端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理线板设置在滚柱架顶端,所述理线板一侧贯穿设置有条形理线孔,所述条形理线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针织轮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箱一侧顶端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端设置有功能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u形板、上针织轮、下针织轮以及理线板等结构,在鞋面针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

2、通过设有控制箱,可以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针织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通过设有理线板和滚柱,方便对纱线进行梳理,防止多组纱线之间缠绕,有利于提高针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d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控制箱、3第一转轴、4第一滚轮、5支撑板、6u形板、7圆形理线孔、8第一支架、9织线板、10梭子、11滚柱架、12滚柱、13理线板、14条形理线孔、15上针织轮、16下针织轮、17第二支架、18后针织轮、19支腿、20功能键、21显示屏、22第二转轴、23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一滚轮4,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u形板6,所述u形板6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圆形理线孔7,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底端设置有织线板9,所述织线板9顶部配合设有梭子10,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滚柱架11,所述滚柱架11设置在织线板9一侧,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理线板13,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顶端设置有上针织轮15,所述上针织轮15底端设置有下针织轮16,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支架17顶端设置有后针织轮18,所述控制箱2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设置在织线板9顶部,所述第二转轴22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二滚轮23;

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一滚轮4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转轴3分别设置在控制箱2一侧顶端以及底端;

所述支撑板5和u形板6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5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一转轴3相匹配;

所述梭子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梭子10均匀设置在织线板9顶部;

所述滚柱架11顶端设置有滚柱12,所述滚柱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理线板13设置在滚柱架11顶端,所述理线板13一侧贯穿设置有条形理线孔14,所述条形理线孔1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后针织轮1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控制箱2一侧顶端嵌设有显示屏21,所述显示屏21底端设置有功能键20。

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使用前,首先,将缠绕有纱线的多个后针织轮18放置在第二支架17上,同时,分别将缠绕有纱线的上针织轮15和下针织轮16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架8上合适的位置,然后,根据织带的生产要求,调整纱线的数量,接着,分别将后针织轮18和上针织轮15上的纱线拉扯到第一支架8顶端,并穿过u形板6两侧的圆形理线孔7,并将纱线一端与第一滚轮4顶部相贴合,接着,使纱线一端与针织机连接,同时,分别将后针织轮18和下针织轮16上的纱线拉扯到理线板13处,并穿过条形理线板13,接着,使纱线一端与滚柱12表面接触,随后,使纱线一端穿过梭子10,同时,与第二滚轮23表面接触,并使纱线与针织机连接即可,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与外界电源相接通,然后,开启控制箱2,使控制箱2控制针织机和电机工作,针织机开始对纱线进行编织,同时,电机带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22分别带动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23转动,并带动纱线移动,即可实现对纱线的编织工作。

通过设有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23、u形板6、上针织轮15、下针织轮16以及理线板13等结构,在鞋面针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而且,通过设有控制箱2,可以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针织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设有理线板13和滚柱12,方便对纱线进行梳理,防止多组纱线之间缠绕,有利于提高针织的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的纱线针织装置只能固定针织一定数量的纱线,不能根据织带的生产要求调整需要针织的纱线数量,从而降低该装置的适应性,不利于提高针织的效率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前,根据织带的产生要求,调整纱线的数量,使纱线穿过相应的结构,并与针织机结合,即可进行编织工作,通过设有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23、u形板6、上针织轮15、下针织轮16以及理线板13等结构,在鞋面针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

而且,通过设有控制箱2,可以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针织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一滚轮(4),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u形板(6),所述u形板(6)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圆形理线孔(7),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底端设置有织线板(9),所述织线板(9)顶部配合设有梭子(10),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滚柱架(11),所述滚柱架(11)设置在织线板(9)一侧,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理线板(13),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顶端设置有上针织轮(15),所述上针织轮(15)底端设置有下针织轮(16),所述第一支架(8)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支架(17)顶端设置有后针织轮(18),所述控制箱(2)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设置在织线板(9)顶部,所述第二转轴(22)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二滚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一滚轮(4)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转轴(3)分别设置在控制箱(2)一侧顶端以及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和u形板(6)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5)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一转轴(3)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子(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梭子(10)均匀设置在织线板(9)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架(11)顶端设置有滚柱(12),所述滚柱(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板(13)设置在滚柱架(11)顶端,所述理线板(13)一侧贯穿设置有条形理线孔(14),所述条形理线孔(1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针织轮(1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一侧顶端嵌设有显示屏(21),所述显示屏(21)底端设置有功能键(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鞋面针织用的纱线理线装置,具体涉及纱线理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控制箱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圆形理线孔,所述控制箱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U形板、上针织轮、下针织轮以及理线板等结构,在鞋面针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对纱线的方向和数量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从而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鞋面针织工作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飞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9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