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纱管压纱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4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属于纺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的纱线喂入时通过送纱装置使其达到恒张力,而纱线的张力将决定针织产品的质量。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220325023.6的压纱器的结构,其结构包括一连接有一第一定位板的入纱板,第一定位板延伸有一第一入纱台并于其上设有一第一入纱眼,但现有技术安装于送纱装置上,使得在加工时纱线由送纱装置至织针过程中,纱线容易受外界影响(例如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除尘装置工作时与外界自然风的风力吹动),都容易使得纱线在织针编织过程中,容易产生飞纱,轻者择使编织成品出现瑕疵,重者责使其余正常工作的纱线打结,设备停止运行,需开机处理;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721212425.4的一种压纱装置压片和小针板,压片安装在小针板的卡槽内;所述压片包括一片状本体,片状本体前端设有压纱部,片状本体后端设有一片锺;所述压片的本体置于小针板的卡槽内时,片锺位于卡槽上方,突出于卡槽外侧,压纱部位于小针板的卡槽下方,但是现有技术仅能做到上下高度调节,而不同规格的纺织机所使用的鞍座块数量不同鞍座环的直径也不同,使得压纱座需重新进行校正,而该技术不能根据鞍座环直径进行调节,使得压纱头并不能很好的压住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纱管压纱座,以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下针盘、上针盘、上织针、三角块、中仁、下织针、纱线、压纱座、下鞍座组成,所述下织针安装于下针盘内侧,所述上织针安装于上针盘上侧,所述上织针与三角块间隙配合,所述三角块安装于中仁底面,所述压纱座安装于下鞍座一侧,所述纱线贴合于压纱座左端;

所述压纱座包括伸缩座、连接座、螺丝、固定座,所述伸缩座位于连接座上方,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伸缩座右侧,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座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与下鞍座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座左端与纱线相贴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伸缩座包括压纱头、插销口、伸缩滑槽、伸缩座主体、固定螺孔、压纱头插销、压纱头安装槽,所述压纱头与压纱头安装槽间隙配合,所述插销口与伸缩座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滑槽与伸缩座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孔与螺丝螺纹连接,所述压纱头插销插入插销口且贯穿于压纱头,所述压纱头底部为钝角状的斜面。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座包括固定螺丝、滑轨、调节螺丝、调节口、固定螺母、连接座主体、固定螺丝插孔,所述固定螺丝贯穿于固定螺丝插孔,且所述固定螺丝底部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连接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与连接座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口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调节口与调节螺丝末端螺纹连接,所述滑轨安装于伸缩座主体下端,所述固定螺丝贯穿于伸缩滑槽,所述螺丝末端与固定螺丝相贴合。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槽、调节槽、固定座主体、固定座螺丝,所述连接槽与固定座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槽与固定座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螺丝贯穿于调节槽,且所述固定座螺丝末端与下鞍座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丝贯穿于连接槽。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轨为“凹”字状,所述伸缩座主体底部为“凸”字状。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纱头为陶瓷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压纱座直接安装在离织针旁的下鞍座上,最大程度的减少由外部影响导致的飞纱,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可三向调节,即使在不同规格纺织机鞍座上均可使用,减少校正时间,也使得压纱头能准确压住纱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通过将压纱头插入压纱头安装槽,利用压纱头插销固定压纱头在伸缩座主体上的位置,通过旋开固定螺丝,使得固定螺丝不对伸缩滑槽产生束缚,伸缩座主体便可在滑轨滑动,调整压纱头的进出量,在校正完成后,在通过固定螺丝旋入固定螺母重新贴合伸缩滑槽,对其进行束缚避免伸缩座主体在滑轨溜动,通过旋入螺丝使其贴合固定螺丝,避免固定螺丝在工作时由于设备振动使得固定螺丝松动伸缩座主体溜动,通过调节螺丝穿过连接槽至调节口,使其连接座固定在固定座上,其中调节口至少设有两个,在使用不同的调节口时,伸缩座与连接座的横向位置便不同可进行调节(在附图11中已示出),通过固定座螺丝穿过调节槽,使其末端螺纹连接下鞍座,实现固定座在下鞍座上的固定,通过调节固定座螺丝在调节槽插入位置,从而调节压纱座的高度,进而调节压纱头的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压纱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伸缩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伸缩座主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伸缩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连接座主体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调节口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固定座主体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工作平面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下针盘-1、上针盘-2、上织针-3、三角块-4、中仁-5、下织针-6、纱线-7、压纱座-8、下鞍座-9、伸缩座-81、连接座-82、螺丝-83、固定座-84、压纱头-811、插销口-812、伸缩滑槽-813、伸缩座主体-814、固定螺孔-815、压纱头插销-816、压纱头安装槽-817、固定螺丝-821、滑轨-822、调节螺丝-823、调节口-824、固定螺母-825、连接座主体-826、固定螺丝插孔-827、连接槽-841、调节槽-842、固定座主体-843、固定座螺丝-8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下针盘1、上针盘2、上织针3、三角块4、中仁5、下织针6、纱线7、压纱座8、下鞍座9组成,所述下织针6安装于下针盘1内侧,所述上织针3安装于上针盘2上侧,所述上织针3与三角块4间隙配合,所述三角块4安装于中仁5底面,所述压纱座8安装于下鞍座9一侧,所述纱线7贴合于压纱座8左端,所述压纱座8包括伸缩座81、连接座82、螺丝83、固定座84,所述伸缩座81位于连接座82上方,所述螺丝83螺纹连接于伸缩座81右侧,所述固定座84与连接座82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84与下鞍座9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座81左端与纱线7相贴合,所述伸缩座81包括压纱头811、插销口812、伸缩滑槽813、伸缩座主体814、固定螺孔815、压纱头插销816、压纱头安装槽817,所述压纱头811与压纱头安装槽817间隙配合,所述插销口812与伸缩座主体8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滑槽813与伸缩座主体8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孔815与螺丝83螺纹连接,所述压纱头插销816插入插销口812且贯穿于压纱头811,所述压纱头811底部为钝角状的斜面,所述连接座82包括固定螺丝821、滑轨822、调节螺丝823、调节口824、固定螺母825、连接座主体826、固定螺丝插孔827,所述固定螺丝821贯穿于固定螺丝插孔827,且所述固定螺丝821底部与固定螺母82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825与连接座主体826固定连接,所述滑轨822与连接座主体82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口824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调节口824与调节螺丝823末端螺纹连接,所述滑轨822安装于伸缩座主体814下端,所述固定螺丝821贯穿于伸缩滑槽813,所述螺丝83末端与固定螺丝821相贴合,所述固定座84包括连接槽841、调节槽842、固定座主体843、固定座螺丝844,所述连接槽841与固定座主体8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槽842与固定座主体8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螺丝844贯穿于调节槽842,且所述固定座螺丝844末端与下鞍座9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丝823贯穿于连接槽841,所述滑轨822为“凹”字状,所述伸缩座主体814底部为“凸”字状,所述压纱头811为陶瓷材质。

工作原理;通过将压纱头811插入压纱头安装槽817,利用压纱头插销816固定压纱头811在伸缩座主体814上的位置,通过旋开固定螺丝821,使得固定螺丝821不对伸缩滑槽813产生束缚,伸缩座主体814便可在滑轨822滑动,调整压纱头811的进出量,在校正完成后,在通过固定螺丝821旋入固定螺母825重新贴合伸缩滑槽813,对其进行束缚避免伸缩座主体814在滑轨822溜动,通过旋入螺丝83使其贴合固定螺丝821,避免固定螺丝821在工作时由于设备振动使得固定螺丝821松动伸缩座主体814溜动,通过调节螺丝823穿过连接槽841至调节口824,使其连接座82固定在固定座84上,其中调节口824至少设有两个,在使用不同的调节口824时,伸缩座81与连接座82的横向位置便不同可进行调节(在附图11中已示出),通过固定座螺丝844穿过调节槽842,使其末端螺纹连接下鞍座9,实现固定座84在下鞍座9上的固定,通过调节固定座螺丝844在调节槽842插入位置,从而调节压纱座8的高度,进而调节压纱头811的高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下针盘(1)、上针盘(2)、上织针(3)、三角块(4)、中仁(5)、下织针(6)、纱线(7)、压纱座(8)、下鞍座(9)组成,所述下织针(6)安装于下针盘(1)内侧,所述上织针(3)安装于上针盘(2)上侧,所述上织针(3)与三角块(4)间隙配合,所述三角块(4)安装于中仁(5)底面,所述压纱座(8)安装于下鞍座(9)一侧,所述纱线(7)贴合于压纱座(8)左端;

所述压纱座(8)包括伸缩座(81)、连接座(82)、螺丝(83)、固定座(84),所述伸缩座(81)位于连接座(82)上方,所述螺丝(83)螺纹连接于伸缩座(81)右侧,所述固定座(84)与连接座(82)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84)与下鞍座(9)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座(81)左端与纱线(7)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座(81)包括压纱头(811)、插销口(812)、伸缩滑槽(813)、伸缩座主体(814)、固定螺孔(815)、压纱头插销(816)、压纱头安装槽(817),所述压纱头(811)与压纱头安装槽(817)间隙配合,所述插销口(812)与伸缩座主体(8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滑槽(813)与伸缩座主体(8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孔(815)与螺丝(83)螺纹连接,所述压纱头插销(816)插入插销口(812)且贯穿于压纱头(811),所述压纱头(811)底部为钝角状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2)包括固定螺丝(821)、滑轨(822)、调节螺丝(823)、调节口(824)、固定螺母(825)、连接座主体(826)、固定螺丝插孔(827),所述固定螺丝(821)贯穿于固定螺丝插孔(827),且所述固定螺丝(821)底部与固定螺母(82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825)与连接座主体(826)固定连接,所述滑轨(822)与连接座主体(82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口(824)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调节口(824)与调节螺丝(823)末端螺纹连接,所述滑轨(822)安装于伸缩座主体(814)下端,所述固定螺丝(821)贯穿于伸缩滑槽(813),所述螺丝(83)末端与固定螺丝(82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4)包括连接槽(841)、调节槽(842)、固定座主体(843)、固定座螺丝(844),所述连接槽(841)与固定座主体(8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槽(842)与固定座主体(8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螺丝(844)贯穿于调节槽(842),且所述固定座螺丝(844)末端与下鞍座(9)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丝(823)贯穿于连接槽(8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822)为“凹”字状,所述伸缩座主体(814)底部为“凸”字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纱管压纱座,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下针盘、上针盘、上织针、三角块、中仁、下织针、纱线、压纱座、下鞍座组成,下织针安装于下针盘内侧,上织针安装于上针盘上侧,上织针与三角块间隙配合,三角块安装于中仁底面,压纱座安装于下鞍座一侧,纱线贴合于压纱座左端,通过将压纱座直接安装在离织针旁的下鞍座上,最大程度的减少由外部影响导致的飞纱,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可三向调节,即使在不同规格纺织机鞍座上均可使用,减少校正时间,也使得压纱头能准确压住纱线。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荣;王伟明;高海彬;黄盛锋;陈奕祥;侯泰龙;邱荣新;侯建筑;蔡金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振富针纺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977.html

最新回复(0)